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洪(160―196年),字子源(一作子原),东汉末群雄之一,太原太守臧旻之子。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为人雄气壮节,举孝廉出身。初授议郎,迁广陵功曹。曾为关东联军设坛盟誓,共同讨伐董卓,深得盟主袁绍看中,荐为青州刺史,转东郡太守。施政有方,政绩卓越,深得百姓拥护。因袁绍不肯援救张超,而对袁绍产生怨恨,于是举城叛变,被袁绍围攻一年后,城破被杀。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臧洪的父亲臧旻历任使匈奴中郎将、中山太守、太原太守等职,在任官期间很有声誉。曾平定会稽妖贼许昭的叛乱。
臧洪十五岁时,因其父的功绩被拜为童子郎,在太学里有名气。臧洪体貌魁梧,格外优秀,20多岁时被选为孝廉而为郎,与刘繇、王朗等同被外选为县长。
密讨董卓
中平(184年—189年)末年,臧洪辞官回家,被广陵太守张超聘为功曹。当时正值董卓之乱,董卓杀少帝刘辩,臧洪预感到天下大乱,于是劝张超道:“明府您祖上世代受国恩,你们兄弟俩都掌握着一方大郡,现在王室经此劫数,乱臣贼子未被惩处,这正是天下义烈之士报恩效命之时。眼下广陵郡比较安定,郡内十分富裕,如果动员一下至少可以征得二万人,以此来诛除国贼,给天下人做个榜样,那将是最大的节义呀!”张超听从了他,与臧洪一起西行到陈留去见兄长张邈,商议起兵之事。两人一拍即合,于是有了酸枣会盟。关东联军后来形成了燎原之势,如果探究其发起者,当数臧洪最早。
酸枣会盟
不久,张超、张邈会同刘岱、孔伷、桥瑁等在酸枣正式会盟举兵。酸枣大会时,张邈对张超道:“听说贤弟你在广陵,行政教化赏罚等什么的,自己都不管,全都交由臧洪来做。这个臧洪是个怎样的人啊?”张超回答:“臧洪才干智略全比我强,我特别喜欢他,他可谓海内奇士。”张邈一听,马上接见这位臧洪,对话后张邈“大异之”,发现臧洪确实是个人才,即刻向兖州刺史刘岱、豫州刺史孔伷推荐臧洪,两位刺史也喜欢的不得了。
后来队伍都到齐了,酸枣盟军开了一次大会,向大家宣讲一下此举的行动方针,但是等到设坛盟誓的时候,各路诸侯都互相推让,不肯上坛领誓,于是共推臧洪上坛。臧洪毫不推辞,升坛歃血盟誓,臧洪语气慷慨激扬,声情并茂、涕泪交流,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说:
一、声讨董卓暴行:汉室不幸,皇纲失统,贼臣董卓乘衅纵害,祸加至尊,虐流百姓,大惧沦丧社稷,翦覆四海。
二、宣布讨董的仁人义士的名单:兖州刺史岱、豫州刺史伷、陈留太守邈、东郡太守瑁、广陵太守超等,纠合义兵,并赴国难。
三、盟誓:凡我同盟,齐心戮力,以致臣节,殒首丧元,必无二志。有渝此盟,俾坠其命,无克遗育。皇天后土,祖宗明灵,实皆鉴之!”
臧洪辞气慷慨激昂,当时听到这篇盟誓上至刺史将侯、下至卒伍仆隶,没有不感动振奋的。但至此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各路诸侯相互猜忌,迟疑不前,粮草耗竭,酸枣会盟在公元192年(初平二年)宣告瓦解。
治理青州
当时,张超留在了陈留,派臧洪前往幽州联络大司马刘虞,臧洪到达河间国时,恰逢袁绍与公孙瓒交战,臧洪无法通过,恰好袁绍在那里。袁绍见到臧洪也很器重他的才能,“奇重之”。这时青州刺史焦和病卒,袁绍任命臧洪为青州刺史。当时青州黄巾军很活跃,连年战乱,致使“州遂萧条,悉为丘墟”, 臧洪在任前后两年,在他的治理下,青州呈现出新的面貌,“群盗奔走”。袁绍“叹其能”,改任他为兖州刺史部的东郡太守,治所在东郡境内黄河北岸的东武阳。
结怨袁绍
兴平二年(195年),曹操在雍丘包围张超。张超对部下说道:“这种情况下,也许就臧洪会来救我吧。”部下都认为袁绍与曹操的关系非常密切,而臧洪又被袁绍所重用,一定不会自毁前程,而远来赴难。张超说:“子源这个人,是天下首屈一指的义士,绝不会背弃自己的原则。只可能会被袁绍约束,来不及救我。”臧洪听说张超被围,危在旦夕,光着脚大哭,立马要率领所部兵马前去救援,又向袁绍请求增加军队,袁绍当然不会答应,最后托了三个月,雍丘被曹操攻破,张超一家被灭族。臧洪于是对袁绍充满了怨恨,他宣布与袁绍断绝关系,这就等于宣布东郡独立。
城破身死
袁绍生气了,于是亲自带兵前来问罪,袁绍把臧洪围在东武阳城,但是怎么攻都攻不下来,前后长达一年。
兴平三年(196),袁绍命令陈琳写信给臧洪,劝他投降,臧洪洋洋洒洒写了一封千字文,这篇回信完整地保留在《汉末英雄记》当中,《三国志》和《后汉书》在摘录时略有删节。
袁绍接到书信以后,知道臧洪誓死不降,增兵急攻,东武阳城中粮食已尽,臧洪认为死期不远,把部下叫来对他们说:“袁绍的野心很大,对汉室江山图谋不轨,我为大义而死,死有所值,你们没必要跟着我一起死,你们在城池未破之前,带着家小逃出去吧。”城中的部将百姓都泪流满面的说:“要死一起死!”一开始还有老鼠和武器上的皮革可以吃,后来什么都被吃光了,到最后只剩下了三升米,臧洪让人煮成稀粥让大家喝。最后又把自己的爱妾杀了分给将士充饥。将士们都失声痛哭,都没法抬头看臧洪。这时城中男女七八千人互相枕着大腿死在一起,但一个叛逃的也没有。
