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吉,一作邴吉,字少卿,西汉时期名臣,官至丞相,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丙吉少时研习律令,初任鲁国狱史,累迁廷尉监。汉武帝末奉诏治巫蛊郡邸狱,期间保护皇曾孙刘询(汉宣帝)。后任大将军霍光长史,建议迎立汉宣帝,旋封关内侯。地节三年(前67年),为太子太傅,迁御史大夫。宣帝即位后,口不言保护之功,朝臣及宣帝都不知情。元康三年(前63年),宣帝得知实情后,封丙吉为博阳侯。神爵三年(前59年)任丞相。政尚宽大。掾史不称职,辄给长假以去。
五凤三年(前55年),丙吉去世,谥号“定”。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从祀于历代帝王庙。
轶事典故
驭吏吐茵
丙吉的驾车人好喝酒,常无节制地纵饮,曾随他外出,醉后呕吐在丞相车上。西曹主吏报告丙吉,要将那人弃逐,丙吉说:“因为醉酒的过失驱逐士,将使此人在何处容身?西曹你只管忍让他,这不过是弄脏了丞相车褥罢了。”结果没弃逐车夫。这个驾车人是边郡人,熟悉边塞发奔命警戒以备非常的事,曾一次外出,看见驿骑拿着赤白口袋,是边郡发奔命书的快马到了。驾车的于是跟随驿骑到公车打听,知道是外敌侵入云中、代郡,赶快回府见丙吉报告情况,并说:“恐怕外敌侵入边郡,二千石一级长吏有年老生病受不住兵马灾难的,应可预先看顾。”丙吉认为此话很对,便召东曹察看边郡长吏,记下那些人。还未察看完,刘询下诏召见丞相、御史,拿敌人侵入边郡长吏的情况问他们,丙吉一一回答,而御史大夫仓促不能详知,因此被责备。而丙吉被称做能时刻忧虑边事不忘职守,原来是靠驾车人的力量。丙吉感叹说:“士没有不可容的,能各有长处。假如丞相不先听到驾车人的话,怎么会有被奖励的可能呢。”掾史由此更加认为丙吉贤能。
丙吉问牛
丙吉一次外出,碰上有人在打群架,死伤惨重。但丙吉经过时却不闻不问,他手下的掾史对此感到非常奇怪。
丙吉径直往前走,碰上有人赶牛。此牛跑得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热得直往外吐舌头。丙吉见此情景,特地停车,派骑吏问赶牛人说:“赶牛走了几里路?”掾史更加不解,认为丞相(丙吉)前后失问。有人因此指责丙吉。丙吉说:“百姓斗殴死人,有长安令、京兆尹处理。我作为丞相只负责考察他们的政绩功过,上奏皇上,或论功行赏,或惩罚失职。丞相不过问小事,但正值春天,天气尚未炎热到酷暑难耐、大汗淋漓的地步。我看农夫赶牛走得急促,牛热得气喘吁吁,舌头都伸出来了,显然是受了湿热,牛会因为生病而影响农事。农业是天下的根本,农事受到影响,秋天就会歉收,百姓就要饿肚子,这是危害天下百姓的大事啊。我作为三公之一,自当忧国忧民,因此才过问赶牛之事。”掾史听后,这才心悦诚服,认为丙吉颇识大体。
人物评价
褚少孙:以读书好法令至御史大夫。……明于事,有大智,后世称之。
班固:①孝宣承统,纂修洪业,亦讲论六艺,招选茂异,而萧望之、梁丘贺、夏侯胜、韦弘成、严彭祖、尹更始以儒术进,刘向、王褒以文章显,将相则张安世、赵充国、魏相、丙吉、于定国、杜延年,治民则黄霸、王成、龚遂、郑弘、召信臣、韩延寿、尹翁归、赵广汉、严延年、张敞之属,皆有功迹见述于世。②古之制名,必繇象类,远取诸物,近取诸身。故经谓君为元首,臣为股肱,明其一体,相待而成也。是故君臣相配,古今常道,自然之势也。近观汉相,高祖开基,萧、曹为冠,孝宣中兴,丙、魏有声。是时,黜陟有序,众职修理,公卿多称其位,海内兴于礼让。览其行事,岂虚乎哉!
