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门之变是发生在唐朝时期的历史事件,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公元626年六月,在一场玄武门事变之后,李世民终于成功掌握了唐帝国的最高权力,开启了自己的时代。在玄武门事变发生四天之后,李世民正式被李渊册封为太子。两个月之后,李渊正式禅位,李世民由此登基。
唐朝自此进入了李世民的时代,后世史称贞观之治。
然而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贞观之治,最初的几个月,却并不像后人想象的那么顺利。刚刚登基时的李世民,虽然已经成了唐朝的新一任皇帝,但他当时面对的问题,却极为棘手。首先,太子李建成虽然已死,但李建成昔日结交的很多封疆大吏,依然大权在握,掌握了唐朝很多的关键地区,随时可能威胁李世民的统治。
另外,除了这些交好李建成的大臣们之外,北方的突厥,更是虎视眈眈。
突厥在隋唐时期,一直是北方草原上的霸主。早在南北朝后期的时候,突厥便已经在草原上崛起,成为一个强大的游牧政权。隋朝建立后,突厥更是一度威胁了隋朝北方的边境安全。后来隋文帝在位期间,对突厥采取了分化打压的策略,使得突厥分裂成东突厥和西突厥两部分。再加上隋朝几次进攻,终于让突厥臣服。
然而到了隋朝末年的时候,随着隋朝军事力量的衰弱,突厥也渐渐摆脱了隋朝的控制。隋朝末年,隋炀帝巡边的时候,甚至一度被突厥可汗率兵围困在雁门地区,差一点就被突厥给干掉了。
此后的几年里,隋朝彻底灭亡,整个中原陷入分裂割据的状态当中。此时对突厥而言,原本是最佳的进攻机会。但是在这几年当中,东突厥内部却先后换了三位可汗。如此一来,东突厥内部自然也就陷入了剧烈的权力争夺战,再也没有精力南下了。至于西突厥,地盘主要在中亚那边,鞭长莫及,最多也就只能染指一下西域,对中原地区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虽然不能大举入侵中原,但东突厥还是做出了很多努力。比如说,支持很多中原北方的割据势力。在突厥看来,一个分裂的中原,显然更符合突厥的利益。唐朝初年,北方的几大割据势力,几乎都得到了突厥的支持。比如刘武周、窦建德、刘黑闼等,都是如此。就连李唐政权,刚刚起兵的时候,也得到了突厥的支持。李渊从太原起兵后,一路千里奔袭长安的过程当中,突厥就曾出兵帮助过李渊。
但是,突厥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唐朝会那么快统一天下。短短几年之内,李唐政权就已经横扫整个北方,奠定了统一中原的基础。到了这个时候,东突厥内部的内乱,虽然逐渐平息。但此时的唐朝,已经在北方布置了大量的防御力量。突厥再想南下,已经没那么轻松了。
之后的几年里,唐朝统一天下之后,高层开始陷入李建成和李世民的夺嫡大战当中。这个时期,唐朝对北方的突厥,也是以防守为主。当时在位的唐高祖李渊,最头疼的是两个儿子的问题,也没精力去收拾北方的突厥,只能将李靖、李绩等几个猛将,布置在北方,阻挡住突厥的入侵。
而当玄武门事变爆发之后不久,突厥方面,也得到了这个消息。
当时东突厥这边,正是颉利可汗掌权的时候。颉利可汗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南下中原最好的机会。因为此时的李世民,对各地的掌控,还没有那么强。长安地区的防御力量,也较为空虚。
所以,颉利可汗当即下令,率领突厥大军南下,兵锋直指长安。
六月初四,玄武门事变发生;六月初八,李世民被立为皇太子;八月初九,李世民正式登基;八月十九日,突厥大军抵达泾州;八月二十四日,突厥大军进逼高陵。
高陵距离长安,只有数十里距离,突厥一日便可抵达长安。
此时的长安城内,所有守军加在一起,也不足两万人。反观突厥方面,却有近二十万大军。仅从双方的军力对比来看,唐军是无论如何都守不住长安。长安城的陷落,似乎已经成了一个定局。
刚刚登基不到半个月的李世民,便遇上了这样一个难题。
面对突厥的到来,当时绝大多数的唐朝高层,都主张放弃长安,暂时撤退。等到各地援军前来增援之后,再和突厥进行决战。然而在这个时候,李世民却做出了相反的判断,坚决下令死守。
李世民这样做,其实也有他自己的原因。因为当时李世民登基不过十余日,很多偏远的地方,甚至还不知道李世民登基的消息。一旦长安陷落,那些原本就不服李世民的地方势力,一定会蜂拥而起,纷纷自立为王。到那个时候,好不容易统一的中原,就会瞬间分崩离析。
如果李世民敢撤,唐朝就很容易分崩离析。如果李世民不撤,长安则危在旦夕。