最后东武阳城还是被袁绍攻破,用了很多布幔来布置现场,大会诸将来召见臧洪,袁绍问他:“臧洪,你为何要如此背叛于我?现在服了没有?” 臧洪可能饿得都站不起来了,坐在地上瞪着眼睛对袁绍说:“你们袁家事汉已四世五公,可谓国恩浩荡。现在王室衰弱,你们没有辅翼之意,反而充满自己的野心,只可惜我臧洪力量不够,不能亲手杀了你们为天下报仇,哪来的服不服?”袁绍恼羞成怒,下令把臧洪杀了。
臧洪有个同县的老乡叫陈容,在臧洪手下担任东郡郡丞,东武阳未被攻下前,臧洪派陈容出城。臧洪在法场时袁绍命陈容在一旁看,看袁绍要杀臧洪,他上来求情,袁绍不答应,让人把他拉出去,陈容大喊:“今日宁与臧洪同日死,不与将军同日生。”袁绍于是下令把陈容也杀了。袁绍身边不少人对臧洪、陈容之死表示惋惜,认为是“一日杀二烈士”。
臧洪在城破之前派遣两个司马出城向吕布求援,等到他们回来时东武阳已经陷落,皆赴敌而死。
袁谭作为袁绍长子,其命运始终与袁氏集团的兴衰紧密相连。建安七年(202年),袁绍病逝后,逢纪等谋士伪造遗命,立少子袁尚为继承人。这一决定直接撕裂了袁氏集团,袁谭...
袁绍 2025-07-08 韩馥欲请袁绍同治冀州:一场权力博弈下的悲剧序幕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冀州牧韩馥,这位本有机会在乱世中逐鹿中原的诸侯,却因一念之差,将自己苦心经营的冀州拱手让于袁绍,最终落得个自杀身亡的凄惨结局。而这...
载淳怎么死的 袁绍 2025-07-08 郭图:乱世谋士的生存悖论与历史镜鉴在东汉末年的乱世棋局中,郭图作为袁绍麾下重要谋士,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汉末士人的生存困境与价值选择。这位颍川名士以智计闻名,却因策略失当成为官渡之战的替罪羊;他深谙...
袁绍 2025-06-30 郭图:三国第一“坑主”谋士的生存哲学在群星璀璨的三国谋士群体中,郭图以其独特的“坑主”技能脱颖而出。这位出身颍川的谋士,先后侍奉韩馥、袁绍、袁谭三位主公,以精准的误判、致命的谗言和惊人的短视,将“...
袁绍 2025-06-27 官渡之战三大战役:解码曹操以弱胜强的战略密码官渡之战,作为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不仅是中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更是一场由局部战役构成的战略决战。袁绍与曹操两大军事集团在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的...
曹操怎么死的 袁绍 2025-06-26 袁绍与袁术:东汉末年双雄的实力博弈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烽烟中,袁绍与袁术这对兄弟如同两颗交相辉映的星辰,各自占据半壁江山。袁绍以“四世三公”的家族声望为基石,筑起北方霸业;袁术则凭嫡长子身份与江淮沃...
袁绍 2025-06-20 官渡之战:三万对十万的兵力悬殊与战略奇迹公元200年的官渡战场,见证了中国古代战争史上最经典的以少胜多战役。曹操与袁绍两大军事集团的决战,不仅是兵力与战术的较量,更是战略智慧与意志力的终极对决。这场战...
曹操怎么死的 袁绍 2025-05-28 袁术投靠袁绍:乱世中的无奈挣扎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各方势力为了争夺地盘和权力,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这乱世之中,袁术与袁绍这对兄弟,虽出身名门,却因种种原因走向了不同的道路,而袁术投...
袁绍 2025-05-23 挟天子以令诸侯:计出何人,影响几何“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计谋在历史上声名远扬,它深刻地影响了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为曹操势力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究竟是谁提出了这一影响深远的主意呢?袁绍...
曹操怎么死的 袁绍 2025-05-22 袁绍三子:乱世中的悲歌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袁绍作为当时北方一股强大的势力,曾雄踞河北。然而,袁绍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袁谭、袁熙、袁尚未能延续家族的辉煌,反而陷入了内斗与外敌...
袁绍 2025-05-1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