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如果再多活几年,赵国是否会吞并秦国?首先小编先在这里介绍一下赵武灵王,赵武灵王出生于公元前340年,嬴姓赵氏,名雍,赵国邯郸人,是赵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王,在他的统治下,赵国发展到了顶峰,十分强大。但是也是因为赵武灵王的原因。导致了后来赵国的内乱。不仅有自己的两个儿子,再加上“太上皇”,都来争夺王位和王权。

在政治军事上,赵武灵王的成就就很高,但是他很重感情,后来也是因此造成了赵国的大乱,在位第六年的时候,赵武灵王迎娶了韩国公主做妻子,韩国公主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后来这个孩子被赵武灵王立为太子,称太子章。韩国公主很贤惠,赵武灵王很喜欢她,也很喜欢韩国公主的儿子太子章。但是,韩国公主早早地就因病去世了,赵武灵王十分伤心。在他在位的第十六年里,他总是做一个梦,梦中的一个女子,好像是他的妻子,但那个人不是韩国公主。一日,赵武灵王宴请群臣,喝酒喝得多了。就说起了这件事情。赵武灵王的一位臣子听了他的描述。觉得那个女子的长相身材就跟自己家中的女儿一样,于是就跟赵武王说了。赵武灵王一听,觉得很惊讶。那大臣就希望将女儿 见到那个传说中跟他梦中人长得一样的女子时,赵武灵王真的很高兴,还给这个女子赐名吴娃。

赵武灵王在战国史上是一位有着传奇色彩的君主。也是一位悲剧英雄。我们钦佩他的改革勇气,但也惋惜他的英明中断,为美女乱法度,最终饿死沙丘宫。作为有着传奇色彩的人如果他再多活十年,能否把赵国建设成更加强大的国家,并达到拥有点的能力?
如果我们全面分析两国的国力,这个回答显而易见。赵国绝对不可能拥有并去吞并秦国的能力。无论赵武灵王有多英武,它都不可能打败秦国并吞并秦国。反过来说,如果他能够坚持一辈子不犯错,并持续带领赵国的军事力量走向强大,赵国最多可以再延缓几年再灭亡。众所周知秦是国的强大商鞅进行变法开始的,公元前307年,秦国已经在国土面积上成为仅次于楚国的大国。在军事和经济上成为七国当中最为强大的国家。商鞅变法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始于公元前359年。主要内容有:一:编制户口。定“连坐”之法;二奖励军工,禁止私斗;三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四重农抑商,奖励耕织;五强制推行个体小家庭制度。而商鞅变法的第二阶段是从公元前350年开始,主要内容包括:一废井田,开阡陌;二推行郡县制;三统一量衡;四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总得来说,商鞅变法在秦国发展史上是一个重要里程碑,商鞅变法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商鞅变法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得到较彻底的推行。在土地所有制方面,废除了已经填制为基础的封建领土所有制第地主土地所有制;在政治方面,废除了分封制,确立了郡县制,在经济上实行奖励耕战的政策,所以秦国很快就富强起来了。在人口方面,由于秦国在商鞅变法期间对内实行人口奖励的措施,对外采取“利其田宅”免其兵役的优惠政策,以至于到了公元前300年左右,秦国人口迅速增加到了400万以上,到了秦始皇时期,甚至突破了600万人口。
对比赵武灵王时期的状况,赵武灵王元年。公元前325年,魏惠王赵不不成后,即开始着力弥魏、赵关系裂痕。带领太子韦嗣到赵国祝贺赵武灵王正式继位。赵武灵王与肥义也以礼相待,赵国的重要盟国,韩国的韩宣王与太子仓也来赵国祝贺赵武灵王登基。在赵武灵王登基后稳定了政局后,赵武灵王在肥义的辅助下,开始利用此时的国际乱局与宋结盟。一方面计划谋取中山国的国土,另一方面打算向赵简子和赵襄子学习,向北方的戎狄湖人地区扩张领土。在与胡人打仗的过程中赵武灵王对于战斗的优势,于是他决定要向胡人学习,穿上胡人的服装,训练自己的骑兵。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对赵国的经济结构造成了很大的影响。使之更趋近于游牧经济。对于游牧经济、骑兵生活熟悉的大量胡人,精英通过选拔进入到赵国的军政领导层,改变了赵国的权力结构。湖人的文化生涯巩固了其在赵国的主导地位。胡人吃苦耐劳、重义尚武的精神在赵武王的宣扬下对赵国国民的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胡服骑射真正触动的是赵国宗室贵族少数派的利益。

