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知道曹操起兵吗?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曹操当年起兵时并不强,当时的同宗和亲戚是怎么想的?他们为什么都愿带着兵马前来驰援?
曹操在京师刺杀董卓失败之后,连夜就逃回家乡,找到父亲曹嵩诉说自己的想法,于是乎,老曹家就散尽家财开始招兵买马,决定起兵讨伐董卓。
当时曹家举出的是“发矫诏”和“忠义”两面大旗,效果却是相当的好,很多青年纷纷加入。董卓的残暴是世人有目共睹的,曹操走这么一步也算得上是情理之中,或者说是有准备的。
起义之后,作为同宗的夏侯惇、夏侯渊兄弟,曹仁、曹洪兄弟均带着粮草兵马慕名而来,这让曹操的势力得以迅速壮大,那么这些人为什么会来投奔曹操?又有多大的能力呢?
图片:曹操与父亲曹嵩交流想法剧照
一、曹氏一族的背景
1、两姓是一宗
曹操一家本来是不姓曹的,他的老爹曹嵩原本姓夏侯,也就是夏侯嵩,不过当时由于是本家下面的一个小分支,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时代的洗礼,已经属于家道中落的状态了。
根据记载,当时他们家最大的官才是个南阳令,在曹操爷爷那一代,由于参与了朝廷权力的斗争,结果把县官也给弄丢了。与此同时,当时皇宫内的大宦官曹腾看中了曹操的爹,于是一番商量之后,就把夏侯嵩过继给了曹腾,就这样,夏侯嵩改名曹嵩,一家人从此之后进入全新的“时代”。
虽然从曹操他老爹那一代就改名换姓,可在血缘上仍然属于夏侯氏的分支之一,况且有了曹腾这棵大树,夏侯氏也乐意和曹氏保持亲密的关系,毕竟不管你姓什么,只要是对家族有好处,能带来利益,这就足够了。
到了曹操这一代,背后其实就有两股势力,其一是盘踞在深宫之内的宦官集团势力;其二是拥有百年根基的大汉夏侯家族,放眼天下,这两股势力中的任何一个,威力都是不容小觑的。
图片:夏侯家族前来投奔曹操剧照
2、曹操背后的势力
曹腾在东汉末年的皇宫大内绝对是资格绝伦的,他一生侍奉过汉顺帝、桓帝、冲帝、质帝和灵帝,共计五位皇帝,都说“伴君如伴虎”,可人家曹腾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小日子还越来越红火。
这说明曹腾本人深谙为人之道,即便是身在乱世,也能够在保证人身安全的情况下,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多年在宫内宫外深耕细作,自然就积累下了不少的人脉。
有意思的是,曹魏时代还追封了曹腾为“高皇帝”,这可不得了,是中国历史上追封皇帝称号的唯一一位宦官。
曹腾给曹操打下的天下在宫内,而夏侯氏的根基则在完全不同的地方,这个夏侯氏的先祖,是跟随汉高祖刘邦开创大汉基业的元勋夏侯婴。
刘邦没当皇帝的时候,两个人是结拜兄弟,刘邦当皇帝之后,夏侯婴就成为了汝阴侯,属于汉初异姓王之一,不仅有钱有兵,还有大量的土地。
公元184年,华夏大地天灾人祸不断,巨鹿的张角兄弟搞出了“黄巾起义”,在中原各地烧杀掳掠,无恶不作,当时的东汉朝廷无力平乱,于是委派地方豪族自发组织军事力量去保境安民,于是夏侯氏趁机崛起,囤积了大量的粮草,也招收了大量的部族。
值得一提的是,曹氏也是在这个契机下和夏侯氏再次联合起来的,所以夏侯惇、夏侯渊兄弟与曹仁、曹洪兄弟都是妥妥的同宗,他们选择投靠曹操,并且为曹操提供最初的“原动力”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二、曹操发展壮大的另一原因
1、天怒人怨的时代
汉灵帝驾崩之后,汉少帝就登基了,可是仅仅半年之后,外戚和宦官集团的斗争就进入白热化,在大将军何进与宦官集团的激烈对抗中,他为了赢得主动权,干出了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那就是让盘踞在西凉的凶悍军阀董卓进京勤王。
董卓自己估计都没想到有这种好事降临在自己身上,于是就马不停蹄带着军队赶赴洛阳,到了京师之后,他发现外戚和宦官两大集团早已是两败俱伤,自己反倒是兵强马壮,这还不得玩一出“渔翁得利”?
