还不了解:古代武器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武将,真能举着几十斤的武器战一天?
说起古代有名的武将,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关羽。
关二爷在四处征战的时候,总是骑着赤兔马,手提一把青龙偃月刀。而据罗贯中先生的《三国演义》叙述,关二爷的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重八十二斤。”
再加上现如今很多古装影视剧中,大多都会设计一个手持大锤的汉子,那锤头大如斗,打眼看上去就足有几十斤重。
甚至在小说或者影视军中的古代武将,动不动就是举着重型兵器大战三百回合,有的甚至能连续战斗一整天。
故而也让人开始思考:那些古代的武将,真的可以举着几十斤的武器连续战斗一天吗?事实上,众多出土文物已经揭秘了古代兵器的真实重量。
先来说一说素有“百兵之君”称号的剑,这是古代的一种双刃冷兵器,舞动时非常灵活,且颇具杀伤力,危险系数很高,一度被认为是单纯为了杀人而存在的利器。
剑在发展的过程中,经历过由短到长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也折射出了中国古代的冶金锻造技术,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
在中国出土的短剑中,金鞘铜柄铁剑较为有名。它作为西汉中期的一件兵器,重量为710g(剑鞘重90g、铜柄铁剑重620g)。
或许有人会说短剑长度不足,重量自然会轻,但事实上即使是达到96cm的长剑,其也不见得有多重。
明代时期古人所使用的武器虽然多为腰刀,但剑仍然很受武将青睐。
在秦川先生的收藏品中,就有一“明代如意首双血槽精钢剑”,96cm长的剑身上开有双血槽,这种设计对剑身减重非常有利,使用起来也无需耗费太多力气。
同时在考古出土的明代中期公卿佩剑里,同样长度的剑净重也不过800g,根本没有人们想象中的重。
百兵之帅——刀
说完了剑,再来说一说刀。
刀也被人们称为“百兵之帅”,其与剑的使用方法有较大的不同。刀是单刃冷兵器,随着人类锻造技艺的发展和使用需要,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最开始刀的形态与钺非常接近,都是短柄翘首,刃部较长。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刀的形状逐渐变化,进入两汉时期后,刀更是发展出多种样式,其使用效果和威力也不尽相同。在我国目前出土的文物中,李贤夫妇合葬墓里的连鞘装环首铁刀颇具代表性。
这把刀长94.5cm,连鞘重1315g,属于窄刃刀。
相比于宽刃刀而言,窄刃刀更符合拖割,古代战场上的骑兵会使用之对付步兵。
至于宽刃刀,则非常符合劈砍,在古代战场上,先锋步兵可以使用它斩马腿,让对方的骑兵无法发挥最佳战力。那些出土的宽刃刀里,有一种鸡冠头大刀,这种大刀流行于清晚期,全长97cm,重量为1500g。虽说比剑重一些,但也没有重到哪里去。
“重冷兵”又是什么?
当然了,前面介绍的兵器都是轻冷兵,它们的重量不大尚在预料之中,不过从我国出土的诸多重冷兵文物来看,古代武将所使用的武器真的没有大几十斤那样重。
例如明代墓室中挖出来的金瓜锤,其重量只有1000g左右,由福建博物院馆藏的“宋靖康李纲锏”,连同锏鞘一起算也不过3600g。
有着“百兵之贼”称号的枪,其枪头为1000g左右,总不至于一把枪柄就要几十斤吧?
另外,古人在武器重量上其实会撒谎,例如应廷吉所著的《青磷屑》中便提到:
“(高杰)所用铁棍重十八斤,诡称四十斤,每以自随。”
作为“百兵之长”的棍,其实际重量大概为10.8kg(明清时期的一斤的重量约为600g)。
可见古代武将绝对不会像小说或影视作品中,提着几十斤的武器与敌人大战数百会合,或者是连续战斗一天。倘若真有武将宣称自己的武器重达几十斤,那大概也是像高杰一样进行了“诡称”处理。
并不会使用特别重的武器
总的来说,古代武将是绝对不会选择非常重的武器,去战场上拼杀的。
首先是因为自己不一定能抡动几十斤重的武器,因为不是每一个武将都“天生神力”。
其次,就算自己能将几十斤重的武器耍得虎虎生风,但其在使用过程中会大量消耗武将的体力,武将根本不可能拿着这样的武器和敌人对战一天。
最后就是,几十斤重的武器还会影响部队机动,要了解中国古代可没有火车、运输机等可以运载重器的交通工具,仅凭马匹板车等,支撑不了长途快速转移。
至于影视剧和小说中,作者将武将设计得力大无穷,主要是为了凸显人物的能力之强,在真实历史上,少有人可以做到拎着几十斤的武器去长时间战斗。
并且在这些艺术作品加工的过程中,部分武器也早已不再是真实历史上存在过的样子,就比如说大锤,大概也只有在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甚至比人的脑袋还大的锤了……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罗贯中:元末明初的文学巨匠与章回小说鼻祖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并州太原府人(一说为山东东原人),是元末明初著名的小说家、戏曲家,被誉为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罗贯中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忠义传承中的父子情深:关羽与关平的羁绊考辨在三国历史的烽烟中,关羽与关平的父子关系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正史记载关平为关羽亲生长子,而《三国演义》却将其塑造为义子形象。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民...
关羽 2025-08-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