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灭六国一共花了10年时间,最终秦国完成了全国统一的伟大目标,结束了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局面。但这十年中,因为打仗牺牲的人数却是触目惊心,其残酷程度远超想象。其实秦始皇一统六国只花了10年时间,看上去并不算长,那是因为此前爆发了更为残忍的战役,让其他的诸侯国都失去了和秦国对抗的资本。例如长平之战,赵国和秦国加起来一共死了60多万人,可以想象那个场景简直是人间炼狱。
也许对于出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战争是一个遥远而又陌生的词汇。但在我国古代,人们却总是在经历战争,有的人一生甚至要经历无数场战争,而在这一场场充满硝烟的战争中,有的直接失去了生命,而有的人即使保住了性命,却落得个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悲惨结局。
总之,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永远无法体会到战争到底有多残酷,生活在战乱年代的人到底有多么的不幸。
当然,话又说回来了,我国古代虽战争不断,但是,要说发生战争次数较多的,还是春秋战国时期。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叫做“春秋烽烟起,战国刀枪鸣”,短短的十个字,将那个时期战争中的烽火与硝烟描绘的淋漓尽致。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特别是在那个冷兵器盛行的时代,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包含着无数人的流血和牺牲。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每一场战争的背后都埋葬着无数人的尸骨,这些人中,既有戎马倥葱的将军和士兵也有无辜惨死的百姓。对于军人来说,当他们穿上军装的那一刻,无论是保家卫国还是开疆拓土,战争都成为了他们必然的使命。因此,他们为战争抛头颅、洒热血,我们并不觉得有什么可以非议的。
但是,我们却为那些惨死在战胜者的屠刀之下的老百姓道一声委屈。张养浩曾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写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虽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却仅仅是对那些有能力参加战争的人来说的。作为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普通百姓,战争其实和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关系。战争原本就是统治者和他手下那群将军以及士兵们的事,打赢了他们能成就自己的千秋伟业、万古留名,如若不幸输了,他们也应该自觉承受起失败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
但是,这一切又与百姓有什么关系呢?
打仗的时候,他们要为了筹集战争资金而负担各种苛捐杂税,当战争取得胜利之后,这些默默付出的底层百姓却并不能得到什么实质性的好处。可一旦他们所属的国家战败的话,他们不但要承担由战争失败带来的各种赔款,甚至,严重一点的还要面临被那些所谓的战胜者无情的屠戮。虽说战争是残酷的,生在那个时代的人既逃不掉也躲不过,但我想说的却是:战争既然并不能给百姓带来直接的好处,那么,为什么这群无辜的人却要成为战争最直接的受害者?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我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秦灭六国之战吧!这场所谓的统一六国的战争背后,到底埋葬了多少人的头颅?正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任何一场战争的胜利都是由累累白骨堆积而成的。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将军尚且如此残酷,那么,想要成为一个成功的国家统治者,他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尸积如山呢?
提到秦始皇这个人,当今的大多数史学家似乎更热衷于歌颂他建立大统一王朝的千秋伟业。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这些人仿佛选择性的遗忘了他发动的吞并六国之战埋葬的尸骨。
如果,你对那段时期的历史有一定了解的话,那么,你一定会发现:大秦王朝在征服六国的多场战役中,都喜欢使用血腥的屠城政策。何为屠城?屠的是守城的官兵吗?当然不是,他们屠的是那些坐困城中手无寸底的无辜百姓。好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以下几组数据。看完下面这几组数据之后,想必你将会对战争的残酷性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
这里,我们就来说一说武安君白起吧,提到这个人想必喜欢秦朝历史的人对他都不会陌生。此人是秦国非常有名的将军,他在秦灭六国的战争中可谓是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在相关史料中曾有这样的记载,当年,白起率军对战韩、魏两国的联合军队,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之后,白起所率领的军队在一个名叫伊阙的地方击败了两国的联军。
这场战争胜利之后,他不但连续占领了对方的五座城池。还斩获了敌人的首级将近24万,在那个生产力十分落后的时代,人口的增长是十分缓慢的,两国联军的数量虽多,但是,怎么也不可能达到24万。所以说,在这被杀的24万人中,有多少是无故的老百姓想必不言而喻。此外,这场战役胜利之后,秦军势如破竹直接冲着魏国就去了。
