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号雍正。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不知能否帮助大家拓展一些知识?
其实,在古代王朝中,治民的难度更高于治吏,雍正皇帝执政时,在这方面下的功夫,一点都不比在官员们身上消耗的精力少。
清朝入关之后,皇帝们也都开始学儒,因此,在治民的方略上,同此前的王朝差不多,都是宣扬儒家的道德观,以此来整合国家的社会风气。
雍正皇帝对此尤其重视,他曾专门发上谕给各个省的总督、巡抚,要求他们把治民的重要性置于其余诸事之前。《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中记载:
至于地方大吏,料理刑名钱粮案件,自是要紧,若能转移民间风俗,使之向善,又在办理诸事之上。
由此可见,雍正对待治民的态度,他非常清楚,吏不稳,只是疥癣之疾,而民不稳,则国不稳。
雍正搞的那些改革,除了为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外,也是在相应的减轻底层百姓的负担,这是引导百姓向善的基础,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廉耻。”
当然,这只是治民的其中一方面,另外一方面,就是要主动引导百姓的道德观,把“刁民”教导成符合儒家思想的“顺民”。
而要引导和鼓励百姓,在古代,最有效的方法,莫过于皇帝直接参与了。
如《雍正起居注》中的记载,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一个农民在干农活时捡到了银子,随即上报,如此拾金不昧的榜样,直接惊动了雍正皇帝。
雍正不但下旨将捡到的银子又赏赐给了那位农夫,还命令把此事作为教导八旗子弟的范例“将此事通晓八旗,谕令知之”。
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河南的一个叫翟世有的百姓,也捡到了银子,并物归原主。
在雍正宠臣田文镜(时任河南、山东总督)已经公开表彰过翟世有,给其赏银、赐匾、立碑的基础上,雍正还继续亲自对翟世有予以奖励。
雍正认为翟世有的拾金不昧“乃世俗转移之明证,国家实在之祥瑞”,下令再奖赏翟世有银一百两,并赐予其七品顶戴。
至于河南的父母官田文镜,也获得了“田文镜化导奖劝之功亦于此可见”的高度评价。
雍正的重视就是一盏指路明灯,在翟世有拾金不昧当官后,类似事件就频频出现了,至于真假,就很难说了,当然,也没有更多的顶戴送出。
但雍正对此却非常高兴,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时,他还专门为各省拾金不昧现象频出表态:
数年以来,细民不取遗金者屡见于京师、河南、山西等处,朕心慰悦实,翼远近观感兴起,风俗渐归于醇厚。
雍正七年,雍正为了教化百姓,还命令在各个乡村设立“乡约”,要求地方详细记录民间“善行”及“过恶”。
同时,雍正要求各地方在民间乡村大力宣讲《圣谕广训》(雍正二年时,在康熙的《圣谕十六条》基础上,重新编纂的道德书籍),必须达到“家喻而户晓”的地步。
不过,雍正虽然竭力宣扬道德,不惜亲自下场参与,但实际效果未必就那么好,即使有效果,也只能管一时,而无法管一世。
如前面所写的河南翟世有拾金不昧的故事,雍正最后是用官位、金钱去鼓励,会产生什么后果?
最关键还是要依靠普世的教育,来实现民众的觉悟和道德观的提升,但在这方面,雍正却不怎么重视。
如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时,广西巡抚奏请在土司聚集区开办学校,以便教化山民,但雍正却予以拒绝,还指责广西巡抚迂腐:
土民愚蠢性成,惟在地方官约束严明,使之畏威感德,庶可收革面革心之效。乃欲以三字经、千字文之类,谓可使之明义理而消凶恶,亦迂阔之甚矣。
雍正是想用官府的权威强行推动道德的改变,却忽视了提高全民素质,其作用只在一时,绝无法永久。
雍正执政时,甚至一度因好几个省的民风达不到他的要求,下旨停止了地方上的乡试、会试,要求地方上改正后,才能恢复考试。
而民风又哪是一时半会能纠正过来的?还不得慢慢教育?又不愿意多开办学校,仅凭地方官吏口头宣讲,能管用多久?
综上所述,雍正在治民一事上,还是相当重视的,拾金不昧都能御赐顶戴,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不过,他采取的方式不太妥,要改变民风,引导百姓有更高的道德观,还是需要用全面教育的方式,提高百姓素质,这需要长远的布局。
当然,在古代,要做到这一点很难,毕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说法,在古代统治阶级的心中,还是有相当影响力的。
在清朝宫廷的权力场与情感荒漠中,年贵妃(敦肃皇贵妃)如同一抹罕见的暖色,成为雍正皇帝一生中唯一被历史明确记载的“偏爱”。她的一生短暂却浓烈,与雍正的纠葛既裹挟着...
雍正如何继位的 敦肃皇贵妃 2025-04-28 乾隆为何对雍正心存芥蒂:权力传承与治国理念的碰撞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乾隆皇帝与雍正皇帝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乾隆,这位清朝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他的父亲雍正却似乎并不那么亲近,甚至在某...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24 雍正改遗诏:真相究竟如何?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雍正皇帝的继位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其中“雍正改遗诏”的说法更是流传甚广,成为众多历史爱好者、学者探讨的焦点。那么,雍正改遗诏这一说法究...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17 雍正除掉年羹尧真相:权力博弈下的必然结局在清朝雍正年间,年羹尧案堪称轰动一时的重大政治事件。年羹尧,这位曾经位极人臣、威震西北的大将军,最终却落得个被赐自尽的悲惨下场。雍正为何要除掉年羹尧?这背后隐藏...
雍正如何继位的 年羹尧 2025-04-16 胤禔是雍正吗?解析康熙朝皇长子与雍正帝的真实关系胤禔(1672年3月12日—1734年11月25日),清朝康熙帝第五子(因前四子早夭而成为事实上的皇长子),生母为惠妃乌拉那拉氏,而雍正帝(1678年12月13...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9 雍正为何不杀老十四:复杂局势下的权衡抉择在清朝历史的风云变幻中,雍正与老十四胤禵这对同母兄弟的恩怨情仇,一直是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是雍正即位后,面对曾经在皇位争夺中激烈对抗的老十四,却并未将其处死...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8 揭秘十三爷胤祥的真实死因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十三爷胤祥以其卓越的才能、忠诚的品质和悲惨的命运而备受关注。作为康熙帝的第十三子,胤祥在雍正帝即位后,成为了雍正朝最显要的人物之一。然而,这...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2 弘昼的下场:善终于府,逍遥一生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弘昼,这位雍正帝的第五子、乾隆帝的亲弟弟,以其独特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印记。弘昼的一生,既非传统意义上的权臣之路,也非文人...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01 清朝雍正皇帝:一位改革者的功绩与评价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雍正皇帝以其坚定的改革意志和卓越的治国才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不仅稳固了清朝的统治,更为后世的繁荣奠...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3-10 德妃为何对雍正情感疏离?在清朝历史上,德妃乌雅氏与雍正帝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作为雍正的生母,德妃却对这位儿子表现出明显的冷淡甚至厌恶,这背后的原因复杂而微妙。一、早年分离与抚养权的...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3-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