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海画舫斋举行婚礼,梁启超作为证婚人,在婚礼上发表训词,对两人大大地教训一番。梁启超写信将此事告诉孩子们,并为徐志摩未来的婚姻生活担忧。
孩子们:
我昨天做了一件极不愿意做之事——去替徐志摩证婚。他的新妇是王受庆夫人,与志摩恋爱上,才和受庆离婚,实在是不道德之极。我屡次告诫志摩而无效。胡适之、张彭春苦苦为他说情,到底以姑息志摩之故,卒徇其请。
我在礼堂演说一篇训词,大大教训一番,新人及满堂宾客无一不失色,此恐是中外古今所未闻之婚矣。今把训词稿子寄给你们一看。青年为感情冲动,不能节制,任意决破礼防的罗网,其实乃是自投苦恼的罗网,真是可痛!真是可怜!
徐志摩这个人其实聪明,我爱他不过,此次看着他陷于灭顶,还想救他出来,我也有一番苦心。老朋友们对于他这番举动,无不深恶痛绝,我想他若从此见摈于社会,固然自作自受,无可怨恨,但觉得这个人太可惜了,或者竟弄到自杀。
我又看着他找得这样一个人做伴侣,怕他将来苦痛更无限,所以想对于那个人当头一棒,盼望他能有觉悟, 免致将来把志摩弄死,但恐不过是我极痴的婆心了。
闻张歆海近来也狠堕落,日日只想做官(志摩却是狠高洁,只是发了恋爱狂——变态心理——变态心理的犯罪),此外还有许多招物议之处,我也不愿多讲了。品性上不曾经过严格的训练,真是可怕。我因昨日的感触,专写这一封信给思成、徽音、思忠们看看。
十月四日 爹爹
徐志摩到底干了什么?为什么会梁启超要在婚礼上斥责徐志摩呢?
首先徐志摩的原配是张幼仪,张幼仪出身江苏的名门望族,在当地也有着极强的政治势力。而徐家也是小有名气,两个人的结婚也都是家庭包办婚姻。但是徐志摩却特别讨厌张幼仪,因为徐志摩觉得张幼仪有封建气息。但是迫于张幼仪哥哥们的强烈要求,徐志摩极不情愿的带着张幼仪去欧洲。两人同居不久,张幼仪就怀孕了。此时徐志摩却疯狂的追林徽因,对张幼仪不闻不问。
林徽因自然是看不惯他这种行为的,所以想要拒绝徐志摩。徐志摩得知后就逼张幼仪打胎,那个年代打胎还是很危险的,张幼仪说道:“有些人就是因为打胎而死的。”但是徐志摩却没心没肺的说道:“还有做火车死的那,难道以后就不做火车了?”
然后徐志摩就逼张幼仪签下了离婚协议。梁启超对此大为不满,并且批评徐志摩说:“你不要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上。”两人离婚的消息传回过后,徐家和张家都觉得家门不幸。
林徽因看到徐志摩的所作所为之后,自己就和父亲一起回国了,不久林徽因就和梁思成结婚了。梁启超知道徐志摩还是追求林徽因,不想因此让徐志摩颜面尽失,所以两人秉承梁启超之意,没有立刻举办订婚仪式。
徐志摩回国之后就又将目标转向了陆小曼,当时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平交际场相识,陆小曼的丈夫奔走工作无暇兼顾爱情之事,而此时徐志摩又在极度空虚之际,所以两人就开始了热恋。
1925年王庚受孙传芳的邀请担任五省联军总部参谋长,此时王庚对妻子的事多少有些耳闻,但是为了成全了陆小曼和徐志摩,王庚在年底和陆小曼离婚。徐志摩能认识陆小曼是因为王庚,王庚和徐志摩是好友所以多次邀请徐志摩到家里来,但是没想到徐志摩却给王庚带绿帽。
1926年10月,徐志摩和陆小曼结婚。
婚礼上梁启超的祝词:“徐志摩、陆小曼你们两个都是过来人,希望不要再作过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学问上没有什么成就,反而用情不专,以至于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恪守妇道,今后不可妨碍徐志摩的事业。你们两人都是离过婚再婚的,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希望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身为老师的梁启超这一番祝词让全场宾客瞠目结舌,目瞪口呆。要不是徐志摩拉着梁启超说:“老师,给学生留一点面子吧。”,恐怕梁启超还要再说下去。
徐志摩放弃自己的原配张幼仪反而去追已婚之妇,在当时可谓是少有的事情。原本张幼仪并无过失,恪守妇道,但是张幼仪还是碰上了负心郎徐志摩。
