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关羽和荆州,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关羽为什么会败走麦城?关羽当初直接逃回益州不好吗?关羽又是怎么选择的?
公元219年7月,关羽北伐襄樊,随后就打出了一个小高潮,不仅把曹魏襄阳与樊城团团包围,击败了襄阳太守吕常和征南将军曹仁,还击败并且俘虏了于禁的七军三万人,这是相当大的胜利,也是三国正规军作战中俘虏人数最多的一次,同时还俘虏并斩杀了庞德,曹魏整个中原地区人心惶惶,曹操都想要迁都以避开关羽的锋芒,一时之间,关羽威震华夏。
当襄樊前线的战争打得如火如荼时,益州方面没有提供任何支援,一是因为关羽传到益州的谍报全是捷报,用不着支援,二是益州已经打了两年多的汉中之战,粮食匮乏、兵员疲惫,无力支援关羽,就连离关羽最近的上庸三郡的刘封与孟达也不愿意支持关羽,所以整个襄樊之战,关羽就是靠着荆州三郡的兵力在孤军作战。
襄樊之战的形势急转直下是从孙权开始偷袭荆州开始的,孙权一直欺骗关羽,一面忽悠关羽把所有兵力都派到前线作战,然后孙权就突然出兵攻打后方空虚的荆州三郡,吕蒙拿下了公安城和江陵城,逼降了傅士仁和糜芳,陆逊则直接打到了秭归与巫山,这里是荆州与益州的交界线,这等于直接切断了关羽的后路。
当关羽第一次听到荆州被偷袭时,还并不相信,因为孙权与刘备好歹是盟友,至少也要维持表面的联盟,当后方不断有消息传来时,关羽的军心开始动摇,包括关羽本人也开始失去信心,再加上曹军也把孙权偷袭荆州的消息散播在两军之中,所以关羽无心恋战,也被徐晃所击败,于是关羽决定退兵。
其实这个时候关羽是有机会逃走的,他至少有好几条路逃走,并且这个时候是他唯一可以逃生的机会,因为越往南走,关羽越逃不走,东吴已经完成了对关羽的包围,只有在关羽刚刚准备从襄樊前线撤退时,才是最好的逃生机会。
关羽襄樊之战地图
第一条逃生之路:从汉水坐船逆江而上,汉水中游的上庸已经被刘封和孟达所控制,而汉水上游则就是刘备刚刚拿下的汉中,汉水这一路都被蜀汉所控制,所以是安全的,也是关羽可以逃生的路线之一。
第二条逃生之路:从襄樊南下再向西穿越荆山到达上庸,与刘封孟达部会合,再一起退守益州,这也是一条安全逃生的路线。
但是这两条路关羽都没有选择,因为这个时候关羽虽然在襄樊战败,但是手下仍然有4~5万荆州兵,他不可能放弃荆州就逃生,也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手下而独自逃走,关羽不是这样的人,也不是这样的性格,他绝对不会放弃荆州的,所以关羽在襄樊败退之后,唯一想的就是率领手下大军夺回荆州三郡。
曹操命令徐晃出击关羽
关羽选择的逃生的之路是:从襄樊南下,然后沿着荆山以东南下,经宜城、当阳到达当时的麦城,然后再经麦城南下江陵,江陵就是今天湖北省荆州市,而麦城是今天的湖北省当阳市两河镇,麦城离江陵只有65公里,从这里南下江陵很近,因为江陵城是南郡的治所所在地,同时也是荆州三郡的治所,更是关羽手下数万荆州兵的家属所在地。
但是,在关羽从襄樊南下的过程中,不官地派出使者快马加鞭到南郡打探消息,这个时候吕蒙占领了江陵城,并且善待了江陵城中所有的百姓,真正做到了约法三章,秋毫无犯,这当然也包括善待关羽的手下,这些情况经关羽的使者传达到了关羽的军中,这一下子荆州兵全部没有斗志了,绝大多数人偷偷离开关羽逃走了,然后到江陵城制造吕蒙去了,因为那里有他们的家属。
关羽
于是,当关羽到达麦城时,手下的士卒只有数百人了,并且还被东吴大军团团包围,东吴不仅占领了整个荆州,而且还在荆州布下了天罗地网,就等着关羽自投罗网,这就是历史上的关羽败走麦城,因为这个时候关羽发现他根本就夺不回荆州了,除了逃命,关羽没有任何选择,这就是败走麦城,为何关羽会败走麦城呢?
原因很简单:
一是关羽原本计划是率军夺回荆州,所以没有选择其他逃生之路,而是选择南下江陵,准备与东吴开战。
二是关羽在刚南下时手下还有几万人,但是到达麦城时,手下没多少兵了,只有数百人,这仗再打下去,无异于自杀,关羽并不想死,于是选择了逃走,但这个道理,关羽到了麦城才明白,这个时候关羽早就失去了逃生的最好时机。
当关羽到达麦城时,实际上就注定了后来的结局,麦城已经是一座孤城了,麦城的南边是江陵城,被吕蒙占领,麦城的北边就是襄樊,这是曹魏的控制区,也是关羽刚刚战败的地方,麦城的东边是南郡的地盘,也就是今天的湖北省荆门市,同样被东吴占领。
麦城的西南边是就是秭归,这里是荆州与益州的交界处,已经被陆逊所占领,这里是关羽返回益州的必经之路,麦城的西北边是临沮,也就是今天湖北省宜昌市下辖的远安县,也是后来关羽被俘虏的地方。
关羽
关羽在麦城选择的逃亡之路是从西北方向逃走,西北40公里的地方就是临沮,而西北方向更远的地方就是上庸三郡,离麦城有350公里,从关羽的逃亡方向来看,他的目的地似乎就是上庸,关羽似乎了解回益州的路已经被东吴切断了,所以选择了往上庸方向逃走,但很惋惜,他只向西北方向逃亡了40公里,也就是大半天的时间,就被东吴大军给俘虏了,然后就被斩杀。
所以,关羽直接逃到益州根本不可能,全部被东吴切断了道路,而益州方面也不了解关羽的准确位置,也无法营救关羽,只能看着东吴占领了荆州三郡,然后蜀汉所有势力退出荆州。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忠义传承中的父子情深:关羽与关平的羁绊考辨在三国历史的烽烟中,关羽与关平的父子关系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正史记载关平为关羽亲生长子,而《三国演义》却将其塑造为义子形象。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民...
关羽 2025-08-08 三国为何有两个马忠:历史重名现象下的英雄群像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但重名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马忠”这一名字便同时出现在东吴与蜀汉两大阵营中,一位因擒杀关羽而声名狼藉,另一位则因平定南中而备受赞...
关羽 2025-07-30 霍戈的字:历史迷雾中的身份标识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霍戈作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其生平事迹虽未如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般广为人知,但他在南中地区的军事治理与忠诚坚守,仍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记。然...
关羽 诸葛亮 2025-07-22 关羽之死:历史真相与文学演绎的交织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他随刘备起兵,镇守荆州,威震华夏,却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
关羽 刘备 2025-07-21 历史真相:孙坚才是“温酒斩华雄”的真正主角在《三国演义》的经典情节中,“温酒斩华雄”是关羽初露锋芒的高光时刻。杯中酒尚温,华雄已人头落地,这一充满戏剧张力的描写,让关羽的勇武形象深入人心。然而,翻开《三...
关羽 2025-07-10 华容道义释曹操:关羽的忠义抉择与军法代价公元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沿华容古道仓皇北撤。这条长7.5公里的沼泽小道,见证了三国史上最具戏剧性的转折——当曹操与关羽在泥泞中狭路相逢,当“义绝...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7-0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