就这样,董卓以天子暗弱为由,强行将少帝废黜,扶持了刘协登基为帝,这就是东汉的最后一位皇帝——汉献帝。
此时的董卓手中握有兵权,朝廷中的百官虽然不齿与他为伍,甚至认为他是典型的乱臣贼子,可畏惧于强大的武力,始终是敢怒不敢言。
董卓也不是什么治国理政的人,一下成了天下的主宰,颇有“暴发户”的劲头,什么祸乱后宫,乱杀朝廷命官,贪赃枉法这些坏事,没有一个是他不干的,慢慢的也就激起了天下人的共同怨恨。
2、英雄横空出世
在这种情况下,朝中的反董派就想了个主意,希望有个人能够挺身而出,主动把董卓除掉,这个“重任”自然落到了当时在朝廷中并不怎么被看好的曹操身上。
虽然曹操的刺杀计划最终以失败告终,他自己也丢官逃亡回乡,可天下人对董卓的痛恨早已根深蒂固,反倒是抵消了曹操的失败,让他摇身一变成为了“大英雄”,这波操作着实为曹操吸粉无数,不少青年听说英雄曹操在家乡起兵讨伐董卓,自愿慕名而去。
所以除了曹操自己的家人、手下、同宗同族的兄弟之外,还有大量的有为青年,这些人的到来无疑给曹操吃了一颗定心丸,看着日益壮大的队伍,真的是没有了后顾之忧。
图片:大量有为青年慕名而去剧照
另外,不得不说曹操的能力很强,运气也超好,虽然起义之初并不是中原范围内强有力的军阀,但随着各种大小胜利的接踵而来,以及战略上逐渐取得了优势,曹氏集团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击杀吕布到官渡之战,曹操成为了中原霸主,这个时候如何去找粮、找兵,也就不用曹操自己操心了。
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湖北当阳长坂坡的黄土被铁蹄踏碎,曹操五千虎豹骑与刘备残军展开了一场关乎存亡的生死对决。这场战役不仅成就了赵云“单骑救主”的千古传...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9 三国杜氏为何嫁给秦宜禄:乱世中的命运抉择与政治棋局在三国纷争的宏大叙事中,杜氏——这位被后世称为“三国第一美人”的女子,其婚姻轨迹始终与权力博弈、人性挣扎紧密交织。她先嫁秦宜禄,后被曹操纳为妾室,甚至引得关羽两...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7 赤壁之战:谋略交织的经典战例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江赤壁的江面上火光冲天,孙刘联军以五万之众大破曹操二十万大军,这场以弱胜强的战役不仅改写了三国格局,更因其精妙的谋略运用成为军...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17 曹松是谁的儿子:历史迷雾中的家族探寻在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曹松这个名字或许并不如曹操、曹植等曹氏名人般如雷贯耳,但他以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坎坷的人生经历,在晚唐诗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关于曹松的身...
曹操怎么死的 曹植 2025-09-15 关羽为何在华容道放过曹操:忠义、恩义与战略的交织建安十三年(208年)冬,赤壁战火未熄,曹操率残军逃至华容道。当这位曾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枭雄,面对关羽横刀立马的阻截时,却因一句“将军别来无恙”触动了对方心...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9-15 杜畿:乱世中堪比萧何的曹魏能臣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动荡岁月里,曹操麾下谋士如云、猛将如雨,而在这璀璨星河中,有一位被曹操赞誉为“堪比萧何”的能臣——杜畿。他以卓越的政治智慧、非凡的治理才能和...
曹操怎么死的 萧何 2025-09-11 王莽篡汉:一场看似“众望所归”的权力和平更迭西汉末年,王莽以外戚身份逐步掌控朝政,最终通过“禅让”形式篡夺汉室江山,建立新朝。这场改朝换代在历史上显得尤为特殊——与后世董卓废立皇帝引发的诸侯讨伐不同,王莽...
董卓 王莽 2025-09-09 荀彧之死:理想与权谋的终极碰撞公元212年,曹操首席谋士荀彧在寿春离世,终年五十岁。这位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的“王佐之才”,其死因在《三国志》《后汉书》《魏氏春秋》等史籍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09 曹孟德献刀:一场惊心动魄的权谋博弈与人性试炼东汉末年,洛阳城笼罩在董卓的铁腕统治之下。这位西凉军阀废少帝、立献帝,自封相国,入朝不趋、剑履上殿,甚至夜宿龙床、奸淫宫女,其残暴行径令满朝文武敢怒不敢言。然而...
董卓 2025-09-05 张邈陈宫弃曹投吕: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的关键转折东汉兴平元年(194年),兖州大地风云突变。曹操麾下重臣张邈与谋士陈宫突然倒戈,联合“飞将”吕布发动叛乱,一举夺取曹操经营多年的根据地兖州。这场变故不仅改变了曹...
曹操怎么死的 张邈 2025-09-0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