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秦朝末年,陈胜吴广第一个起义,之后原本六国的贵族们都开始了反对秦国统治,项梁作为楚国的代表人物,拥立了楚怀王,不过这个楚怀王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傀儡,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楚王而已。换句话说,楚怀王本身是并没有什么实权的,就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但是,这样一个对项羽来说并没有什么威胁的人,最终却还是被项羽杀掉了,这究竟是为什么呢?项羽为何要杀掉楚怀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楚国自楚怀王客死异乡以来,就对秦国有着刻骨之恨,所以当时的楚南公讲:“楚虽三户,亡秦必楚”。秦朝末年,楚国人非常的露脸,首先发难的陈胜、吴广是楚国人,刘邦是楚国人,项梁也是楚国人。而从陈胜、吴广起义以来,就是打着“张楚”的名号收拢民心。
秦末起义军的政治格局,一直都是尊“楚”,陈胜起义失败以后,秦嘉趁机拥立景驹为楚王,妄图借此取代陈胜的江湖地位,但是后来又被项梁所取代。项梁采用了范增的建议,同样选择尊楚,就从民间找到了当年楚怀王的孙子熊心立为楚王,熊心当时正在野地里放羊。
“楚怀王”是楚王熊槐的谥号,但是这个谥号在楚地有很大的影响力,所以项梁干脆就直接让熊心号称“楚怀王”,这里的“楚怀王”就不是谥号了。项梁灭掉了秦嘉以后,就成了起义军中最有影响力的人,当时的刘邦、齐国、赵国等都屈居项梁之下,而项梁也把楚怀王熊心当成了一个傀儡。
但是项梁却做错了两件事,第一件是对楚怀王的控制力不够,项梁立熊心为楚王以后,封陈婴为上柱国,自己在外面带兵,对楚怀王缺乏防备。而楚怀王这个放羊的娃娃,虽然因为项梁才能当上楚王,但是他却并不甘心做一个傀儡,而且极力的想削弱项氏叔侄的影响力,所以他暗自笼络了很多人,比如刘邦、宋义等。
项梁所犯得第二个错误就是太过于自大,在他活着的时候没有替项羽树立威信,没有替项羽扶持自己的势力。而项梁在东阿打败章邯以后,因为骄矜自大不久就战死在定陶,他死的太过于突然,在他活着的时候项氏一家独大,但是他一死,尚没有什么威信的项羽就没有控制局势的能力了。
这个时候,楚国的军事力量主要有三支,第一支是项梁的队伍,由项梁的部将吕臣带领;第二支是项羽的部队;第三支是沛公刘邦的部队,刘邦不是项梁的部旧,他是在楚怀王的庇荫下逐渐的强大起来的。于是项梁一死,楚怀王就在宋义等人的帮助下,迅速的剥夺了项羽和吕臣的兵权,将这两支队伍合二为一由自己直接统辖,这样一来项梁辛辛苦苦经营起来的家底就被楚怀王照单全收了。
为了安抚吕臣,楚怀王任命他为司徒,并且封他的父亲吕青为令尹。为了安抚项羽,楚怀王封他为长安侯,鲁公,长安并不在楚国的控制范围以内,所以项羽其实并没有任何实权。而向来亲楚怀王的刘邦,则是被封为砀郡长,封武安侯,带兵驻扎在砀郡。到此时,项氏的政治生涯差一点就结束了,楚怀王对项羽时刻都在提防着。
后来,章邯带兵围困赵王歇和张耳于巨鹿,作为起义军领袖的楚怀王自然要出兵相救,但是章邯是出了名的常胜将军,在此之前除了项氏叔侄还没有人能打败他,所以楚怀王只得起用了项羽。但是楚怀王对项羽非常不放心,便任命他的死党宋义为上将军带兵,赋予了他在军中绝对的权力,很大的一个目的就是为了防备项羽。只不过后来没想到的是,项羽在军中杀掉了宋义,并且自己做了假上将军。
这样一来,项梁经营起的这支军队,控制权又回到了项羽的手中,不久以后,项羽在巨鹿之战大败章邯,奠定了他在诸侯之中的地位。但是,这个时候的诸侯早已经不是项羽一家了,遥尊楚怀王的诸侯势力有很多,而且刘邦表面上还是忠于楚怀王的,所以楚怀王并不是完全失去了权力,只不过他不得不默许项羽为上将军罢了。
