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真宗赵恒(968年12月23日-1022年3月23日),本名赵德昌,改名赵元休、赵元侃,宋朝第三位皇帝(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在位),宋太宗赵炅第三子,母为元德皇后李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宋朝,在整体上给历史留下“积贫积弱”的印象,在经济上留下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发展巅峰的历史性记录,文化方面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同时,宋朝还给世人留下各种令人好奇的历史故事,例如今天主要探论的“五鬼”,就是非常值得探讨,其实是指宋真宗时期的五个人,这五个人能被称之为“鬼”,光看表面意思也许能猜到一些不好的信息,可能这五个人是做了很多对不起宋朝的事情,抑或者是这五个人很聪明,正所谓古灵精怪嘛!
宋真宗时期的“五鬼”
宋真宗此人在整个宋朝皇帝当中,历史风评排在倒数的位置,宋朝历史上著名的“澶渊之盟”就是出自这位帝王的手笔,当时在辽军大兵压境的危急关头,宋真宗萌发逃跑的想法,恰在这时一个叫王钦若的大臣也是提出往南躲避战争。
但是当时的宰相之一寇准极力劝阻,并且强行进谏,硬生生把宋真宗劝到前线,最终达成澶渊之盟。
而刚刚提到的王钦若就是“五鬼”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五鬼”之首,这位“五鬼”老大在面对外敌入侵,不是想着如何抵抗,而是选择逃避现实,这种人放在抗日战争年代十有八九会当汉奸。
宋真宗在继位后的前八年,因为得宋太祖和宋太宗的福利,在历史上出现了“咸平之治”,所以实际上这个短暂的盛世跟宋真宗没有太大的关系。
但是宋真宗别的本事没有,喜欢迎合圣意之人,不喜欢忤逆之人,因而在“澶渊之盟”后,宋真宗以为万事大吉,所以更加享受自己的皇帝生活,这样的态度就很容易让溜须拍马之人走上高位,从而诞生出最具代表性的“五鬼”,即王钦若、丁谓、林特、陈彭年、刘承珪。
宋真宗时期“五鬼”的所作所为
1,宋朝名臣寇准的失势
首先,公元1005年,宋真宗与辽国签订澶渊之盟,标志着宋辽两国长达100余年的和平之路正式开启,因此宋真宗本人还是非常高兴的,认为自己做了一件大好事儿,其实从和平发展大局来说,这个和平约定绝对是一件利好之事,因为此约定中除了两国和平相处之外,还允许两国人民进行商贸交流与发展。
不过好事变成坏事,在纷乱的政治斗争中变得轻而易举,王钦若因为之前建议宋真宗南逃被否决,寇准还提议宋真宗治他罪。
所以早就怀恨在心,因而就跟宋真宗说澶渊之盟是一件天大耻辱,顽强不值得高兴,如同一盆冷水把兴致高昂的宋真宗给浇蔫了,他趁势说过是寇准的强势才会大局宋真宗遭受奇耻大辱,宋真宗听信王钦若的谗言,开始疏远寇准,最后更是罢掉寇准的相位。
其次,“五鬼”的主要人物之一的丁谓也是让寇准彻底无法翻身的推手之一,在宋真宗时期有一个太监叫周怀政,他竟然私底下密谋,想着扶持皇太子继位,但是消息很快被丁谓得知,正好丁谓与这个周怀政有旧怨,于是想着置对方于死地;
同时丁谓想着借机多扳倒一些政敌,其中寇准就是最大的一个目标,因此丁谓诬陷寇准业参与了谋反,这次寇准虽然没有被判死刑,但彻底在中央朝廷失势,最后被贬黜。
2,宋真宗“泰山封禅”的始作俑者
中国历朝历代皇帝对“泰山封禅”一事极为看重,视为一个帝王的至高荣誉,因此能“泰山封禅”的皇帝都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传奇君主。
首先,来看一下,宋真宗之前有哪些皇帝进行了“泰山封禅”,即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从这六位皇帝可以看一下他们的特点,其中两位有一统天下之功,大家都有开疆拓土之功以及开辟繁华盛世之功。
虽然武则天这位备受争议的唯一女皇帝,还不受古代人文环境的待见,但是不可否认她的历史政绩。
其次,历史研究者基本上公认的一个看法,即从宋真宗之后再也没有皇帝去做“泰山封禅”,主要原因是宋真宗把“泰山封禅”一事的政治地位给无下限降低了。
而且重点是宋真宗的确没有值得后世皇帝认可的地方,试想一下前有李世民、后有朱元璋,这些历史上创下伟大功绩的帝王都没有去泰山封禅,宋真宗凭什么,事实上凭的是王钦若和丁谓等人的弄虚作假。
