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作为大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和康熙、雍正一起创造了我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盛世,所以他的成绩可圈可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但是乾隆当皇帝期间,由于他夜郎自大、固步自封,采取了闭关锁国政策,这让大清与世界脱轨,并逐渐落后于世界各国,这导致了大清的灭亡。
同时,由于制度、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全面落后,这让清政府遭遇西方列强时,毫无还手之力,只能任由他们宰割和签订一系列的屈辱条约。从之后的一系列事件看,闭关锁国是一个非常昏庸的决策,那么,作为一个历史上难得的明君,乾隆皇帝为何要做出闭关锁国的决策。
闭关锁国政策的起源还要追索到明朝时期,明朝时期实行的海禁,就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一种体现。明朝时期,倭寇猖獗,所以它通过海禁来打压倭寇,但同时也影响了对外贸然,使中原王朝和海外商人无法正常贸易。为了解决各国对彼此商品的需求,明朝大力发展朝贡贸易,通过朝贡来实现商品交换,所以朱棣时期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嘉庆将福建月港设为外贸港口后,商人可以在港口置换他们需要的中国商品,所以大多不去朝贡了,朱棣时期“万国来朝”的盛况也就不复存在。
清朝夺取中原后,由于郑成功还依然坚持反抗大清,这使得大清东南沿海威胁尚存,所以他们依然实行海禁政策。康熙时期,他开始对外用兵,不但灭了东南地区的三藩,还灭了郑经集团,这让大清东南沿海的威胁不复存在,随之大清也放松了海禁政策。康熙本人是一个开放,且对外国科技感兴趣的人,这让他有意愿和外国交流,和他们开展贸易,所以康熙时期的大清海禁政策并不严格。
雍正当皇帝后,大清发生了传教士教会冲突事件,这让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西方文化对封建传统思想的冲击凸显了出来,引起了清朝权贵的警觉,他们为了避免百姓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加强了海禁政策,开始限制百姓和外国交流。同时,清朝还出现了驱逐传教士的情况。
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创建的政权,这让他们的统治地位的合法性一直遭受争议,大清内部的反清复明情况非常严重。因为反清复明的情况屡禁不止,这让大清的前几位皇帝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松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大清的前几位皇帝都比较勤政,且能力出众。他们创造了一个比较繁荣的大清王朝,但同时他们也将封建王朝的统治带向了巅峰,乾隆时期更是巅峰中的巅峰。
雍正乾隆时期,大清人口出现了暴涨,由几千万增长到了几亿,但同时,人口的增长也让土地矛盾尽显,百姓缺少足够的土地来耕种和养活自己。同时,乾隆自身的大兴土木、六下江南,以及纵容和珅贪污等,加重了百姓的负担,使大清国内矛盾重重。这个时候,乾隆最想做的就是固化百姓思想,让百姓都认可自身统治,从而使国家稳定,不会危机大清和自身的统治。
清朝开展的对外贸易,虽然促进了商业繁荣,让他们既能够获得西方的商品,也能够将大清的商品出售出去,赚取银两,但是在和外国商人贸易的过程中,百姓除了会接触他们的商品外,也会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思想的影响,而西方开放自由的文化,与清政府的封建传统思想是对立的。
这让乾隆担忧,他害怕百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后,会加剧国内的反清复明浪潮,这会影响到大清的统治,对外贸易和自身的统治相比,在乾隆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大清可以实现自给自足,他们对西方的货物需求不强,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乾隆实行了严格的闭关锁国政策,断绝了和西方来往。
大清采取闭关锁国政策,并不是为了拒绝外国商品,而是为了钳制百姓思想,使百姓能够认同传统封建思想,从而不会对自身的统治造成威胁。闭关锁国政策在牵制人民思想方面效果显著,这让大清逐渐与世界脱轨,以至百姓对外部世界的变化毫不知情,同时对外部国家事务也不感兴趣。
