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皇帝,我们一贯的印象大都是威严无比,不可冒犯,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十面埋伏、被困垓下、四面楚歌、英雄气短、儿女情长……李筠万万想不到,他与爱妾刘氏会重演“霸王别姬”一幕
泽州城即将被宋军攻陷前夜,叛将李筠的爱妾刘氏建言:“‘孤城危蹙,破在俄顷!’现在您如能调集百匹战马,率心腹杀出重围向北汉求援,强似坐以待毙!”李筠立即调集战马组成近千人的骑兵战队,准备趁夜突围。临行前,有人劝谏:“将军,这千名骑兵虽发誓效忠并与您同生共死,但城门一开,祸福难料。万一有人突然劫持您献给朝廷,岂不是悔之莫及!不如坚守死战为上!”李筠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般丧失信心,“犹豫不决”,最后宣布取消行动,坐失翻盘良机。
次日,城破。李筠万念俱灰,决意自焚。刘氏柔肠寸断,请求与其同赴阴曹。李筠因她怀有身孕,令其坚强活下去,以保留李氏血脉。之后,他在刘氏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中,毅然跳水而亡。
李筠甘当宋初反叛赵匡胤的出头鸟,是企图自立为王还是以此报恩后周?
(一)收复镇州
李筠原名李荣,平民出身,从小练就一身“善骑射”本领。他得知后唐秦王招募勇士,毛遂自荐“操弓矢求见。”他的硬弓极为抢眼,“力及百斤,府中无能挽者。”众目睽睽下,李荣轻松拉开硬弓,面对箭靶,“再发皆中”,由此顺利入选秦王卫队。
秦王觊觎太子位,趁父皇病入膏肓时
率千余人叛乱逼宫。因众寡悬殊,秦王最终兵败,与妻儿同时被杀。李荣自始至终参与叛乱,在混战中精准地“射杀十数人。”当禁军大举反攻时,李筠及时抽身“弃马遁去”,躲过一劫。
风头过后,李荣凭过硬的功夫考入禁军,很快成为禁军首领之一。后唐亡,他摇身一变,成为后晋武官。“契丹犯汴京”,灭后晋,留下耶律解里率两千骑兵留守中原。两千契丹军镇守广袤的中原,恰似洒向沙漠里的雨滴般微不足道。且契丹军抢掠成性,激起中原军民义愤。李荣看准这个好时机,立刻联络各地的后晋诸将共同起事,驱逐契丹,恢复中原。有个胆小怕事的将领“匿于室不敢应”,李荣气冲牛斗,拔出佩刀刺破幕帘将其拽出,用刀架在他脖子上逼他参加起事。由此,李荣成为首倡起事者。
李筠等人趁契丹守军吃早饭时,约定以撞击寺钟为号,“相率入据兵库”,焚烧军营,号召市民共同起义抗击侵略者。晋军各部趁乱大肆抢掠,唯有李筠率所部与市民同仇敌忾,与契丹军展开激战,以牺牲两千余人的代价,成功击败契丹军,收复镇州(今河北正定县)。“是战,筠功居多。”他得知河东节度使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后,毅然率部归顺刘知远,被拜为博州刺史(治今山东聊城)。
(二)后周栋梁
枢密使郭威看重李荣头脑简单、骁勇善战,视其为腹心,多次上表为他加官进爵。李荣在他力荐下步步高升,成为独当一面的干将,内心对他感恩戴德。郭威被迫反叛“起兵入汴”时,李荣担任前锋在京郊大败禁军,为郭威建后周立下汗马功劳,成为新朝“创业功臣”,被拜为管辖泽、潞(州治)、邢、洺、磁五州的昭义军节度使。周世宗即位后,李荣为避周世宗柴荣名讳,改名李筠。
李筠恪尽职守,为周太祖和周世宗把守后周北大门,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防御或攻击北汉军。他攻城拔寨,屡建奇功,将五州筑成后汉不可逾越的钢铁长城,深受朝廷信任。
李筠的儿子李守节因患抑郁症,竟然“乘醉击杀供御白鹘。“李筠深恐遭灭门之罪,主动“上章待罪”。郭威不以为意,“诏释之。”
在五州这一亩三分地上,李筠逐渐得意忘形。他开始擅自截留挪用五州上缴朝廷的赋税,公开招募亡命徒组建私人武装。更为甚者,他竟然因为个人私愤囚禁朝廷监军。周世宗对他无原则宽容,只是下诏轻描淡写责备一番而已。李筠明白周世宗对自己网开一面,更是死心塌地为朝廷效忠。