有以上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赵武灵王的改革相对东方六国来说是很成功的。但是其遗憾在于没能进行政治经济司法。土地制度等改革由由于赵武灵王的这种改革的不彻底性,也决定了赵国的强大只能是短暂的,是不可持续的。而从商秧变法则是从政治经济军事司法。土地制度的方面都进行了改革。这决定着秦国最终会统一六国。也决定着秦国必将强大。
唐玄宗开元十九年(731年),朝廷设立武成王庙,以姜子牙为主祭,张良为副祭,并遴选白起、韩信、诸葛亮等十人入列“武庙十哲”。这一名单跨越千年,囊括了从西周到盛唐...
白起 姜子牙 2025-10-23 战神之殇:白起之死与秦国权力的残酷博弈战国末期,秦国以雷霆之势横扫六合,而白起作为秦军统帅,凭借伊阙之战、鄢郢之战、长平之战等旷世奇功,为秦国统一奠定基石。然而,这位“杀神”的结局却充满悲剧色彩——...
白起 2025-10-23 庞煖:战国末年大器晚成的军事奇才与合纵先锋战国乱世,英雄辈出,但能在耄耋之年横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扭转战局者,唯有庞煖。这位隐姓埋名五十余载的赵国将领,在战国末期以军事谋略与纵横捭阖之才,书写了一段“老骥...
庞煖 2025-10-22 王翦:战国第一将的传奇人生与军事智慧在战国烽火连天的历史长卷中,王翦以卓越的军事才能与战略眼光脱颖而出,成为秦国统一六国的核心人物。他与白起、李牧、廉颇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更因率六十万大军灭楚的...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10-21 宋襄公入列春秋五霸:公爵身份与礼治理想的双重支撑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等霸主以武力与权谋称雄,而宋襄公却因“泓水之战”中坚持“不击半渡”的仁义被后世讥为“迂腐”。然而,在《史记》《资治通鉴》等正史中,他仍被...
宋襄公 齐桓公 2025-10-21 血火淬志: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忍辱复国之路春秋末年,吴越争霸的烽火席卷江南。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在夫椒之战中惨败于吴国,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山,被吴军层层围困。这场败局不仅让越国濒临亡国,更将勾践推向了...
勾践 2025-10-17 血色长平:白起如何用一场战争改写战国格局公元前260年的长平战场,四十万赵军在断粮四十六天后集体投降,秦军主将白起却下令将降卒“尽坑之”。这场被后世称为“人类战争史上最彻底歼灭战”的战役,不仅终结了赵...
白起 2025-10-13 历史长河中的变法双璧:李悝与商鞅的“显隐”之辨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变法浪潮。魏国李悝变法与秦国商鞅变法,犹如两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封建制度取代奴隶制的转型之路。二者均以富国强兵为目标,通...
商鞅 2025-10-13 权力博弈与制度困局:商鞅之死的必然性及其历史遗留问题公元前338年,商鞅在秦国咸阳被处以车裂之刑,其家族亦遭灭门。这位推动秦国从边陲弱国跃升为战国霸主的改革者,最终以“谋反”罪名被新君秦惠文王处决。更耐人寻味的是...
商鞅 2025-10-11 战国烽火中的不败神话:白起何以铸就军事传奇战国时期,诸侯争霸,名将辈出,廉颇、李牧、王翦等皆以勇略闻名。然而,白起却以“一生未尝败绩”的战绩独树一帜,成为后世军事家研究的标杆。其军事成就的背后,是个人才...
白起 廉颇典故 2025-10-1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