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使人明智!鉴以往而知未来! 中国 / 近代 / 民国 / 元朝 / 晋朝 / 周朝 / 商朝 / 夏朝 / 历史解密 / 历史剧 / 上古时期 / 苏联
站点logo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 >  上古时期 >  月神常羲与帝俊:上古神话中的日月秩序缔造者

月神常羲与帝俊:上古神话中的日月秩序缔造者

时间:2025-07-17 16:18:11来源:爱上历史作者:Marshall

在中国古代神话体系中,月神常羲与天帝帝俊的传说犹如交织的星轨,既承载着先民对宇宙秩序的原始认知,又折射出华夏文明对时间法则的深刻探索。这对神祇夫妻以"日月父母"的身份,在《山海经》的记载中奠定了阴阳合历的基础,其神话内核更与天文历法、农耕文明形成互文,成为中华创世神话中不可或缺的篇章。

一、帝俊:东方神系的创世天帝

帝俊作为《山海经》中独立于炎黄世系的上古天帝,其神系以"日月诞生"为核心叙事。据《大荒西经》记载,帝俊统治疆域横跨大荒四极,通过婚姻联盟确立统治权威:娶羲和生日月,纳常羲缔结十二月族群,形成"日月并举"的宇宙观。这位天帝的谱系中,不仅诞生了掌管太阳的羲和十子,更孕育了调节月相的常羲十二女,二者共同构成古代中国"阴阳合历"的原型。

帝俊神系的文明贡献同样显著。其子孙后稷开创农耕,叔均发明牛耕,晏龙创制琴瑟,番禺建造舟船,形成涵盖农业、音乐、交通的完整文明体系。这种"以神育民"的叙事模式,实则是先民将技术发明归因于神启的智慧表达,正如《海内经》所言:"帝俊生禺号,禺号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为舟",将造船技术嵌入神族血脉,强化了技术传承的神圣性。

二、常羲:调和阴阳的月相之母

作为帝俊的月御之妻,常羲在《山海经》中拥有双重神格:既是生育十二个月亮的"月母",又是调和阴阳的"女和"。据《大荒西经》记载,她居住在昆仑山巅的璇玑宫,以北斗为梁柱、银河为帷幔,其宫殿青铜建木上悬挂的十二玉盘,对应着《归藏易》中"月数十二"的占星体系。当常羲轻抚玉盘边缘,月光便沿着建木年轮渗入人间山河,形成"月相轮回"的原始意象。

这位月神的核心功绩在于制定阴历月份。由于月亮绕地周期约28天,与太阳公转周期存在10天余差,若不调整将导致季节错位。常羲通过设置闰月(初代闰月在岁末称十三月),使日月运行同步,正如《大荒东经》所述:"处东北隅以止日月,使无相间出没,司其短长"。这种"止日月"的神力,本质是先民对历法修正的诗意表达,其科学内核与现代农历的"19年7闰"法则遥相呼应。

三、日月神话中的文明密码

帝俊与常羲的传说,实则是古代中国"天人合一"哲学观的具象化呈现。羲和驾六龙车运送太阳,常羲驾龙车接送月亮,这种"日升东方,月落西海"的叙事,暗合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客观规律。而十二个月亮与十个太阳的数字设定,既对应一年十二个月与十天干,又通过"十日并出"与"血月之灾"的灾难叙事,警示后人阴阳失衡的危害。

在考古层面,这些神话获得惊人印证。湖南长沙子弹库楚帛书记载的"帝夋(俊)乃为日月之行",与《山海经》形成互文;河南殷墟甲骨文中"高祖夋"的鸟形神像,与帝俊"鸟首猕猴身"的记载高度吻合;甚至现代天文考古发现,二里头遗址的绿松石龙形器,其23节玉片可能对应常羲接送月亮的23个昼夜周期。

四、从神话到信仰的嬗变

随着历史演进,帝俊神系经历"去神话化"改造。其天帝身份被分解为帝喾(人间帝王)与太昊(东方天帝),十日神话演变为羿射九日的灾难叙事,常羲沐月母题则转型为嫦娥奔月传说。但在道教体系中,常羲被尊为"太阴星君",与嫦娥形象融合,月宫成为囚禁"罪神"之地,这种叙事转折暗含古人对月亮"阴晴圆缺"的哲学思考。

人物: 常羲 帝俊 分享 上一篇: 刑天的头去哪里了?失去了头的刑天该怎么办? 下一篇: 没有了

最新资讯

推荐新闻
最新人物
最新专题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