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怛罗斯之战双方兵力是多少?唐军为什么会战败?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唐朝中期,这场战役是在唐朝军队和阿拉伯帝国以及中亚诸国联军之间展开。双方的兵力一共是有三种说法,一是唐军2万人,阿拉伯20万人;二是唐军1万8千人,阿拉伯7万人;三是唐军2万4千人,阿拉伯30万人,无论哪一种说法,唐军在人数上都是劣势的。而这场战役会失败,除了兵力上的不对等,还跟当时唐军中的胡人部队突然反叛有关,这也是阿拉伯首次战胜西安军。
欧亚大陆是一个整体,在这块土地上兴起过许多的帝国。当时很多威名一时的显赫帝国,要么是时间上错过,要么是相隔太远,没有碰面。
早起一东一西的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当时分属欧亚大陆的东西,他们都实现了伟大的征服和梦想,这两个帝国主要是相距太远,没有形成过实质性的接触和碰撞。
但是,当罗马慢慢衰落,中世纪的西欧陷入一片黑暗的时候,在中亚地带,慢慢地崛起了一个帝国,这就是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可以说是在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罗马的兴起和中国的秦汉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都是公元前二三百年。
但是在4、5世纪的时候,也就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罗马帝国就衰落了,先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然后没过多久西罗马就灭亡了,只剩下东罗马。而第二波斯帝国,则是在公元226年建立的,也就是曹丕去世的那一年。
在地理位置上,东罗马和波斯相邻,东罗马差不多位于今天的土耳其,而波斯差不多就是今天的伊朗。当时波斯和东罗马不仅相邻,而且那一片地区,除了它俩之外,再没有其他同等量级的文明了。
所以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就成为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双方一打就是几十年。结果是不仅谁都没占到便宜,而且都因为长期战争导致国力衰弱,这就给了阿拉伯人很大的机会。
这个时候,阿拉伯帝国向西扩张,虽然还没有攻陷君士坦丁堡,但是已经把东罗马帝国的生存空间压缩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在8世纪的时候,阿拉伯已经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陆的世界性帝国,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
不过,就在阿拉伯帝国崛起的同时,东亚地区也崛起了一个,鼎盛时期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公里的帝国,就是大唐。
大唐崛起的过程就不细说,这个时期地球上当时最强的两大帝国,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他们终于在怛罗斯这个地方相遇了,当时的人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是两大文明之间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交锋。
当时唐朝经营西域的人是一代名将高仙芝,他当时是安西节度使,统辖天山南北和咸海以东的地区,整体上唐朝在西域的政策就是,以稳定为主,谁干不听话就打谁。
当时的西域是小国林立,各种利益矛盾非常复杂,高仙芝这个节度使可是不好当,面对复杂的局面,对于那个敢磨坏和平稳定局面的国家,那该打还是要打。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石国,这个石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是国内却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亲唐的,一派是反唐的,亲唐的这一边,接受唐玄宗的各种册封和赏赐,反唐的一派气不过,于是就在当地招降纳叛,集结力量,组建了一个反唐联盟,然后攻击周围和唐朝亲近的国家。
被石国进攻的那些国家应付不来,就只能向唐帝国求救,而高仙芝作为安西节度使,决定出兵教训一个这个石国。
这个石国当然不是高仙芝的对手,但是他纠集一些反唐小国,转而向阿拉伯帝国求助,当时阿拉伯帝国正处在上升期,当时负责这一代事物的将领又非常渴望能在西边建功立业,于是当地一些小国就和阿拉伯帝国联合起来进攻大唐的西域地区。
消息传到长安,当时朝廷上下对这件事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只派出了少量军队,孤军深入西域,不同史料对军队人数记载不同,这里采信3万人的说法。
这三万人中,其中还有一万是西域当时其他小国的联军,而阿拉伯这边的军队人数大概在10万左右,人数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就算高仙芝的军事领导能力再强,也很难取得战争的胜利。
双方军队在怛罗斯这个地方遭遇,打了几天几夜,战斗中,高仙芝一度取得了一些优势,却因为盟军的背叛,被多面夹击,最终战败。
这是世界两大帝国的第一次交锋,也是最后一次,阿拉伯帝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们也意识到,唐帝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是随便可以征服的。
这场战役之后,阿拉伯帝国也没有继续往东扩张,而唐朝不久之后,就爆发了安史之乱,在西域也没有大规模的军事部署了。
这场战役不是两大帝国的战略性接触,双方都没有用全力,但足以让双方感受到对方的实力,而且随着唐帝国自身内部出现叛乱,唐朝再也无力控制广大的西域地区,甚至此后的王朝也再也没有实现过这一目标。
唐敬宗李湛(809—827年)是唐朝历史上最“短命”的皇帝之一:15岁登基,18岁被宦官刘克明弑杀于宫中。这场看似突发的宫廷政变,实则是中唐宦官专权、皇权衰微背...
李湛 2025-09-19 李白与杜甫:盛唐诗坛的双子星辉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与杜甫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巨星,共同照亮了盛唐诗歌的天空。他们以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与人生轨迹,构建了中华文化中“诗仙”与“诗圣”的永恒图腾。一...
李白 杜甫 2025-09-19 鲍照:李白诗歌精神与艺术血脉的源头在中国诗歌史上,唐代诗人李白以“诗仙”之名傲立巅峰,其豪放飘逸的诗风、天马行空的想象,成为后世难以逾越的高峰。然而,若追溯其艺术血脉的源头,南朝宋诗人鲍照的身影...
李白 2025-09-18 杜甫:诗史长河中的永恒灯塔在中国古典诗歌的星空中,杜甫(712年2月12日—770年)如同一颗永不熄灭的恒星,以1400余首传世诗篇照亮了盛唐转衰的历史天空。这位被后世尊为“诗圣”的文学...
杜甫 2025-09-17 尤俊达是好人吗?——历史与文学交织下的复杂镜像在隋唐英雄的传奇叙事中,尤俊达(原型为唐朝名将牛进达)始终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隋唐演义》中绿林总首领“铁面判官”,又是历史中随李世民南征北战的开国将领...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诗仙的笔墨:李白诗歌数量与创作传奇的考证在盛唐的月光下,李白以诗为剑,劈开了中国文学史的苍穹。这位自称"谪仙人"的诗人,一生游历四方、纵酒狂歌,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诗...
李白 2025-09-17 沈珍珠之死:权力、贞洁与帝王心术的残酷交织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七月,安徽寿州崇善寺内,一名自称太子李适生母的女尼广澄,在接受朝廷盘问后被乱鞭打死。这场看似荒诞的“假冒案”,实则撕开了安史之乱后大唐...
李适 2025-09-17 李世民未亲养新城公主:礼制、现实与情感的交织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伉俪情深,二人育有七名子女,其中新城公主作为幼女,自出生便承载着父母无尽的宠爱。然而,这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主,幼年却未由父亲亲自抚养,...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长孙皇后与李世民 2025-09-17 温大雅能否跻身凌烟阁:一场权力、伦理与历史叙事的博弈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表彰开国元勋而设立的“功臣博物馆”,其入选标准不仅关乎军功政绩,更暗含政治派系平衡与皇权合法性建构的深层逻辑。温大雅作为唐初重...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9-17 李贺:中唐诗坛的“鬼才”之光李贺(790—816),字长吉,世称“李昌谷”“诗鬼”,与李白、李商隐并称“唐代三李”。这位仅存世27年的诗人,以其瑰丽奇谲的诗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
李白 李商隐 2025-09-16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