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 白登之围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匈奴已经困死了刘邦,为何最后却放其离去?
白登之围当中,刘邦之所以能脱困,是因为当时刘邦采纳了谋士陈平的建议,向匈奴单于的妻子行贿,借助这场枕头风,让匈奴单于意识到根本吃不下汉军,所以才最终退兵了。
历史上真实的白登之围,简单来说,就是汉高祖刘邦一统天下之后,曾经率军和北方的匈奴开战。但是在战争过程当中,刘邦率领的大军,被匈奴人围困在白登山上整整七天,最后脱困的事情。不过,这事说起来简单,但这件事所带来的历史影响,却极为深远。
要想说清楚白马之围,我们还得从楚汉战争刚刚结束的时候说起。
公元前202年,随着垓下之战结束,楚霸王项羽自刎而死。就在垓下之战刚刚结束后不到一个月,刘邦便在几个异姓诸侯王的推举下,正式登基称帝,西汉也就此开国。
不过,西汉开国之后,刘邦却并没有像童话故事里描写的那样,从此过上了无忧无虑的幸福生活。相反,此时的刘邦,需要面对一个巨大的问题。
这个问题,就是异姓王的问题。
当年秦朝灭亡之后,项羽大封十八路诸侯,刘邦便是其中之一。楚汉战争开始之后,刘邦为了对付项羽,尽可能地拉拢其他诸侯,一起针对项羽。而且,为了击败项羽,刘邦自己也封了几个异姓王。在这个过程当中,有些站在项羽那边的诸侯王,逐渐被刘邦消灭。而支持刘邦的诸侯,则开始和刘邦联合,一起进攻项羽。
历史上真实的垓下之战,便是刘邦联合几大诸侯王,围殴项羽,最后成功逼项羽自杀。而项羽自杀之后,刘邦也正是在这些人的支持之下,顺利登基称帝。
此时的刘邦,虽然已经称帝,但其实并没有一统全国。而刘邦如果想要一统全国的话,就势必要解决这些异姓王!
到了这个时候,刘邦和这些异姓王,已经从之前的盟友关系,逐渐变成了敌对关系。
不过,刘邦也没那么傻,不会傻乎乎地直接和这些异姓王开战。所以接下来,刘邦开始用上了各种手段,想方设法地剪除这些异姓王势力。
当时的异姓王,一共有七个。其中实力最强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兵仙韩信。不但掌握了整个山东地区,而且手下的大军也最多。不过,就在垓下之战结束的同时,刘邦悄悄潜入韩信的军营,偷了韩信的虎符,直接剥夺了韩信的兵权,而后又将韩信改封为楚王,暂时解决了一大隐患。
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刘邦首先剪除了北方的燕王。此后不久,韩王因为种种原因,选择投靠了匈奴,和匈奴一起进攻汉朝。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刘邦决定亲自率领大军,北上征讨韩王。
韩王造反这个事,说起来比较复杂。简单来说,当时刘邦把这位韩王,封在了山西朔州地区。这地方在汉朝初年的时候,是汉朝和匈奴的边境。刘邦的本意,大概是想借匈奴干掉韩王,然后自己再摘果子。但是韩王也不傻,看到燕王被杀之后,心里自然就了解是怎么回事了。
所以,当匈奴进攻韩国,汉朝这边又迟迟不派援兵前来的时候,这位韩王也没了选择,干脆直接倒向了匈奴,跟着匈奴一起进攻汉朝。
这就是白登之围发生之前,汉朝这边的详细情况。
提起这里,我们暂时打个岔,再来说一下匈奴那边。要不然我们恐怕很难理解,后面白登之围发生的那些事情。
不了解大家在看汉初历史的时候,有没有产生过一个疑问:为什么在汉朝之前,中原北方一直没什么特别强大的敌人?但是汉朝开国之后,北方的匈奴忽然就强大起来了?而且在这之后,上千年的历史当中,北方草原上的强敌,始终不断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很简单,因为长城!
在秦朝之前,北方草原上其实也有很多游牧部落。因为当时中原地区没有一统,北方也没有完整的长城,所以这些游牧部落,在遭遇天灾的时候,可以轻松南下抢劫。至于为什么要抢劫,这不是文明的问题,而是生存的需要。
但是,随着秦朝开国,北方建造了万里长城。这些游牧部落,再想以小规模的部落形式,南下抢劫,实在是不太可能。而为了生存的需求,他们又不得不抢。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北方草原上的一统,也就逐渐成了一个趋势。
就在这个时候,匈奴内部出现了一个强大的首领,名叫冒顿单于。冒顿单于掌权之后,不但一统了整个匈奴,而且还向西发展了不少地盘,一直打到了中亚那边。汉朝建立的时候,正是匈奴最为强大的时候。据史书记载,当时冒顿单于手下的大军,至少在三十万以上!
