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样一位皇帝身处中国历史的重大转折,教科书都将公元1840年定义为中国古代史和近代史的时间分割点。事实证明,具备优良品质的皇帝根本无力掌控历史之转折,中国此后一个世纪都在饱受外国侵略者的践踏,劳苦大众在水深火热之中苦苦挣扎。底层百姓由于生活所迫纷纷揭竿而起,内忧加之外患的双重打击,让我们这个曾经自诩为天朝上国的泱泱帝国每况愈下。尽管这一切不能够都算在道光皇帝一个人头上,但是作为当时清朝的皇帝无疑是脱不了干系的。
道光皇帝名叫爱新觉罗·旻宁,这是他登极之后更改过的名字,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他的名字叫爱新觉罗·绵宁。其实在他还是皇子的时候没有多少人看好他能最终继承皇位,尽管他是嫡长子,因为在他之前,清朝皇帝没有一位是嫡子出身,所以他的嫡长子身份根本毫无优势,此外,他从不热衷于政治,更不愿意与当朝权力中枢的大臣们来往,在他看来与这么权贵们交往是危险的,因为自己的父亲嘉庆皇帝很忌讳皇子、皇亲们与大臣交往,在嘉庆皇帝的眼中任何以某位皇亲国戚组成的政治团体,那绝对是篡位的苗头,一旦发现绝对是严惩不贷,这一点嘉庆皇帝和他的父亲乾隆皇帝像极了。
后来的事实证明,正是因为绵宁对政治的“毫不关心”成就了自己,看来权威之下如何学会韬光养晦是多么重要,可能这正是道光皇帝的智慧,当然这也是形成了他后来缺乏创造力的执政风格的主要原因。

皇子时代的绵宁,唯一一次在父皇面前展露身手的事情就是“保卫紫禁城”。
关于清仁宗嘉庆皇帝究竟是一位怎样的帝王,史学界对他的评价也不是很一致,他究竟是一位为人还算和善的平庸好人呢,还是性情暴戾的残酷暴君?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嘉庆皇帝执政时期,大清王朝并没有丝毫好转之迹象,人民起义可谓是遍地开花且愈演愈烈,尤其以白莲教和天理教最为著名。并且这个天理教还真干了一件经天纬地的大事——攻占紫禁城。倘若这天理教的发展实力肩比当年的李闯王,“占领皇宫”至少可以称之为梦想而非幻想,可惜天理教只是散落地方的歪门邪教,整个教会信徒也不过区区几万人而已,就凭这个实力也想要占领皇宫,甚至是欲杀皇帝老儿并取而代之坐拥天下,这不是痴人说梦和天方夜谭还能是什么?但实际情况是天理教教徒确实打入了紫禁城,甚至已经到了皇宫宫闱之内,幸好嘉庆皇帝当时不在皇宫,否则意外也不是不可能发生。
至于这匪夷所思之事件如何成为事实并非本文之重点,所以不做赘述,重点是绵宁表现十分神勇。当时正在皇宫内读书的他听闻紫禁城内之喧闹,出门一看发现有贼人闯了进来,转身进屋取出鸟枪当场击毙两名试图翻墙而过的恶徒,不得不说绵宁平时勤奋地练习骑射,在此时确实派上了用场。
事件平息之后,嘉庆皇帝就发了一份罪己诏,从形式上检讨了自己的某些错误。再之后,嘉庆皇帝对于绵宁的英勇表现表示十分肯定,特意分封绵宁为“和硕智亲王”。只是封了亲王之后的绵宁依旧过着远离政治而“蛰伏”的日子。
从日后道光皇帝的执政表现来看,他并非是一位素有心机之人,所以我们很难将他的“蛰伏”和他的曾祖雍正皇帝相提并论。雍正皇帝在为皇子之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蛰伏,他有自己的政治团体为自己出谋划策,并且在其他政团纷纷浮出水面之后,他的针对性也就十分明确了,只要做到有的放矢,胜利就有可能。事实证明,雍正皇帝确实是技高一筹,致胜于龙潭虎穴之中。而反观道光皇帝,他真的是孤立无援,他的生母虽是嘉庆皇帝的结发之妻,但是早早离世,而他所结交的朋友多是嘉庆朝落魄之臣,都是些对政局毫无影响之人。可能对于绵宁自己来说,唯一的希望就是那藏匿在“正大光明”匾额之后,那秘密建储的宝匣,希望父皇早早就将自己的名字写在宝匣之中,并且没有更改。

世间之事往往是无心插柳,虽说绵宁不无登基宝殿之梦想,但是他更多时候仅仅是做好分内之事而无非分之想。嘉庆四年的时候,亲政的嘉庆皇帝就将他的嫡长子的名字写进了那个密匣之内,直到嘉庆二十五年嘉庆皇帝咽气之时,他都没有更改过。这一切都得益于绵宁自己对政治的“漠不关心”,更得益于他的继母,嘉庆皇帝的时任皇后——孝和睿皇后钮钴禄氏。
据说嘉庆皇帝在弥留之际有了想要更改密匣储君之名的想法,被更换之人正是孝和睿皇后的亲生子绵忻。但是孝和睿皇后以大局为重,为了避免临时易储可能会造成兄弟相残,甚至是朝纲震动等重大不良影响,因此她坚决反对改立自己的儿子绵忻。为了彻底断了自己儿子的念想,她在嘉庆皇帝驾崩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发了一道懿旨,大致内容就是说绵宁是大行皇帝钦定太子,是唯一合法的继承人。
