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怛罗斯之战双方兵力是多少?唐军为什么会战败?怛罗斯之战发生在唐朝中期,这场战役是在唐朝军队和阿拉伯帝国以及中亚诸国联军之间展开。双方的兵力一共是有三种说法,一是唐军2万人,阿拉伯20万人;二是唐军1万8千人,阿拉伯7万人;三是唐军2万4千人,阿拉伯30万人,无论哪一种说法,唐军在人数上都是劣势的。而这场战役会失败,除了兵力上的不对等,还跟当时唐军中的胡人部队突然反叛有关,这也是阿拉伯首次战胜西安军。

欧亚大陆是一个整体,在这块土地上兴起过许多的帝国。当时很多威名一时的显赫帝国,要么是时间上错过,要么是相隔太远,没有碰面。
早起一东一西的罗马帝国和秦汉帝国,当时分属欧亚大陆的东西,他们都实现了伟大的征服和梦想,这两个帝国主要是相距太远,没有形成过实质性的接触和碰撞。
但是,当罗马慢慢衰落,中世纪的西欧陷入一片黑暗的时候,在中亚地带,慢慢地崛起了一个帝国,这就是阿拉伯帝国。
阿拉伯帝国可以说是在罗马帝国和波斯帝国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罗马的兴起和中国的秦汉差不多是在同一时间,都是公元前二三百年。
但是在4、5世纪的时候,也就是中国的南北朝时期,罗马帝国就衰落了,先分裂成东、西两个帝国,然后没过多久西罗马就灭亡了,只剩下东罗马。而第二波斯帝国,则是在公元226年建立的,也就是曹丕去世的那一年。

在地理位置上,东罗马和波斯相邻,东罗马差不多位于今天的土耳其,而波斯差不多就是今天的伊朗。当时波斯和东罗马不仅相邻,而且那一片地区,除了它俩之外,再没有其他同等量级的文明了。
所以东罗马帝国和波斯就成为了强有力的竞争对手,双方一打就是几十年。结果是不仅谁都没占到便宜,而且都因为长期战争导致国力衰弱,这就给了阿拉伯人很大的机会。
这个时候,阿拉伯帝国向西扩张,虽然还没有攻陷君士坦丁堡,但是已经把东罗马帝国的生存空间压缩在很小的范围之内。在8世纪的时候,阿拉伯已经成为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陆的世界性帝国,鼎盛时期的领土面积达到1300万平方公里。
不过,就在阿拉伯帝国崛起的同时,东亚地区也崛起了一个,鼎盛时期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公里的帝国,就是大唐。
大唐崛起的过程就不细说,这个时期地球上当时最强的两大帝国,一个向东,一个向西,他们终于在怛罗斯这个地方相遇了,当时的人们谁也没有想到这将是两大文明之间一次有重要意义的交锋。

当时唐朝经营西域的人是一代名将高仙芝,他当时是安西节度使,统辖天山南北和咸海以东的地区,整体上唐朝在西域的政策就是,以稳定为主,谁干不听话就打谁。
当时的西域是小国林立,各种利益矛盾非常复杂,高仙芝这个节度使可是不好当,面对复杂的局面,对于那个敢磨坏和平稳定局面的国家,那该打还是要打。
事情的起因是因为石国,这个石国虽然是个小国,但是国内却分成了两派,一派是亲唐的,一派是反唐的,亲唐的这一边,接受唐玄宗的各种册封和赏赐,反唐的一派气不过,于是就在当地招降纳叛,集结力量,组建了一个反唐联盟,然后攻击周围和唐朝亲近的国家。
被石国进攻的那些国家应付不来,就只能向唐帝国求救,而高仙芝作为安西节度使,决定出兵教训一个这个石国。
这个石国当然不是高仙芝的对手,但是他纠集一些反唐小国,转而向阿拉伯帝国求助,当时阿拉伯帝国正处在上升期,当时负责这一代事物的将领又非常渴望能在西边建功立业,于是当地一些小国就和阿拉伯帝国联合起来进攻大唐的西域地区。