王钦若知道直接让宋真宗“泰山封禅”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一个说辞,于是在王钦若和丁谓的操作下,“天降祥瑞”和“天书事件”由此诞生,王钦若负责为“天书事件”造势,丁谓则是为“天降祥瑞”一事埋头苦干,最终让宋真宗有着迷之自信,能通过“泰山封禅”来威震四海、征服八方。
其三,“泰山封禅”并不是一件简单的登山祭天就可以的,还需要提前准备很多事情,包括兴建封禅之地,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于是王钦若和丁谓二人又大兴土木,尤其是丁谓凭着自己的才能,为宋真宗搜刮大量钱财,从而为宋真宗“泰山封禅”铺平道路。
3,另外“三鬼”是何情况
第一,林特,本是南唐旧臣,在南唐灭亡之后归顺北宋,官至刑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此人在岗位上没有请过一天假,也算尽职敬业,所以深得宋真宗信任,于是宋真宗经常会咨询他一些朝廷大事,而他就借着这些机会诋毁和诬陷朝中其他大臣;
第二,陈彭年,官至参知政事,此人在“天书事件”中,是陪在宋真宗身边之人,一起在伪造这个虚假事情。
第三,刘承规,这是一个宦官,宋真宗时期的著名太监,官至昭宣使、长州防御使,此人身为太监,但是文学和政治能力都不错,又历经三朝,所以宋真宗也是信任他,对他的“胡言乱语”也是极为信任。
总之,这三位都是有才能之人,但是为了实现自己平步青云的梦想,甘愿做奉承谄媚之人,在宋真宗时期一心想着如何讨好宋真宗,然后宋真宗对他们进行高官厚禄的赏赐,例如“泰山封禅”他们三人也是打辅助的存在。
“五鬼”的正向行为
1,王钦若
第一,王钦若与杨亿等人主修《册府元龟》,历时8年,整本典籍有940 余万字,这本书主要是从三皇五帝开始至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记录,对后世的历史研究与考证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传至中国近代时期,被著名史学家陈垣先生所重视并倡导大家阅读此书。
第二,重视人才,在他身居高位之后,虽然为人有些阴险狡诈,但是对于人才也是极为重视,有一次他碰到一个同窗,当时那位同窗年事已高,但是她发现对方还没有发迹,于是力荐同窗去京城为官;
并且他在任期间,为北宋朝廷选拔了不少才能之人从政,因为他自己本就是一位有才能之人。
第三,在宋仁宗初期,他进献《迁叙图》,并提出百官升迁的制度,得到刘太后和宋仁宗的赏识,从而命他撰修《真宗实录》。
2,丁谓
第一,丁谓在安抚边疆少数民族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公元990年-994年间,丁谓不动兵戈,切实解决当地缺少食盐、长途押送皇粮、马匹贸易等诸多现实困境,缓解了宋朝官府与当地少数民族的矛盾,得以稳定局势且安抚了边疆地区。
第二,公元1018年,丁谓在担任升州知州时,发现当地的弊病,立刻向中央朝廷建议减免赋税,同时安排大量人员为当时治理水利工程,并要求大家退田还湖,蓄水种菱、植莲、养鱼,从而让当地即使遇到大旱也能有灌溉田地之水,并为当地百姓增加收入,促进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第三,丁谓是北宋著名的经济专家,看着当时北宋的赋税情况是每年征收不一,并随意对百姓增倍收取,导致百姓苦不堪言。
因而丁谓在担任三司使后,专门制定相应政策,并上奏皇帝以咸平六年的全国总户口和赋税收入作为标准,然后每年都按照这个数据进行赋税征收,并且要求必须要做好朝廷备案,同时他还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经济措施,这些在历史资料中都有记载。
总而言之,宋真宗时期的“五鬼”从才能上来说,都是可以为国家发展提供高效服务的能臣,但是因为权利而做了很多危害国家的事情。
要知道仅“泰山封禅”一事,就折腾了15年之久,让宋朝的国力进入空虚的状态,社会矛盾加剧,一连串内部问题接踵而至,从而使宋真宗成为宋朝皇帝中历史风评极差的存在,而推波助澜的五位大臣则被定位为“五鬼”。
宋真宗赵恒(968—1022年)作为北宋第三位皇帝,在位25年间不仅推动了“咸平之治”的繁荣,更因复杂的宫廷情感与政治博弈,留下了五位皇后的历史印记。这五位皇后...
