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陵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及其皇后叶赫那拉氏陵寝,因坐落在沈阳市东北11公里处。故又称东陵。努尔哈赤是满族人,姓爱新觉罗,受明册封为女真族(满族前身)建州部首领,后来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金(史称后金)政权。他精通汉蒙文字,不仅在军事上颇有建树,而且创立了八旗制度和满族文字,在政治上和文化上也颇有建树,为满族的初期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满族的民族英雄,死后葬于福陵。其子皇太极建立清政权后,他被追尊为清太祖。

福陵始建于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己巳年)).竣工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经康熙、乾隆两帝增建,方具今日规模。此陵面傍浑河,背依天柱山,水绕山环,草深林密,景色十分清幽。其布局虽与昭陵如出一辙,但因它建在北高南低的山坡上,故形成两大特点。第一,晋谒此陵时,由正红门到碑楼,须登108级石台阶。第二,建筑物随坡势起伏而显得更加错落有致、高大雄伟。
福陵规模尽管比昭陵小,然而由于它有上列两大特点,再加之环境优美,仍独具魅力。所以,人们游罢昭陵,依然能兴致勃勃地继游福陵,而且不会产生雷同感。现在,福陵一带已辟为东陵疗养地。
福陵陵园规模宏大,总面积达194800平方米,四周绕以矩形红色缭墙,南面正中辟正红门,东、西两面辟侧红门。正红门为一座三楹仿木构造的单檐歇山顶建筑,东西两侧的袖壁中心嵌有五彩琉璃蟠龙。门外有东西相对的石狮、华表、石牌楼,再南有下马碑,刻汉、满、蒙、回、藏五种文字,是乾隆时期替换了原木制下马碑而建的。牌楼以赭色石材仿木构造,四柱三楼,四根石柱头上立有“望天吼”石兽。这是清初石坊与望柱相结合的特殊形制。整个陵门前的布局,似堂子供板一样,为满族早期风俗在陵园建筑上的具体反映。
正红门内一条青砖铺成的神道直通祭殿和坟前。神道两侧的苍松之间,对称排列着石雕华表和驼、马、虎、獬石兽,或卧、或坐、或立,高低错落有致,给人以肃穆、庄严之感。
福陵整个陵园坐北朝南,地势由南向北渐次升高。走过石拱桥,平地的尽头便是利用陡坡修建“一百零八蹬”石阶,拾级而上,台地上矗立着一座巍峨的碑楼,四面辟有券门,下有须弥座式台基,内立“大清福陵神功圣德碑”,碑文为清圣祖玄烨于康熙二十七年(公元1688年)撰写,以满汉两种文字镌刻,详细地记述了努尔哈赤的生平功绩和创业的艰难,以警示子孙后代。碑楼的两侧还有为祭祀用的茶缮房、果房、涤器房、省牲亭、斋房等建筑。
碑楼之北是城堡式的方城,为陵园的主体建筑。方城为砖筑长方形,周长约37O米,墙高约5米,墙上有马道、跺口和女墙。城的四隅建有重檐歇山十字脊角楼,南墙正中辟券门,门上建有三重檐歇山式黄琉璃瓦顶的门楼,门楣上有青地红边嵌铜鎏金的汉、满、蒙三种文字的“隆恩门”字样。两侧有踏跺马道直通城上。方城内正中建有隆恩殿,是供奉神主牌位和祭祀祖先的地方。大殿建在五尺高的须弥座台基上,前有台阶三路,中路以浮雕游龙为饰,基座四周透雕花纹栏板,雕工精细,殿为歇山式黄色琉璃瓦顶建筑,共三楹、四门、八窗、九檩,周绕回廊。康熙、乾隆、嘉庆等皇帝东巡时曾多次到此祭拜祖先。正殿东西各建有配殿五楹,西配殿前有供焚烧祝版及祭帛用的焚帛石楼一座。
隆恩殿后为棂星门,门北在长方形仰覆莲须弥座上置石五供,再北为石洞门,石洞门是由方城进入宝城的通道,其门上方为重檐歇山式明楼,明楼内有刻写“太祖高皇帝之陵”龟趺石碑一座。宝城呈半圆形,墙体的建筑形式与方城相同,长约19O米,墙高5.5米,在方城东北至西北角建有一段弧形的城壁,即为宝城的南墙,封护宝城,俗称“月牙城”,月牙城南壁正中建有琉璃假门,上嵌五彩琉璃折枝花卉。方城的东北、西北角楼马道连通宝城马道。在宝城的中央建有宝顶,高2丈,四周长33丈,用白灰、砂土、黄土掺合的“三合土”建杂邙成。宝城之下便是埋葬太祖灵柩的地宫。福陵建筑结构严谨,雕刻精细,体现了中国古代传统建筑艺术和清初城堡式山陵特色的完美结合,凝结着清室后人对开基祖先的无限景仰。
