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叟宴是清代宫廷的大宴之一,之所以被称为史上最豪华的宴会,就是因为这是皇帝举办的,面向全天下的一场宴会。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千叟宴自清朝康熙年间第一次举办,此后,一直到清朝灭亡都只举办过四次。分别是康熙朝两次,乾隆朝两次,之后就再也没有举办过了,可想而知举办这样一场宴会的花销之大,影响之深。
康熙朝的千叟宴虽然和乾隆朝的规格一样都是皇帝举办,但是康熙朝所花费的远不及乾隆朝,而这里为什么特别说明的是康熙朝的千叟宴呢?主要原因在于康熙朝的千叟宴除了表现清王朝的太平盛世,但是其所表现的政治意义远比乾隆朝更高。
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三月,清圣祖康熙皇帝60岁生日,他认为:“自秦汉以降,称帝者一百九十有三,享祚绵长,无如朕之久者”。所以,决定举办隆重、排场的万寿庆典。最为重要的是,他下旨,年65岁以上者,官民不论,均可按时赶到京城参加畅春园的聚宴。三月二十五日,康熙帝在畅春园正门前首宴汉族大臣、官员及士庶年90岁以上者33人,80岁以上者538人,70岁以上者1823人,65岁以上者1846人。诸皇子、皇孙、宗室子孙年纪在10岁以上、20岁以下者均出来为老人们执爵敬酒、分发食品,扶80岁以上老人到康熙帝面前亲视饮酒,以示恩宠,并赏给外省老人银两不等。三月二十七日,在畅春园正门前,重设酒筵招待八旗大臣、官兵及闲散人年90岁以上者7人,80岁以上192人,70岁以上1394人,65岁以上1012人,其他礼遇如前。三月二十八日,在畅春园皇太后宫门前,宴请70岁以上的八旗老妇,90岁以上者就席宫门内,80岁以上者就席丹墀下,其余都在宫门外。这次参加宴会的满汉耆老多达6600余人,加上人数不详的八旗老妇,肯定不下7000人。
到他在位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清圣祖69岁生日,为了过这个七十大寿,他又举办了第二次千叟宴。当时年方十二岁的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以皇孙身份也参加了这次千叟宴。当时这祖孙二人都没想到的是,这是清圣祖人生的最后一年,而弘历将来将登上大宝之位,成为中国实际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
当年的正月初一,宫中张灯结彩过新年,而饱经沧桑,为了治国理政殚精竭虑的清圣祖回首自己一个甲子的帝王岁月,不由得感慨万千,写下了一首诗《六十一春斋戒书》:“性理参天地,经书辅国朝。勿劳民力尽,莫使俗氛嚣。不误农桑事,须轻内外徭。风高林鸟静,雨足路尘清。视察焉能隐,行藏岂可摇。桑榆虽景暮,松柏后霜凋。长养春容盛,宽严君德调。倦勤应不免,对越愧明昭。”第二天,清圣祖设宴招待八旗文武大臣、官员及致仕、退斥人员年65岁以上者680人,诸王及闲散宗室成员出来为老人们授爵劝饮,分发食物。初五日,再宴汉族文武大臣、致仕退斥人员年65以上者340人。
相比乾隆朝的太平盛世,康熙朝的千叟宴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聊聊。
1. 维护爱新觉罗家族的正统地位,实现清王朝的统治
我们先从康熙朝的背景来说,第一次千叟宴举行在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当时康熙皇帝基本已经平定天下,消灭了国内的反抗力量,国力逐渐开始恢复。而这时举办千叟宴,聚集全国的老人过来,主要就是向他们宣扬清王朝的正统地位。这些老者都是南明的遗民,受明王朝的统治,再加上明王朝是汉族政权,所以对于故国还是心有怀念的。
而康熙帝借此天下大定之际,一方面表现出清朝对于明朝遗民的宽容,一方面也是维护爱新觉罗家族的正统地位的好时机,向他们宣扬爱新觉罗家族的功绩,使得士族民心归附。
2. 分化拉拢中原士绅官僚阶级,取得中原士族承认。
要知道千叟宴虽然号称聚全国之老者,但是想想都知道不可能。一部分明朝忠臣肯定是不屑于参与的,而另一部分有亲善清朝。所以这些亲善清朝的士族乡绅在参加完千叟宴后肯定会不遗余力的宣传清王朝的统治的,从而加深清朝的正统形象。而且这种手段还是非常高明的,以至于在满清末期,满族纷纷剃头削辫,只有中国人还是宁死不削辫。
3. 宣扬康熙帝的文治武功。
