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在伐魏之战中,曾经遇到一个少年小将,与他大战三四十回合后,没有取胜,潜意识认为此人是夏侯霸曾提到的曹魏后起之秀邓艾。他于是想用败中取胜的办法,击败此人。没想到这个小将却早有防备,听到弓弦响声,连忙躲闪,姜维的箭落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这个小将在闪过之后,挺枪来刺,想要刺死姜维。姜维夹住这个小将的枪,这个小将只能舍弃枪而逃。姜维紧追不舍,突然遇到一个自称“邓艾”的大将,他才知道之前与自己交手的并非曹魏后起之秀邓艾。
这个小将大概20多岁,“面如傅粉,唇似抹朱”,长得非常精致,他便是三国后期曹魏名将邓艾之子。邓忠深得乃父邓艾真传,征战沙场,屡立战功。他和蜀汉后期第一大将姜维大战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那么邓忠到底有多厉害?
诸葛亮之子诸葛瞻曾和邓忠两次对战,两次击败邓忠,认为邓忠“不过如此”。
邓艾在偷渡阴平,攻陷江油之后,远在成都的后主刘禅大为震惊,请出了诸葛亮独子诸葛瞻,将蜀汉最后的希望都寄托在他的身上。诸葛瞻带领着长子诸葛尚、张飞之孙张遵、黄权之子黄崇及七万御林军,前去绵竹抵御邓艾大军。
邓艾派出儿子邓忠、师纂,前去与诸葛瞻军队交战。双方在绵竹城外相遇,展开对战。只见蜀军三通鼓响罢,数十员战将簇拥着一辆四轮车出来。邓忠和师纂两人被吓傻了,汗流浃背,他们看到四轮车上端坐着一个人,而这个人车上“纶巾羽扇,鹤氅方裾”,旁边一面黄旗上写着“汉丞相诸葛武侯”。他们两人还以为诸葛亮在世,害怕自己等人中了诸葛亮计策,身首异处。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諕得师、邓二人汗流遍身,回顾军士曰:“原来孔明尚在,我等休矣!”急勒兵回时,蜀兵掩杀将来,魏兵大败而走。蜀兵掩杀二十余里,遇见邓艾援兵接应。
实际上,四轮车上端坐的并不是活着的诸葛亮,而是诸葛亮的木刻雕像。原来诸葛瞻奉命出征前,特意制作了父亲诸葛亮木刻雕像,提升蜀军士气,意在保佑自己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邓忠和师纂逃回魏营后,受到邓艾的严厉批评。邓艾说道:“现在他们偷渡阴平,越过七百里原始森林,来到蜀汉腹地,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快速夺取成都,消灭蜀汉,没有退路。”他还对儿子邓忠、师纂说出了,如果再次失败,定斩不饶的狠话。
邓忠、师纂两人再次带领一万多军队来战蜀军。诸葛瞻没有亲自出战,而是派出了长子诸葛尚。诸葛尚虽然岁数小,却勇猛无敌。他单枪匹马,在两军阵前大战邓忠、师纂两人,并成功战退两人。随后,诸葛瞻指挥大军冲出,杀入魏军大营,左冲右突,而邓忠、师纂刚刚战败,士气低落,兵无斗志,大败而逃。他们两人一直逃跑二十多里,才止住。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师、邓二人又引一万兵来战。诸葛尚匹马单枪,抖擞精神,战退二人。诸葛瞻指挥两掖兵冲出,直撞入魏阵中,左冲右突,往来杀有数十番,魏兵大败,死者不计其数。师纂、邓忠中伤而逃。
师纂、邓忠两人害怕邓艾将他们军法从事,见到邓艾之后胆战心惊。邓艾见两人都挂彩了,也就没有多加怪罪,而是召集众将,商议如何击败诸葛瞻蜀军。监军丘本提出了诱敌之计,邓艾也同意了,于是写了一封书信,派人使给诸葛瞻,准备劝降。
邓忠与诸葛瞻一共有两次交战,两次交战,诸葛瞻已经看透了邓忠的本领,认为其不过如此。
第一次,邓忠看到蜀军诸葛亮木刻雕像,吓得惊魂失魄,不战而逃。诸葛瞻看到邓忠等人不战而逃,也感到可笑,原来魏兵主将不过如此,父亲诸葛亮已经去世近30年了,他们还是如此害怕。