消息传到长安,当时朝廷上下对这件事重视程度明显不够,只派出了少量军队,孤军深入西域,不同史料对军队人数记载不同,这里采信3万人的说法。
这三万人中,其中还有一万是西域当时其他小国的联军,而阿拉伯这边的军队人数大概在10万左右,人数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就算高仙芝的军事领导能力再强,也很难取得战争的胜利。
双方军队在怛罗斯这个地方遭遇,打了几天几夜,战斗中,高仙芝一度取得了一些优势,却因为盟军的背叛,被多面夹击,最终战败。
这是世界两大帝国的第一次交锋,也是最后一次,阿拉伯帝国虽然取得了胜利,但他们也意识到,唐帝国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不是随便可以征服的。
这场战役之后,阿拉伯帝国也没有继续往东扩张,而唐朝不久之后,就爆发了安史之乱,在西域也没有大规模的军事部署了。
这场战役不是两大帝国的战略性接触,双方都没有用全力,但足以让双方感受到对方的实力,而且随着唐帝国自身内部出现叛乱,唐朝再也无力控制广大的西域地区,甚至此后的王朝也再也没有实现过这一目标。
唐玄宗李隆基,这位开创“开元盛世”的帝王,在历史长河中常被冠以“明君”之名。他前期任用贤相、整顿吏治、发展经济,使唐朝达到鼎盛。然而,开元二十五年(737年)的...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1-04 李建成登基后的权力抉择:一场无法避免的兄弟相残在唐朝初年的权力棋局中,太子李建成与秦王李世民的兄弟之争堪称最残酷的政治博弈。若李建成成功登基,他是否会对功高震主的李世民痛下杀手?历史留下的蛛丝马迹与权力逻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1-04 唐睿宗李旦:隐忍与智慧的帝王人生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作为唐朝第五位皇帝,其一生如同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既见证了武周政权的兴衰,又为开元盛世的到来铺就了道路。他...
李旦当皇帝多长时间 2025-11-04 权力的终章:武则天与吕雉家族命运的分野密码在中国历史上,武则天与吕雉作为女性掌权者的代表,均以铁腕手段重塑了王朝格局。然而,两人死后家族命运却呈现截然不同的轨迹:吕雉家族在三个月内被彻底诛灭,而武则天家...
武则天有男宠吗 吕雉 2025-11-03 武则天为何不立武承嗣为太子:权力博弈中的理性抉择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其统治时期始终面临一个核心问题:皇位继承人的选择。她既需巩固武周政权,又要平衡李唐旧臣与武氏家族的利益。在侄子武承嗣与儿子李显...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显是怎么死的啊 2025-11-03 朱棣与李世民:同为得位不正,口碑缘何天差地别?在中国古代帝王谱系中,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常被并称“双璧”——二者均以武力夺取皇位,却因治国理念、历史语境与文化记忆的差异,在后世评价中走向截然相反的极端。...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1-03 梅妃:才情与气节交织的宫廷悲歌在唐玄宗李隆基的宫廷画卷中,梅妃江采萍以才情与气节独树一帜。她既是封建帝王后妃中罕见的才女,也是安史之乱中宁死不屈的烈女。这位出身福建莆田的奇女子,用一生诠释了...
李隆基之后的皇帝是谁 2025-10-31 权力棋局中的生死博弈:李世民与朱棣造反逻辑的深层解构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权力棋局中的理性克制:武则天不杀李治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古代男权社会的政治框架中,武则天以女性身份登上权力巅峰的历程充满血腥与算计。然而,面对身患重疾却仍居帝位的丈夫李治,这位以狠辣著称的女皇却始终未动杀机。这...
武则天有男宠吗 李治是怎样一个皇帝 2025-10-30 玄武门惊变:李世民如何以非嫡长子之身登顶皇权公元626年7月2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胞兄李建成,部将尉迟敬德斩杀李元吉。这场被称为“玄武门之变”的政变,不仅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更颠覆了传统嫡长...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10-30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