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帝为什么杀谋士戴铎?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不光是戴铎,但凡辅佐雍正登基的那几个重要的帮手,基本上都没有好下场。戴铎也就是《雍正王朝》里邬思道的部分原型。
可以说是戴铎一手策划了雍正夺嫡的戏码,因为他是雍正最器重的谋士,雍正做了皇帝以后,戴铎连根毛线都没有捞到,不久还被雍正给处死了。
从戴铎的结局,我们就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要给邬思道安排那样的结局了。邬思道给雍正夺嫡出了太多的点子,最终不仅没有得到雍正重用,还差点被雍正杀了。作者这是借邬思道的名义,给戴铎这样的谋士伸冤,让邬思道归隐山林,也算是不错的结局了。
戴铎直接参与了夺嫡,是最重要的策划人。
戴铎曾经给尚未夺嫡成功的雍正,写过一封很长的夺嫡策略。可以说将雍正夺嫡的整个套路都给分析了出来。
首先,戴铎分析了当时雍正的处境。一方面跟康熙处理好关系,是很艰难的事情,另一方面跟兄弟们竞争也是很困难的。世上最难处理的关系,其实就是皇家父子之间的关系。
因为康熙是个圣明的君主,儿子又那么多,你如果不表露出自己的才能,可能康熙就会忽略你,从而再也看不上你。可是如果你表露的才能太多,那么康熙又会对你产生怀疑,认为你这是在邀宠献媚,是想要夺嫡。这当中的程度,是很难把握的。
此外,康熙生了三十多个儿子,其中二十多个长大成人,有9个直接参与夺嫡。那么这些兄弟当中各有各的特长,有些人善于读书,有些人善于打仗,还有些人善于理财,很难在这么多有才的兄弟中脱颖而出。
因此,戴铎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要想夺嫡成功,首先就要以孝顺对待康熙,以真诚、和睦来团结兄弟,加上自身的能力,遇到事情要懂得容忍,这样做才能达到一个谁也不得罪的地步。
而不知孝以事之,诚以格之,和以结之,忍以容之,而父子兄弟之间,无不相得者。我主子天性仁孝,皇上前毫无所疵,其诸王阿哥之中,俱当以大度包容,使有才者不为忌,无才者以为靠。---戴铎
最终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夺嫡的过程中,能够妥善地保护自己。夺嫡路上,那些皇子又不是只有胤禛这个一个对手。
只要胤禛能做到以上那些事情,那么他们就会先跟其他对手争斗,最后才会想到胤禛。可是到那个时候,胤禛可能羽翼已经丰满了。
其次,戴铎希望雍正能够善待康熙身边的人。在戴铎看来,康熙那些皇子,没有哪个是省油的灯。因此直接进攻皇子,那是下下策。讨好康熙才是正经事。
所以戴铎希望雍正能够多接近康熙身边那些人,哪怕是一些小太监,小侍卫都要给予优待,为什么?
因为这些人整天在康熙身边转悠着,早晚是能够跟康熙说上话的。他们的嘴直接决定了康熙会接收到什么样的信息。他们说你好,虽然你未必就能立刻得到好处,可是一旦他们说你不好的地方,那肯定会在康熙心里扎下祸根。
我觉得这一招才是雍正夺嫡取胜的关键所在,康熙身边的人,都被雍正给拿下了,他们对雍正非常敬重,自然是会有意无意地说一些雍正的好话,这才使得康熙对雍正好感倍增。
至于左右近御之人,俱求主子破格优礼也。一言之誉,未必得福之速,一言之谗,即可伏祸之根。主子敬老尊贤,声名实所久著,更求刻意留心,逢人加意,素为皇上之亲信者,不必论,即汉官宦侍之流,主子似应于见面之际,俱加温语数句,奖语数言,在主子不用金帛之赐,而彼已感激无地矣。---戴铎
但是有一个原则必须要遵循,那就是不要跟朝中各部的人员来往过密,为什么?因为康熙最讨厌的就是党争。康熙认为明朝就是因为阉党和东林党之间的党争才亡国的,所以他自然不能让自己的子孙后代里再出现有党争的情况。
最后,戴铎提到了门人的事情。雍正手下的门人不在少数,这些人大多数都起于微末,没有什么正经工作。其中也不乏一些有才智之人。
他希望雍正能够将部分可靠的门人,逐渐提拔起来,要么在外成为封疆大吏,要么在内成为内阁九卿,这样一来,至少有一部分人是可以真正在未来帮到雍正的。
这些人未必个个受到提拔后,就都能够成才,但是其中好歹有那么一些人,将来可以成为雍正的左膀右臂。
戴铎的意思就比较明显了,他这是在为自己求官,也是在为那些跟自己一样为雍正效力的人求官。当然了这也是为了以后能够多些人可以帮助雍正。
这一点雍正并没有采纳,他不仅没有重用府上那帮参与夺嫡的人,而且把这帮人基本都给杀掉了,理由很简单,知道的太多了。
戴铎还做着出将入相的美梦,雍正已经对他动手了。雍正登基以后,戴铎志得意满,是时候得到回报了。结果和电视剧里邬思道的情况一样,雍正压根就没想到给他什么名分。
从府邸的一个谋士,一下子成为朝廷命官,到底给他多大的官合适呢?过去他手握雍王府大权,是雍正身边最重要的谋士。但是现在他入了朝堂,是不可能立刻就被加封为宰相的,甚至连入阁的机会都没有,因为其他人不服。
到时候人家追问起来,说不定会引出夺嫡的一些细节来。所以雍正对戴铎的态度,一下子就冷淡了,过去的功臣,现在成了累赘,咋整?当然是废了。
