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167年的初春时节,陆游选择了出门游历,但他走到了家乡附近的一座山坡的时候,偶遇一家农户正巧在杀鸡猪肉招待着客人。虽是浑酒一杯,却醇香四溢,时令恰在春节之际,陆游心生感慨,挥笔写下“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这首七言律诗自此成为千古名篇。

陆游生活在北宋,从诗中可以推测,当时的老百姓春节期间是有肉吃有酒喝的。尽管不及今天的海参鲍鱼金丝燕窝,但也足以说明古人过年的餐饮质量并不算差。不过陆游的诗句只是简单的概括,并没有作出详细介绍,至于古人在过年的时候吃什么却不得而知。
其实,古人同今天一样,在重要的节日都会准备美酒佳肴以示对生活的敬畏。那么,古人过年具体吃什么呢?
单从主食来说,古人过年主要吃麦饭、饺子和汤圆三类。中国粮食作物的种植史早在古代社会就是传统的南水稻北小麦,但是无论水稻还是小麦的种植,都是隋唐以后才开始普及。

因此,在先秦时期,古人过年吃的主食是麦饭。这是一种极其简单的饭食。一般是把各种杂粮磨成粉,裹到野菜上面蒸熟即可。在生产力较为落后的古代,古人的日常饮食多以粗粮为主,春节能吃一顿麦饭已经十分难得。
饺子最早出现在东汉,相传是由医学家张仲景发明,当时主要用于治疗耳朵上的冻疮。唐宋两朝经济富庶,北方地区广种小麦,面食日渐增多,饺子本有“交子”之寓意,春节期间吃饺子蔚然成风。与此相应的长江以南,水稻种植渐成大势。尤其北宋以来,上元节吃汤圆的习俗盛极一时,汤圆可以包裹各类食材,又有团圆之盼,在春节吃汤圆还有一语双关的妙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吃汤圆逐渐成为南方人过春节的主食。

春节吃的主食古今基本没有区别。但从菜品上来说,古今则是迥然不同。古代物质匮乏,食材不多,古人春节吃的菜品主要是五辛盘、猪羊肉和时令蔬菜。《荆楚岁时记》中曾记载,南朝人过年时餐桌上常备五辛盘。孙思邈在《食忌》一文中也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癖疠气。”又在《养生诀》里面说“元旦取五辛食之,令人开五脏,去伏热。”魏晋时期吃五辛盘是在正月初一的早晨,东晋御史中丞周处在其著作《风土记》中说“当迎晨啖五辛菜,以助发五脏气而求福之中。”
何为五辛盘?简而言之,就是将大蒜、小蒜、芫荽、韭菜、芸薹5种辛味蔬菜装入盘中,蘸上调制的酱汁生吃,类似于今天的凉拌菜。唐代中后期,在五辛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衍生出春盘,即在五辛盘中增加其他的时令蔬菜,寓以生发迎春之意。杜甫在《立春》中便说“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

明朝人对五辛盘也十分偏爱,如嘉靖年间的《漳平县志》做过记载:“人家无贵贱,咸御鲜衣,诣所亲贺岁,主人辄出辛盘与其款洽。”而且,明代的五辛盘比前朝各代更有讲究,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述:“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无论五辛盘还是春盘,都属于素菜的范畴。春节过年,古人自然也不能少去荤菜,最典型的便是鸡、猪、羊肉。鸡与“吉”是为谐音,古人过年吃鸡,寓意大吉大利,古今皆然。猪肉和羊肉因味美鲜香,在古人的年夜饭里当属上品佳肴。唐人韦巨源在《烧尾宴食单》里面记录的58种菜品中,有数十种是羊肉制品,羊肉在古人年夜饭中的地位可见一斑。宋朝更是把羊肉吃到极致,官府和坊间凡是过年期间,只要条件允许,都要宰割羊肉。