权德舆:在汉孝宣,厉精理道,则有魏相通故事,丙吉知大体,百职修明,中兴有声。
李德裕:麟之为瑞也,仁而不触,玉之为宝也,廉而不刿,恕以及物,善不近名,高朗令终,天下无怨,似丙博阳者,王丞相、郑丞相有之矣。
宋庠:吉徒知暑近而失时,不知政败而伤气。徒知小事之不问,不知庶职之已隳。……诗曰:“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其丙吉之谓乎!后之者,或以不撄物务为高,不治政事为达,生灵殄瘁,移过于有司,岩廊拱黙,自安于高位。晋魏而下,清谈丧国者,未必不源于是也,可讥也哉。
洪迈:萧、曹、丙、魏、房、杜、姚、宋为汉、唐名相,不待诵说。……萧何且死,所推贤唯曹参;魏、丙同心辅政;房乔每议事,必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姚崇避位,荐宋公自代。唯贤知贤,宜后人之莫及也。
罗璧:陈平为宰相,不问钱、谷、讼狱,丙吉为宰相,不问横道死人,但以镇国家、理阴阳、亲诸侯、附百姓为事,汲黯为九卿,拾遗补过,范文正公所至为政,敦礼教、厚风俗,皆识其大者也。
黄震:相有纎怨于霍氏必报,吉有大恩于宣帝不言;相以严毅称,意吉以宽大辅政。丙魏之不可同日而语,明矣。
陈普:污茵驭吏习边方,阿保宫人畏霍光。丞相马前人蹀血,病牛何足累阴阳。
朱右:维我皇上,聪明天启,衷断如神。思广汉道,以昌后人。于时腹心干城,股肱臣邻,殚谋竭虑,效忠致身,显功名于当世,咸际会于风云。有如博陆侯仗义秉节,定万世策,丰功盛烈,宜尊之而不名,俾冠群列。张以忠勤,韩以有守。充国之制敌振威,魏丙之廉贞忠厚,同心辅治,垂裕不朽。刘杜之材智,梁萧之经术,苏武之节不辱,炳炳乎嘉绩。
解缙:汉朝好宰相,以前数萧何、曹参、以后,只数魏相、丙吉。
叶盛:黄霸只是州郡之才,为宰相而事钩距,固无如许精神,天下亦将无所容,而弊将不胜其多矣。若丙吉,则又伤于大鹘突。易曰:“易简,得天下之理。”孟子曰:“智者行其所无事。”宰相之道,其在是乎?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帝王将相的爱情故事往往被权谋与战火所掩盖,但汉宣帝刘病已(原名刘询)与皇后许平君的传奇,却如同一股清流,穿越千年时光,依旧令人动容。他们...
刘询 2025-07-14 汉宣帝与丙吉:知恩图报的千古佳话在波澜壮阔的西汉历史长河中,汉宣帝刘询与丞相丙吉之间的故事宛如一颗璀璨明珠,散发着人性的光辉与君臣相得的温暖。汉宣帝对丙吉的态度,不仅展现了他的感恩之心,更成为...
刘询 2025-05-15 刘病已不娶霍水仙之谜:权力与情感的权衡在汉朝的历史长河中,汉宣帝刘病已(原名刘询)与霍水仙(原型为霍成君)之间的情感纠葛,一直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然而,与历史剧《乌龙闯情关》中的浪漫情节不同,真实历史...
刘询 2025-04-24 霍成君迁居云林:宫廷权力倾轧下的悲剧终章在中国古代宫廷的复杂政治生态中,后妃的命运往往与家族兴衰、帝王恩宠紧密相连。西汉时期的霍成君,作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霍光的小女儿,汉宣帝刘询的第二任皇后,其...
刘询 2025-04-17 汉宣帝为何会在监狱里长大?在中国历史上,汉宣帝刘询(原名刘病已)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不仅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杰出帝王,更是一位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英雄。令人惊讶的是,汉宣帝刘询的童年竟然是...
刘询 2025-03-20 刘病已在汉朝皇帝中知名度为何不高?汉宣帝刘病已,即后来的汉宣帝刘询,是西汉时期的一位重要皇帝。他在位期间,汉朝达到了新的辉煌,史称“孝宣之治”。然而,与汉武帝、汉文帝等皇帝相比,刘病已在历史上的...
刘询 2025-02-19 刘病已:西汉巅峰的缔造者,为何知名度却不高?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西汉王朝以其辉煌的成就和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众多学者和历史学家研究的焦点。其中,汉宣帝刘病已(后改名刘询,史称汉宣帝)时期,西汉王朝达到了...
刘询 2025-02-10 刘病已:从民间皇子到稳坐皇位的传奇之路在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中,汉朝的第十位皇帝刘病已(后改名刘询,即汉宣帝)以其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卓越的治国才能,成为了后世赞誉的对象。特别是他小时候并未在皇宫生活,却...
刘询 2025-01-17 狱中成长的刘询:从落魄皇孙到一代明君在中国历史上,汉宣帝刘询是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皇帝。他不仅是西汉王朝的第十位皇帝,更是唯一一个在监狱中长大的皇帝。从幼时的坎坷经历,到最终成为一代明君,刘询的人生...
刘询 2024-11-18 汉宣帝的皇后们——她们的命运与结局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汉宣帝刘询是西汉时期的一位杰出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个人生活中也颇为丰富多彩。 ...
刘询 2024-10-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