(三)北宋首叛
赵匡胤黄袍加身改朝换代后,对李筠颇为忌惮,特意加封他兼任中书令,并派特使携带任命书至潞州,当面向李筠解释不得不称帝的“苦衷”。李筠拒绝归顺新朝,在心腹们左劝右谏下,虽勉强下拜迎接特使,但依然“貌犹不恭”。当大家“置酒张乐”款待特使时,李筠突然令人取出郭威画像高悬大厅内,面对遗像“涕泣不已。”这明显打脸新皇帝的举动,吓得潞州文武官员目瞪口呆。幸亏有人反映机敏,向特使赔笑解释:“李令公是高兴过度喝高了才如此失态,请您海涵,千万别介意!”
李筠出于礼节,上书赵匡胤表示谢主隆恩。北汉皇帝刘钧得知李筠“虽缄书上太祖,心已蓄异谋”,迫不及待“以蜡书结筠共举兵。”赵匡胤闻讯,提拔李筠之子李守节为皇城使以示信任。李守节苦口婆心劝谏父亲放弃反叛意图,李筠是“王八吃秤砣----铁了心”想反叛。赵匡胤请李守节传话:“我听说您曾反复劝谏父亲,可惜他一意孤行。我想请您给他带句话:我没有称帝前,他可以为所欲为。我既然已为天子,他难道不能臣服我?”
赵匡胤这番话打草惊蛇,李筠知道阴谋暴露,索性孤注一掷令部下撰写指责赵匡胤篡夺帝位的“辞多不逊”檄文,同时起兵反叛。
李筠虽“素骄易无谋”,但也深知反叛朝廷如同鸡蛋碰石头,必败无疑。为鼓舞士气,他给部下打气:“我是与周世宗义同兄弟的后周宿将,在汴梁的禁军中拥有极高人气。禁军都是后周旧部,我一旦起事,禁军必定调转枪口归顺我。何况,五州有的是‘有勇力、善用枪’的名将和‘日驰七百里’的骏马,何愁得不到天下!”
他派人请求北汉出师增援,攻占泽州城。
得知刘钧“率兵与契丹数千众来援”,他兴冲冲放低身段“以臣礼迎谒”,被刘钧封为平西王。李筠见刘钧“兵卫寡弱”,悔得肠子发青。刘钧派北汉宣徽使卢赞为李筠监军,李筠被凭空戴上笼头,“心不能平”,故意总是与卢赞唱反调,“颇与赞不协”,曾将卢赞激怒的“拂衣起。”
李筠“留其子守节守上党”,自己率部气势汹汹南下直扑京城。赵匡胤早已棋高一着,先“遣石守信、高怀德将兵讨之”,再“遣慕容延钊、王全斌由东路会守信,与监军李崇矩破筠众于长平,斩首三千级”,完全遏制住叛军南下攻势后,转守为攻。赵匡胤御驾亲征取得大捷,杀得李筠大败而回,固守泽州。“太祖至,列栅围之。”李筠两员大将阵前起义归顺朝廷,李筠“益失援。”赵匡胤“亲督战,拔其城”,顺利攻取泽州。李筠自知难逃一死,“赴水死。”
(四)叛臣孝子
李筠成为反叛赵匡胤的出头鸟,原因只是在于感恩。他亲口对刘钧坦承,自己反叛赵匡胤并非出于私人恩怨,而是“受周氏恩不忍负。”他从普通武官跃升为朝廷高官,完全得益于后汉枢密使郭威慧眼识珠。李筠虽读书少,但深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之理。因此,他不甘眼睁睁看着后周江山改姓赵,更不愿与见风使舵的众同僚为伍。他宁可向后周宿敌北汉俯首称臣,也不愿接受赵匡胤的好意。他明知寡不敌众依然奋起反击,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堪称大丈夫所为。
李筠重情重义,生死关头依然深爱爱妾,重演“霸王别姬”悲剧。他“性虽暴,事母甚孝。”他在五州如同太上皇,杀人如儿戏。一次,他正暴跳如雷准备处死犯错的部下,忽然听到母亲在屏风后呼唤,急忙拜见。老太太痛心疾首道:“我听说你又要杀人,可以赦免他吗?好歹为我们增点儿福气!”李筠一口答应,马上放人。
李筠固然是反叛赵匡胤的出头鸟,但更是条真正恩怨分明的汉子,有情有义的丈夫,敢作敢当的男人,懂得孝顺的儿子!所以,李筠起兵虽以失败告终,但与兵败后乌江自刎的项羽一样,以其真性情赢得后人敬重。
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 张永德与后周:功臣末路的政治迷局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英年早逝,其子柴宗训年仅七岁继位。主少国疑之际,殿前都点检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在这场改朝换代的剧变中,后周重臣、郭...
