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丕继任丞相、魏王。同年即位,结束了汉朝四百多年的统治,建立了魏国。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带来历史故事,一起看看吧!
公元221年,因为孙权偷袭荆州,斩杀关羽,所以刘备发起了夷陵之战。黄初三年(222年)正月,孙权给曹丕上书言说出兵迎敌,曹丕作《报吴王孙权书》鼓励其杀敌。闰月,孙权破刘备于夷陵(今湖北宜都北)。孙权因解除了蜀汉的威胁,故在遣长子孙登进入曹魏为质一事上拖延再三,魏吴两国的联合逐渐出现貌合神离的状况。同年十月,孙权复叛。
对于孙权的欺骗与背叛,曹丕十分恼怒,又下《伐吴诏》鼓励将士们曰:“南征进军,以围江陵,多获舟船。斩首执俘,降者盈路。牛酒日至。” 表示坚决要南征孙权之意。在公元222年,曹丕三路大军征讨讨伐,阵容可谓十分豪华。一方面,对于曹丕的三路大军来说,总的兵力超过了20万人这一大关,这在汉末三国时期,无疑是规模最大的战役之一了。另一方面,曹丕调集了九位名将参与伐吴之战。那么,问题来了,曹丕三路大军伐吴,最后的战绩如何呢?
一
首先,对于魏文帝曹丕来说,在公元222年兵分三路来讨伐东吴。其中,这三路大军的主帅,分别是曹休、曹仁、曹真,也即都是曹魏宗室。对于曹魏来说,曹操生前虽然唯才是举,但是,在曹魏武将中,最顶级的几个官职,往往都是夏侯氏或者曹氏的武将来执掌。至于张辽、张郃等五子良将,最高只是官至车骑将军。对于这三路大军来说,东路以征东大将军曹休为主沿资江而下直抵洞口要塞,麾下有张辽和臧霸两员虎将。
在东线战场,东吴派遣已经假节的前将军吕范指挥五军,以东吴水军抵抗远道而来的曹休。一天夜里,暴风正好吹断了吕范船队的缆绳,被吹散的吴军船只纷纷漂到长江北岸。在此背景下,魏军趁机出战,斩杀吴军数千,俘获大量的舟船,取得大捷。紧接着,曹丕下令曹休的军队立即渡江,但东吴的救援船队很快开至,收拢了散卒后退还江南。曹休命令臧霸率领万余人乘轻船五百追击,攻袭徐陵,杀略吴军数千人。
二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曹休、张辽、臧霸为核心的东路大军,在和东吴大军的较量中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尤其是对东吴有生力量造成了不小的杀伤。与此相对应的是,曹丕伐吴之战中,中路大军临濡须口,主帅则是曹魏武将中级别最高的大司马曹仁,麾下主要有蒋济和常雕、王双等人。黄初四年(吴黄武二年、223年),濡须口之战仍在继续,此时,曹仁拥有步骑数万人,而吴方主帅朱桓仅有5000兵马。
虽然曹仁经历了南郡之战、襄樊之战等多场大战的考验。但是,在进攻东吴的过程中,曹仁这位名将没有听从蒋济的良言,自恃兵多,坚持要分兵进攻中洲。吴方主帅朱桓,亲自抵御曹泰,并派遣将军严圭抵御常雕等人。到了三月份,朱桓大破曹泰。并且,魏军此路的主将常雕、副将诸葛虔均被枭首,副将王双被生擒。至此,因为曹仁的错误判断和指挥,在此次战役中,直面濡须城的曹泰一路损失已经无法统计。而魏军进攻中洲的常雕5千人全军覆没,临阵战死的将士一千余人,剩下三千余人被俘,可谓损失十分惨重。
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跟随曹操征战多年的曹仁,因为在曹丕伐吴之战中损兵折将后,所以恼羞成怒,不久便逝世,时年五十六岁。曹仁所率领的濡须方向的魏军由东中郎将蒋济代领。对于曹仁的病逝,无疑是曹魏的一大损失了。至于第三路大军,则是由曹真统帅,此战,曹真与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郃、右将军徐晃率军攻打南郡江陵县。
