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火烧连营刘备惨败,魏国为什么不趁势进攻,而进攻大胜的吴国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事实上,魏国之所以做出这种选择,其实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蜀汉不好打,也没必要打
首先,自荆州丢失以后,蜀汉的主要疆域就在益州了,而益州这个地方,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根本不好打。在历史上,要进攻益州这个地方,正常的操作都是等,等着他们内部出现动乱,再趁机进攻,如果益州内部很团结,根本就打不进去,最终会损失非常大。当年曹操打个汉中,就搞得后勤补给供应不少,最后灰溜溜的退兵,现在去打益州,很可能重蹈覆辙,最终不仅益州打不下来,还让自己处于危险之中了。
其次,没必要去打蜀汉。蜀汉最强大的时候,应该是在取得汉中大胜之后。此时的蜀汉,作用荆州、益州,可对雍凉、关中造成威胁,同时也可能从荆州北伐,对曹魏的威胁很大,但是自荆州丢失以后,蜀汉基本上就被限死在了益州,很难出外出北伐了。益州的地利,阻挡了敌人进攻的步伐,同时也限制了自己出兵,所以对于曹魏来说,此时的蜀汉,就仿佛是鸡肋一般,完全没必要去主动进攻。
事实上,自荆州丢失以后,蜀汉又在夷陵大战中遭到大败,国力损失惨重,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对外进行扩张,所以说曹魏君臣,其实是一致认为蜀汉没啥威胁了,根本用不着去攻打,甚至还降低了雍凉地区和关中地区的防守力量。在曹魏君臣看来,蜀汉接连遭到两次大败后,想恢复实力,至少也得十多年,所以在这一期间他们把大部分兵力都投入到了对付东吴的战争中,以至于对蜀汉的防备减弱了非常多,这也是为何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陇右三郡直接投降,曹魏众人大吃一惊。在大家的预想中,蜀汉已经趴下了,怎么可能这么快就站起来?
二、东吴实力膨胀,对魏国有不臣之心
襄樊之战后,孙权偷袭荆州,击杀了关羽,掌控了荆州绝大部分州郡,实力得到很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本来曹魏应该出手遏制东吴的发展,但由于曹操去世,曹丕忙着登基之事,所以无暇顾及东吴。等到曹丕地位稳固后,他其实是在考虑,到底是帮着蜀汉一起打东吴呢,还是坐山观虎斗。
要说曹丕这人,能力确实是比不上他爹曹操的,当时刘备主动示好,想要联合夹击东吴,换成曹操,肯定是厚待刘备的使者,开开心心商量怎么肢解东吴,但是曹丕却做出了坐山观虎斗的选择,置谋臣的建议于不顾。
《三国志》:后备果出兵击吴。吴悉国应之,而遣使称藩。朝臣皆贺,独晔曰:“吴绝在江、汉之表,无内臣之心久矣。陛下虽齐德有虞,然丑虏之性,未有所感。因难求臣,必难信也。彼必外迫内困,然后发此使耳。可因其穷,袭而取之。夫一日纵敌,数世之患,不可不察也。”
曹丕没有听从刘晔的建议,没有去和刘备夹击东吴,反而是坐山观虎斗,等到刘备兵败,曹丕才突然发现,东吴竟然变得这么强了,开始盘算着进攻东吴。
在刘备进攻东吴时,孙权害怕两线作战,曾向曹丕纳贡称臣,而当击败东吴取得夷陵大胜后,实力愈发膨胀,孙权也开始耍起了自己的小九九,不再像之前那么恭敬了。之前称臣于曹魏时,曹丕曾要求孙权派人到曹魏做人质,但孙权击败刘备后,便不再提起人质之事,这种行为在曹魏看来就是有不臣之心,于是曹魏众臣一致决定攻打东吴,要好好教训一下孙权。
三、曹丕感觉受到了侮辱
曹丕虽然也算是明君,但是和刘备、孙权这种权谋老手比起来,他还是太年轻了。刘备攻打东吴时,那么好的攻吴机会,曹丕没能抓住,反而被孙权一忽悠,就选择了两不相帮,而且还赐予了孙权吴王的称号,可谓是亏大了。要知道魏蜀吴三家中,魏国是取代的汉朝,刘备是汉室后裔,只有孙权没名没分,根本找不出理由割据称帝,结果现在曹丕主动送上一个吴王称号,这不就是在帮着孙权提升名分吗?
当时的曹丕,估计认为孙权是真正地投降了曹魏,所以才送给孙权这么一份大礼,结果在击败刘备后,孙权马上翻脸不认人,不愿意将自己的长子孙登送到魏国为质,这就令曹丕非常难堪了。历来称臣纳贡,都是需要把自己儿子送来做人质的,当初孙权还答应得好好的,现在却突然变卦,这不就是在浪费曹丕的感情吗?自从曹丕当皇帝开始,何曾有人如此戏耍他?孙权太坏了,曹丕受到了侮辱,必须教训他,于是曹丕不顾刘晔的劝阻,不顾东吴刚刚取得大胜,上下一心,开启了对东吴的讨伐,不过最终的结局并不是很好,曹魏出兵虽然声势浩大,但收效甚微。
在蜀汉政权的历史叙事中,刘备与诸葛亮的军事表现常被置于对比框架:前者被戏称为“常败将军”,后者则因北伐屡次受挫被质疑“不善用兵”。然而,若深入分析两人在不同历史...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从"鱼水之欢"到"君臣博弈":刘备称帝后与诸葛亮关系变迁的深层逻辑建安二十六年(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时,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接受"开府治事"的特殊授权,这种将相权与君权高度融合的安排,在三...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刘备托孤之后:诸葛亮致李严书信的政治博弈与历史深意建兴四年(226年),蜀汉政权面临内外交困的复杂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仅两年,丞相诸葛亮与托孤大臣李严的关系已悄然生变。当李严以密信形式劝诸葛亮接受九锡殊礼、...
诸葛亮 刘备 2025-09-30 蜀汉双璧:姜维与魏延的实力对比与历史定位在三国蜀汉政权中,姜维与魏延作为后期核心将领,其军事才能与战略贡献直接影响着蜀汉的存亡。两人虽同为刘备集团的中坚力量,却在战略思维、战术风格、政治智慧等方面展现...
刘备 2025-09-30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王连:从南阳县令到蜀汉重臣的传奇人生在汉末三国乱世中,王连(字文仪)以南阳郡为起点,历经刘璋、刘备两代政权,最终成为蜀汉政权中掌管经济命脉的核心人物。他的仕途轨迹与历史选择,既折射出乱世中士人的生...
刘备 2025-09-29 白帝城托孤:刘备的权谋算计与诸葛亮的生死困局公元223年,白帝城永安宫的病榻前,刘备握着诸葛亮的手说出那句“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后世将其视为君臣相知的典范。然而,当掀开史书温情脉脉的面...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9 吕布辕门射戟:一场智勇交织的权力博弈公元196年的深秋,徐州小沛城外,一场看似荒诞的赌局改写了三国初期的军事格局。吕布以一箭射中辕门戟支,迫使袁术大将纪灵退兵,解除了刘备的灭顶之灾。这场被《三国志...
吕布 刘备 2025-09-28 刘琰:从蜀汉元老到“桃色事件”牺牲品的陨落之路在三国时期的蜀汉政权中,刘琰曾是一位地位显赫却最终因荒唐行为断送前程的元老重臣。他的人生轨迹从刘备的亲密随从到诸葛亮北伐时期的冗员,最终因一场涉及皇权的“桃色事...
诸葛亮 刘备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