不过,匈奴那边,其实也很忌惮中原。毕竟,之前秦朝的时候,实在是太能打,着实把匈奴给打疼了。所以到了楚汉战争的时候,匈奴也没有及时入侵中原。而随着汉朝开国,这位韩王又投靠了匈奴,刘邦又率兵前来进攻。汉朝和匈奴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第一个回合,韩王投降,和匈奴大军一起进攻汉朝,兵锋直指太原。在这个过程当中,匈奴人让韩王的大军做先锋,匈奴大军殿后。
韩王进攻太原的时候,刘邦已经率军入驻太原。所以接下来,韩王的大军被刘邦打得一败涂地,汉军首战告捷。就连这位韩王,也不得不逃往匈奴避难。此后,韩王的部将拥立另一位韩王即位,继续带领残兵,和匈奴人联手进攻汉军。
第二回合,匈奴这边见到韩王被打垮,干脆直接自己上了。韩王战败之后,冒顿单于派了两万多骑兵,和韩王麾下的残部联合,屯兵于山西代县阳明堡地区,企图阻止汉军北上。但是,此时的汉军,正是士气最鼎盛的时候,兵力又占了绝对的优势,哪是区区两万匈奴骑兵能挡得住的?
所以,接下来,汉军一路追着匈奴打,三战三捷。
而刘邦这边,在多次得到匈奴主力并不强大的谍报之后,自然也进一步误判。接下来,刘邦率领麾下轻骑,脱离主力部队,抢先抵达山西大同,生怕匈奴人逃走。但结果,刘邦这次贸然突进,却直接撞入了匈奴人早已布置好的口袋。慌乱之中,刘邦只能率领大军,逃往大同城东的白登山,依托山地固守。
这下,麻烦大了。
要了解,当时的刘邦,已经是整个汉朝的皇帝了。如果皇帝战败被杀,那结果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不过好在,刘邦麾下的这支轻骑,倒也没那么弱。匈奴人几次进攻,都被打退了回来。所以最后没办法,冒顿单于只能选择围而不攻,想要困死刘邦。
这一招,确实很厉害。
之前刘邦是率轻骑突进,根本没带什么补给。所以,当匈奴人开始围而不攻的时候,刘邦也有些慌了。接下来的七天时间里,刘邦和麾下的大军,几乎被困死在白登山上,没有任何补给,也没有任何援军。因为之前刘邦突进得太快,导致汉朝主力大军,就算是连夜行军,也不可能在七天之内赶到。
到了这个时候,刘邦似乎已经是必败无疑,被匈奴人活捉,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但实际上,其实并非如此。
在这场攻守战当中,双方真正比拼的,其实是耐心。
匈奴是游牧民族,自身补给其实也不多。能够围困刘邦七天,自身的消耗已经很大了。如果在这个时候,汉朝大军全面来援的话,匈奴主力大概率会战败,而且会损失惨重。所以在这场攻守战当中,看的就是刘邦先扛不住,还是汉朝援军先赶到。
到了第七天,局面开始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白登山上的汉军,已经坚持到了极致,马上就不行了。但同时,汉朝的主力大军,再有一日时间,就会抵达。这个时候的匈奴,其实也是骑虎难下,不了解该怎么办。
就在这个时候,白登山上,刘邦身边的谋士陈平,给刘邦出了个计策。让刘邦花重金去贿赂冒顿单于的夫人,借这位夫人之口,给冒顿单于吹枕头风,分析形式。
接下来,刘邦采纳了陈平的计策,而冒顿单于的夫人,收到礼物后,起初并不打算替汉军说话。但是接下来,汉朝使臣声称,如果刘邦被擒,汉朝会给匈奴献上很多美女。这位单于夫人,担心自己会失宠,所以才答应了下来。
此后,单于夫人开始给单于吹枕头风,进行了一番冷静分析。首先,汉军的援军即将抵达,一旦援军抵达,匈奴极有可能战败,损失太大。其次,就算抓住了刘邦,汉军主力未损,以汉朝当时的国力,也不是匈奴能够一口吞下的,意义不大。
另外,那位韩王的残部,原本按照约定,此时应该已经前来汇合,但却因为一些意外没有出现。这也让冒顿单于进一步怀疑,或许他们和汉军那边有勾结。
在一番权衡利弊之下,冒顿单于发现,继续围攻,似乎也没什么好处。反倒是就此撤退,和汉朝签订一些协议,好处更大一些。
于是,匈奴人开始漫天要价,刘邦开始坐地还钱。最后,双方决定以和亲的形式,建立一种友好的关系。如此一来,双方都不用再打仗,刘邦可以安然撤退,匈奴也能得到巨大的利益。所以在被围七天之后,在一个大雾弥漫的清晨,匈奴人将包围圈放开了一个口子,刘邦借着大雾,终于安然撤退了。