上一场战争的惨败,早已让魏国元气大伤了,因此,到了后期的时候,他们几乎可以说得上是被秦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失败几乎已经成为了这个国家必然的命运。事情也正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在之后的战役中,魏国接连战败。秦军不但生擒了魏国三员猛将,还杀敌十三余万,想必这13万人中,也有不少是魏国的百姓吧。
接下来,我们再来了解一下秦国与赵国的战争,在秦国与赵国的交战过程中,秦军胜利的战役自然也不少。在其中一场战役中,赵国派出了大将贾偃应战,但最终还是失败了,战败之后赵军为了谋得一线生机选择投降。面对这两万的投降大军,秦国一方面为了节省自己的军粮,另一方面也为了免除后患,竟索性将其投入了黄河之中活活淹死。
如果,这活活淹死的两万人,还不足以触动大家敏感的神经的话。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它与赵国的另一场战争,也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这场战争不必我多说,摒弃战争上牺牲的人不说,单就那战败投降之后被活埋的40万降卒就足以震惊世界了。事实上,这仅仅只是一个大略的估计,如果详细统计的话,这场战争从发生到结束,赵国损失了45万人之多。
作为秦国赫赫有名的战争机器,单就白起个人而言,单他参与的战争中,秦国收割的人头就不下90余万。看到这,想必大家对秦灭六国的残酷战争都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吧!也许对于那些一心建功立业的将军来说,斩杀敌人的数量越多,便意味着他们的军功越显赫。但是,对于那些丧命在他们屠刀之下的死难者来说,这样的结局未免就太过残酷了。
当然,除了在战场上直接死亡的,还有因为战争波及而死的。
安史之乱:公元8世纪,安禄山和史思明以“忧国之危“、奉密诏讨伐杨国忠为借口在范阳起兵造反。这场战乱耗时7年2个月,双方共投入100万,死伤战士约三分之一。混乱开始前中国总人口有5200多万人,7年之后只剩1700万人口, 这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的人还多。
蒙古西征:1219——1260年,蒙古帝国的三次西征,铁蹄遍及欧亚,最开始是中国人口为9347万,到后来人口887万。损失率高达91%。根据记载:在蒙古人杀戮中国丧失了近7000万人口。在1985年版《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中,还作为世界记录在案。
战国末年,卫国商人吕不韦以“奇货可居”的商业思维,将落魄秦国公子异人(后改名子楚)包装成政治期货,最终通过精准运作助其登上王位,自己也从市井商贾跃升为秦国丞相。...
吕不韦 2025-09-28 本纪与项羽:历史书写中的帝王逻辑与英雄叙事在中国古代史学体系中,"本纪"是纪传体史书的核心体例,而项羽作为未称帝的军事领袖被列入《史记·项羽本纪》,这一特殊安排既体现...
项羽 2025-09-25 吕不韦之死:一封信背后的权力困局与时代悲剧公元前235年,秦国前丞相吕不韦在洛阳封地饮鸩自尽,结束了跌宕起伏的一生。这场死亡的核心导火索,是一封仅30字的书信:“君何功於秦?秦封君河南,食十万户。君何亲...
吕不韦 2025-09-25 司马卬之子:历史长河中的隐秘身影在秦末汉初的乱世风云中,司马卬作为项羽所封十八诸侯王之一的殷王,曾在历史的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然而,关于他的儿子,史书记载却极为简略,宛如历史长河中若隐若...
项羽 2025-09-24 虞子期与虞姬:历史与虚构交织的兄妹传说在楚汉争霸的波澜壮阔中,虞姬与项羽的“霸王别姬”成为千古绝唱,而虞子期作为虞姬的“兄长”形象,也因文学创作与民间传说深入人心。然而,当拨开历史迷雾,会发现这对兄...
项羽 虞子期 2025-09-24 范增算顶级谋士吗?——历史迷雾中的谋略之辨在秦末汉初的风云变幻中,范增作为项羽身边的重要谋士,其谋略水平与历史地位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将其与张良并论,视其为绝代谋士;也有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因历史机遇而稍有...
项羽 张良 2025-09-23 宋真宗赵恒: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封禅泰山的帝王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历史长卷中,封禅泰山是一项象征“功盖三皇五帝”的至高礼仪。自秦始皇首开先河,至宋真宗戛然而止,两千余年间仅有六位帝王完成这一壮举。而宋真宗赵恒,...
秦始皇陵 宋真宗 2025-09-23 君士坦丁大帝凭什么排第一:重塑罗马与基督教的双重遗产在历史学界关于“世界八大君王”的评选中,君士坦丁大帝始终稳居榜首,甚至超越秦始皇、亚历山大大帝等传奇人物。这一评价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对罗马帝国政治结构的根本性...
秦始皇陵 2025-09-22 有巢氏:文明曙光中的四大发明与人类生存革命在远古洪荒的混沌中,当人类与禽兽争夺生存空间时,一位被后世尊为“巢皇”的智者横空出世。有巢氏,这位被《庄子》《韩非子》等典籍记载的中华文明始祖,以“构木为巢”为...
韩非子 有巢氏 2025-09-22 刘承佑与刘邦:跨越四百余年的皇室血脉与时代变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刘邦与刘承佑虽同为刘姓帝王,却分属西汉与五代十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刘邦作为西汉开国皇帝,以布衣之身推翻秦朝、击败项羽,开创四百年汉家基业;...
项羽 刘邦 2025-09-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