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是历史最近200年内移民形成的五个特大城市之一,另外四个为香港、上海、深圳、石家庄。而重庆自古就是一个移民城市。在200年前,重庆仅仅是长江边的一个县城,人口不足十万,城市规模尚不如属于重庆郊区的万州和涪陵。
但重庆地处水陆要冲,人口流动比较大,移民之事时有发生。在重庆历史上,经历过8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对城市的变迁和发展有着相当重大的作用。从秦、魏晋、南宋、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到抗战时期,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改变了重庆。

一次次不同规模、不同背景的移民,不仅是重庆城市发展的一次次机遇,也是重庆人口结构、数量、素质,甚至种群特质得意改良的机会。天南地被,五湖四海的不断融合,最终使得重庆成为中国最不排外,最具有包容性的城市之一。
第一次大移民:公元前314年,秦国以张若为蜀守,“移秦民万家实之”。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又迁六国豪富入蜀,如徙赵国卓氏、齐国程郑、秦国罪人吕不韦等。
第二次大移民:东汉末年,中原战乱,南阳、三辅居民数万家避乱入川,被益州牧刘焉收编为“东川兵”。211年,蜀汉开创者刘备带荆州兵万余入川。西晋元康七年(297年),雍州、秦州大旱,次年今甘肃、陕西境内流民数万家为逃避饥馑入川。
第三次大移民:始于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大举南下,攻破京师汴梁,战乱延续到南宋建炎年间,北方居民不断举家南逃,陕、豫、甘等地区难民纷纷入川避难。有关研究证实,移民总数约为238万人。
第四次大移民:元末红巾军大起义后,全国陷入近20年的战乱。明初四川户口稀少,“人物凋耗”。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朝为恢复生产开始有组织的移民,明中叶以后才告终结。史家考证,这是第一次“湖广填四川”。从1371年开始的22年后,移民规模在30万左右。
第五次大移民:经过明末数十年战乱,清初四川人口凋零。清朝于顺治末年实行鼓励南北各省人民入川垦殖的政策。此后出现了持续不断迁居四川的移民浪潮,即第二次“湖广填四川”,前后延续60余年。这次大规模移民的数量超过了历次,使四川人口从清初的50万人增加到1724年移民浪潮进入尾声的204.66万人,为原有人口基数的两倍多。
第六次大移民:1937年抗战爆发后,东北、华北、华东相继沦陷,国民政府西迁重庆设立陪都,大批工厂、学校、企事业单位迁入,东部人口也随之内迁。根据相关统计:西南各省自1937年10月到1941年大约接受移民1000万-2000万人,此时期历史上成为抗战入川,并且衍生出沙磁文化。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内迁重庆,随之而来的许多文化人士在重庆暂居。他们集中居住在沙坪坝、磁器口两镇。在这段时期,迁居重庆的文化人中所产生的一种文化叫沙磁文化。啥词文化区由前重庆大学校长胡庶华极力倡导。1938年2月6日,沙磁文化区再重庆大学宣告成立,并于1938年3月30日正式成立“沙坪坝文化区自治委员会”。沙坪坝区政府宣布从2008年开始,将每年的3月30日定为沙磁文化日。
第七次大移民:20世纪60年代,为防止敌人反攻大陆,破坏新兴工业基础,党和政府计划性向内地实施内迁。当时称之为“三线建设”,主要以军工业、新兴科技为主。迁出的大多是上海、江苏、浙江一带的工业企业,随企业迁移的家属不少,迁入重庆的人口约10多万人。
第八次大移民: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在移民,而移民的关键在重庆。近年来实施“三峡大移民”,重庆承担了三峡库区85%以上的移民任务。当地转移和迁往外地的人口共计达到百万以上。
三峡浩大的移民工程,世界水利史上亘古未有。根据规划,三峡蓄水至175米水位,最终移民将达120万人。这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是此前世界最大的水利工程伊泰普电站移民的28倍。重庆市以典型移民新城镇(万州、云阳、丰都)、农业移民项目(万州苎溪河橘园生态农业、忠县施格兰柑橘园)、移民博物馆为移民文化的代表。
 人物: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簪花仕女图》鉴赏
人物:
                                        
                
                上一篇:
                                        古代人如何相亲的?古人相亲上的那些趣事
                                    
                下一篇:
                                        《簪花仕女图》鉴赏
                                    
            东汉末年,江东大地烽烟四起,太史慈以一介武将之身,在《三国志·吴书》中位列第四卷,与扬州牧刘繇、交趾太守士燮两位割据诸侯并列传记。这一特殊待遇背后,是其以勇略为...
2025-10-30 常建:盛唐山水诗中的清幽绝响在盛唐诗歌的星空中,常建虽非最耀眼的巨星,却以独特的清幽诗风独树一帜。这位与王昌龄同榜进士的诗人,仕途失意后寄情山水,其诗作以语言凝练、意境空灵、禅趣交融、结构...
2025-10-30 八王之乱终局:司马越的隐忍与权谋如何改写西晋命运?西晋元康元年(291年),一场由皇族内斗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中原。这场持续十六年的“八王之乱”,不仅摧毁了西晋的统治根基,更直接导致五胡乱华与中原三百年的分裂。在...
2025-10-30 凤雏陨落:庞统短暂而璀璨的一生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战火纷飞,在这片英雄辈出的土地上,庞统以其卓越的智谋和独特的性格,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一生虽如流星般短暂,却闪耀着令人瞩...
2025-10-30 理学开山周敦颐:著作与轶事中的精神图谱作为宋明理学的奠基者,周敦颐以"出淤泥而不染"的君子品格与"无极而太极"的哲学体系,在中...
2025-10-30 刘智容:从广陵闺秀到南齐开国皇后的传奇人生在南北朝的动荡岁月中,广陵(今江苏扬州)员外郎刘寿之的女儿刘智容,以一场看似“叛逆”的婚姻选择,书写了从名门闺秀到开国皇后的传奇。她的人生轨迹,不仅折射出南朝士...
2025-10-30 司马攸:命运错位的皇位“备胎”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末年至西晋初年,司马攸宛如一颗璀璨却又命运多舛的星辰,他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与无奈叹息,深刻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复杂。出身显赫,过继承嗣司马攸...
2025-10-30 凿壁借光:从寒门苦读到位极人臣的跌宕人生西汉时期,东海郡承县(今山东枣庄峄城区)的匡衡出生在一个世代务农的贫苦家庭。家中无钱购置灯油,夜晚的黑暗成为他求学路上最大的阻碍。然而,这个少年并未向命运低头—...
2025-10-30 王商:忠直之臣的宦海沉浮与悲剧结局王商(?—前25年),字子威,涿郡蠡吾(今河北博野)人,出身西汉外戚世家。其父王武为汉宣帝舅舅,因皇亲身份受封乐昌侯,王商作为嫡子承袭爵位,自此步入政坛。他早年...
2025-10-30 魏延与马岱:三国蜀汉双将的实力博弈与命运分野在三国乱世中,蜀汉阵营的魏延与马岱如同两颗交错的流星,一位以勇猛善战闻名,一位因智谋执行留名。两人虽同为蜀汉将领,却因性格、能力与历史定位的差异,在三国舞台上演...
2025-10-29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