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政治、军事、文采等方面都堪称一流,在他的所有子女中,除了长子曹昂外,最受宠的就是曹冲了。下面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曹冲自小伶俐,最出名的故事——曹冲称象,足可见其聪慧甚至已经超过了成人,《三国志》中也有具体的描述。
《三国志》记载''少聪察岐嶷,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曹操曾经在众多场合都曾经表现过对曹冲的喜爱,多次在众人面前表示以后的大业想让曹冲来继承。因为曹冲除了聪明伶俐、善于观察、容貌姿美,还怀有着一颗仁厚之心,非常能体会贫困人民的疾苦,这也是曹操非常看重曹冲的地方,也有意选他作为继承人来培养,但是现实往往非常骨感,在建安13年,曹冲刚满13岁的时候患急症骤然去世了,他的死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谜,有人称他是天妒英才,英年早逝,也有人认为他剩余帝王家,死于夺嫡之战的可能性很大,那么他的死亡之谜究竟是什么呢?
猜测一:曹操的政治斗争连累曹冲
曹操做丞相和曹冲夭折是同一年发生的事,那么,曹操是在几月份当上丞相的呢?
《三国志》:''十三年春正月,公还邺,作玄武池以肄舟师。汉罢三公官,置丞相、御史大夫。夏六月,以公为丞相。秋七月,公南征刘表。''
在陈寿的《三国志》中,是六月份当上的丞相,七月就南征了。翻阅史料曹冲去世只是记载了年份建安十三年,没有具体月份,因此只能横向对比。在曹冲去世的时候曹操还是陪在他身边的,因此,个人认为曹冲去世的时候是在七月之前曹操没有南征的时候,将要当上丞相的时候。
曹操想在当时汉朝还有很多支持者的时候加封丞相,肯定会遭到很多大臣的反对。并且,曹操曾经在多数场合公然表示过要把大位传给曹冲,于是曹冲就成为了大臣们的集怨所在,对付不了曹操,对付他儿子还是可以的,于是就偷偷下毒,将曹操冲毒死。在曹冲死后,曹操曾派出刺客秘密暗杀周不疑,仿佛侧面也印证了这个观点。
先来大致梳理一下人物关系,周不疑是刘先的外甥,这刘先又是刘表的别驾,出身士族家庭的他是出了名的小神童,学习能力惊人,过目不忘。曹冲和周不疑年龄相仿,两位小神童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自曹冲得了急症去世之后,曹操每次看到年龄相仿的周不疑出入时,就会想起自己那个早逝的的儿子,心中煎熬不已。
据记载,周不疑的军事才能同样很出众。曾经曹操在攻打柳州的时候久攻不下,账下的谋士竟然无一人能够献出可用的计策,周不疑霎时间就想出了十种破城之计,曹操选了其中一种果然拿下了城池。曹操本来就对他的才能很是爱慕,此事一出,表面上极力赞叹,但是在心头却响起了警铃:如果此等绝世人才不能够为我所用,那么还不如趁早杀掉,以免以后日后徒生祸端。
曹操善于挖掘人才,老早就看出来他很是不凡,在周不疑17岁的时候就想结为姻亲关系,但是这周不疑以''不敢当''的理由拒绝了。周不疑的内心始终念着刘备,他一直在寻找机会离开曹营,追随刘备。他这些想法曹操也是多少有些耳闻的。
曹丕本就对他十分欣赏,听说了这件事之后立马去求情。曹操一句话打发曹丕:此人非汝所能驾驭也!