徐志摩和张幼仪离婚之后,转而追求好友的妻子陆小曼。这些事情是在当时不能理解的,就算是在现代也要受到非议,更别说是在民国时期了。梁启超的祝词虽然难听了一些,其本意是希望自己声色俱厉的斥责能让两人有所觉悟,之后不会重蹈覆辙。但是当场的宾客却都瞠目结舌,这场婚礼也是中外古今未闻的婚礼。虽然最终徐志摩抱得美人归,但是也被人说成渣男。
清代乾隆年间,苏州南园俞家桥畔,一位自号“一瓢”的医者薛生白(薛雪),以《湿热病篇》打破传统伤寒论的桎梏,开创了温病学中湿热病辨证论治的先河。这位与叶天士齐名的...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启 2025-08-12 乾隆南巡:盛世巡游背后的治国深意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紫禁城东华门外旌旗招展,六千余人的队伍整装待发。这位25岁的年轻帝王即将开启首次南巡,这场持续半世纪的巡游盛典,不仅塑造了清朝鼎盛...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启 2025-08-12 查理二世的医疗改革:启蒙曙光下的矛盾与突破17世纪的英国,科学革命的浪潮正冲击着传统社会的根基,医学领域却仍深陷陈旧理论与迷信的泥潭。英格兰国王查理二世(1660-1685年在位)的统治时期,既是英国政...
启 2025-08-11 红巾军起义:历史长河中的抗争启示录元末红巾军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宏大、影响深远的农民运动。这场以红巾为旗、以宗教为纽带的起义,不仅动摇了元朝统治根基,更以血与火的抗争,为后世留下了关于社会变革...
启 2025-08-08 窦太后为何不喜欢刘启:权力、情感与家族利益的复杂纠葛在中国西汉历史上,窦太后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女性人物。她历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以黄老之学为治国理念,深刻影响了西汉初期的政治走向。然而,这位权倾朝野的太后,却...
刘启 启 2025-08-06 魏献子的儿子:魏氏家族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在春秋中后期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晋国魏氏家族的崛起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魏献子魏舒作为家族的核心领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推动魏氏跻身晋国六卿之列。...
启 2025-08-06 公仪休休妻拔葵:一场跨越千年的廉政启示春秋时期,鲁国国相公仪休以“休妻拔葵”的惊世之举,在《史记·循吏列传》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位以“奉法循理”著称的官员,用看似极端的行为诠释了“食禄者不得与民...
启 2025-08-05 晋文公纳周襄王:春秋霸业的政治奠基礼公元前636年,东周都城洛邑的城门缓缓开启,晋文公重耳的战车在晨曦中驶入王城。这位流亡十九年方得归国的晋国君主,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勤王&...
晋文公 启 2025-08-05 列子的思想主张:虚静无为中的生命觉醒战国时期,郑国隐士列御寇以“御风而行”的传说闻名于世,这位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思想家,在《列子》八卷中构建了以“贵虚”为核心、融合宇宙论与生命哲学的独特体系。其思...
郑国 启 2025-08-05 郭暧与升平公主:真爱在历史褶皱中闪耀在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的盛夏,13岁的升平公主与12岁的郭暧在长安城缔结姻缘。这场由政治联姻开启的婚姻,在史书与民间传说中交织出复杂图景。当我们穿透戏剧《...
启 2025-07-3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