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曹操一生有25个儿子,其中最有才的莫属于:曹丕、曹冲、曹植、曹昂四人,而他最喜欢的儿子则是曹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在曹冲死后,他将自己的疼爱留给了曹植,但是也正是因为他的疼爱,曹植才被曹丕所记恨,在曹丕登基之后,时时刻刻的都在提防曹植,不止一次想要除掉他。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一下曹操的疼爱是怎样毁掉曹植的。
曹丕不受喜爱的原因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为什么曹操会跨过哥哥曹丕,而去疼爱年幼的曹植。
在建安二年时,曹操带领自己的长子曹昂出征张绣,在密谋杀掉张绣的时候,却被其偷袭,导致差点身亡。
曹昂最后将自己的战马让给曹操,选择为父断后,最终战死在了这场战争之中。
在此之后最能当得太子的人变成了曹冲与曹丕二人,然而对曹丕不利的是,曹冲是一位神童,他在五、六岁的时候就有了如同成年人的判断与知识,要说与他最经典的故事,则是《曹冲称象》。
曹操想要知道孙权送来的大象有多重,然而他问遍了所有的属下,都没有人想得出方法。而曹冲只是观察了一会便想到了办法,他用一艘大船,便测出了大象的体重。
曹冲的才学这让曹操十分的开心,他认为自己后继有人了,将曹冲当作是自己的继承人来培养,然而曹冲也和曹昂一样英年早逝。
在建安十三年时,十三岁的曹冲患了一场重病,最终不治身亡,曹操因此非常的心痛,他对曹丕说道:“这是我的不幸,但却是你的大幸。”
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曹操虽然有让他继嗣之意,但是心中依然觉得他太过于平庸,比不上曹冲。
曹操对曹植的喜爱
曹操的爱才是众所周知的,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自己的另一颗“星”—曹植。
曹植是曹操与卞夫人所生的第三个儿子,他和曹丕同父同母,但与曹丕不同的是,曹植与曹冲一样,他是一个天才,他思路快捷、十分聪慧,在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诵读《诗经》、《论语》,出口成章。
在曹操看过他所写的文章之后,甚至不认为是他这个年龄所能写的,而面对曹操的疑问,曹植坦然的说道:只要当面考试就知道了。这坦率的性格,加深了曹操对他的喜爱。
曹植也凭借着自己出色的文采与坦率自然的品性,在自己的兄弟之中脱颖而出,再一次的盖过了曹丕的光芒。
再发现了曹植的才学之后,曹操也是逐渐的将自己的爱意转移到了曹植的身上,在建安十一年,曹植十五岁时,曹操就将他带在自己的身边,一起出征。
建安十三年时,曹操带着他南征刘表,此时也不难看出曹操是把曹植当作是自己的接班人来培养了。
在建安十五年时,曹植在铜雀台一气呵成写下的《登台赋》更是奠定了自己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被过分宠爱的曹植
然而曹植现在所有的政治势力,都是曹操给他的,虽然曹操曾带曹植征战四方,想要让他立功,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
为此再一次想要让曹植立功的曹操,在自己攻打孙权的时候,特意让曹植留守在邺城。
并说道:“当年我担任顿邱令的时候二十三岁,回想起那时候的所作所为,至今都不曾后悔。如今你也是二十三岁,怎能不发奋图强呢!