从当时的局面来看,这似乎已经是一个无解的局面。新生的唐王朝,已经走到了崩溃的边缘。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世民却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勇敢,带领唐朝转危为安,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首先,李世民让麾下的头号猛将尉迟恭,率领长安城内最精锐的军队,主动出击,在泾阳和突厥先锋进行战斗。进攻一场死战之后,尉迟恭不但击溃了突厥的先锋军队,还生擒了突厥将军阿史德乌没啜,沉重打击了突厥军队的士气。
泾阳一战的胜利,让突厥开始产生误判。原本信心十足的颉利可汗,此时也不禁开始怀疑,长安或许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空虚。如果长安真的那么空虚的话,唐军怎么可能敢主动出击?
正是这种误判,为后面李世民的空城计,奠定了基础。
八月二十四日,突厥抵达高陵;八月二十六日,尉迟恭与突厥军队在泾阳大战,大胜而回;八月二十七日,突厥抵达渭水河畔,兵临长安城下。
然而,抵达长安城下的突厥,却并没有立即展开攻击。因为颉利可汗也摸不准,此时长安城内到底有多少守军。如果贸然进攻,很容易导致突厥军队失败。
正是颉利可汗的这种迟疑,给了李世民一个天赐良机。
八月二十八日,清晨,李世民仅率领六名文官,便来到渭水河畔,与突厥军队隔河对峙。李世民怒斥突厥背信弃义,违背了双方之前的盟约。
李世民的这个表现,让突厥断定,长安城内绝对兵力充足。若非如此,李世民绝对不敢如此行动,仅率六骑便和突厥对峙。再加上长安城城头旌旗招展,城内大军喊杀声震天。所有的这一切,都让突厥产生了误判,认为长安城内真的是兵力充足,很难打下来。
于是,在这种心态下,颉利可汗再也不敢进攻长安,只能沿河与李世民开始谈判,向唐朝索要财物。
八月三十日,李世民和颉利可汗,在渭水便桥上会盟,双方重新签订了盟约,后世史称渭水之盟。
对于渭水之盟的详细内容,我们不得而知,史书上对此没有任何记载。李世民当时到底给了突厥多少东西,后世也就无从得知。不过,能够让突厥退兵,再大的代价,显然都是值得的。
就这样,突厥的二十万大军,被李世民一出空城计,成功吓退。后来颉利可汗也察觉到一丝不对,想要通过进贡的方式,打探长安城内的虚实,却被李世民拒绝。李世民只是要求,颉利可汗归还突厥之前掳走的唐朝百姓。
在颉利可汗犹豫的这段时间里,唐朝各地的援军,也纷纷赶来。到了这个时候,颉利可汗就算明白了李世民的计策,也已经是无计可施。此时的长安城,已经兵力充足,再也无惧突厥的进攻了。
就这样,突厥彻底退兵,李世民也度过了自己登基之后,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此后,李世民一边着手巩固北方的防御,让突厥再无南下的机会,一边开始着手清理唐朝内部的隐患,开始将各个要职换成自己的人。而在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原本和李建成交好的燕王罗艺叛乱,被李世民轻松镇压。利州都督李孝常、右武卫大将军刘德裕谋反,也被李世民粉碎。
在李世民的铁腕之下,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唐朝各个关键要职,都被换成了李世民的嫡系。所有敢于反抗谋反的,都被李世民彻底镇压。如此一来,李世民也就彻底坐稳了皇位。
与此同时,李世民还积极训练军队,时刻不忘唐朝周围几个邻居的威胁。三年之后,唐军挥师北上,一战击溃东突厥主力,甚至生擒了颉利可汗,彻底洗刷了之前渭水之盟的耻辱。
从贞观初年的这段历史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李世民刚登基的时候,其实也有很多的困难。尤其是突厥兵临城下的时候,唐朝更是一度濒临崩溃。但李世民却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智慧和勇敢,带领唐朝转危为安。
有时候,一个集团领袖的智慧,往往对整个集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对于这种人来说,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出最正确的选择,往往比什么都重要。
