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芳,字君期,东汉初年地方割据首领。这是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说的故事,欢迎关注哦。
世人都知道《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光凭一张“巧舌如簧”、“口吐珠玑”的灵牙利嘴便将清圣祖皇帝康熙、满洲第一勇士鳌中堂、天地会总舵主陈永华先生、辽东蛇岛神龙教主洪安通、明崇祯皇帝长公主九难师太、平西王吴三桂、罗刹国摄政女皇索菲娅公主、蒙古葛尔丹大汗、吐蕃桑结法师以及朝野上下,江湖内外的枭雄豪杰们耍得团团转,还与大家其乐融融。
甚至到后来天下许多俊杰名士都冀望这位集灵气、痞气及福气于一身的小桂子,能像同样一生都“不按套路出牌”的汉高祖刘邦那样,引领群雄干出一番帝王霸业。可韦小宝始终胸无大志,又颇识天时人运,极有自知之明,对万众推戴的至尊龙椅望而却步,最终退隐林泉,落得逍遥自在。
这当然只是金庸先生妙笔之下的一个虚幻故事,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也确有过这样一个类似的人物,虽不及小桂子那样机灵古怪,左右逢源,进退自如,但也算得上是乱世之中的一个奇葩,扯下天大谎言,居然还能蒙骗十数万之众,挟胡、汉两邦之豪杰对他马首是瞻,甚至推他登上“汉皇”帝位,横行北疆十余年之久。
以至后来同样不逊于康熙的千古一帝在位三十余年,竟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而他也像韦小宝一样对这位大帝“欲拒还迎”,最后还是逃之夭夭,全身而退,这还真是历朝历代争夺天下残酷史实中的一个奇迹!
而这位真实的“小桂子”究竟姓甚名谁,出自哪朝哪代?今天就由小编为诸位看官缓缓道来。其人有个芳名,就叫卢芳,字君期,姓别男,西汉凉州安定郡三水县人,今宁夏吴忠同心县,他长年居住于塞外匈奴左谷蠡王领地,卢芳成年时,正值汉大司马、安汉公、孝元太后王政君的大侄子(汉成帝表弟)王莽篡夺了大汉王朝的帝位,登基成为了新朝开国皇帝。
然而天下人心都思念汉朝的威德,没有几个人愿意做新朝的臣民,因此天下大乱,反叛四起,卢芳就在这个时候认为自己也能在这乱世之中放手一搏,于是在荒蛮的边塞对那些纯朴无知的百姓,诈称自己是汉武大帝刘彻的曾孙刘文伯。
他说自己的曾祖母是匈奴左谷蠡浑邪王的姐姐,当年被送到长安做了汉武帝的皇后,并生下了三个儿子。长子就是著名的戾太子刘据,刘据做了三十年太子,由于被奸臣江充诬陷他以巫蛊之术谋害武帝,结果惨遭诛杀(被迫自尽),他的母亲匈奴大皇后也因此被杀,皇后次子刘次卿逃到了长陵(汉高祖之陵),小儿子刘回卿逃到了匈奴左谷蠡王领地。后来武帝驾崩,顾命大臣霍光大将军扶立了刘次卿为帝并派人迎回刘回卿(次卿者,汉宣帝刘字也)。
结果三太子刘回卿不肯回长安,就这样一直居住在塞外,并生下了儿子刘孙卿,孙卿又有儿子刘文伯。为了避免被人骚扰和追杀,这支远居塞外的刘姓子孙竟改为了卢姓,一直不为人所知。而这位刘文伯就是卢芳其人是也。