楚怀王对项羽的跋扈残暴和项氏在军中的影响力十分忌惮,为了对宋义事件做一些补救,楚怀王只好是退而求其次,让项羽带兵继续和章邯的主力死磕,而命刘邦西进入关接手秦朝的地盘,并且和他们立了一个“先入关者王之”的明显偏向刘邦的约定。
但是项羽又后来居上,多次打败章邯的军队,并且纳降了章邯的20多万降兵(后来给坑杀了),然后举兵西进,攻克了刘邦在函谷关的守军进入了关中。这个时候项羽的部队达到四十万,再次获得了绝对的话语权,虽然刘邦先进入了关中,但是秦国的力量却是项羽消灭的,项羽就派人去问楚怀王该怎么办,楚怀王就说了两个字:“如约”。
项羽这个时候对楚怀王已经无所顾忌,再加上他对楚王这个名号情有独钟,新仇旧恨加在一起,就把楚怀王赶到了长沙,后来又觉得太便宜他了,就派九江王黥布、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敖把楚怀王给杀了。
孙膑,战国时期齐国著名军事家,以“围魏救赵”“马陵道歼庞涓”等经典战役闻名于世。然而,相较于其辉煌的军事成就,他的家庭生活却笼罩在历史迷雾之中。关于孙膑的妻子与...
庞涓 孙膑 2025-09-15 孟尝君屠县:名士光环下的残暴真相战国时期,齐国孟尝君田文以“广纳贤士、礼贤下士”闻名,门下食客最多时达三千余人,与魏国信陵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并称“战国四公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著称的贵...
孟尝君 田文 2025-09-12 泓水之战:千年古战场的现实启示公元前638年的泓水河畔,宋襄公高举“仁义”大旗,面对渡河未竟的楚军严守“不鼓不成列”的古礼,最终以惨败收场。这场看似规模不大的战役,不仅终结了宋国争霸中原的野...
宋襄公 启 2025-09-11 楚王问鼎:春秋霸权与礼制崩坏的交响公元前606年,洛阳南郊的周王畿上空阴云密布。楚庄王亲率大军陈兵周疆,在九鼎陈列的明堂前,这位南方霸主突然发问:“九鼎之大小轻重几何?”此言一出,周大夫王孙满握...
楚庄王 2025-09-10 千年运脉:大运河开凿的历史意义与文明回响公元前486年,吴王夫差在长江与淮河之间挥动第一锹泥土,邗沟的诞生不仅拉开了中国运河文明的序幕,更在2500余年的岁月中,将这条人工水道锻造成中华文明的精神动脉...
夫差 2025-09-09 卜商:孔子门下的文学巨擘与经学传承者卜商,字子夏,尊称“卜子”或“卜子夏”,是春秋末期晋国温邑(今河南温县黄庄镇卜杨门村)人,作为孔子晚年最杰出的弟子之一,他以“文学”科高才生的身份位列“孔门十哲...
孔子 卜商 2025-09-09 弦歌东周:孔子与苌弘的师道传奇公元前518年的洛阳城,34岁的孔子携弟子南宫敬叔踏入周王室观星台。这位鲁国士人不会想到,此行将遇见改变其音乐思想的关键人物——周敬王内史大夫苌弘。这场跨越地域...
孔子 2025-09-08 孔子与子贡:误解与深意的交织——探析“孔子不喜欢子贡”的真相在《论语》的记载中,子贡作为孔子门下“言语科”的杰出代表,以巧言善辩、悟性极高著称,其名字出现频次甚至超过颜回。然而,史书中却流传着“孔子不喜欢子贡”的说法,这...
颜回 孔子 2025-09-08 颜回姓曹为何称“颜回”:姓氏与名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姓氏不仅是家族血缘的标识,更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春秋末期鲁国思想家颜回,作为孔子最得意的弟子,其姓氏“曹”与名字“回”的组合,看似矛盾,...
颜回 孔子 2025-09-08 狐突:春秋忠臣与晋文公血脉的双重见证在春秋时期晋国的历史长河中,狐突的名字与晋文公重耳的传奇命运紧密交织。作为晋献公的岳父、重耳的外祖父,狐突不仅以忠诚与智慧辅佐家族,更以“教子不二”的刚烈气节成...
晋文公 2025-09-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