在唐朝初年波谲云诡的政治风云中,玄武门之变后,齐王妃杨氏的命运轨迹发生了巨大转变,她看似“帮助”李世民的行为背后,实则有着诸多复杂的原因,这些原因交织在一起,共...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5-08 新城公主原名考:揭开唐代嫡公主的真实称谓之谜在唐代宗室谱系中,新城公主作为唐太宗李世民与文德皇后长孙氏的幼女,其生平轨迹与名讳更迭始终笼罩在历史迷雾中。通过比对《新唐书》《唐会要》及出土墓志等史料,可清晰...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30 李世民与李元霸:历史原型与文学虚构交织的兄弟羁绊在隋唐风云中,李世民与李元霸的关系常被置于历史与文学的双重镜像下审视。作为唐高祖李渊之子,二人本为血脉相连的兄弟,但后世评书、演义的演绎使这段关系被赋予了更多传...
李渊怎么当皇上的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28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未弑父的深层逻辑:权力博弈与政治伦理的双重考量公元626年6月4日,长安城玄武门下,李世民亲手射杀太子李建成,尉迟恭斩杀齐王李元吉,这场血腥政变彻底改写了唐朝历史走向。然而,当刀锋指向太极宫时,李世民却选择...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建成 2025-04-28 侯君集:从辅佐太子到追悔莫及的歧途在唐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侯君集本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名将,曾为李世民立下汗马功劳,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然而,他最终却因参与太子李承乾的谋反案,落得个身败名裂...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李承乾 2025-04-22 李世民背后的关陇集团:王朝兴衰的隐形推手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关陇集团宛如一座神秘的巨轮,悄然推动着王朝的更迭与历史的走向。而李世民,这位雄才大略的唐太宗,其辉煌的帝王生涯背后,始终有着关陇集团这股...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21 李泰:从宠冠诸王到黯然离世的悲剧人生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李泰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作为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四子,他一度宠冠诸王,才华横溢,却因皇位之争而卷入政治漩涡,最终黯然离世。一、宠冠诸王的辉...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14 窦皇后与李世民:母仪天下与千古一帝的母子情深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窦皇后与李世民这对母子无疑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窦皇后,作为李世民的生母,以其贤德著称;而李世民,则以其卓越的治国才能成为千古一帝。窦皇...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11 李世民最漂亮的丹阳公主:一段传奇背后的爱恨纠葛在唐朝的璀璨星河中,李世民的众多姐妹里,丹阳公主以其绝世容颜和跌宕人生脱颖而出。她宛如一颗耀眼却略带哀愁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娇俏公主,初绽芳...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11 唐太宗错杀张蕴古:皇权阴影下的司法警示在历史的长河中,唐太宗李世民常被视为明君典范,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然而,他错杀张蕴古这一事件,却如同一道刺眼的裂痕,揭示了皇权之下司法公正面临的严峻挑...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2025-04-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