这种情况导致大清的官员、百姓,以及精英阶层,都对西方国家缺少清醒的认识,所以鸦片战争前期,大清对他们即将面临的威胁,都没有一个准确的判断,这也导致他们将不可避免的失败。同时,西方列强用舰船大炮打开大清国门后,大清内部一些人还夜郎自大,沉迷于天朝上国不能自拔,不愿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这也让大清的改革困难重重,充满荆棘。
同时,大清的闭关锁国政策,也导致了大清经济、军事、科技等方面的全面落后,大清对西方出现的工业革命浑然不知,同时,对自身科技的发展,也因为思想的守旧,遭到了他们打压,这导致鸦片战争爆发时,两个国家的军队的武器差距显著,在英国的坚船利炮和火枪攻势下,结局不言自明,大清惨败,并和英国签下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在清代文坛,姚鼐以“桐城派三祖”之一的身份名垂青史。然而,这位在散文创作与学术研究领域成就斐然的文人,却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秋,于人生壮年、仕途正盛之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姚鼐 2025-08-08 遏必隆是忠臣吗?——从历史轨迹与政治抉择中探寻答案在清朝康熙朝的权力棋局中,遏必隆的名字始终与争议相伴。这位出身钮祜禄氏的勋臣之后,既是康熙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又因依附鳌拜而遭弹劾下狱;他既是战场上的巴图鲁(勇...
康熙的儿子们 鳌拜 2025-08-07 豫亲王多铎之死:一场被历史铭记的天花浩劫1649年4月29日,清初铁帽子王、开国名将豫亲王多铎因天花病逝于北京,年仅36岁。这位曾以“破扬州、下江南、俘弘光”等战功被乾隆帝誉为“开国诸王战功之最”的传...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多铎 2025-08-07 熊赐履籍贯考辨:从湖广孝感到江西南昌的学术溯源在清代学术史上,熊赐履(1635-1709)作为康熙朝理学名臣的代表人物,其籍贯问题长期存在争议。这位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的翰林院学士、东阁大学士,既被记载为“湖...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5 延禧攻略尔晴怀孕之谜:一场精心策划的报复与身份博弈在《延禧攻略》的宫斗漩涡中,尔晴的怀孕堪称最具戏剧性的转折之一。这个看似“意外”的生命,实则是尔晴对傅恒冷落、对魏璎珞夺爱的疯狂报复,其背后牵扯出傅恒、乾隆皇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05 图海与吴六一:历史真实与文学虚构的双重镜像在历史剧《康熙王朝》的荧幕叙事中,图海与吴六一两位角色因演员郝铁男的“一人分饰”引发了观众长达二十余年的误解。这种戏剧化的角色安排背后,实则折射出历史真实与文学...
康熙的儿子们 图海 2025-08-05 从潜邸侧福晋到冷宫废后:如懿原型乌拉那拉氏的悲剧人生在清宫剧《如懿传》中,周迅饰演的乌拉那拉·如懿以断发抗争的决绝姿态,成为观众心中“真性情”的代名词。然而,这位虚构角色的历史原型——乾隆继后乌拉那拉氏的真实人生...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05 康熙大婚:12岁少年的帝王婚典与权力密码在中国历代帝王中,康熙帝的婚姻堪称特殊——他以12岁之龄举行大婚,不仅创下清代帝王最早结婚纪录,更以57年半的婚姻生活成为清帝中婚龄最长者。这场看似“早婚”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8-04 令妃的最后十年:繁华背后的血色黄昏乾隆三十年(1765年),令妃魏佳氏以皇贵妃之尊执掌后宫,其子永琰已被秘密立储。这个看似登顶权力巅峰的汉女,却在生命的最后十年里,陷入了一场以健康为代价的“生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8-04 朱国治:历史褶皱中的善恶双面镜在历史的长河中,朱国治是一个充满争议的人物。他既是清朝官场中臭名昭著的酷吏,又在三藩之乱中以死殉国,被康熙帝追封为忠臣。这种矛盾的评价,让朱国治成为解读清代政治...
康熙的儿子们 朱国治 2025-08-0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