借此来暗示他,希望他可以有所作为,并将丁仪、丁廙、杨修等人安排到他的身边辅佐他。
但是曹植比起势力仿佛更爱文学,他并不约束自己的言行,常常会喝个烂醉,借着曹操的爱意,肆意妄为。
相反一直天赋平平的曹丕,却会运用计谋,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这得到了很多大臣的支持,他在司马懿、吴质等人的帮助之下,战胜了曹植,被曹操立为了太子,不过此时的曹操依然心系于曹植。
直到在曹植一次烂醉时,他借着酒劲坐上了马车,擅自打开了“司马门”,这才让曹操十分的愤怒,彻底对他死了心。
在此后曹植更是不加约束的整天喝个烂醉,甚至在曹操任命他带人去救曹仁的时候,他已经醉到无法领命了。
曹植的后半生
在建安二十五年时,曹操病逝于洛阳,位于太子的曹丕登基,再一次晚宴上,曹丕突然发难于曹植,他以曹植的才学为由,要求他在七步以内做出一首诗,不然就要杀掉他。
于是有了现在那首广为流传的《七步诗》,其中的“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一句充分表达了曹植对曹丕要杀害自己的强烈不满。
然而他的不满并没有任何的用处,他的性命也是在其母卞夫人的求情之下才保住的,但是曹丕并没有就这样放弃对曹植的打压。
他数次将曹植徙封,处处针对于他,曾经花天酒地的曹植,变成了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的“苟活之人”。
最终在太和六年时,曹植在抑郁中病逝。
对此很多的人都认为曹植志不在此,只是他的父亲曹操强行让他从政,把他培养成自己的继承人,这才让曹植有了那么不堪的后半生。
但其实这都是因为曹操的溺爱,才让曹植的人生如此的不堪,因为如果曹植没有政治理想,不想从政,他就不可能和丁仪、杨修等人整天混在一起聊天。
俗话说的好“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曹植之所以斗不过曹丕,是因为自己的政治势力全部都是靠着曹操的爱意得到的,并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而曹丕则是一直默默的发展自己的势力,因此曹丕可以成为魏文帝名正言顺。
结语
在这场皇位的斗争之中,受到宠爱的曹植反而败给了从小就被被冷落的曹丕,这证明有时候光有天赋、才能,并没有什么用,光写诗是无法治理国家的,还需要好的帝王权术。
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 陶谦:乱世中刚直与局限交织的复杂人格在《三国演义》的叙事框架中,陶谦被塑造成一位忠厚仁爱的老者形象:他亲民爱民、性格朴实,面对曹操的攻势时无奈托付徐州于刘备,成为衬托刘备仁义的“绿叶”。然而,历史...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3 荀彧与程昱:东汉末年双星并耀的谋略之争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曹操集团能在乱世中崛起,离不开荀彧与程昱这两位顶级谋士的辅佐。他们以卓越的智谋和坚定的忠诚,为曹操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若要探讨“荀彧和程昱...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2 汉中之战:刘备与曹操的巅峰对决汉中之战(217年—219年)是汉末三国时期刘备集团与曹操集团为争夺战略要地汉中而爆发的关键战役。这场持续近两年的战争,不仅是双方军事力量的直接碰撞,更是蜀汉政...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02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曹仁武力考辨:从战场表现到演义评说的多维解析在曹魏阵营的武将谱系中,曹仁始终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作为曹操的从祖弟,他既无典韦"单手举牙门旗"的蛮力,也未留下如许褚&...
曹操怎么死的 曹仁 2025-08-25 忠魂泣血:苏则为汉献帝哭丧背后的时代悲歌东汉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冬,洛阳城飘着细雪,魏王曹丕的府邸张灯结彩,朝臣们正为即将到来的禅让大典忙碌。而在城郊一座简陋的灵堂内,一位身着素服的官员却跪在...
曹丕 2025-08-22 东汉后期:在权力倾轧与民生困局中走向崩塌东汉自光武帝刘秀开国至汉献帝禅让曹丕,共历195年。当历史的车轮驶入后期,这个曾经以“光武中兴”为荣的王朝,却深陷政治腐败、经济崩溃与社会动荡的泥潭。外戚与宦官...
刘秀 曹丕 2025-08-21 陈群与司马懿:曹魏权力场中的双璧之交在汉末三国波谲云诡的政治舞台上,陈群与司马懿的交往超越了简单的君臣关系,他们既是曹丕“太子四友”的核心成员,又是曹魏政权制度建设的共同奠基者,更是权力斗争中相互...
曹丕 司马懿 2025-08-1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