卢芳就是凭借这番诳言在安定一带蛊惑人心,欺世盗名。历史上真实的汉武帝皇后乃是武帝姐姐平阳公主府上的歌女卫子夫,后来被献入宫中,成为了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就是横扫匈奴的卫青大将军,她的外甥霍去病更是“封狼居胥”扫空漠北的冠军侯骠骑大将军,另一个外甥霍光也成为了汉武帝晚年最宠信的大臣,并做了昭宣两朝的摄政大将军,后来还被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首。
刘据死后,他的四个儿子也全部遇害,只有皇曾孙刘病已活了下来,流落在民间,后来被大将军霍光迎回宫中,拥立为了汉宣帝,改名为刘询,字次卿,这倒是真的。也就是说因巫蛊之祸而丧身或幸存的,戾太子一脉子孙中从未有过一个叫刘文伯的人,汉武帝皇后是匈奴人更是无稽之谈。
可由于当时的边民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真正了解,这些朝廷本就忌讳的事件内情,因此卢芳才得以蒙蔽许多人,使他们成为他的追随者。另外,卢芳为了拉拢强悍的匈奴骑兵作为他的助力,便牵强附会将匈奴皇后硬生生套在了汉武帝身上。
后来更始帝刘玄带领南方绿林义军攻入了长安,王莽被斩杀,刘玄听闻卢芳在边塞妄称“汉武帝曾孙”,并拥有一支精锐的匈奴和汉人混成的骑兵部队,就不由动心想要收入己用,便派人下书征召他做了“玄汉”王朝的骑都尉,同时命他镇抚安定以西的全部土地,如果能一直延伸到业已失守的西域,那就再好不过了。
可刘玄的如意算盘还没打上几天,就被山东赤眉义军打败,弑杀于牧马途中。卢芳没有了刘玄这位正宗汉室帝王的认证,心中万分失落,于是召集三水县的豪杰们共同商议对策,结果大家都认为卢芳可以自己称帝,来继承汉朝正统之位。
卢芳毕竟心虚,因此胆魄不足,就只好拿着刘玄生前的诏书,先自称上将军、西平王,并遣使到西羌和匈奴,请求和亲以获强援,在卢芳心中,面对群雄并起的天下,想要逐鹿中原,还是自己熟悉的外族比较可靠。
匈奴大单于得到卢芳的请求之后,笑道:“匈奴在汉高祖爷爷的时候,就与大汉约为兄弟,后来汉武帝爷爷把俺们匈奴打得牧马放养之地都没有了,因此中道衰败,一蹶不振,当年呼韩邪大单于决定归附大汉,汉朝也发兵对我们匈奴进行了特殊保护,匈奴从此世世代代向汉称臣。如今汉朝遭受了王莽之乱,刘姓宗亲居然来向我寻求庇护,理应全力以赴,扶立他刘文伯为帝,只要他肯尊重和侍奉我就行!”
说完之后,生性直肠子的匈奴大单于便派出麾下句林王带着数千骑兵前去迎接卢芳,卢芳于是和哥哥卢禽、弟弟卢程都进入匈奴王庭。大单于便正式宣布,拥立卢芳为大汉皇帝,并以卢程为中郎将,率领匈奴铁骑南下驻守安定郡,伺机而动。
起初,五原人李兴、随昱,朔方人田飒,代郡人石鲔、闵堪,各自聚众起兵号为将军,这些人都是在边塞拥兵自重,直到萧王刘秀在河北称帝,也就是著名的汉光武帝。光武帝建武四年,匈奴大单于派出无楼沮渠王(西晋五胡乱华时北凉国先祖)前往五原,与李兴等人和亲,希望边塞的汉人豪强,诸镇将军都和匈奴一道拥戴卢芳为汉帝,并一同护送他进入中原夺取天下,而后共享富贵。
