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忠义慨然冲宇宙,英雄从此震江山”的诗句来称赞关二爷。一匹赤兔马,一把偃月刀,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简直不要太熟悉,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资料小编一起往下看。
但是你知道吗?就是这位威震三国的关二爷,却在兵败身死后没几年,就被灭了满门。
从“水淹七军”开始的故事
公元二百一十五年,已经从东吴手中拿下了荆州南部诸郡的刘备命关羽做了襄阳太守,代替刘备驻守荆州各郡。
在这期间,关羽直接将原本归属于东吴的大小官员全部驱逐,换上了关羽一手培养出来的人才,想要用这种方式把荆州变成永远属于蜀汉的领土。但实际上,关羽的这一做法不仅使得他在荆州地区失去了“民心”,也使得东吴上上下下的官员从此记恨上了关羽。为后来东吴背弃和刘备签订的盟约,向荆州发动突袭提供了先决条件。果不其然,到了公元二百一十九年,东吴悍然撕毁盟约,向着正在和曹魏酣战的关羽发动了最致命的一记“背刺”。
当时,正值蜀汉野心勃勃,想要借着荆州作为跳板向曹魏发动战争。关羽收到刘备的命令后,立刻就带着军队向着曹魏将领曹仁驻守的樊城发动了攻击。而战争发动的时节正好属于雨季,已经在荆州住了好几年的关羽自然已经把荆州地区的雨季摸得透透的。于是,带领着左路军的于禁被逼到山谷里之后,关羽就带着军队围而不攻,等待着雨季中是最合适的攻击时机。
不得不说,关羽的计划是相当的完美,就在于禁等曹魏将领还以为是山高地险,导致关羽只能围而不攻的时候,关羽早就派出了一支小股部队摸到了于禁军队的后方山林中,看着渐渐被蓄满的山谷,做好了“毕其功于一役”的准备。
于是,当时机成熟,关羽一声令下,轰隆隆的山洪在人为的催动下发生,历史上著名的“水淹七军”事件就此发生。而于禁一直到被关羽生擒,都没有反应过来山洪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爆发的时候,一众曹魏将领也在这场山洪中死的死、降得降。
“吴下阿蒙”麦城杀武圣
计划顺利成功的关羽这个时候还不知道,一场由东吴秘密策划出来的行动,已经随着关羽和曹仁的开战,而埋下了“楔子”。
大军得胜之后自然要班师凯旋,但是这个时候,孙权已经和曹操取得了联系,希望曹操能够出军牵制关羽回到荆州的时间。本来就因为畏惧关羽威名而打算迁都的曹操自然是不会拒绝孙权的提议,进而派遣徐晃等人率军前往阻击关羽。
其实在这之前,东吴就已经开始了对荆州的谋划。当时,身为主帅的关羽在出战之前就和被刘备留下来“辅佐”关羽治理荆州的糜芳、士仁等文官发生了矛盾。而在关于大军粮草督办一事上,由于糜芳等人办事的态度不是很积极,况且关羽还曾说过“等班师回来就整治他们”这样的话。
对关羽这个人熟悉的朋友们都了解,不说什么演义中的“过五关斩六将”,就单单从关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这一点上面来看,关羽的这句话就足够让糜芳等人睡不着觉。
恰好在这个时候东吴的人知道了这一个消息,孙权就亲自派人去到南郡,开始对糜芳等人的“诱降”。毫无疑问,孙权的诱降行为很顺利就取得了成功。
而等关羽水淹七军,生擒了于禁准备班师回朝的时候,曹操派过来支援的徐晃也到了近前。意识到已经是时候的孙权立刻派出了大军,以吕蒙为首,先一步占领了南郡,断掉了关羽大军回南郡补充的后路。这个时候,陷入了两面夹击的关羽只能带着军队边战边退,这一退,就一直退到了麦城。
公元二百二十年的一月,已经只剩下随身的十几个亲兵的关羽再次陷入了吕蒙的包围圈,眼看着突围无望,关羽便在一处山丘上坐了下来,等待着吕蒙的接近。这一天之后,关羽,连同关羽的长子关平,都在吕蒙的手中丧命。
“灭国之战”后裔遭屠戮
关羽死后,身为关羽大哥的刘备深感痛心,一边斥责东吴不守信义,一边筹措大军准备进攻东吴。偏偏这个时候,张飞酒后被手下将领杀死的消息又传了过来,在得知杀死张飞的两名叛将也跑到了东吴之后,气急攻心的刘备立刻开始了对东吴的战争。
可东吴这边早就做好了应对蜀汉攻击的准备,身为时任东吴大都督的陆逊看着紧锣密鼓的蜀汉大军,在夷陵一把火把刘备的毕生心血烧得个一干二净。
夷陵之战大败而归后,刘备就陷入了重病,在“白帝城”永安熬了不到一年,就撒手人寰,给诸葛亮留下了一个窟窿多到补不完的蜀汉。
诸葛亮虽然厉害,但始终也只是一个凡人,知道蜀汉已经不能再和东吴开战的诸葛亮放弃了对东吴的谋划,转而开始专心准备起了他的北伐大计。
五次北伐也不需要多说,这一看起来是在消耗蜀汉国力的行为,实际上不仅大大拖延了曹魏休养生息的时间,还为蜀汉练出了几万名强兵和十几名骁将。虽然后来蜀汉还是覆灭在了曹魏大军的铁蹄之下,但是诸葛亮在人生最后关头时的北伐,依旧使得蜀汉多存续了十几年的时间。