康熙帝一生,擒鳌拜,平三藩,收复台湾,打退俄罗斯帝国,三征噶尔丹。清王朝武力的巅峰也就是康熙朝了。康熙帝将一个原本动荡的国家变成一个稳定发展的帝国。其功绩之高,堪称历代清朝皇帝之最。在康熙的帝统治下逐渐出现康熙盛世的局面,所以千叟宴还有一目的在于宣扬他自己的文治武功。毕竟在他的统治下清王朝比起腐朽的明王朝要好的多,而他自己也比明朝皇帝要英名神武,国内稳定,经济逐渐发展,文化繁荣。
康熙帝这次千叟宴不说规模是世界罕有的,更重要在于其政治意义之深刻。为康乾盛世奠定了一个雄厚的基础。
“九子夺嫡”是清朝康熙年间一场惊心动魄的皇位争夺战,九位皇子为争夺储君之位各施手段,最终四阿哥胤禛脱颖而出,成为雍正帝。而其他八位参与夺嫡的皇子,在这场残酷的政...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棠棣情深:雍正与十三阿哥胤祥的传奇兄弟情在清朝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风波中,雍正帝(胤禛)与十三阿哥胤祥的关系堪称历史典范。两人虽非一母同胞,却以超越血缘的信任与默契,共同书写了帝制时代权力结构中的极...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8 佟国维:从康熙国丈到八爷党幕后推手,一场险象环生的政治博弈康熙末年的“九子夺嫡”堪称清朝最激烈的权力斗争,而在这场风暴中,康熙国丈佟国维的抉择与结局尤为耐人寻味。作为孝康章皇后之弟、孝懿仁皇后之父,佟国维凭借家族背景与...
康熙的儿子们 孝康章皇后 2025-09-25 22岁太后佟佳氏早逝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生命悲歌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7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其生母佟佳氏以22岁之龄晋封圣母皇太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之一。然...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25 雍正对敦肃皇贵妃的深情:超越权谋的帝王之爱在清朝雍正帝的后宫中,敦肃皇贵妃年氏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她并非影视剧中那个嚣张跋扈、工于心计的“华妃”,而是以温柔贤淑、端庄恭谨著称的宠妃。从康熙指婚到雍正朝的盛...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24 纳兰明珠的妹妹是慧妃吗?历史真相与文学误读的辨析在清宫题材的影视作品与网络文学中,一个流传甚广的说法是: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的妹妹是康熙帝的慧妃,甚至衍生出“明珠为外甥胤禔争储”的戏剧化情节。然而,通过梳理清代...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明珠 2025-09-24 康熙帝情感天平:德妃与宜妃的宠爱之争在中国古代帝王的后宫中,嫔妃的宠爱往往与权力、子嗣、家族背景紧密交织。康熙帝作为清朝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其后宫中德妃乌雅氏与宜妃郭络罗氏的宠爱之争,既是个体情感...
康熙的儿子们 宜妃 2025-09-19 奏折制度:清代皇权运作的精密齿轮奏折制度作为清代特有的官文书体系,自康熙年间萌芽至乾隆年间定型,贯穿整个清朝统治周期,成为君主专制制度的核心技术载体。这一制度通过“点对点”的保密通信机制,将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8 火耗归公:雍正整顿吏治与充实国库的双重变革康熙末年,清朝看似延续“康乾盛世”的繁荣表象,实则暗藏危机。由于长期对外用兵、赈灾开支及官员贪腐,国库银两仅存800万两,财政濒临崩溃。地方官员为填补亏空,借“...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9-11 叶天士医学著作:温病学派的奠基与临床智慧的结晶清代康熙至乾隆年间,江南地区温热病肆虐,传统“伤寒论”体系难以应对时疫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代名医叶天士(1666—1745)以“天医星”之誉崛起,其医学著作不仅...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