这就好比《三十而已》里许幻山过去十分喜欢林有有,可是后来林有有掺和到了他的家事,那么许幻山忽然就觉得林有有成了一个累赘,甩都甩不掉。
过去感情再好,一旦出现矛盾点,那过去的一切都白搭了。好在雍正是可以甩掉戴铎,所以雍正就把戴铎给杀了。
总结:戴铎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成不了邬思道。不光是戴铎,雍王府那帮人基本也没有活下来的。甚至连昔日的陕甘总督年羹尧、九门提督隆科多,他们在夺嫡成功后,一个成了西北大将军,一个成了中堂大人,可是他们也都被雍正给收拾了。
戴铎的确很聪明,但是聪明人也有犯糊涂的时候。尤其是遇到事关自己的事情是,他们更加分不清方向。所以说他成不了邬思道。
在中国古代帝王权术中,雍正帝对李绂的“杀而复赦”堪称经典案例。这场看似矛盾的处置背后,实则是雍正为推行新政、平衡朝局、培养储君而精心设计的政治棋局。通过梳理历史...
雍正如何继位的 李绂 2025-09-08 胤祥与兆佳氏:乱世中的深情守望在清朝康熙末年至雍正年间的政治漩涡中,十三阿哥胤祥与嫡福晋兆佳氏的爱情故事,宛如一朵绽放在权力荆棘中的白莲,以温婉坚韧的姿态见证了历史的风云变幻。这段跨越半个世...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5 雍正的皇后:贤德与荣耀交织的宫廷传奇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雍正帝的皇后们以其独特的品格与命运,成为宫廷史册中熠熠生辉的篇章。她们不仅是帝王身后的贤内助,更是母仪天下的典范,以贤德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4 图里琛:从历史真实到文学演绎的官职之辨在清代历史与文学作品的交织中,图里琛(或称图理琛)这一人物形象始终充满争议。电视剧《雍正王朝》将其塑造为康熙、雍正两朝的“御前侍卫领班”,以精明世故的形象贯穿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01 德妃偏爱十四阿哥之谜:血缘与情感的错位博弈在清朝康熙朝的宫廷中,德妃乌雅氏作为雍正帝与十四阿哥胤祯的生母,却对两位亲生儿子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她对十四阿哥宠爱有加,却对四阿哥胤禛冷淡疏离。这种矛盾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8-27 哲悯皇贵妃之死:历史疑云与文学演绎的交织在乾隆帝的后宫中,哲悯皇贵妃噶哈里富察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是乾隆帝潜邸时期首位为其生育子女的女人,生下皇长子永璜与皇次女,却在雍正十三年七月初三日(乾隆登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8-12 孝敬宪皇后:无子无宠表象下的帝王敬重与历史地位在清朝雍正朝的后宫中,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常被后世贴上“无子无宠”的标签。然而,透过历史档案与宫廷实录的蛛丝马迹,这位稳居中宫九年的皇后,实则以独特的政治智慧与...
雍正如何继位的 孝敬宪皇后 2025-08-05 諴亲王:康熙幼子,清朝宗室中的特殊存在在清朝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諴亲王作为康熙帝的幼子,以其独特的身份和经历,在皇室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諴亲王本名爱新觉罗·胤祕,后因避讳雍正帝名讳,改名允祕,...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9 孙嘉诚与邬思道:一场被误读的权力博弈与历史虚构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孙嘉诚与邬思道的命运交织,曾引发观众对“孙嘉诚是否杀害邬思道”的激烈讨论。然而,无论是从历史原型、剧情逻辑还是权力斗争的本质来看,这一指...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24 固伦温宪公主与雍正:血浓于水的皇室兄妹情在清朝康熙帝的众多子女中,固伦温宪公主与雍正帝胤禛的兄妹情谊尤为特殊。作为康熙帝第九女、序齿为五公主,温宪公主不仅是雍正帝的同母胞妹,更因成长经历与命运轨迹,与...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7-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