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各国都有不少名将,在历史上也都是排的上名次的,而秦国非常有名的一个名将家族就是蒙家。蒙家可以说是世代名将,而且都是对秦国十分忠诚,除了大家很熟悉的蒙恬、蒙毅之外,还有蒙武、蒙骜。在最近热播的《大秦赋》中,蒙骜老将军也是让很多人敬佩,那历史上的蒙骜又是怎样的人,他最终又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让历史资料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蒙骜是蒙武的父亲,蒙武是蒙恬和蒙毅的父亲,所以蒙恬和蒙毅是蒙骜的孙子。
蒙骜(?—公元前240年),《战国策》作蒙傲,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将领。蒙骜本是齐国人,后来投靠秦国,官至上卿。
蒙骜历仕秦昭襄王、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秦始皇四朝,数次率军出征,屡立战功。先后夺取韩国十余座城池、赵国三十余座城池、魏国五十余座城池,使秦国得以设立三川郡和东郡,并让秦国疆域与齐国相接,对韩国、魏国形成三面包围之势,为日后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
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时年七十多岁。 其子蒙武、其孙蒙恬、蒙毅都是秦国名将。
蒙骜本是齐国人,秦昭襄王在位时期(公元前306年~公元前251年),他从齐国西入秦国侍奉秦昭襄王,官至上卿。
秦庄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蒙骜担任将领,奉命率军攻打韩国,韩国割让成皋(今河南省荥阳市)、巩二城给秦国,秦国设置三川郡(治今河南省洛阳市)。而《史记·蒙恬列传》则记载,是蒙骜夺取韩国的成皋、荥阳(今河南省荥阳市)二城而设置三川郡。秦国设置三川郡后,其疆界到达魏国的都城大梁(今河南省开封市)。
秦庄襄王二年(公元前248年),秦庄襄王派蒙骜率军攻打赵国,平定太原。
秦庄襄王三年(公元前247年),蒙骜率军攻克魏国的高都(今山西省晋城市)、汲县。继而攻打赵国的榆次(今属山西省)、新城(今山西省朔州市)、狼孟(今山西省阳曲县),一共夺取三十七座城池(《史记·蒙恬列传》记载为秦庄襄王二年)。同年,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率领燕、赵、韩、楚、魏五国联军攻打秦国,在黄河以南打败秦军,击退蒙骜,于是魏无忌等军解兵撤离。
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秦王政(即秦始皇)即位,任用吕不韦为丞相,李斯为舍人,蒙骜和王齮、麃公等为将军。同年,秦国攻占赵国的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不久晋阳反叛秦国,蒙骜率军平定叛乱。
秦始皇三年(公元前244年),蒙骜攻打韩国,夺取十三座城池。同年十月,蒙骜攻打魏国的氏篸、有诡二城。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蒙骜攻取氏篸和有诡。同年三月,蒙骜撤军而回。
秦始皇四年(公元前243年),魏无忌去世。秦始皇五年(公元前242年),秦王政得知魏无忌去世的消息后,于是派蒙骜再次率军攻打魏国。蒙骜夺取魏国的酸枣(今河南省延津县西南)、燕(今河南省延津县东北)、虚(今河南省延津县东)、长平(今河南省西华县)、雍丘(今河南省杞县)、山阳(今河南省焦作市)等二十座城池,设置为东郡(治濮阳,今河南省濮阳市)。
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蒙骜去世,时年约七十多岁。
蒙骜是秦国大名鼎鼎的蒙家将的先祖。他有一个同样声名显赫的儿子蒙武,还有一个更了不得的孙子——蒙恬。就是那位以一己之力率领秦军击退匈奴的传奇将领。可以说他们祖孙三代都是秦国的栋梁,都为大秦的江山稳固献出了自己的一切。而始皇帝对蒙氏一族也很不错,只可惜蒙恬蒙毅兄弟二人最后被奸臣赵高所害。
不然以蒙恬的能力和性格,必定会开展一段可悲可泣的护国之路。可是历史不会重来,每一份每一秒都在告诉你,什么都在过去,而你什么也改变不了。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来走进以为秦国的名将——蒙骜,看看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将领。蒙骜的第一场扬名天下的战役,是攻打韩国。他攻下了韩国的两座城池。听起来好像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实际上,蒙骜打下的这两座城池是地理位置极其重要的地方。因为,这样让魏国直接暴露在秦国的爪牙之下,随时得防备秦国的进攻。而不光是魏国,其他国家也感受到了秦国的威胁,纷纷做好战斗的准备。
