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最后的铁血宰相,韩侂胄结局如何?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南宋在中国历史上一直被看作积弱的代表。好像不管谁在北面,都能够踢上几脚。实际上么……还真就是这样。
除了南宋初年,岳飞、韩世忠等人活跃了一阵子之外,南宋的对外战绩乏善可陈。好不容易在采石一战,虞允文大显身手,击破金海陵完颜亮大军。宋孝宗得意非常,开始搞北伐,但很快兵败,从此老老实实给金国交保护费,闷头在家里搞经济。
又过了几十年,才有一个猛人宰相,再度力图北伐。然而此时的南宋,早已习惯于偏安一隅,这次北伐除了证明满朝君臣清一色的平庸以外,毫无所得,从此南宋继续安心的沉沦下去。
倒是这个猛人,给南宋后期的苟且历史中,增加了少见的血性涟漪。今天煮茶就讲讲这个猛人宰相的故事。故事不长,也不为娱乐搞笑,只给大家讲一个少有人知的政治人物的生平。
南宋最后力图振作的宰相,今人评价南宋宰相韩侂胄,一般只认为他是南宋一个权臣。这倒也是事实。其人乃是北宋名臣韩琦之曾孙,母亲为宋高宗吴皇后的妹妹。韩侂胄的正妻是吴皇后的侄女,其侄孙女又是宋宁宗的恭淑皇后,可以说韩侂胄身世显赫。
话说宋孝宗赵昚末年,因为身体健康原因,让位于三子赵惇,也就是宋光宗。宋光宗这个人生性懦弱,体弱多病,即位后,把大权交给了老婆李皇后,天天对李家人大加封赏,对年老的孝宗不闻不问,搞得父子之间关系非常僵。
后来孝宗去世,宋光宗仍然不理不睬,连丧礼都不肯主持,一些大臣终于坐不住了。因为韩侂胄乃是高宗皇后吴太后的外甥,宗室名臣赵汝愚便请韩侂胄秘密联系吴太后,在吴太后的首肯下,宣布光宗退位,立光宗子嘉王赵扩继位——也就是宋宁宗。此事称为“绍熙内禅”。
宋宁宗登基,赵汝愚担任辅政,韩侂胄自居拥立有功,却没什么封赏,便怀疑赵汝愚有意排挤他,于是使人跟皇帝宋宁宗讲坏话。说赵汝愚出身宗室,担任辅政不是好事,有可能会威胁到皇权。宋宁宗也不是什么聪明人,一想还真是。大家都姓赵,万一赵汝愚要当皇帝,那还了得,肯定干得比我好。于是流放了赵汝愚。后来赵汝愚死于流放途中。韩侂胄从此一跃成为朝中重臣。
从这一点上说,韩侂胄其人丝毫不是正人君子,甚至可以说精于算计,好使手段。其实这也不奇怪,像韩侂胄出身豪族,从小受精英教育,一贯自视甚高,绝不是那种守规矩讲原则的人。
跟大儒朱子不对付
韩侂冑获得宋宁宗的信任,从此平步青云,加官进爵,一步步升任太师,后又担任宰相,直至做到比宰相更高级的平章军国重事。
但这个过程中,韩侂胄却得罪了一个人。此人就是名噪天下的大儒朱熹。
韩侂胄出身贵族,一向对人间规则浑不在意,秉持实用主义。朱熹的学派则不然,讲究“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存天理去人欲”的道学。当时朱熹的学说在士人之中流传甚广,韩侂胄却对此非常不屑。他早就有意北伐,认为理学徒众中都是苟且偷安之辈,只会成为北伐的障碍,故对朱熹及徒众进行打压,将朱熹理学斥为伪学,对朱熹的门人弟子一概不加录用。
就当时来说,韩侂胄手眼通天,朱熹等人肯定斗不过。然而到了后世元朝以后,朱熹学派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韩侂胄也因此名声大坏,被后来的理学家归为奸臣。
src="" />
开禧北伐
当时南宋士人抗金中兴的呼声很高,韩侂胄有意借机建功,便追封岳飞为鄂王,追夺秦桧的爵位,谥号改为缪丑,并积极组织大军北伐。
1206年,韩侂胄经过准备,发动了对金朝的北伐战争。这一年为宋宁宗开禧2年,故名开禧北伐。话说“开禧”这个年号,取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宝”年号和宋真宗赵恒的“天禧”的头尾两字,赵匡胤是宋的开拓者,创立了北宋的版图,赵恒则御驾亲征,北上抗辽,使用这两个皇帝的年号,表示了此时南宋朝廷的恢复之志。
煮茶前面曾经提过,之前宋孝宗赵昚曾经力图振作,搞了一次北伐,但弄得灰头土脸,不得不与金人订立隆兴和议。
可惜这次北伐与宋孝宗那次有着同样的问题,同样是先取得胜利,但随即因为将帅的指挥不利而开始溃败。金兵立即转为反攻,南宋的四川长官吴曦(南宋抗金名将吴璘之孙)也叛宋降金,一时间金的势力大盛,南宋岌岌可危。韩侂胄只得厚着脸皮再去求和。
金兵形势一片大好,皇帝金章宗完颜璟大喜,发话:讲和可以,拿韩侂胄的人头来!