宋真宗 2025-09-12 赵汝愚之死:南宋权力漩涡中的宗室悲剧南宋庆元二年(1196年)正月,宁远军节度副使赵汝愚暴卒于衡州(今湖南衡阳),时年56岁。这位宋太宗八世孙、乾道二年(1166年)状元及第的宗室宰相,在“绍熙内...
宋太宗 2025-09-03 小周后其实没有死?历史迷雾中的另一种可能公元978年七夕,汴京的月光洒在李煜的囚居小院。这位南唐末代君主在《虞美人》的绝笔中写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随后被宋太宗赵光义赐牵机药毒杀。...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8-29 赵光义皇位传承:从“金匮之盟”到赵恒继统的权力变局北宋至道三年(997年),宋太宗赵光义驾崩,皇位由第三子赵恒继承,史称宋真宗。这场看似平稳的权力交接,实则暗藏北宋初年皇位继承制度的深刻矛盾——从“金匮之盟”的...
宋真宗 宋太宗 2025-08-18 雍熙北伐失败原因解析:战略误判、将领失和与制度缺陷的三重困境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以二十万大军分三路北伐,试图收复后晋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这场被寄予厚望的战役,最终因东路军岐沟关惨败、西路军杨业殉国而彻底失败,迫...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7-25 卢多逊:功过交织的北宋权相,能否冠以“好官”之名?北宋初年,卢多逊(934—985年)以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为起点,从后周进士起步,历经宋太祖、宋太宗两朝,官至宰相,成为北宋初期政坛的核心人物。然而,这位以“...
宋太宗 2025-07-22 王钦若的籍贯考据:从临江新喻到北宋政坛的江南身影北宋真宗、仁宗两朝的宰相王钦若,其政治生涯充满争议,但关于他的籍贯,史籍记载却高度一致——这位以“五鬼”之名载入史册的政治家,确凿无疑地出身于江南西路临江军新喻...
宋真宗 2025-07-22 丁谓:北宋权臣的功过与历史定位之谜丁谓(966-1037年),字谓之,苏州长洲人,北宋真宗、仁宗两朝重臣。他以"才高八斗、机敏善辩"著称,却因&quo...
宋真宗 丁谓 2025-07-04 末代北汉主的汴梁岁月:刘继元投降后的生存轨迹与历史回响在五代十国的烽烟中,北汉末代皇帝刘继元以一种近乎戏剧性的方式终结了自己的统治。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五月,当宋太宗赵光义站在太原城北的连城台上,看着这位曾经不...
宋太宗 赵光义 2025-06-27 赵光义与金匮之盟:皇权更迭下的历史迷雾北宋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宋太祖赵匡胤突然崩逝于万岁殿,其弟赵光义旋即继位,史称宋太宗。这一权力交接的背后,牵扯出一桩缠绕北宋初年政局的悬案——“金匮之盟”...
宋太宗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2025-06-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