白登之围,虽然只是一场接触战,但却让匈奴和汉朝双方,都认清了对方的实力,意识到对方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敌人。匈奴这边,当时虽然很强,但想要全面入侵中原,乃至吞并中原,根本不可能做到。而汉朝这边,刚刚开国,也急需休养生息,没有实力去和匈奴全面开战。
所以最后,刘邦安然撤离白登山之后,依然遵守了自己的承诺,和匈奴签订了和平协议,并且派遣宗室女子,嫁给冒顿单于和亲。后来数十年的时间里,汉朝也一直执行着这种和亲政策。
这就是历史上真实的白登之围。
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权力更迭事件之一。西楚霸王项羽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勇武横扫秦军,却在四年内被市井出身的刘邦反...
项羽 刘邦 2025-09-10 刘邦48岁之前:从市井游侠到起义领袖的沉淀之路在中国历史上,刘邦以48岁“高龄”起兵反秦、最终建立汉朝的传奇经历,常被后世视为“大器晚成”的典范。然而,若细究其前半生,会发现这位看似“游手好闲”的沛县亭长,...
刘邦 2025-09-04 鲁元公主:权力漩涡中的悲剧公主与她的凄凉结局鲁元公主作为汉高祖刘邦与吕后之女,虽贵为西汉第一位长公主,却一生深陷权力斗争的漩涡,最终在三十余岁的盛年溘然长逝。她的命运轨迹,既是个人悲剧的缩影,更是西汉初期...
刘邦 2025-09-02 燕王臧荼:名字里的历史密码与时代回响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燕王臧荼的名字或许并不如秦皇汉武般如雷贯耳,但其人生轨迹却深刻折射出秦汉之际的政治风云。这位曾先后效忠项羽、归顺刘邦的诸侯王,其姓名读音...
项羽 刘邦 2025-08-27 刘长为何不惧吕后:血缘羁绊与权力博弈下的复杂关系西汉初年,吕后以铁腕手段掌控朝政,诛杀韩信、彭越等功臣,对刘邦的戚夫人实施“人彘”酷刑,甚至逼死多位刘姓诸侯王。然而,作为刘邦第七子的淮南王刘长,却能在吕后当政...
刘邦 韩信 2025-08-25 刘邦为何后悔杀韩信:权力博弈中的复杂人性与帝王悲歌在汉初的历史长河中,韩信之死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这位“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的军事奇才,最终被吕后与萧何设计斩杀于长乐宫钟室,留下“成也萧何,败也萧...
刘邦 韩信 2025-08-22 西汉灭亡:多重危机交织下的帝国崩塌西汉王朝自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至公元9年王莽篡汉改国号为“新”而灭亡,共历时210年。这个曾以“文景之治”的繁荣、“汉武盛世”的辉煌载入史册的王朝,最终在多...
刘邦 王莽 2025-08-22 昭哀后:从乱世遗孤到西汉尊荣的家族符号在汉初风云变幻的政治格局中,一位名为"昭哀后"的女性以特殊身份被载入史册。她不仅是汉高祖刘邦的至亲,更成为西汉宗室谥号制度的...
刘邦 2025-08-20 从市井混混到千古一帝:解码刘邦的帝王级生存法则公元前202年,垓下战场硝烟未散,项羽的霸王戟折断在乌江畔。这个曾以“力拔山兮气盖世”横扫天下的西楚霸王,最终败给了一个出身市井、年逾五旬的“老混混”——刘邦。...
项羽 刘邦 2025-08-19 吴芮墓为何未留长沙:历史风云中的迁葬之谜在湖南长沙的史册中,吴芮是绕不开的名字。这位秦末汉初的诸侯王,以番阳县令起兵响应反秦大业,被项羽封为衡山王,后归汉受封长沙王,成为刘邦所封八位异姓王中唯一得以善...
项羽 刘邦 2025-08-0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