韩侂胄一见求和无路,只能硬着头皮继续抵抗,甚至自出家财二十万用于抗金,把全部身家一块押进去了。
金人南下反攻宋朝,却意外出现了同宋人北伐攻金一样的情况,也是先胜后败,难以为继。而刚刚降金的吴曦也迅速被部下所杀,四川重新归宋。金人这边议和的口风也就松了。
然而事情又发生了变化。
南宋的杨皇后与韩侂胄之前有隙,便与礼部侍郎史弥远(后来的大权相)等人密谋矫诏杀死了韩侂胄,也不顾当时宋军局面大好,竟然真的将韩侂胄的首级送给金人求和。将自家主战宰相的人头送出去求和,这件事在外交上简直丢老了人了,令南宋朝廷受到全国痛骂。
金人本来都放弃要求韩侂胄脑袋了,至此又得了韩的脑袋,自然心满意足,开开心心地接受了议和。双方以宋高宗赵构时期的绍兴和议为蓝本,又搞了一个嘉定和议。结果金宋又玩回到了起点。
可怜韩侂胄,心比天高,发动北伐,却落了个悲剧下场。
后人有人感慨:宋高宗时,有北伐之将,却无其君;宋孝宗时,有北伐之君,却无其将;宋宁宗时,既无其君,也无其将,只有一个力图振奋的宰相,老哥一个向前冲,结果死无葬身之地。
几十年后,蒙古侵宋,偏安的朝廷再也无法通过交保护费的方式自保,最终南宋灭亡,汉人的政权中断了。
在南宋初年的抗金战争中,吴玠与岳飞犹如两颗璀璨的将星,分镇川陕与中原两大战场。他们虽未直接共事,却以各自的方式书写着抗金史诗,其关系与命运轨迹的交织,成为解读南...
岳飞 2025-06-26 韩世忠:从抗金名将到中兴四柱的传奇人生韩世忠,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与岳飞、张俊、刘光世齐名。他出身寒微,以匹夫之勇崛起于行伍,历经百战,成为南宋抗金战争中的中流砥柱。其一生跨越靖康之变、建炎南渡、...
岳飞 2025-06-26 顺昌之战岳飞为何迟迟不出兵:战略博弈与政治困局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顺昌城头,刘锜率领八字军以血肉之躯抵挡金军铁骑的狂潮。这场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不仅改写了宋金战争的格局,更因岳飞在战场附近的按兵不动...
岳飞 2025-06-16 岳飞之死:南宋权力漩涡中的忠魂陨落绍兴十一年腊月二十九(1142年1月27日),大理寺狱中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岳飞,这位背刺“尽忠报国”、率岳家军北伐收复失地的民族英雄,在“莫须有”的罪名下被赐死...
岳飞 2025-06-13 岳家军第一枪:高宠与岳飞君臣关系的文学重构与历史投射在清代小说《说岳全传》的虚构叙事中,高宠与岳飞的关系被塑造成古代军事文学中最具戏剧张力的君臣典范。这位被后世誉为“南宋抗金第一枪”的虚构将领,以其惊世骇俗的武勇...
岳飞 2025-06-09 顺昌孤影与郾城雄风:刘锜与岳飞的抗金双璧在南宋初年的烽火岁月里,刘锜与岳飞如两颗璀璨的将星,以不同的战术风格与战略视野,共同撑起了抗金战争的半壁江山。刘锜在顺昌城下以两万孤军击退十万金兵,岳飞在郾城战...
岳飞 2025-06-05 宋军战神的巅峰对决:狄青与岳飞的历史坐标与军事哲学之辨在宋代军事史的星空中,狄青与岳飞犹如两颗交相辉映的双子星,分别照亮了北宋与南宋的天际。作为封建王朝武将群体的巅峰代表,两人的人生轨迹与军事成就,构成了理解宋代军...
岳飞 2025-05-30 隐于历史背后的岳飞姐姐:家族忠义精神的默默传承者在南宋那段风云变幻、战火纷飞的历史中,岳飞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贞的爱国精神,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民族英雄。然而,在岳飞耀眼光芒的背后,他的姐姐虽在史书中记载寥寥,...
岳飞 2025-05-27 霍去病与岳飞:跨越时空的军事双璧在华夏历史的璀璨星河中,霍去病与岳飞犹如两颗耀眼的星辰,分别在汉、宋两朝的军事舞台上绽放出夺目光芒。二人虽相隔数百年,却因卓越的军事才能与忠勇精神,成为后世讨论...
岳飞 霍去病 2025-05-22 岳飞之妻李氏:一场政治阴谋下的悲剧角色在探讨岳飞之死这一历史悲剧时,一个鲜为人知却又令人唏嘘的细节是,岳飞的妻子李氏竟在某种程度上被卷入了这场政治阴谋,成为了间接导致岳飞冤死的悲剧角色。然而,深入剖...
岳飞 2025-05-2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