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三桂——明末清初著名政治军事人物,吴周政权建立者吴周太祖。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三藩之乱是清朝初期三个藩镇王发起的反清事件。三藩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虽然说是三藩之乱,但是,实际上在这场叛乱中,主要就是吴三桂和康熙皇帝之间的较量。在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势力一度攻占了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四川、陕西和甘肃等省,从而夺取了清朝疆域的半壁江山。但是,公元1681年(康熙二十年)冬,清朝大军进入云南省城昆明,吴世璠自杀,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也即吴三桂发起的三藩之乱,最终以失败而告终。对于吴三桂来说,其之所以败给了康熙皇帝,在于其一生犯了三个严重错误:错杀一人,高估一人,低估一人!换而言之,如果这三个错误少犯一个,吴三桂的结局都会不同。
一
首先,就第一个错误,也即错杀一人,指的是吴三桂杀害了南明永历帝。众所周知,吴三桂原本是明朝的将领,崇祯十七年(1644年),在明朝崇祯皇帝自缢后,吴三桂归降清朝,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在此期间,吴三桂俘获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永历帝朱由榔(1623年11月11日—1662年6月1日),,南明末代皇帝。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桂端王朱常瀛之子。1646年至1662年在位。年号永历,史称永历帝。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作为原先明朝的将领,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意味着吴三桂基本上和明朝势力一刀两断了。

二
但是,公元1673年(康熙十二年)春,康熙皇帝作出撤藩的决定后。吴三桂决定造反,在此基础上,吴三桂首先于这年11月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的口号,从而借此招揽天下各地的明朝文臣武将,进而和清朝朝廷一较高下。但是,因为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在前,所以,吴三桂的“兴明讨虏”口号,自然缺乏足够的号召力,也即难以令人信服。虽然三藩之乱初期,天下各地确实有不少响应·,但是,这些响应一部分是利益所推动的,也即是一些墙头草和见风使舵之辈,另一部分则是忠于明朝势力的旧部,不过,这部分势力显然不会真的唯吴三桂马首是瞻。
三
换而言之,在杀了南明永历帝之后,吴三桂很难真正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了。打个比方,这就好比三国时期的刘备,如果他杀了汉献帝刘协,然后继续打出匡扶汉室的旗号,可想而知不会有什么人相信了。所以,这是吴三桂人生中的第一个严重错误,直接对吴三桂发起的三藩之乱造成了不利影响。就第二个错误来说,就是高估一人,这个人就是王辅臣。对此,在笔者看来,吴三桂不仅高估了王辅臣反抗清朝的决心,也高估了王辅臣的能力。在三藩之乱中,原本为清朝镇守平凉地区的王辅臣,选择跟随吴三桂。在起兵造反后,王辅臣确实成功控制了平凉地区,以此威胁清朝的关中地区。

四
最后,正是因为对于王辅臣的相信,吴三桂封王辅臣为平远大将军、陕西东路总管,并助饷银二十万两,还令王屏藩、吴之茂率部北进,援助王辅臣攻取整个陇右。但是,面对清朝大军的进攻,见风使舵的王辅臣选择归降,这让吴三桂在陇右地区的投入基本上打了水漂,如果这些兵力和物资投入到其他战场,很可能会带来更好的回报。就第三个错误来说,则是吴三桂低估了康熙皇帝。虽然在三藩之乱中爆发时,康熙不到20岁,但是,对于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显然是年轻有为,拥有和年龄不相符合的谋略。在三藩之乱中,康熙皇帝采取了重点打击吴三桂,并招抚其他势力的策略,成为吴三桂势力最终败亡的重要原因。如果吴三桂可以真正认识到康熙皇帝的实力,而不是过分低估的话,或许就不会在三藩之乱初期错失那么多良机了。综上,因为错杀南明永历帝、高估王辅臣、低估清朝康熙皇帝这三个严重错误,吴三桂最终走向了败亡。换而言之,如果这三个错误少犯一个,吴三桂的结局都会不同。
1673年,61岁的吴三桂在云南举起反清旗帜,初期势如破竹,半年内席卷云贵川陕甘湘桂赣闽浙十省,控制长江以南半壁江山。但这场被后世称为“三藩之乱”的叛乱,最终在...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29 吴三桂放清兵入关:多重因素交织下的历史抉择1644年,中国历史因吴三桂的决策发生根本性转折。这位手握山海关重兵的明朝将领,在李自成大顺军与清军多尔衮的夹击下,最终选择打开山海关,放清兵入关。这一决策并非...
多尔衮怎么死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9-15 为什么骂吴三桂却少有人骂洪承畴:历史评价背后的深层逻辑在中国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里,吴三桂与洪承畴作为降清的代表性人物,却承受着截然不同的历史评价:吴三桂被钉在“民族败类”的耻辱柱上,而洪承畴的骂名却相对轻微,甚至民...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洪承畴 2025-09-02 三藩之乱中的缺席者:孔有德为何未能跻身“三藩”行列?清初“三藩之乱”是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重大事件,但鲜为人知的是,清廷最初分封的汉族藩王并非三人,而是四位——除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外,还有一位...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8-25 三藩之乱:一场注定难以成功的权力博弈1673年,清朝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反清,随后平南王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相继响应,这场持续八年、波及大半个中国的“三藩之乱”,最终以清军攻入昆明、吴三桂之孙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8-12 清朝三藩: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与清初政治风云清朝初年,在广袤的南方大地上,存在着三个特殊的势力集团,他们被合称为“三藩”。这三个藩王分别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广东平南王尚可喜、福建靖南王耿精忠。他们以汉族藩...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8-12 吴应熊的孩子与生母:历史迷雾中的血缘与命运在清朝初年的政治漩涡中,吴应熊作为平西王吴三桂的长子,其命运与清廷、吴氏家族的兴衰紧密交织。而他的子女与生母,则在这场历史大戏中扮演着沉默却关键的角色。通过梳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吴应熊 2025-07-16 大顺为什么干不过大清:政权根基、战略格局与统战艺术的全面溃败1644年的山海关,李自成的大顺军与吴三桂的关宁军激战正酣,突然杀出的八旗铁骑以“包抄侧翼、骑兵突击”的战术击溃大顺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鼎革的历史进程,更...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李自成 2025-07-15 孔有德为何未入“三藩”之列:历史选择与命运转折的交织在清朝初年的政治版图中,“三藩”是三个割据一方的汉族藩王——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的合称。他们凭借在清朝入主中原过程中立下的赫赫战功,被清廷分...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7-09 吴三桂真实死因揭秘:一代枭雄如何谢幕?吴三桂(1612—1678),明末清初极具争议的政治军事人物,其生平跌宕起伏:从明朝辽东总兵到清初平西王,再到反清称帝的“吴周政权”创立者。然而,这位乱世枭雄的...
吴三桂为什么引清兵入关 2025-07-0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