因此,周不疑是死于日后对曹操的威胁足够大,并不是毒死曹冲,才被曹操所杀,因此,被人毒杀的说法也是不可信的。
猜测二:曹丕、曹冲的争夺世子之战
曹冲在13岁的时候患了急症,曹操遍寻名医也束手无策,跪求上天祈祷曹冲能挺过去,他还是去世了,曹操非常的伤心,他在悲痛之余不禁感感慨:吾悔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就是说自己如果要是不杀华佗的话,今天曹冲也不至于丢了性命。可见对于曹冲的死,曹操内心是非常自责的。
曹丕看到曹操因为曹冲的的死非常伤心,于是就上前安慰曹操,于是曹操痛失爱子,也没给曹丕好脸色,冷冷地嘲讽曹丕。
《曹冲传》:文帝宽喻太祖,太祖曰:''此我之不幸,而汝曹之幸也。''
大概意思就是说我的儿子曹冲死了是我的不幸,这难道不是你的幸运吗?由此可见,在曹冲去世之后,曹操在悲痛之余是怀疑过曹冲的死因的,他怀疑是曹丕看到自己如此的宠爱曹冲,甚至有意于把大位传给曹冲,曹丕心生妒忌,于是就发生了这种骨肉相残的事,这也难怪曹操会有这样的想法,生于帝王家不幸的地方就是在这里。
既然这首诗不存在,那么曹丕逼着曹植七步成诗的事自然也就不存在了。实际上,曹丕和曹植的关系很好,还会在作品中互相艾特、称赞对方,另一方出远门了还会表达思念之情,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在黄初二年的时候,曹植因为''植醉酒悖慢,劫胁使者'',犯下错事(根据之前曹植擅自开司马门,这事他做的出来),曹植却并没有向哥哥道歉的意思,接着就有官员不满,向曹丕打小报告,大臣们一致要求曹丕给曹植治罪。但是曹丕没有对他进行实质上的惩罚之时,只是贬他做了安乡侯。如果曹丕真的想残害同胞兄弟的话,这件事就是一个绝佳的发泄口,并不需要做那些落人口实、而并不高明的七步诗。
《三国志》:植,朕之同母弟。朕于天下无所不容,而况植乎?骨肉之亲,捨而不诛,其改封植。
那么,曹冲是曹丕害死的吗?不然,《三国演义》中的曹丕和历史上的还是很有出入的,能说出''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的人怎么看也不像是气量狭小、残害手足之人。
并且曹丕在听到父亲那样说自己的时候,心理受到的冲击绝不小,以至于在他多年以后念念不忘,还时常念叨着如果大哥和仓舒还活着,哪里轮到自己登上皇位呢!
《三国志》:文帝常言「家兄孝廉,自其分也。若使仓舒在,我亦无天下。」
所以说,曹丕没有害曹冲!
他如此聪慧也是让很多人都瞠目结舌,换一种角度来说,他从小就身体虚弱,遇到急症又无能医治的医生可以救治,难道不是天妒英才吗?这个观点看起来就玄学的多了,但是这个观点而更多的是对他的早逝感到惋惜,对早逝才子的痛哉与无奈。
曹冲在正当韶华的年龄去世了,给人留下了太多的遐想,在史书《三国志》中,仅仅用了一句话描述了曹冲的死因。
《三国志》:''年十三,建安十三年疾病,太祖亲为请命。及亡,哀甚。''
易中天教授曾经说过,历史人物、事件是有三种形象在的,第一,是历史原原本本的样子,通常记录在较为权威的书里面,可信度一般很大的称为历史形象。第二,就是原有基础上经过加工创作的形象,例如《三国演义》这种艺术作品的形象,一般称为文学形象。每个人心中的历史人物的形象大多都是各不相同的,这就是最后一种形象,称之为民间形象。
通常情况下,这三种形象下的人物并不会完全重合的,关于历史人物或褒或贬的各种观点并存,张冠李戴、和史实有出入的情况多了去了,这个时候就需要我们大胆猜测,然后寻找史实小心求证,抽丝剥茧,尽量还原历史人物最贴近本来的样子,这不就是历史最深层的魅力吗?
无论曹冲以哪种方式去世的,我们都应该为这位早逝的神童而感到惋惜,否则以他的聪明才智是能够改变历史发展的,快速实现统一以或者是三足鼎立的时间加长这都是有可能的。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