第二年,李兴、闵堪都带兵来到单于王庭迎接卢芳,之后胡、汉大队人马一同南下长城,到达了九原县,兵锋一路劫掠了五原、朔方、云中、定襄、雁门五郡,并设置了五郡之地的太守和县令,从此卢芳仗着匈奴骑兵的威势,成为了北方边关一带,最让老百姓害怕和受苦的凶残霸主。
建武六年,卢芳麾下将军贾览率领匈奴骑兵击杀了代郡太守刘兴,后来“卢汉”五原太守李兴兄弟认为卢芳不具备做汉朝皇帝的资格,对其不满而遭到诛杀。朔方太守田飒、云中太守桥扈感到惶恐不安,同时背叛卢芳,举兵投降了智勇双全、仁义无双、气度非凡的汉光武帝刘秀,刘秀极为宽宏仁厚地让田飒、桥扈依旧统领原班人马部,担任旧职。
田飒、桥扈感激得痛哭流涕,都誓死效忠光武帝刘秀。边塞诸豪强闻此消息,都纷纷背叛卢芳,向刘秀投诚归顺。卢芳又气又惧,不久刘秀又派出大司马吴汉、骠骑大将军杜茂多次攻击卢芳,但由于卢芳以游骑奔走,飘忽不定,始终都未能一举歼之。
建武十二年,卢芳又与贾览一同攻打云中郡,却久攻不下,其大将随昱留守在九原,想要胁迫卢芳向刘秀投降。卢芳提前得知他的左右羽翼都变了心,麾下心腹都想着背离他降汉,于是遗弃了所有的辎重,带着十余精骑逃入匈奴腹地,卢芳剩余的部众则全部归顺了随昱。
随昱不久跟随汉使程恂一同前往东都洛阳,亲自拜见了光武帝刘秀,表示臣服。刘秀当即授予他五原太守,并封镌胡侯,又封其弟随宪为武进侯,随家兄弟受此厚赐封赏,激动得差点在大殿之中晕倒过去,二人又哭又笑对光武帝叩拜谢恩。
消息传到塞北,卢芳帐下汉将又偷偷走了一半,都南下跑到洛阳投降。建武十六年,卢芳与闵堪的兄长堪林率众来到高柳县,也就是如今的山西大同阳高县,不久便派使者向刘秀请降。
刘秀想到卢芳许多部将都在洛阳或边塞任职,鉴于他与匈奴还有着较深的联系,于是下诏封卢芳为代王,勉强认可了他的刘姓宗亲身份,又以闵堪为代国国相,闵林为代王太傅,赐缯二万匹,并希望通过他的关系与匈奴罢战讲和,以息天下战祸。
卢芳得到诏书之后,也有点喜出望外,没想到光武帝还能让他做个藩王,并正儿八经使他成为汉室宗亲,这才感叹刘秀真非凡明君也!于是在激动之余,立马挥笔上书,一面请罪,一面谢恩道:“臣芳之前实在太过分,假托是先帝遗留子孙,弃在边陲。而那时大汉社稷遭到逆贼王莽的祸害险些灭绝,无论刘姓子孙还是大汉臣民,都非常忧愤,所以纷纷起兵共诛篡逆。
臣也在这时西连羌戎,北怀匈奴,准备率塞外之众兴汉勤王,匈奴大单于不忘汉朝的威德,权且将我作为汉帝扶上皇位,从此卷入了兵革并起的乱世纷争。臣的本意并非想要觊觎和贪图天子尊位,只是希望能够奉承汉室宗庙,兴复大汉社稷,因此久僭帝号,十有余年,真是罪该万死。
如今陛下圣德巍巍,光明高照,天下众贤归心,四海万民臣服,就连边远的殊俗部族都无不归心仰德。而陛下却认下臣为骨肉亲戚,赦免了臣的死罪,并加以仁厚的恩赐,封为代王,使臣镇守北藩,臣受此隆恩,无以为报,只能不遗余力,促成大汉与匈奴和睦,以此来救赎往日的罪行。如今臣派人奉上伪造的天子玉玺,并希望能亲自前往洛阳朝拜谢恩!”