清朝初期,宗室与功臣的封爵现象远少于后世想象。从努尔哈赤起兵至顺治年间,获得“王”“郡王”“贝勒”等高等爵位者屈指可数,多数宗室仅以“宗室”身份存在,功臣封爵更...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3 兄弟阋墙与权力更迭:代善与多尔衮的宗室权力博弈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爱新觉罗·代善与爱新觉罗·多尔衮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其关系贯穿了后金至清朝政权交接的关键节点。从血缘纽带到权力角逐,从战场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9-24 努尔哈赤的情感谜题:阿巴亥——权力漩涡中的挚爱悲歌在清朝开国君主努尔哈赤波澜壮阔的一生中,其情感世界始终笼罩着神秘面纱。尽管史书记载他共有十六位妻妾,但关于“最爱之人”的争议从未停歇。从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到权力斗...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阿巴亥 2025-09-18 尼堪外兰之女与李如柏的复杂纠葛:历史与戏剧的交织在明清交替的动荡岁月中,尼堪外兰、李如柏与努尔哈赤三方的恩怨纠葛,不仅深刻影响了辽东的政治格局,更衍生出一段充满争议的情感传奇——尼堪外兰的女儿是否曾成为李如柏...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尼堪外兰 2025-09-15 八旗:清朝统治的基石与枷锁八旗制度,作为清朝最核心的社会组织形式,既是满族从部落走向帝国的军事利器,也是最终拖垮王朝的沉重枷锁。这项起源于白山黑水间的制度,历经努尔哈赤、皇太极两代人的完...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28 萨尔浒之战:明军若想取胜需破解的四大困局1619年的萨尔浒之战,是明清战争史上决定国运的转折点。明军集结20万精锐(含朝鲜联军)分四路进攻后金,却在5天内被努尔哈赤以6万八旗军全歼三路,阵亡将领300...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8-28 八旗每一旗有多少兵马?深度解析清代八旗兵力配置清代八旗制度作为满族统治的核心军事与社会组织,其兵力配置直接关系到王朝的兴衰存亡。从努尔哈赤初创四旗到皇太极扩展为二十四旗,八旗的兵力规模与组织结构始终处于动态...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8-07 爱新觉罗·多铎:清初开国名将的功过人生爱新觉罗·多铎(1614年4月2日—1649年4月29日),清朝初年宗室名将,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阿济格、多尔衮同母弟,满洲镶白旗旗主,时人通称“十王”。他...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07-30 多铎与豪格:清初权力漩涡中的双雄对决在清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多铎与豪格作为努尔哈赤家族的核心成员,分别以军事天才与政治强人的形象留下深刻印记。若以“谁更厉害”为评判标准,需从军事才能、政治博弈...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多铎 2025-07-29 科尔沁最后的公主:寿安固伦公主与清蒙联姻的落幕在清朝与蒙古长达三百年的联姻史中,科尔沁部始终占据核心地位。从太祖努尔哈赤到末代皇帝溥仪,科尔沁部共迎娶12位清室公主,同时输送58位公主远嫁草原,缔造了“一门...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寿安固伦公主 2025-07-2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