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朱棣和徐皇后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朱棣对徐皇后有多痴情?子女基本都是皇后所生,在她生前未立一妃。
《长恨歌》诗云:“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说帝王专情,那是在开玩笑,不过衡量皇帝是否真爱某个人不是看后宫妃子数量,而是对她的付出是否是其他妃子所望尘莫及的。
明代皇帝多奇葩,但着实出了几个痴情种子,比如明孝宗朱佑樘一生只爱张皇后一人,被塑造成唯美浪漫的帝后爱情。明成祖朱棣对徐皇后同样用情极深,在徐皇后去世后,朱棣为她空置皇后之位17年之久。

雄才伟略的朱棣明显是一个十足的宠妻狂魔,他一生总共有子女9人,其中有三子四女是徐皇后所生,在徐皇后生前更是不立一妃,对于一位帝王来讲,这是多么的情深义重。
那么徐皇后到底有什么魅力,能将一代雄主朱棣的心牢牢拴住?
出生名门,博学多才
徐皇后是明代开国功臣中山王徐达之女,惋惜在史料中并没有记录这位皇后的名字,现在大概流行两种说法,一说徐妙云,一说徐仪华,为了便于表述,以下皆以徐氏来称呼徐皇后。

徐达虽是草根出身,但对于子女教育无比重视。徐氏作为徐达长女,从小就聪明好学,在读书方面更是有一个逆天的技能:过目不忘,因而徐氏也被人称赞为“女诸生”。
何谓诸生?在明代,只有考取秀才而入学的生员才能被称为诸生,由此可见徐氏的博学多才。
徐氏在孩提时代就已经被选入宫中,侍奉在马皇后左右,而且朱元璋早早就将徐氏视作儿媳人选,这一点在徐氏亲自写的书中有明确记载:
吾在孩提时,太祖见之,指谓我先人(徐达)曰:“卿不杀人,最有阴骘,是女必贵。其以为吾儿妇,宜善视之。——《劝善书序》
也就是说,朱棣和徐氏是名副其实的青梅竹马,在婚前就已经相识。其实这也并不难理解,朱元璋的儿子们大多都娶了功臣之女为妻,比如朱标正妃是常遇春之女、朱樉次妃是邓愈之女,而朱元璋为朱棣指定的王妃就是徐达之女徐氏。
洪武九年,十七岁的朱棣和十五岁的徐氏正式结为夫妻。有人说在最纯真的少年时期产生的感情,才最容易长久,而朱棣和徐氏相濡以沫大半生印证了这一说法。
名副其实的贤内助,帮助朱棣成就帝业
在古代,富贵人家的男子三妻四妾很正常,更何况朱棣是大明藩王,然而事实却是朱棣很少有妾室,乃至于庶出子女都没几个。
也许有人说,或许是徐氏善妒才导致朱棣不敢纳妾呢?其实这种可能性非常小,徐氏从小就进宫侍奉在马皇后左右,在一代贤后的教导下,徐氏怎么也不会成为一个妒妇。

唯一的解释就是朱棣将大部分感情都倾注在了徐氏身上,这一点很容易举证。朱棣和徐氏婚后九年总共生了七个子女,差不多一年一个,直到徐氏无法生育,要了解朱棣一生只有九个子女,而徐氏就给他生了七个。
如果认为徐氏只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可就大错特错了,徐氏不仅是才女,还能排兵布阵,固守城池。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前往大宁借兵,而李景隆则趁机围攻北平,当时负责留守北平的是朱棣长子朱高炽,而朱高炽时常向徐氏问策,母子二人齐心协力,共同守城。
徐氏毕竟是将门之后,对军事也有一定了解,由于北平城兵源缺乏,徐氏便动员城中妇女,带她们登上城墙,亲自参与守城:
靖难兵起,王袭大宁,李景隆乘间进围北平。时仁宗以世子居守,凡部分备御,多禀命于后。景隆攻城急,城中兵少,后激劝将校士民妻,皆授甲登陴拒守,城卒以全。——《明史》
在北平百姓和将士的一致努力下,最终等到朱棣回援,解除围城之危,而徐氏在去世之前,仍旧感念当初妇女们的守城之举,遗憾没有回到北平犒劳她们。
朱棣对徐皇后痴情的原因
建文四年,朱棣发动的靖难之役取得成功,同年朱棣封徐氏为皇后。那么徐氏究竟有什么魅力,让朱棣在她生前不立一妃,对她痴情不已呢?

