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袁术是汉末第一个称帝的。“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资料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三国演义》中,孙坚在参加讨董之战后,在残破的洛阳城得到了传国玉玺。这个玉玺传到了他的儿子孙策手中,孙策为了平定江东,用这个玉玺作质押,向袁术借了一批人马。袁术在得到传国玉玺后野心膨胀,公然称帝,被群雄所灭。那么,如果传国玉玺没有落到袁术手中,他是不是不会这么快灭亡呢?
一、传国玉玺是如何落入袁术之手的。
汉朝的传国玉玺是皇权的象征,据说他是秦始皇称帝时的产物。在刘邦灭亡秦朝后,便接管了这个皇权的象征,并一代代流传下来。当时王莽篡位的时候,派人去向汉平帝的皇后索取玉玺。身为王莽女儿的皇后,将玉玺摔在地上,摔掉了玉玺的一角。王莽用黄金镶嵌了缺口,依然用它登基了。
由于有了这些传奇色彩,更是给这个传国玉玺披上了神圣的外衣。在东汉末年的战乱中,为了证明自己政权的合法化,这个传国玉玺也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对象。在《三国演义》中,就专门有对这个传国玉玺的描述。
在讨董联军攻破虎牢关后,感到形势不利的董卓,决定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在离去的时候,董卓派兵将洛阳抢掠一空,把百姓全部迁走,并放火烧毁了城市。当讨董联军来到城中时,洛阳城已经是空无一人,只剩下残垣断壁。
孙坚在清理宫殿的时候,无意间在井中得到了传国玉玺。孙坚拒绝了袁绍的索取,回师南方。在半路上又被刘表截击,好不容易才回到江东。后来在与刘表的冲突中,孙坚战死,他的儿子孙策被迫投奔了袁术。
孙策在袁术麾下很不得志,一心想要恢复祖辈的事业。他在得到孙坚旧部的拥戴后,将传国玉玺质押在袁术手中,借得三千兵士,五百马匹,去攻打江东。经过一番苦战,孙策迅速平定了江东,而传国玉玺则就此落到了袁术的手中。
二、有无传国玉玺也阻遏不了袁术称帝的野心。
在历史的记载中,并没有记载袁术是否得到过传国玉玺。不过在袁绍的记载中,倒是写了一件类似的事情。《三国演义》的作者应该是由此产生的灵感,将这件事稍加改动,转嫁到了袁术的身上。
那是在董卓撤往关中之后,曹操还一直鼓动联军对董卓进行追击。但是联军的各路诸侯都各怀鬼胎,不愿意再出兵追击。曹操无奈之下,只得自己率领军队追击,但是遭到了惨败。面对这种情况,联军解散的时刻也来临了。
袁绍与曹操是发小,两人平时关系很好,还一起做过偷鸡摸狗的勾当。因此袁绍想要拉拢曹操,让曹操为自己效力。在一次宴会上,袁绍把得到的一方玉印向曹操显示。曹操看到后假意大笑,对袁绍说我是不会听命于你的。
曹操把这件事当成两人之间的恶作剧处理,温和地拒绝了袁绍的拉拢,但是心中对此十分厌恶。我们可想而知,这方玉印应该是传国玉玺一类的东西。只是为了避讳国玺,才说是玉印。袁绍向曹操显示这方玉印,就是想暴露自己改朝换代的野心。
在袁绍和曹操的对话中,也暴露了这一点。袁绍对曹操说了自己夺取天下的方案,那就是先统一北方州郡,然后动员境内和边境少数民族的兵力,南下争夺天下。曹操则回答说自己要依靠自己的智谋来抵挡,无往不利。从双方针锋相对的话语中,可以看到袁绍企图统一天下,称帝的野心。
相比于比较含蓄的袁绍,袁术的野心暴露得更为明显。他不但依仗袁氏“四世三公”的社会资源,还以自己是袁氏的嫡子自居,认为自己才是袁氏的正统。再加上袁术这个人的个性突出,史称他“以侠气闻名”。袁术做事风格远不如袁绍稳重,因此他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成为东汉末年唯一胆敢称帝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袁术是因为得到了传国玉玺,认为自己天命所归而称帝的。在历史上,袁术早就想称帝,他是以流传很久的谶语作为借口的。那就是从西汉时就流传的“代汉者,当途高也”。袁术字公路,认为这个谶语和自己的名字相对照。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左右袁术称帝的不是传国玉玺,而是他的野心。袁术凭借着袁氏“四世三公”的社会资源,凭借着自己是袁氏嫡子的身份地位,凭借着自己独霸一方的形势,一心想要改朝换代,成为新的皇帝。就算是没有传国玉玺,没有谶语,袁术也要制造出理由,来让自己的称帝合法化,达成自己的野心。
三、无论袁术是否称帝也必将灭亡。
袁术能够成为独霸一方的诸侯,自然有他的过人之处。首先他拥有“四世三公”的社会资源,袁氏的门生故吏遍天下,他到任何地方都能够得到这些人的帮助。正是在这些人的帮助下,袁术能够多次东山再起,始终能够占据一块地盘立足。
其次,袁术为人侠义,能够得到江湖上很多人的支持。在整个东汉后期,主动出兵去帮助旁人,次数最多的就是袁术了。他先后帮助过孙坚、孙策、吕布等人,在大家心中留下了不错的口碑。因此,有很多江湖绿林的武装主动投奔到袁术麾下为他效力。
拥有一块比较稳固的地盘,拥有一支强大的武装,再加上在社会、江湖上的口碑不错,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这使得袁术野心膨胀,急于实现自己称帝的愿望。可是出乎袁术意料之外的是,他的称帝反而加速了自己的灭亡。
在袁术称帝后,他的手下很多人看清了他的真面目,选择了离开。这就严重削弱了袁术的实力,并且引发了他的集团内部的分裂。更让袁术想不到的是,他还遭到了周围诸侯的围攻。曹操纠集刘备、吕布等势力发起对袁术的攻击,使得袁术屡遭惨败,一蹶不振。