第二次,邓忠、师纂带领一万精兵,败在诸葛瞻之子诸葛尚的手上。诸葛尚只是一个刚刚成年的小将,年仅19岁,也是第一次上战场。而邓忠跟着邓艾征战多年,却败给了诸葛尚手上。
结语
通过邓忠和诸葛瞻的两次交手,可以知道邓忠不过如此,他的胆子太小,害怕诸葛亮木刻雕像,畏蜀如虎。他的武功也不怎么样,与师纂联手,也被诸葛瞻之子诸葛尚击退。邓忠刚刚出道,能够和姜维大战三四十回合,不分胜负,只是由于他刚刚初生牛犊不怕虎,并非真的武功高强。邓艾才不得不考虑,写信劝降诸葛瞻。
东晋时期,士族门阀与皇室权力交织,婚姻成为巩固政治联盟的重要手段。桓容(字元德)与南康公主的联姻,便是这一背景下的典型案例。作为东晋权臣桓温之子与晋元帝之女的结...
2025-07-04 周德威为何未被李克用父子收为义子?五代十国时期,义子制度是军阀政权巩固权力的重要手段。李克用建立的"十三太保"体系中,义子多为少数民族将领或出身低微的武人,通...
2025-07-04 道家思想的精髓:从宇宙观到生命智慧的哲学体系道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其影响力远超哲学范畴,渗透至政治、文学、艺术乃至现代管理领域。以老子《道德经》和庄子《庄子》为核心的道家典籍,构建了“道法...
2025-07-04 曹刿论战:一场改变春秋格局的智慧博弈公元前684年,齐国大军压境鲁国边境,一场看似实力悬殊的战争却以鲁军完胜告终。这场被载入《左传》的"长勺之战",因谋士曹刿的...
2025-07-04 叶赛宁:苏联诗坛的璀璨星辰与悲剧传奇谢尔盖·亚历山德罗维奇·叶赛宁(Серге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Есенин),这位活跃于20世纪初的诗人,以独特的抒情风格和意象派手法,在俄罗斯文学...
2025-07-04 明朝经济的发展:从农耕繁荣到商品经济崛起明朝(1368-1644年)是中国封建经济的重要转型期。在继承前代基础上,明朝通过农业技术革新、手工业专业化、商业网络扩展及货币体系变革,推动经济从传统自给自足...
2025-07-04 小养由基庞万春:水浒传中的箭术传奇与悲剧英雄庞万春,古典小说《水浒传》中江南方腊部下的第一神箭手,因箭术高超被尊为“小养由基”。这一绰号源自春秋时期楚国神射手养由基,其“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的传奇箭术在...
2025-07-04 张彦远:唐朝的书画大家与艺术史巨擘张彦远(815年~907年),字爱宾,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县)人,是唐朝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书画理论家、画家与书法家。他出身于赫赫有名的“三相张家”,高祖张嘉贞、曾...
2025-07-04 扁鹊之死:一场医术嫉妒引发的历史悲剧扁鹊,春秋战国时期名震天下的神医,以“望齐侯之色”“起死回生虢太子”的医术闻名于世。然而,这位被后世奉为“医祖”的传奇人物,却因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终结了自己救...
2025-07-04 褚蒜子:三度临朝的东晋贤后与政治平衡术褚蒜子(324年-384年),东晋康献皇后,以三次临朝听政、辅佐六位皇帝的传奇经历,成为中国古代史上罕见的政治女性。在门阀士族林立、皇权式微的东晋,她以太后之尊...
2025-07-0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