老皇后以自己的深明大义,化解了这次因皇权交接而可能引起的巨大政治风波,我们不得不佩服她老人家的睿智和无私。登基之后的绵宁,此时我们应该称呼他为道光皇帝,对他的继母确实做到了胜如亲母一般的礼遇。老太太活到以七十四岁之高龄,真正是一位人生赢家。
不管怎样,道光皇帝还是有惊无险的成为大清王朝的第八位皇帝,只是他的肩头实在是孱弱,根本无力肩负历史的重担,大清王朝这艘破旧的大船在道光一朝正式开启了沉没模式。
在晚清风雨飘摇的政局中,恭亲王奕訢以“帝才”之誉成为咸丰、同治、光绪三朝的核心人物。他不仅是清末洋务运动的主要领导者,更是中国近代外交体系的奠基人。这位道光帝第...
咸丰皇帝怎么死的 光绪是谁的儿子 2025-11-25 钮祜禄·讷亲: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权臣与悲剧将领钮祜禄·讷亲,作为清朝雍正、乾隆时期的重要大臣与将领,其一生跌宕起伏,既曾权倾朝野,又因一场战役的失利而身败名裂,最终以悲剧收场。显赫家世与早年发迹钮祜禄·讷亲...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禩:清圣祖康熙帝第八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禩,作为清圣祖康熙帝的第八子,在清朝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却又充满悲剧色彩的一笔。他的一生,从备受宠爱到深陷夺嫡漩涡,再到最终被雍正帝打压至死,...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爱新觉罗·胤禵: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的风云人生爱新觉罗·胤禵(1688年2月10日—1755年2月16日),清朝宗室,清圣祖康熙帝第十四子,雍正帝同母弟,生母为孝恭仁皇后乌雅氏。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在康熙朝备...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李莲英:清末慈禧时期总管太监的复杂人生李莲英(1848年11月12日—1911年3月4日),原名李进喜,道光二十八年出生于顺天府大城县(今河北大城县臧屯乡李贾村),祖籍山东齐河,是清末慈禧时期最具影...
李莲英死亡之谜 道光后面是什么皇帝 2025-11-25 胤禟:康熙帝第九子的风云人生与悲剧结局爱新觉罗·胤禟(1683年10月17日—1726年9月22日),后改名允禟,是清圣祖康熙帝的第九子,雍正帝异母弟,生母为宜妃郭络罗氏。作为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5 欧鹏:绰号摩云金翅的梁山好汉在古典名著《水浒传》的浩瀚星空中,欧鹏以其独特的绰号“摩云金翅”和鲜明的个性,成为梁山好汉中令人难以忘怀的一员。他的一生,从军户子弟到绿林豪杰,再到梁山好汉,充...
林豪 2025-11-25 康熙大帝: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的传奇一生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作为清朝第四位皇帝,也是清定都北京后的第二位皇帝,在位长达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君主。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文治武功皆达...
康熙的儿子们 玄烨 2025-11-24 和琳:清朝名将,大学士和珅之弟在清朝的历史长河中,和琳虽常因兄长和珅的权势而被提及,但他自身实为一位骁勇善战、功绩卓著的名将。作为大学士和珅的亲弟弟,和琳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以自己的军事...
和珅 2025-11-24 和硕和惠公主:清朝宫廷中的璀璨明珠和硕和惠公主(1714年11月16日—1731年11月2日),作为清朝康熙帝的孙女、怡贤亲王胤祥的第四女,同时也是雍正帝的养女,她的一生虽短暂却充满传奇色彩,在...
康熙的儿子们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11-21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