猪肉则因产量高,肉质口感好,且没有羊肉的膻味,而成为两宋至今年夜饭上的主角,由于猪肉的存在感极强,价格相对便宜,备受百姓欢迎,东坡肘子、东坡肉也在北宋相继问世。
不过古人过年基本不吃牛肉,并非牛肉不入古人的法眼,而是因为在男耕女织的古代,公牛用于耕地,母牛宜于繁殖,牛作为劳动生产中的主力,非不可抗力因素导致的死亡官方明令禁止宰杀。

古代没有高温大棚,特别是北方地区进入寒冬以后绿色蔬菜几近于无。所以古人在过年期间能够吃到的新鲜时蔬极为有限,主要品种仅有白菜、牛蒡、紫苏等。而且炒菜这种烹饪方法在南北朝以后才逐渐普及,所以古人烹饪蔬菜的办法也不多,一般用来煮羹或是直接生吃。
古人过年吃的食物虽然不及今天,但是年味浓郁,年气十足。普通人家的除夕夜里,三五之人,围拢在饭桌前,吃着五辛盘,或是促膝谈心,寄予新年愿望,或是抚今追昔,展望未来新景。
在汉末三国与两晋的动荡历史长河中,西晋“八王之乱”堪称一场规模宏大且影响深远的宗室内斗。这场持续十六年的战乱,将西晋王朝拖入深渊,而成都王司马颖作为“八王”之一...
2025-11-28 黄忠:三国蜀汉五虎上将的传奇老将黄忠,字汉升(一作“汉叔”),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极具传奇色彩的将领,位列蜀汉五虎上将之一。他以老当益壮、勇毅冠三军的形象,在历史的长...
2025-11-28 徐盛:三国时吴国的铁壁猛将在三国纷争的烽火岁月里,东吴阵营涌现出众多名将,他们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忠诚的品质,为东吴政权的稳固与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其中,徐盛以其勇猛无畏的战斗风格和灵活多变...
2025-11-28 程畿:三国时期蜀汉的忠烈之士在风云变幻、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程畿以其忠诚、勇敢和坚定的气节,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虽身为文臣,却在战场上展现出武将般的英勇无畏,其事迹令人动...
2025-11-28 杨阜:三国曹魏的忠义智勇之臣杨阜,字义山,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中一位德才兼备、刚正不阿的名臣。他以卓越的政治眼光、非凡的军事才能和刚直的品格,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
2025-11-28 隋唐英雄演义罗成简介——隋唐十八杰中的传奇少年在隋唐英雄演义的璀璨星河中,罗成以其卓越的武艺、冷峻的外表和悲壮的结局,成为无数读者心中难以忘怀的经典形象。作为隋唐十八杰之一,罗成的故事在《隋唐演义》《说唐》...
2025-11-28 傅嘏:三国曹魏后期的中流砥柱傅嘏(209年—255年),字兰石(一字昭先),北地郡泥阳县(今甘肃宁县米桥乡)人,出身北地傅氏这一世家大族,是西汉义阳侯傅介子之后、曹魏尚书傅巽之侄。他以卓越...
2025-11-28 西魏文帝元宝炬:南北朝乱世中的傀儡开国之君在南北朝那个风云变幻、政权更迭频繁的时代,西魏文帝元宝炬以北魏皇室后裔的身份登上历史舞台,成为西魏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既有着皇室贵胄的尊荣,又饱尝了乱世中傀儡...
2025-11-28 杜伏威:隋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导者之一在隋朝末年的动荡岁月里,社会矛盾尖锐,政治腐败不堪,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各地农民起义如星火燎原般爆发。在这波澜壮阔的起义浪潮中,杜伏威作为江淮地区农民起义军的杰出...
2025-11-28 杨洪:三国蜀汉的忠诚栋梁与战略智囊杨洪(?—228年),字季休,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东)人,是三国时期蜀汉政权中一位兼具行政才能与战略眼光的核心官员。他以“忠清公亮”的品格和“经事能治”的才干...
2025-11-28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