而这时,有一个诸侯国坐不住了,那便是赵国。此时的赵国已经掉下了超级大国的行列,正在调养阶段。但是看见秦国这么猛,赵国也准备做点什么。于是赵王便派廉颇去帮助攻打燕国的魏军。但是他这样做却让自己暴露在秦国的视野当中,能打的廉颇都被你调走了,此时不打你更待何时?于是秦王便派蒙骜率领大军进攻赵国。而赵国的名将廉颇不在,赵军犹如一盘散沙,一捅就破。就这样,蒙骜一举攻下了赵国三十多座城池。可是这样还不够,他又想起来廉颇前去相助的魏国。他在想魏国的主力也在前方作战。那国内必然空虚,不如我杀他个措手不及。
于是想到就干的蒙骜又出发了,这一次他的终点是魏国,并且打下了魏国的两座城池。就此。蒙骜的威名彻底传遍了天下,每个人都知道秦国有个名将叫蒙骜。可是此时的蒙骜出名了,秦王高兴了,可是魏王很不高兴。他发现自己被蒙骜投袭了之后很恼怒,于是便让自己的兄弟信陵君回来。信陵君由于偷了兵符而不敢回国。后来被自己的门客一番指点,恍然大悟,急忙跑回了自己的国家。经过魏王给信陵君一番诉说,信陵君也听得气愤不已。于是答应魏王要一雪前耻,会让蒙骜尝到失败的滋味。
果然,这位战国第一公子出手就是不凡,他联合了各国军队,给了秦军狠狠的一击,打败了屡战屡胜的名将蒙骜。并且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赫赫威名。但是蒙骜不是这一次失败就可以否定的,他的战功远比他的失败要大的多。更不要说,他满门英雄,从他开始到他的孙子蒙恬,都有秦国的崛起付出了汗马功劳。这就足以让人瞻仰和敬佩.
樊於期(?—前227年),战国末期秦国将领,其人生轨迹因一场惊天刺杀计划而永远镌刻在历史长河中。他以自刎献首的决绝,成为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象征,其故事背后交织着...
樊於期 2025-09-19 孔庙有薛瑄吗?——从祀孔庙的明代第一廉吏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圣地,也是历代儒家学者精神传承的象征。从祀孔庙的先哲先儒,需经严格遴选,代表着一个时代思想与道德的最高成就。在明代,有这样一位...
孔子 2025-09-19 孙子兵法从未失传:一部兵学圣典的千年传承与全球影响《孙子兵法》作为中国现存最早的军事著作,自春秋末期成书以来,始终以鲜活的生命力活跃于历史舞台。尽管历史上曾出现对作者身份的争议、部分篇章的散佚,以及《孙膑兵法》...
孙膑 2025-09-18 秦穆公寿命考:春秋霸主的生卒之谜与历史争议秦穆公(嬴任好)作为春秋时期秦国第九任国君,其寿命与殉葬制度、政治遗产等问题长期引发学界争议。结合《史记》《诗经》等典籍记载及现代考古研究,本文将围绕秦穆公的寿...
秦穆公 2025-09-18 楚威王:战国时代的明君典范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烽火燃遍华夏大地,楚国作为南方大国,在楚威王熊商的统治下迎来了最后的强盛期。这位以恢复楚庄王霸业为志业的君主,通过一系列政治、军事与外交举措...
楚庄王 2025-09-17 春申君殒命棘门后:李园的权力幻灭与楚国终局公元前238年,楚国权臣春申君黄歇在棘门遭遇伏击,被李园豢养的死士刺杀身亡,其家族三百余口尽遭屠戮。这场血腥政变标志着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彻底覆灭,也揭开了李...
黄歇 2025-09-17 齐桓公“尊王攘夷”:权力博弈中的政治智慧与战略布局春秋时期,周王室权威衰微,诸侯割据混战,戎狄势力南侵,华夏文明面临存续危机。在此背景下,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提出“尊王攘夷”口号,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策略...
齐桓公 管仲 2025-09-16 樊於期:战国末年血色悲歌中的义烈之魂在战国末年的历史长卷中,樊於期是一个被血色浸染的名字。这位秦国叛将的命运轨迹,从咸阳宫阙到燕国边陲,最终定格在咸阳城外的血色黎明。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悲歌,...
樊於期 2025-09-16 孙膑的妻子与后代:历史迷雾中的家族轮廓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