柴荣郭威什么关系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3 宋史记载什么时期:一部贯通两宋三百二十年的历史巨著《宋史》作为二十四史之一,是元朝史官编纂的纪传体断代史,完整记载了北宋与南宋两个阶段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至1279年南宋灭亡,共计三百二...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16 宋朝“柴氏不杀”的千年密码:从五代遗孤到皇权图腾在中国历史上,赵宋王朝对柴氏后裔的优待堪称奇迹。从太祖赵匡胤的“丹书铁券”到真宗时期的“柴氏见免”,从《水浒传》中小旋风柴进的“丹书护体”到南宋朝廷对柴氏子孙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柴进 2025-06-06 烛影斧声:北宋开国皇权更迭的千年谜案与权力隐喻公元976年冬夜的开封城,一场改变宋朝国运的密谈在烛光与斧声中悄然展开。宋太祖赵匡胤与晋王赵光义的兄弟对酌,不仅终结了一个时代的传奇,更在历史长河中投下一道永恒...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6-05 赵匡胤的皇后与妃嫔:政治联姻下的帝王家事作为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婚姻不仅是个人情感的选择,更是巩固政权、平衡朝堂的重要手段。他一生共有三位皇后,其婚姻背后交织着家族利益、政治联盟与皇权博弈,而史书中...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匡胤毒杀孟昶:权力博弈下的政治谋杀公元965年,后蜀末代君主孟昶投降北宋,却在抵达开封仅七日后暴亡。关于其死因,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交织,而“赵匡胤毒杀孟昶”的猜测始终未绝。一、历史背景:从割据到...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5-29 赵光义继位之谜:篡位与否的历史探讨在中国历史上,宋朝第二位皇帝赵光义的继位问题一直备受争议。有人坚信他是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了兄长宋太祖赵匡胤的皇位,而也有人认为他的继位是合法且合乎情理的。那么,...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光义 2025-04-02 赵延寿与赵匡胤:历史深处的家族渊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家族渊源更是扑朔迷离。赵延寿与赵匡胤,这两位在五代十国及北宋初期有着重要影响力的人物,他们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4-02 宋太祖之伟业:与秦皇汉武并列的缘由探析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皇汉武作为杰出的帝王,其功绩与影响力被后世广为传颂。而宋太祖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也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深远的政治智慧,被后世与秦皇...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3-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