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的好,水乃生命之源,下面由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在很多时候我们甚至可以采用“南水北调”的方式为我国缺水的地方送去丰富的水资源,但是在我国古代,我们没有如此发达的交通也没有先进的技术,甚至我们都没有通讯的设备,那么古代是如何用水的呢?
尤其是对于唐代来说,这个人口庞大的朝代是如何解决用水问题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究竟是什么样的智慧。
(一) 水源的选择
我们都知道我们唐代是建设在长安城的,当时整个长安城的占地面积是非常大的,并且人口总数也是超过一百万,这在现在已经是很庞大的一个人口聚居的地方了,所以说他们一天消耗的水量就已经是不可计量的了。
古代没有自来水,唐代长安百万人口用水从何而来?这就是我们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体现之处了。为了保证这么多人口的用水需求,在长安城建设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这样的问题,所以说当时的城市设计者就将所有经验都融入了城市建设中。
对于一个城市的建造来说第一步就是要挑选好水源,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选择离水源比较近的地方进行建设,在一个城市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离不开水,人的生命更是需要靠水分来维持,所以水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对于一个好的城市建造者来说,选择一个好的地址就一定要选择那种平稳可靠的地方,并且要在城市的左右两侧有河流或者是湖泊,这样才能让这个城市可以在这个地方长久的发展下去,同时还要注重城市内部的供水系统的建设。
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在很多的朝代中都听说有“护城河”一说,这条河流对于一个聚居的城市来说,不仅仅是给城市以精神上的保护,同时还是与城内的引水渠共同的合作以支持整个城池的供水系统的运作。
(二) 供水系统的建造
如果在城池的建设中,仅仅只有水源的存在实际上也是不够的,毕竟对于一个占地面积巨大人口众多的城市来说,没有办法每天跨越整个城市去河流附近取水,所以在城市中的内部进行供水系统和水渠就成了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这样的工程面前要考虑的就不仅仅是挖水渠这么简单的事情,影响着其功能的还有城市里建筑物的高低,以及水渠沟壑的深浅,这都会影响到供水系统是否可以正常并长久的运转下去。
在古代还没有我们先这么高的技术水平,他们是无法实现水资源再利用的,所以在整个城市的供水系统中同样少不了排水系统,尤其是一些生活废水,所以在这个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虽然是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还是可以靠智慧和知识解决问题。
不过对于朝代的更替来说,城市内部的供水和排水系统却不是可以一直稳定的使用下去的,在唐朝的时候修建的水渠可以维持百姓的用水,但是随着时间的长远发展,这些水渠也是会发生堵塞和污染。
就像隋朝的时候虽然是在长安建城但是这里的水渠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那些原本可以稳定供水和排水的系统早已不能再使用,需要重新疏通和整理所以最后他们放弃了长安,所以从某一层面来看,古代的城市迁移也是与水资源分不开的。
(三) 地利人和成就唐朝百万人用水
看过历史和了解古代地图的人可以发现,唐朝的地理位置是得天独厚的,在最开始选择建筑地址的时候,他们就选择关中平原的中部地区,在北部是有渭水东西流向经过,南边还有秦岭中的众多河流将其包围。
正是因为这样的选址,让长安城有了“八水绕长安”的美誉,坐拥这样的地理位置,当然是不再怕会因为没有水资源的使用而让百姓民不聊生,这也是一个城市得以生存的基础,不得不佩服当时人民的智慧。
而在有了这么多丰富的水资源外,再要考虑的就是城市内部的供水问题了,在唐朝的时候人民已经开始用经验和智慧来进行工作安排了,他们通过开凿沟渠引导城市内水的流向让其贯穿整个城市的用水地址。
尽可能地让水可以流向城市里的每个重要区域,以方便不同城市区域人民的劳作和生活,不仅如此,在百姓中也是有很多有智慧的人,他们不仅是靠着城市中的供水系统,同时也自己想办法方便自己的生活用水。
这里要提到的就是百姓建造的水井了,在长安城建设的初期,就开始在城市中建造水井和人工的湖泊,用这样的方式来保证城市周边的居民也都可以做到就近取水,这大大方便了所有百姓的生活。
