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尔济吉特·额尔德尼琪琪格,即孝端文皇后、哲哲,清太宗皇太极之皇后,蒙古科尔沁贝勒莽古斯之女,孝庄文皇后和敏惠恭和大福晋的姑姑。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
1599年初夏时节,科尔沁大草原绿草如茵,百花齐放。贝勒莽古思家深宅大院里,不时传来一阵阵小女婴的哭叫声。这声音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大批的蝴蝶、蜻蜓和蜜蜂,从四面八方飞向这里。一时间,人们被这一奇异景象给惊呆了。纷纷传言说这个小女孩不一般,长大了一定会贵不可言。
时光如白驹过隙,不知不觉间,这个叫哲哲的小女孩,就出落成了一个美少女。脸似皎月,肤如白雪,自带一股摄人心魄的风情。
当时,辽东大地上,努尔哈赤以自己的雄才大略,能征善战,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成为了蒙古各部争相依附的对象。

莽古思为了给自己在乱世中,找到一个强大的靠山,答应了努尔哈赤的联姻请求,决定将爱女哲哲,嫁给努尔哈赤第八子皇太极。
1614年,哲哲在一众蒙古至亲的护送下,长途跋涉,来到了建州女真。
努尔哈赤为她和皇太极,举行了盛大的结婚典礼。
婚后,两人如胶似漆,形影不离。一个情窦初开,艳若桃李。一个意气风发,年少轻狂。尽管以前他们并没见过面,但在揭开红盖头的一刹那,四目相对,彼此都惊为天人。他是她心中的白马王子,她是他心中的如花美眷。
1626年秋天,努尔哈赤崩逝,经过一系列激烈的角逐,皇太极成为了后金的大汗,哲哲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太极的正宫福晋。

1636年,盛京城内张灯结彩,万众欢腾。后金大汗从这一天起,改称皇帝,年号崇德,改国号为清。哲哲被封为中宫皇后,统摄六宫,母仪天下,成了大清朝最尊贵的女人
当上了皇帝的皇太极,身边女人越来越多。为了爱新觉罗血脉的传承,只有三个女儿,一直生不出儿子的哲哲,陆续将自己的两个侄女布木布泰和海兰珠,都给皇太极纳入后宫,做了妃子。希望她俩能够给皇太极多生出几个皇子来,让皇太极多子多孙,江山社稷后继有人。
皇太极深受感动,直夸哲哲有中宫皇后的胸怀和肚量,是世界上最贤惠的妻子。
无数个月朗星稀之夜,她身单影只地站在清宁宫窗前。时间长了,她也就习惯了独守空房的每个夜晚。
皇太极的眼里,除了海兰珠,谁都看不到了。他宠海兰珠,宠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
后来,海兰珠病逝。
海兰珠这一走,将皇太极的魂魄都带走了。他变得萎靡不振,无心于朝政,每日痴呆呆地捧着海兰珠的遗物发呆。
哲哲担心皇太极的身体,她想尽办法为皇太极改善伙食,亲自用小勺一口一口地喂皇太极吃东西。她希望他能走出痛苦,恢复往日的英明威武,天下所有的苍生百姓,都在等待着他把国家治理得繁荣富强,领着他们过上好日子。
可皇太极却顾不了这么多了,他满脑袋都是海兰珠,昏昏沉沉中,他握着哲哲的手,梦呓般地叫着海兰珠的名字。

1643年秋天,连绵病榻多日的皇太极,突然口吐鲜血,永远地离开了她,离开了这个世界。
哲哲悲痛欲绝,她忘记了一宫之主的尊贵,放声大哭。
面对突然空出来的皇位,各方势力虎视眈眈,志在必得,剑拔弩张。作为皇太极遗孀,哲哲拥有绝对的话语权。
为了使皇太极建立起来的清朝,能够平稳地过渡下去,不产生内讧,避免有可能引发的流血和牺牲。哲哲和布木布泰一同说服豪格,放弃了对皇权的争夺,并做通了大贝勒代善的思想工作,迫使多尔衮同意立布木布泰的儿子福临为皇上。
最终,各方偃旗息鼓,达成共识。布木布泰儿子福临顺利即位,年号顺治,是为清世祖。
哲哲和布木布泰都成了皇太后,并随同福临一同入关,进驻紫禁城。
1649年,哲哲病逝,终年五十岁,和皇太极合葬于沈阳昭陵。