首先从一名妻子的角度来看,徐氏几乎无可挑剔,她凡事以朱棣为中心,无论朱棣做什么,她都默默支持、陪伴。朱棣毕竟是夺了侄子的皇位,他想要向世人证明,他当皇帝比建文帝要强,于是对处理国事很上心,时常过了中午都没吃午饭。
这令徐氏很心疼,为了让朱棣按时用餐,徐氏也不吃吃饭,而是等朱棣处理完事情之后再与他一起吃。其实徐氏用心良苦,用这种方法“逼迫”老公按时吃饭,毕竟身体是一切的本钱,即使国事再忙也要注意身体。
上勤于政事,或日昃未食,后亦不食以俟。——《明太宗实录》
作为皇后,徐氏同样做得相当完美,不仅悉心教导子女,约束自己家人,还经常规劝朱棣要注意民生。徐氏十分注重子女们的德行,稍有越界便严加训斥,为此朱高煦和朱高燧没少挨骂,太子朱高炽也因为两个兄弟经常受挂落。

身为后宫女主人,徐氏为自己家族谋点福利也很容易,但徐氏明白外戚之祸对朝廷危害有多深,因此坚决不同意朱棣因为她的缘故,对娘家人加官进爵,深明大义如此,称之为贤后丝毫不为过。
在徐氏弥留之际,朱棣赶来探视,还没有说话,朱棣便泪流满面,徐氏也是泣不成声,在这种时刻,徐氏仍旧劝导朱棣不要因为她而伤心,生离死别之情景实在令人感动:
上泣,后亦泣,曰:“人生死有定数,惟上割恩自爱,无以妾故伤圣心。”——《明太宗实录》
结语
在徐氏去世后,朱棣终其一生没有再提立后一事,永乐一朝只有一位皇后,那就是徐氏。朱棣后来也纳了不少嫔妃,却无一人能够取代徐氏在朱棣心中的地位,史料中一句冰冷的“帝亦不复立后。”蕴含了朱棣对亡妻刻骨铭心的思念。
参考资料:《明史》《明太宗实录》
在中国历史上,藩王造反的案例并不鲜见,但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的两次权力更迭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历史图景。前者以"玄武门之变&quot...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30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9 靖难风云中的藩王抉择:站队、观望与政治博弈公元1399年,燕王朱棣以“清君侧”为名挥师南下,这场持续四年的靖难之役不仅改写了明朝历史,更将二十余位藩王推向了权力博弈的漩涡。在朱棣与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对决...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9 永乐大帝的雄图:朱棣登基后的改革与扩张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以“靖难”之名攻破南京,推翻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改元“永乐”。这位以武力夺取天下的帝王,并未沉溺于权力巩固,而是以惊人的魄力开启了一...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24 永乐后宫血案:朱棣屠杀三千宫女的真相与权力逻辑1420年,明成祖朱棣在位期间爆发了一场震惊朝野的后宫惨案。据朝鲜史书《李朝实录》记载,朱棣因宠妃权贤妃暴毙,牵连出所谓“谋逆”阴谋,竟下令将近三千名宫女凌迟处...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铁血丹心镇南疆:明初靖难功臣顾成的传奇人生在明初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顾成以独特的军事才能与政治智慧,成为跨越朱元璋、朱允炆、朱棣三朝的传奇人物。他既是朱元璋帐前“以勇选为亲兵”的猛将,又是朱棣靖难之役...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20 朱棣立朱高炽为太子的深层用意:宗法、权谋与未来的交织永乐二年(1404年),明成祖朱棣在立储问题上做出关键抉择:将肥胖臃肿、不善骑射的长子朱高炽立为皇太子,而非更符合其尚武气质的次子朱高煦。这一决策背后,交织着宗...
朱高炽在位多长时间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靖难烽烟中的生死迷局:建文帝逃亡路线与历史真相的考古解密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靖难烽烟后的权力阴影:建文帝生死谜局中的政治博弈与历史真相公元1402年,南京城破的浓烟中,建文帝朱允炆的生死成为明朝最持久的政治谜题。朱棣以"清君侧"之名攻破应天府后,官方史书宣称...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朱允炆下落 2025-10-17 夺位者的历史分野:李世民与朱棣口碑差异的深层逻辑在中国历史上,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均以非正常手段登上帝位,但二者在后世评价中却呈现显著差异:李世民被奉为“千古一帝”,朱棣则长期背负“篡位者”的争议标签。这...
李世民传位于哪位皇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10-17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为何冲突不断 双方有哪些历史恩怨 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