而水井也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了今天,一些国家偏远地区或者是不发达的地区也还是采用水井取水的方式,虽然在科技高速发展的即便是用水井也是进行了更新迭代用更加便捷的方式,但是这也是从古代人民那里延续下来的智慧。
通过分析和整理,我们可以知道长安城的百万人口用水是古代人民用劳动智慧来解决的,通过护城河、水渠、水井、人工湖泊已经一些周边的天然水资源,让长安城内的居民都有了可以用的水,不过对于水的质量的维护也是同样不可少的。
唐代通过严苛的法律、对水井的维护和发达的排水系统来保护水的质量,最起码要让居民可以喝到干净的水源,就连排水系统我们都可以看出来是与当今科技发展下的排水系统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
通过对唐代用水方法的分析,我们不仅感叹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强大的力量,更是让我们对当今的水资源有了更好的理解,在古代那么不发达的时候人民都懂得治理水的污染,所以在当今我们要更加保护水资源,珍惜我们可以利用的水资源,这才是长久发展之道!
东汉中平六年(公元189年),一场由宦官集团与外戚势力激烈碰撞引发的政治风暴席卷洛阳,史称"十常侍之乱"。这场动乱不仅终结了...
2025-04-30 朱佑樘:从冷宫弃儿到中兴之君的童年磨难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佑樘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和宽厚的品德,开创了“弘治中兴”的繁荣局面,被后世誉为贤君。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明君的童年却充满了坎坷与磨...
2025-04-29 王缙妻子并非瞎子:澄清历史误解在探讨历史人物王缙的相关事迹时,有观点提及“王缙妻子是瞎子”这一说法,但通过查阅真实资料可知,这一说法并无确凿依据,实为误解。史书记载与王缙妻子身份《旧唐书·王...
2025-04-29 三国人物朱据籍贯考:吴郡吴县的历史印记在风云变幻的三国时代,众多英雄豪杰粉墨登场,他们的生平事迹构成了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朱据作为东吴的重要官员和将领,其籍贯有着明确的记载,对了解他的家族背...
2025-04-29 函谷关:千年雄关的攻守风云与失守之谜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函谷关宛如一座巍峨的丰碑,矗立在中原大地的战略要冲之上。它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要地势,见证了无数王朝的兴衰更替和诸侯列国的金戈铁马。...
2025-04-29 印象派:捕捉瞬间的光影诗篇在西方绘画艺术的璀璨星河中,印象派宛如一颗耀眼的流星,以其独特的风格划破了传统绘画的夜空,为后世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那么,印象派究竟是一种怎样的风格呢?打破传...
2025-04-29 明末清初章丘才子李开先:文曲星辉映下的传奇人生在明末清初的历史舞台上,章丘这片土地孕育出了一位杰出的才子——李开先。他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戏曲造诣以及独特的个人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少年天...
2025-04-29 探秘高尔察克黄金之谜:沙俄余晖下的财富传奇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谜团如同璀璨星辰,吸引着后人不断探寻。高尔察克黄金之谜便是其中之一,它承载着沙俄帝国的兴衰、内战的硝烟以及无数人的贪婪与梦想,至今仍笼罩...
2025-04-29 亨利八世的女儿:命运交织的王室传奇在英国都铎王朝的历史长河中,亨利八世的女儿们宛如璀璨星辰,各自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她们的命运在王室的权谋斗争、宗教变革的浪潮中跌宕起伏,书写了一段段令人唏嘘不已的...
2025-04-29 武三通暗恋义女何沅君:禁忌之恋下的悲剧人生在金庸先生笔下那个快意恩仇、情义交织的武侠世界里,武三通暗恋义女何沅君的故事宛如一颗投进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引发了无数读者的唏嘘与感慨。这段禁忌之恋...
2025-04-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