纵观哲哲的一生,其实很不简单。这些年,随着清宫影视剧的热播,人们对布木布泰和海兰珠耳熟能详,却忽视了哲哲的光芒。和她的两个侄女比起来,哲哲不但不相形见绌,反而可能会更胜一筹。
问什么这么说呢?
在母以子贵的帝王之家,既没有亲生儿子可以依靠,又没有夫君长盛不衰的专宠,却能稳居中宫位置,二十多年屹立不倒,这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之所以能够出现这一奇迹,一定是和哲哲的能力有关系。
据史书记载,哲哲是一个不折不扣完美妻子。她和皇太极不但是夫妻关系,更是合作伙伴关系。她知道皇太极想要什么,她也知道自己想得到什么。她上得了厅堂,也下得了厨房。她是皇太极的定海神针,压得住风吹草动,也稳得住后宫嘈杂的阵脚。再棘手的事情,她都有圆满解决的办法。皇太极对哲哲不但是信任、尊重、更多的是依赖。
凡是皇宫里有迎来送往的重大场合,哲哲都会率领后宫嫔妃大方地出席,她的言谈举止,自带一种无与伦比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是一个气场和能量都非常强大的女人。汉族女子的娇柔和蒙古女子的豪爽,在她身上得到了完美的统一。她的休养与素质恰到好处,看似波澜不惊般中庸,实则静水流深蕴藏大智慧,只有她才配当皇太极的皇后!
1629年冬,后金(清朝前身)汗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这场被称为“己巳之变”的战役,因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千里驰援而成为明末战争史的关键转折点...
皇太极的皇后 袁崇焕 2025-10-31 太后下嫁之谜:多尔衮与孝庄的绯闻,是历史真相还是政治阴谋?清初皇室最引人入胜的谜题,莫过于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关系。三百余年来,从民间野史到影视创作,这段“叔嫂恋”被演绎得跌宕起伏:有人坚信孝庄为保儿子顺治帝的皇位,委身...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28 苏麻喇姑:跨越阶层的葬礼传奇——透视清宫权力网络中的情感密码1705年深秋,93岁高龄的苏麻喇姑在紫禁城殁世。这位出身蒙古牧民家庭的侍女,却以嫔礼规格下葬,灵柩停放于孝庄太皇太后暂安奉殿,最终葬于昭西陵东南新城东墙外。这...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苏麻喇姑 2025-10-27 孝庄遗愿:一场跨越三朝的安葬之谜1688年寒冬,七十五岁的孝庄太后在紫禁城慈宁宫留下最后一道谕令:“太宗山陵奉安已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这道遗嘱如同一枚投入历史...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2025-10-20 权力与情殇:大玉儿与多尔衮的千年未解之谜在清初波谲云诡的政坛中,孝庄文皇后布木布泰(即“大玉儿”)与睿亲王多尔衮的爱恨纠葛,始终如一团迷雾笼罩着历史长河。这段关系既是满蒙贵族联姻的政治产物,又因权力博...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10-17 1629年北京围城:袁崇焕回援的军事影响与历史困局1629年冬,后金(清朝前身)汗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城下。这场被称为“己巳之变”的战役,因袁崇焕率关宁铁骑千里驰援而成为明末战争史的关键转折点...
皇太极的皇后 袁崇焕 2025-10-16 太后下嫁迷雾:多尔衮与孝庄的权力博弈与历史想象清初历史中,多尔衮与孝庄太后的关系始终笼罩在层层迷雾中。野史笔记、影视作品将这段历史渲染成“痴情王爷与隐忍太后”的凄美爱情,而正史却仅以“叔嫂”二字定义两人关系...
孝庄文皇后和多尔衮什么关系 多尔衮怎么死的 2025-10-13 鳌拜手握重兵却未造反:权力困局下的忠诚与现实公元1669年,康熙帝以“布库戏”为名诱捕鳌拜,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终结了鳌拜的权臣生涯。作为清朝三代元勋、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在皇太极、顺治两朝立下赫赫战功,更在...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0 哲哲皇后:五十一载春秋,见证大清开国风云哲哲皇后,这位出身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传奇女性,以五十一载春秋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历史篇章。作为清太宗皇太极的皇后,她不仅是满蒙联姻的典范,更是大清王朝首位中宫皇后,其...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23 明末熊廷弼:军事天才与政治悲剧的双重镜像在明末风雨飘摇的辽东战场上,熊廷弼以“铁血书生”的姿态横空出世,用三年时间重建辽东防线,令皇太极感叹“熊经略在,安敢南顾”。然而,这位被后世称为“唯一能扼杀后金...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9-12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