在曹丕三路大军伐吴之战中,曹真先是击破吴将孙盛,又与夏侯尚击退了前来增援的诸葛瑾,夺据江陵中洲,彻底包围江陵城。由此,非常明显的是,曹真和曹休一样,一开始也取得了不错的战绩。在此基础上,曹真命令士兵堆土山、挖地道,在城边立起楼橹,向城中放箭。但吴军守将朱然指挥得当,曾攻破两个营垒。大军围城六个月,吴军粮谷将尽,却还没有让曹真攻破城池。
四
最后,总的来说,在曹丕三路伐吴之战中,云集了曹休、张辽、臧霸、曹仁、蒋济、曹真、夏侯尚、张郃、徐晃这九位知名武将。尤其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中,更是出场了三位(张辽、张郃、徐晃),至于另外两位,也即乐进和于禁,一个已经去世,另一个则被曹丕羞辱去世。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对于曹魏中后期的名将,除了司马懿、郭淮等人,基本上都参与到了曹丕三路伐吴之战。一定程度上,这说明曹丕之所以发动这场战役,不只是愤怒于孙权的背叛,甚至有借机消灭东吴的想法。
不过,尽管曹丕调集了九大名将,投入了20多万大军,并且,曹真、曹休等诸路大捷,击败孙盛,大破吕范,火烧诸葛瑾,几乎攻下江陵。对此,孙权临江拒守,几条战线或溃或败,仅朱桓濡须一路击破曹仁。但是,在关键时刻,曹丕胜利在望,却不料遇到疫疾,加之朱然固守江陵,孙权乘机重新遣使纳贡,双方言和,曹丕退兵。总的来说,曹丕三路大军,虽然距离成功非常接近,却因为孙权一方的全力抵抗,所以只能鸣金收兵,罢手言和。在此之后,魏文帝曹丕虽然还有讨伐东吴的举动和想法,却因为种种原因,都没能伤及东吴的筋骨。对此,在笔者看来,这说明荆州之战和夷陵之战后,东吴来到了自己的巅峰,具备了单独和曹魏一较高下的实力。
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关羽与秦宜禄之妻杜夫人的故事,如同一颗隐秘的珍珠,虽未在正史中大书特书,却通过零星记载与后世演绎,勾勒出一段英雄与美人、情义与欲望交织的...
关羽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关银屏的婚姻归宿:从“虎女拒婚”到南疆守护者在三国乱世中,关羽之女关银屏的传奇人生始终笼罩在历史与传说的交织中。这位被民间称为“关三小姐”的将门虎女,因父亲“虎女焉能配犬子”的豪言而闻名,其婚姻归宿更成为...
关羽 2025-09-15 黄盖的传奇人生:从沙场宿将到寿终正寝的岁月考据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鲁肃与孙权:乱世中的君臣相知与战略共谋东汉末年,江东群雄逐鹿,孙权继承父兄基业,以弱冠之龄统御江东。在这风云变幻之际,鲁肃以豪杰之姿投效孙权,二人以“榻上策”为纽带,开启了长达二十年的君臣相知。这段...
孙权 启 2025-09-10 孙权七子的命运终章:权力漩涡中的血色悲歌在三国鼎立的宏大叙事中,东吴开国皇帝孙权以“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赞誉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位五十二载、活到七十一岁的长寿帝王,其七个儿子的结局却如被狂风摧折的七株...
孙权 2025-09-10 关胜是虚构的吗?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诸葛亮南征:安定后方的战略远征公元223年,蜀汉章武三年夏四月,刘备病逝于白帝城,蜀汉政权陷入内外交困的危局。北有曹魏虎视眈眈,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中四郡(越嶲、牂柯、益州、永昌)却爆发大...
孙权 诸葛亮 2025-08-28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