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会冷落张松?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历史上没有张松送地图的桥段,但曹操瞧不上张松是真的。而这种态度,不过是人性的真实一面的体现而已。
首先,对于“以貌取人”,咱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这就是贬义词。在特定时代特征下,这种态度其实没啥毛病。
古代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隋以前),不存在考试和学历这些东东;人才的录用,大致有三种渠道:
第一,才华太过耀眼,第一次见面就口若悬河、才气侧漏,彻底打动了当权者。比如战国四公子家里的那些门客;
第二,当权者非常了解你,否则,就得有了解你的大佬当介绍人、担保人,以其名誉、权威为你背书;
第三,就是相术。对方与你素昧平生,你的学识也表现得中规中矩,但对方分析你的面相、谈吐、举止、神情等等,随之形成了系统的判断。
这种方式久来有之,“昔尧取人以状,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上古三位圣君尚且如此。到了东汉,专门鉴别人物已经成了一个行当。
年轻时的曹操毫无过人之处,但桥玄见了他却语出惊人:“天下将乱,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另外,朱建平、管辂都是名噪一时的大师,刘邵还专门写出了鉴人指南《人物志》。当然了,他们鉴定人物,不单单看外形;但对非顶尖相面师而言,外貌、神采的干扰性不容忽视。
这种情况下,张松就比较吃亏了。
其一,他在曹魏既没知名度,也没熟人,意味着没人给他担保。唯一认为他靠谱的杨修,偏偏在曹操面前不怎么受欢迎;
其二,当时像样的诸侯,或多或少具备看人识人的眼力劲,但水平毕竟比不上专业的,曹操就属于这种情况。
而张松的外形实在对不起观众,身材矮小,却又伶牙俐齿,也许在曹操看来,这人长得丑、嘴还欠,怎么让人喜欢得起来?
不好的第一印象,只是张松被曹操冷落的原因之一。但最关键的因素在下面,否则,曹操也有可能会压抑自己第一感官。
古人云:国破思良将,家贫思贤妻。所以每逢群雄逐鹿的乱世、内忧外患的压力,掌权者才会愿意放低身段、不吹毛求疵,不介意出身、长相、性格甚至人品,录用那些具备一技之长的人,上天才会“不拘一格降人才”。若放在歌舞升平时,当权者总会人为地设置各种门槛,类似于如今的985、211、第一学历…
曾经的曹操,可不就是折节下士的典型?为了求强求大、打破世家大族的垄断,他曾长期秉承实用主义,甚至宣称可以录用带有道德污点的人才。许攸是多么嚣张、嘴欠,但由于对方能帮自己,曹操曾经差不多是低声下气。
就在平定荆州之前,曹操还拉拢了张松的哥哥张肃。当时,听闻曹操发兵南下、气势如虹,原本鼠首两端的刘璋接连示好,先后派遣阴溥、张肃前去致敬、送礼。而当时的曹操对此自然是喜闻乐见的,不然益州、荆州背靠背结盟的话也挺麻烦,所以,他欣然地礼尚往来,以汉朝廷之名,加封刘璋为振威将军、把张肃任命为广汉太守。
作为张松的哥哥,笔者不信张肃的形象会与其截然相反。但在当时的曹操看来,这都不是事儿,借花献佛、用个官职就能安定一方,这买卖划算。
而在接下来,刘璋派张松拜见曹操时,形势自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荆州已投降、刘备被打得落花流水,曹丞相意气风发、认为天下再无敌手。区区益州?如拾草芥尔!因此,对于长相可憎、巧舌如簧的张松,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就算明白对方有才,他也没兴趣虚与委蛇了。
其实,曹操对张松的态度,不过是真实人性的体现。
政治家与常人的一大区别,就在于他能够审时度势,为了大利益,不惜压抑自己的真实喜好,与自己内心极度讨厌的人把酒言欢,对自己厌恶的事泰然处之。这种隐忍、大度,往往不过是不得已而为之而已。
但一旦他们渡过艰难时期,难免会放松紧绷的弦,内心压抑许久的好恶难免会有所暴露。曹操冷落张松就是如此,对方可能产生报复情绪?那也得有能力。然而,赤壁之战打破了他的预估,这才让张松的疯狂报复得到了机会,刘备可谓是捡了个大便宜。
然而,一生遵循仁义人设的刘皇叔,其实也有暴露本性的时刻。在进军成都的途中,他曾经所过辄克。得意忘形之下,他在涪地开设宴会、饮酒作乐,庞统提醒他注意,却被斥责而出。但随着酒劲稍过,他立即“寻悔”、请回了庞统。
由此可见,常态化地压抑真实喜好,即使对于历史上出类拔萃的政治家而言,也是多么地不容易。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