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了解:刘备传位的读者,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刘备有四个儿子,他为什么要传位给资质平平的刘禅?
后人之所以有“扶不起的阿斗”的典故,是因为刘禅身边有诸多历史名角的情况下却不见他的政治抱负,这个阿斗长大成人后对于父亲的政治抱负一点都不关心,毫无进取心可言。在权力巅峰之际竟宠信宦官黄皓,弄得蜀国朝内人心惶惶。
除此之外,在邓艾偷渡阴平后,蜀国一方本身实力兼备,却不曾被刘禅的不战而降而延误战机,最终不仅失去了战事的主导权,也损失了多名将士。在司马家族逐渐掌权后,刘禅在问及过往时竟然还说出了“乐不思蜀”这样大逆不道的话,由此更是奠定了其愚蠢和不思进取的一面。
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败家子,刘备为什么还有将位置传给他呢?实际上,这主要有三层原因,这第一层便涉及了古代帝王的沿袭制度,刘禅作为刘备的长子,在古代是一个很吃香的身份,长子在帝王家族中更是如此,自从秦始皇创建帝制以来,嫡长子沿袭皇位的习惯素来便有。
从古代伦理秩序的背景来看,刘备遵循了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众所周知,刘备是个非常尊师重道的人,其本身以织席贩履的身份出道,但是这也丝毫不动摇其想要匡扶汉室的决心,在后面的三国纷争中,他往往向外界传递出汉室正统的信息,以自身的势力谋得支持,把位置传给长子刘禅自然也免去诸多争议。
第二层原因便是刘禅背后有诸多“大佬”的支持。刘禅是刘备年纪大了才生出的儿子,这对于关羽、张飞和诸葛亮等人来说,这个儿子就是蜀国的希望,因此他们在蜀国效力时始终都在护着这个“希望”,希冀他能在日后接过父亲的单子,带领蜀国匡扶汉室。
刘备在命名刘禅时更是将字用成了“公嗣”,嗣在古代本身就非常特殊,往往象征着家庭中关键子女的身份,可见在刘禅出生之际,刘备个人实际上便寄予厚望,只可以刘备怎么也想不到,这个儿子长大后竟这么不思进取,把先辈打下的江山纷纷挥霍。
第三层原因还得从刘禅的个人资质说起。说起刘禅的资质,很多人认为他“资质平平”,但其实不然,历史上的刘禅本身还是有非常高的资质的,诸葛亮就评价他非常爱护下士,天资非常高,为人还十分机智。
在刘禅未成年之际,刘备便让他大量学习书籍,以修炼个人品性,历史、时政和策略等书籍遍布他的书房,他自然也没有错过刘备严苛的要求,在日渐的成长中逐渐阅览了众多书籍,可见其本身并非脑子出了问题,对于先辈的厚爱也倍加珍惜。
后人之所以称刘禅为智障和败家子,这其实还是受到了片面舆论的影响。众所周知,刘禅是蜀国走向毁灭的一大因素,司马昭当时的权力已然可以颠覆朝廷,为了让自己的名号更正义,他们想要污蔑刘禅昏庸无能自然也说得过去,因此后人对于刘禅的评价主要还是以司马昭一方的舆论为主。
真实的刘禅绝对不是后人所说的资质平平之人,其本身具备成就一代君王的条件,只不过司马昭家族为了使得自己的谋朝篡位更正义化而歪曲了事实,作为帝国的余晖,刘禅注定会被他们钉在耻辱的历史上,否者司马家族又怎么开始新的朝代“魏”呢?
相比其余三子“刘封”、“刘理”和“刘永”,刘禅的资质实际上更胜一筹,刘备将位置传给他也说得过去。从刘备对于其余三子的态度也可以了解,刘备实际上还是存有很大的私心的,其余三子或非亲生或用兵不当而被刘备不信任,更谈不上将位置传给他们了。
结语:至于说刘禅宠信宦官和不战而降,这些做法都是其执掌权力的末端出现的,初始时依旧能够与诸葛亮等人共进退,只能说在皇朝重启的旅途中日渐消磨了他的耐心,渐渐地对于统一三国失去了多大的野心,在诸葛亮死后他深知大势已去,匡扶汉室终究还是不现实,最终他选择了躺平。
建安十二年(207年)冬,刘备三顾茅庐,在襄阳城西二十里的隆中草庐中与诸葛亮展开了一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对话。这场被后世称为《隆中对》的战略谋划,不仅为刘备集团指明...
诸葛亮 刘备 2025-06-30 费诗一席话,如何让傲气的关羽俯首受命?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进位汉中王,遣费诗赴荆州授关羽前将军印。当关羽得知黄忠同列四方将军时,勃然大怒:“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拒不受命。这场风波因费诗...
关羽 刘备 2025-06-23 霍弋与姜维联手:蜀汉末年的“如果”与历史的必然蜀汉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兵临成都,后主刘禅出降,蜀汉灭亡。此时,远在南中(今云南、贵州一带)的庲降都督霍弋,与驻守剑阁的姜维,均未料到政权崩塌如此迅速...
刘禅 2025-06-23 法正:蜀汉政权背后的谋略大师与权力密码在三国群雄并起的时代,法正(176-220)犹如一颗流星划过蜀汉的政治天空。这位出身关中名门的谋士,以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军事谋略,成为刘备集团从流窜诸侯到割据一方...
刘备 2025-06-20 乱世孤忠:段煨的生存哲学与东汉末年的权力游戏在东汉末年的权力漩涡中,段煨的名字如同暗夜流星,虽不及曹操、刘备般耀眼,却以其独特的生存智慧在史册中留下深刻印记。这位出身武威豪族的凉州军阀,在董卓覆灭后的乱世...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6-20 君臣相知还是终身误读?——解析刘备与诸葛亮的权力困局在传统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君臣际遇被塑造成“如鱼得水”的千古佳话。然而拨开《三国演义》的文学滤镜,从正史《三国志》的蛛丝马迹中,却能窥见这段关系背后隐藏着深刻...
诸葛亮 刘备 2025-06-10 汉中之战:三国名将陨落的巅峰对决建安二十二年(217年)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与曹操在汉中盆地展开长达两年的战略决战。这场被后世称为“汉中之战”的战役,不仅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山地攻...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6-06 秦宓:从谏臣之死到历史真相的考辨在《三国演义》的叙事中,秦宓因直言进谏触怒刘备,险些成为刀下亡魂的情节令人印象深刻。然而,拨开文学创作的迷雾,真实的秦宓不仅未被斩首,反而以蜀汉重臣的身份走完一...
刘备 2025-06-05 刘备与刘弘:历史中的父子关系考辨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刘备作为蜀汉政权的开创者,其身世背景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中,刘备是否为刘弘之子这一疑问,在诸多史料与传说中交织,引发了广泛的探讨...
刘备 刘弘 2025-05-28 刘备十大名言:洞察乱世英雄的智慧与仁德在三国时期的风云变幻中,刘备以其独特的魅力和智慧,成为了一代枭雄。他留下的诸多名言,不仅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处世之道,更展现了他在乱世中崛起的智慧与仁德。以下便...
刘备 2025-05-2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