袁术的灭亡确实与他称帝有关,正是因为他的称帝引起了群雄的围攻。这是因为袁术智术浅薄,没有深谋远虑造成的。他的实力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却要强行推行自己的决定,自然遭到了灭亡的下场。
不过我们退一步来看,袁术的灭亡不在于他是否称帝。因为袁术这个人缺乏政治才能,可是其人还志大才疏,不可一世,这使得他的手下众叛亲离。袁术对自己控制区的百姓横征暴敛,为了自己穷奢极欲不择手段。
从史书中我们可以看到,袁术的后宫都穿着华丽,粮食和肉吃不完。而其他的士兵却吃不饱饭,控制区的物资被搜刮一空,百姓更是活不下去。袁术如此统治,是不可能长久下去的。再加上他位于曹操的侧翼,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一定会想方设法除掉他的。
因此,在袁术称帝后,曹操马谡借着这个机会,打着汉献帝的旗号出兵讨伐袁术。而那些袁术周边的诸侯也利用这个大义的名分,来为自己捞取好处,袁术的败亡也随之而来。不过我们应该看到,即便是袁术不称帝,他的统治也不会长久。没有政治才能的袁术,终究会灭亡在他人之手。只不过是他的称帝举动,让他的灭亡来得早一些罢了。
袁术称帝是他灭亡的重要原因。袁术的称帝,与他获得的传国玉玺有关,这件事让他感到自己是天命所归。但是因为他不顾大家的反对,强行称帝,使得自己的部下众叛亲离,还招致了曹操、刘备、吕布等人的围攻。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袁术走投无路而死。
不过我们看袁术的经历,就会明白他称帝是因为自己的野心导致的,得到传国玉玺只是让他找到了借口。没有传国玉玺,他也会用对应谶语而称帝。再加上袁术政治能力有限,灭亡只是时间早晚的事情,称帝只不过是让他的灭亡时间提前了一些而已。
黄盖,字公覆,零陵郡泉陵县(今湖南省永州市)人,作为汉末三国时期孙吴政权的核心将领,其军事生涯贯穿了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主君的征伐历程。这位以“苦肉计”闻名于世...
孙权 孙策 2025-09-11 红颜未老恩先断:大乔的命运与三国乱世的女性悲歌东汉末年,庐江皖城的晨雾中,两位国色天香的少女推开雕花木窗,她们的命运即将随孙策、周瑜的马蹄声改写。大乔,这位江东传奇女子,在史书与传说的夹缝中,留下了一段充满...
孙策 周瑜 2025-09-05 公孙策女儿的命运悲歌:法理与人情的千年叩问在包拯断案的传奇故事中,公孙策作为"再世诸葛"般的智囊,其女儿的结局始终笼罩在悲剧的阴影下。这个承载着父爱与法理冲突的角色,...
孙策 2025-08-15 孙匡字季佐:乱世中短暂绽放的宗室之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江东孙氏以勇毅与谋略在乱世中崛起,成为一方割据势力。在孙坚、孙策、孙权等核心人物的光芒下,孙匡作为孙坚第四子、孙权胞弟,虽未在政治舞台上留下...
孙权 孙策 2025-07-29 孙策为何不传位孙翊:江东基业背后的政治权衡建安五年(200年),年仅二十六岁的孙策在丹徒狩猎时遭刺客伏击,生命垂危。临终前,这位江东小霸王做出一个改变三国格局的决定:将印绶兵符交给二弟孙权,而非性格更似...
孙权 孙策 2025-07-01 江东绝色终归何处?大乔结局的历史迷雾与文化想象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烽烟中,大乔与小乔这对“国色”姐妹花如流星划过天际。建安四年(199年)皖城破后,大乔成为孙策的夫人,然而这段婚姻仅维系两年便因孙策遇刺戛然而止...
孙策 2025-06-20 韩当之死:并非战场被杀,而是病逝后的家族悲剧在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东吴涌现出众多名将,韩当便是其中一位。他历经孙坚、孙策、孙权三代,为江东基业的稳固和吴国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被陈寿盛赞为“江表...
孙权 孙策 2025-05-30 孙匡婚事背后的政治联姻,与复仇并无关联在三国时期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孙匡作为孙坚的第四子、孙策与孙权的弟弟,其婚姻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政治考量,而所谓“为妻子报仇”的说法,实则与史实不符。孙匡其人及家...
孙权 孙策 2025-05-06 吕蒙杀人得赏识:是偶然还是才华使然?在三国历史的长河中,吕蒙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智谋,成为了东吴的杰出将领。然而,他的崛起之路却颇为传奇,尤其是他早年因杀人而意外得到孙策赏识的故事,更是引发了后人...
孙策 吕蒙 2025-03-21 孙策周瑜若在世,能否改写三国格局击败曹操?在三国历史的波澜壮阔中,孙策与周瑜无疑是东吴阵营中最为耀眼的两颗明星。他们英勇善战,智谋过人,为东吴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天妒英才,孙策与周瑜均英年早逝,...
曹操怎么死的 孙策 2025-03-21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