刘秀得到卢芳如此虔诚的悔过书,非常满意,并允许他前来洛阳,可在当年冬天,卢芳准备入朝,一路南下都已到了昌平县,突然他又接到诏书,说顾念他舟车劳顿,让他不要在寒冬上路,而命他明年春暖再来朝见。
卢芳于是原路返回,心下却忐忑不安,忧恐万分,认为光武帝对他不太信任,便再度反叛,率众在边塞一带作乱,而他的国相闵堪、太傅闵林都不肯随他叛汉,于是双方相互攻杀了好几个月。匈奴闻讯,派出数百骑兵前来迎接卢芳和他的妻儿北出塞外,卢芳就这样在匈奴留居了十余年,才郁郁而病终。
后世史家评论光武帝与卢芳说道:“左传中说盛德必百世祀,也就是说一个人拥有万众盛赞的厚德,必定能受到百世祭祀,孔子也说过宽则得众,也就是说君主宽仁,就能得到万众归心。
王莽篡汉之时,天地晦暗,天下雄豪就像群龙战于郊野,汉光武帝刘秀秉承着汉高祖、汉文帝、汉武帝、汉宣帝百世不忘的遗恩余烈,极能收揽众心,如此这般,天下英雄谁能抗之?这都说明汉朝开国以来,历代帝王宽仁恩义结交于天下人心深矣!
就像周朝之人思念和爱戴召公那样,将颂赞他的甘棠之歌百世传唱,光武帝刘秀能使大汉重拾山河,再受天命,延绵四百年之基业,就是这个道理!像卢芳一类趁乱起事的枭雄,他们哪有什么深谋远图,都只是因为天下扰攘,假冒宗室,破罐子破摔,逞强苟活于一时罢了!纵观他们的智谋和韬略,完全没法和世祖光武皇帝相比,用平民百姓的话来讲,他们也不可能像光武帝刘秀那样得到高祖刘邦的英灵庇佑吧!
“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棠棣情深:雍正与十三阿哥胤祥的传奇兄弟情在清朝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风波中,雍正帝(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的关系堪称历史典范。两人虽非一母同胞,却以超越血缘的信任与默契,共同书写了帝制时代权力结构中的极...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佟国维:从康熙国丈到八爷党幕后推手,一场险象环生的政治博弈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堪称清朝最激烈的权力斗争,而在这场风暴中,康熙国丈佟国维的抉择与结局尤为耐人寻味。作为孝康章皇后之弟、孝懿仁皇后之父,佟国维凭借家族背景与...
康熙的儿子们 孝康章皇后 2025-09-25 22岁太后佟佳氏早逝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生命悲歌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7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其生母佟佳氏以22岁之龄晋封圣母皇太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之一。然...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25 雍正对敦肃皇贵妃的深情:超越权谋的帝王之爱在清朝雍正帝的后宫中,敦肃皇贵妃年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并非影视剧中那个嚣张跋扈、工于心计的“华妃”,而是以温柔贤淑、端庄恭谨著称的宠妃。从康熙指婚到雍正朝的盛...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4 纳兰明珠的妹妹是慧妃吗?历史真相与文学误读的辨析在清宫题材的影视作品与网络文学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妹妹是康熙帝的慧妃,甚至衍生出“明珠为外甥胤禔争储”的戏剧化情节。然而,通过梳理清代...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明珠 2025-09-24 康熙帝情感天平:德妃与宜妃的宠爱之争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中,嫔妃的宠爱往往与权力、子嗣、家族背景紧密交织。康熙帝作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后宫中德妃乌雅氏与宜妃郭络罗氏的宠爱之争,既是个体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宜妃 2025-09-19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火耗归公:雍正整顿吏治与充实国库的双重变革康熙末年,清朝看似延续“康乾盛世”的繁荣表象,实则暗藏危机。由于长期对外用兵、赈灾开支及官员贪腐,国库银两仅存800万两,财政濒临崩溃。地方官员为填补亏空,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11 叶天士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奠基与临床智慧的结晶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