公元二百六十三年,曹魏大将钟会率军一路进军,行进到了蜀汉的都城之前。后主刘禅面对着基本上无法挽回的颓势,直接向曹魏递上了降书,以求保全蜀汉最后的苗裔。但事实的发展却并没有如刘禅的预想,因为即使作为主帅的钟会愿意,钟会手下那名姓庞名会的将领也不答应。
庞会是曹魏大将庞德的儿子,而庞德这个人,就是在当年关羽那场“水淹七军”中誓死抗争,最后却因为力竭,而死在关羽刀下的大将。有这一份杀父之仇在,庞会又怎么可能会这么轻易地就放过蜀汉的高层人物呢?就算是投了降,那最起码也得把关羽的后人全部交出来,让他亲手杀了泄愤报仇。
到了这里,“武圣”关羽也就算是彻底地断了传承,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绝代英豪。
结语
“武圣”关羽的勇武自然不必多说,即使后来一路兵败,以至于身死。但这些都不会影响到关羽在我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毕竟历史人物也曾是和我们一样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立在庙宇中的石头雕像。不过还是老话说得好,“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啊。
在中国古典文学的星空中,《水浒传》中的“大刀关胜”始终是备受瞩目的角色。这位位列梁山马军五虎将之首、手持青龙偃月刀的武将,因其与三国名将关羽的渊源,常被读者视为...
关羽 2025-09-04 忠义千秋映日月:三国名将关羽的传奇人生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关羽以其忠义无双的形象,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符号。从东汉末年的战场猛将到后世尊崇的“武圣”,他的故事不仅是一部英雄史诗,更承载着中华民族对...
关羽 2025-08-28 关羽“死后睁眼”:历史、文学与科学的交织解读关羽,字云长,作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被后世尊为“武圣”,与“文圣”孔子并列。然而,在《三国演义》这部古典文学巨著中,关羽死后头颅被送至曹操处时“...
曹操怎么死的 关羽 2025-08-27 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忠义与勇武的传奇征程在波澜壮阔的三国历史画卷中,“过五关斩六将”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一经典情节出自《三国演义》,生动地展现了关羽的忠义无双与勇猛无畏,成为了千古...
关羽 2025-08-26 忠义传承中的父子情深:关羽与关平的羁绊考辨在三国历史的烽烟中,关羽与关平的父子关系始终笼罩着历史与文学的双重迷雾。正史记载关平为关羽亲生长子,而《三国演义》却将其塑造为义子形象。这种差异背后,既折射出民...
关羽 2025-08-08 三国为何有两个马忠:历史重名现象下的英雄群像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名将如云,但重名现象也屡见不鲜。其中,“马忠”这一名字便同时出现在东吴与蜀汉两大阵营中,一位因擒杀关羽而声名狼藉,另一位则因平定南中而备受赞...
关羽 2025-07-30 蔡中蔡和:三国乱世中的虚构棋子与历史镜像在《三国演义》的宏大叙事中,蔡中、蔡和这对兄弟始终以“诈降者”的身份游走于曹魏与东吴之间,最终成为赤壁之战的牺牲品。尽管正史中并无二人记载,但通过罗贯中的文学重...
罗贯中 2025-07-24 霍戈的字:历史迷雾中的身份标识在三国历史的宏大叙事中,霍戈作为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其生平事迹虽未如诸葛亮、关羽等人物般广为人知,但他在南中地区的军事治理与忠诚坚守,仍为后世留下了深刻印记。然...
关羽 诸葛亮 2025-07-22 关羽之死:历史真相与文学演绎的交织关羽(?—220年),字云长,河东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以忠义勇武著称于世。他随刘备起兵,镇守荆州,威震华夏,却在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的襄樊之...
关羽 刘备 2025-07-21 历史真相:孙坚才是“温酒斩华雄”的真正主角在《三国演义》的经典情节中,“温酒斩华雄”是关羽初露锋芒的高光时刻。杯中酒尚温,华雄已人头落地,这一充满戏剧张力的描写,让关羽的勇武形象深入人心。然而,翻开《三...
关羽 2025-07-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