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吴三桂造反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吴三桂只有3万多部队,吴三桂为何敢推翻清代?

1673年,已经61岁的平西王吴三桂,发动了叛乱。随后,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先后相应,从而开始了清代历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乱。清代为了平定三藩之乱,耗时长达8年。一个问题出现了,按照清代账面上的数字,吴三桂最多只有3万多大军。依靠区区3万多大军,吴三桂如何敢主动叛乱呢?
首先,我们聊聊当时的情况。清代的前身的后金政权,后金政权崛起以后,逐步控制了东北各地。历经萨尔浒大战、浑河大战、松锦大战之后,明代基本上丧失了整个辽东地区。1636年,后金大汗皇太极称帝,建立了清代。松锦大战之后,10多万明代精锐丧失殆尽,只剩下吴三桂镇守宁远等地,这是明代在关外最后的屏障。
除了外患,此时的明代还面临着内忧。李自成、张献忠等人率领的农民军,席卷了明代的西南、西北各地。公元1644年,李自成攻入京城,退无可退的吴三桂,决定向李自成投降。但就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小妾被霸占、家产被抄家、父亲被毒打等一系列因素,最终,导致吴三桂投降了清代。在至关重要的山海关大战中,清代击败了李自成的农民军主力,开始入主中原。

与此同时,明代在南方的势力,先后拥立几位藩王称帝,陆续出现了弘光政权、隆武政权、永历政权等几个南明政权。在镇压各地农民起义军、南明政权的过程中,吴三桂非常卖力。虽然投降的时间比较晚,但逐步超越了尚可喜等人。清代的八旗军对于西南地区的闷热气候、丛林环境非常不适应,因此,在镇压南明残余势力的过程中,吴三桂充当了主力。
最后,形成了吴三桂控制云贵、尚可喜控制广东、耿精忠控制福建的格局。在三藩中,吴三桂的实力最强。按照清代的记录;“三桂藩属五十三佐领,绿旗兵万有二千,丁口计数万。又平水西土司安氏,四方精兵猛将多归其部下。计五丁出一甲,甲二百设一佐领,积五十佐领,辖以左右都统。设前、后、左、右援剿四镇,分十营,每营兵千有二百。”
按照这个数据计算,把吴三桂下辖的各种部队加在一起,大约3万多人。请注意,吴三桂控制了云贵两省的财政,但下辖的这3万多大军,却需要清代每年下拨钱粮供养。一个问题出现了,吴三桂控制西南两省的财政,钱都去哪了呢?答案是私兵。账面上的3万多大军,依靠朝廷的钱粮供养。但吴三桂的私兵,朝廷根本不清楚,自然需要吴三桂想办法供养。
那么,吴三桂到底有多少私兵呢?各种历史资料的统计数据不一样,出现了4万到6万不等的说法。对于吴三桂的私兵,清代肯定了解的。但是,很难了解具体数字。换而言之,在吴三桂发动叛乱之前,自己下辖的所有武装力量的总数,最少也在8万人左右。如果按照最多的数字,吴三桂拥有将近10万部队。

除了自己控制的云贵两省之外,吴三桂对陕西、四川、湖广等地的影响力非常大。吴三桂不仅可以节制云、贵督抚,还可以在四川、广西、贵州三地拥有任命官员的权力,号称“西选”,史称“西选之官遍天下。”吴三桂发动叛乱以后,这些地方的官员,基本上先后相应,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集团。对于吴三桂集团,清代一直非常忌惮。
清代一步步压缩了吴三桂的权力,例如在康熙2年,清代就利用各种借口,收回了吴三桂的人事任免权。康熙6年,清代又收回了吴三桂的司法管理权。其实,吴三桂在这一阶段并不想叛乱。此时的吴三桂已经垂垂老矣,更希望维护自己的半王国,传给子孙后代。吴三桂断定清代不敢撤藩,清代则断定三藩不敢叛乱。

结果,双方都失算了。1673年,平南王尚可喜年迈,请求返回辽东老家,康熙皇帝趁机下令撤藩。对此,吴三桂、耿精忠也先后上表请求撤藩,其实这是对朝廷态度的试探。结果,双方都错误判断了形势。吴三桂、耿精忠请求撤藩以后,康熙皇帝直接批准同意。此时的吴三桂,开始了匆忙征兵,随后发动了叛乱。尚可喜、耿精忠等人,陆续相应,三藩之乱开始。
对于三藩之乱,清代高层也是一阵手忙脚乱。因为,清代认为三藩不敢叛乱,根本没有任何预案和准备。因此,在三藩之乱的前期,清代反而处于守势,吴三桂陆续占领了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等大片地区,几乎与清代形成了隔江对峙的局面。在几次大规模战役中,吴三桂的大军甚至屡次击败清代大军。

当然,清代毕竟控制了整个北方地区,吴三桂的内部并非铁板一块。清代经历了最初期的慌乱以后,迅速稳住了阵脚。一方面从东北、蒙古各部调兵,另一方面开始了分化瓦解。从1679年开始,清代掌握了这场战争的主动权,开始了逐步反击。
1673年,61岁的吴三桂在云南举起反清旗帜,初期势如破竹,半年内席卷云贵川陕甘湘桂赣闽浙十省,控制长江以南半壁江山。但这场被后世称为“三藩之乱”的叛乱,最终在...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29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1644年,中国历史因吴三桂的决策发生根本性转折。这位手握山海关重兵的明朝将领,在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多尔衮的夹击下,最终选择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这一决策并非...
多尔衮怎么死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15 为什么骂吴三桂却少有人骂洪承畴:历史评价背后的深层逻辑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吴三桂与洪承畴作为降清的代表性人物,却承受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吴三桂被钉在“民族败类”的耻辱柱上,而洪承畴的骂名却相对轻微,甚至民...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洪承畴 2025-09-02 三藩之乱中的缺席者:孔有德为何未能跻身“三藩”行列?清初“三藩之乱”是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但鲜为人知的是,清廷最初分封的汉族藩王并非三人,而是四位——除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外,还有一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8-25 三藩之乱:一场注定难以成功的权力博弈1673年,清朝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随后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响应,这场持续八年、波及大半个中国的“三藩之乱”,最终以清军攻入昆明、吴三桂之孙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8-12 清朝三藩: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与清初政治风云清朝初年,在广袤的南方大地上,存在着三个特殊的势力集团,他们被合称为“三藩”。这三个藩王分别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他们以汉族藩...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8-12 吴应熊的孩子与生母:历史迷雾中的血缘与命运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漩涡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长子,其命运与清廷、吴氏家族的兴衰紧密交织。而他的子女与生母,则在这场历史大戏中扮演着沉默却关键的角色。通过梳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16 大顺为什么干不过大清:政权根基、战略格局与统战艺术的全面溃败1644年的山海关,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激战正酣,突然杀出的八旗铁骑以“包抄侧翼、骑兵突击”的战术击溃大顺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鼎革的历史进程,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15 孔有德为何未入“三藩”之列:历史选择与命运转折的交织在清朝初年的政治版图中,“三藩”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合称。他们凭借在清朝入主中原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清廷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7-09 吴三桂真实死因揭秘:一代枭雄如何谢幕?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极具争议的政治军事人物,其生平跌宕起伏:从明朝辽东总兵到清初平西王,再到反清称帝的“吴周政权”创立者。然而,这位乱世枭雄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7-0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