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大家对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都比较熟悉,因为这几仗直接决定了天下地走势,然而其实汉中之战才是真正的决定了三分天下的局面。而作为汉中之战的精华,定军山之战,刘备手下黄忠更是斩杀了曹魏主将夏侯渊,打得曹军军心动荡。那么问题来了,夏侯渊魂断定军山,曹操为何不派兵救援呢?
其实关于曹操为何不去救援夏侯渊,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曹操认为刘备不足为惧
曹操对刘备的感情,其实是偏向于欣赏刘备这个人的才能,但是对于刘备的实力,曹操还是不怎么看得上的。从徐州开始,刘备就被曹操撵得到处跑,从来没有在正面战场上击败过曹操,所以说,以曹操对刘备的了解,刘备虽然是个人才,但他的实力是不足以威胁到汉中的!
当时的情况是刘备虽然占据了益州,益州也是个好地方,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然而刘备作为外来势力,短期内是无法平定益州的。益州的形势比较复杂,有多方势力,就算刘备攻占了益州,也需要花精神去消化这块地方,所以曹操认为刘备短期内是没有那个实力进攻汉中的。等到刘备真正开始进攻汉中时,他的表现也比较差,前两仗都被曹军打得大败,这就更加坚定了曹操的信念,刘备的实力不足,威胁不了汉中。
刘备实力不佳,但夏侯渊的实力可是非常强悍的!作为曹操的宗亲,夏侯渊能力非常强,曾有虎步关右之名。马超那么强,最终都是败在了夏侯渊的手上。以曹操对夏侯渊的了解,他完全能够守住汉中,刘备是打不进来的。不过结果却是令曹操大跌眼镜,夏侯渊虽有才能,却脑袋一热,主动放弃大军,跑到前线去了,这就让法正看到了机会,命黄忠冲过去斩杀了夏侯渊。
《三国志》原文:二十四年正月,备夜烧围鹿角。渊使张郃护东围,自将轻兵护南围。备挑郃战,郃军不利。渊分所将兵半助郃,为备所袭,渊遂战死。夏侯渊的战死完全是个意外,当时黄忠他们发现夏侯渊本人现身前线,可都是惊呆了。没想到这么条大鱼会主动送上来。
二、曹操内部有叛乱,外部有边患
除了曹操认为刘备不足为惧的这个原因,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叛乱和边患。在汉中之战期间,曹操内部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丞相司直韦晃、少府耿纪、太医令吉平密谋诛杀曹操,还政于汉献帝。
二是宛城守将侯音、卫开谋反。
这两件是一件发生在许都,一件发生在宛城,一个是朝廷中枢,一个是南阳腹地,对于这两件事,曹操可不敢掉以轻心。一旦处理不好,曹操很可能走董卓的老路。这无形中就牵制了曹操的精力。
而除了内部叛乱,还有外部的边患,一方面是东吴的孙权虎视眈眈,一方面是代郡、上谷等地的乌丸人叛乱,所以说,这一段时间的曹操,是忙的焦头烂额。根本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汉中,反正夏侯渊能够独当一面,让他先撑一会吧。
二、曹操的身体问题
汉中之战发生时,曹操已经是人到晚年了,身体状况早就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年轻的时候,曹操可以到处亲征,可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曹操的身体也是一天不如一天了。为此,曹操专门选出了几个可以独挡一面的帅才。曹操用夏侯惇负责对付江东的孙权,用曹仁对付荆州的关羽和吕蒙,用夏侯渊负责汉中的防务。这样下来,只要不是特别紧要的事情,曹操都没必要舟车劳顿的亲征了,他只需要待在中枢指挥就行了。
当处理好其他各种问题后,其实曹操还是率军来到了长安,临近汉中,给夏侯渊压阵。但是曹操还是比较相信夏侯渊,没有亲自来到汉中前线,让夏侯渊自己处理汉中的战事。实际上,曹操也经不起这一路的颠簸了,此时的曹操已经是60多岁了,在任何年代这个岁数都算不上小了,何况曹操还时不时的有头风病,舟车劳顿肯定会加重病情。而且长安到汉中,需要翻越秦岭大山,若非紧急情况,曹操完全没必要去伤筋动骨的走山路。
不过得知夏侯渊战死后,曹操也顾不路途艰险了,只能亲自前往汉中,稳定军心。然而虽然曹操亲自到达汉中,却也未能改变战局,刘备最终还是成功的占领了汉中。此战中天下人看到了刘备集团的超强战力,不过也引起了东吴的惧怕,为后续东吴偷袭荆州埋下了伏笔。
结语
夏侯渊魂断定军山,其实完全是个意外,一个主帅怎么可能会轻易地被诛杀?正常情况下,除非是击败了汉中曹军,才有可能击杀夏侯渊,主帅在战争中是很难击杀的!主帅是军队的大脑,对他的保护非常严密,不过谁也没料到,夏侯渊脑袋发热,会冲到前线去,被黄忠袭杀。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刘备与诸葛亮:军事才能的“表里”之辨——从战绩差异看战略与战术的互补性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