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中国满族使用过的一种拼音文字。1599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命额尔德尼和噶盖二人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满文,称为无圈点满文(ᡨᠣᠩᡴᡳᡶᡠᡴᠠᠠᡴᡡᡥᡝᡵᡤᡝᠨ,tongki fuka akv hergen),俗称老满文,与蒙古文字头数目和形体大致相同,使用了30余年。
女真文创制于金代,金亡时,已渐失其势力。然建州诸卫致明之表文,则仍主用女真字,而附以汉文为对译,此仅限于公文然也。至居常往来之书信、簿记等事,则多用蒙古文。
努尔哈赤虽自通汉蒙诸文,然因其部族之用蒙古文,颇极翻译之苦;即文诰之传达上,亦不免发生阻碍。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命额尔德尼及噶盖等改制国书。二臣辞曰:“蒙古字,臣等习而知之,相传久矣,未能改制。”
努尔哈赤曰:”汉人读汉文,凡习汉字,与未习汉字者,皆知之;蒙古人读蒙古文,虽未习蒙古字者,亦皆知之。今我国之语,必译为蒙古语读之,则未习蒙古语者,不能知也。如何以我国之语制字为难,而反以习他国之语为易耶?“二臣对曰:“以我国语制字最善,但臣等未明其法,故难耳。”
努尔哈赤曰:“无难也!但以蒙古字合我国之语音,联缀成句,即可因文见义矣。例如阿字(蒙古字第一字头之第一字头)下合一妈字(第一字头内之第六十一字头),非阿妈(满语父亲之意音如ama)乎?恶字(第一字头第六字头)下合一摸字(第一字头第六十二字头)非恶摸(满语母之意音如eme)乎?吾筹此已悉,何为不可!”
遂以蒙古字制十二字头,合满洲语创制满文,颁行国中,满文传布自此始。
满族的祖先肃慎人有无自己的语言文字,因无明确的文字记载,现已无从考证。但有据可考的是,女真人作为满族的先人,有自己的语言,起先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借用契丹文。女真首领阿骨打建立金国后,出于治国的需要,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命完颜希尹创制女真文。
完颜希尹奉命“依仿汉人楷书字,因契丹字制度,合本族语,制女真字”,这种女真字史称“女真大字”。“女真大字”通用十几年后,金熙宗完颜又创制了一种女真字,史称“女真小字”。
此后,两种女真字并行通用。金灭亡后,进入中原的女真人受汉文化的影响,逐渐汉化,皆改用汉语文,不再有人知晓本民族的语言文字,而留在东北的女真人仍然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到了明朝后期,本民族语言仍在使用,但文字业已废弃,逐渐变得无人知晓,女真人遂改用蒙古文字。
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基本上统一了女真各部,女真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得到迅速发展,与明朝、蒙古各部的联系日趋频繁,仍借用蒙古文字记事和交际,已不适应女真社会全面发展的需求。
1599年(明万历二十七年),努尔哈赤决定创制本民族的文字,并命额尔德尼和噶盖创制。具体创制的过程,在《满洲实录》有比较详细的记载。这年二月,努尔哈赤想仿照蒙古字母创制本民族的文字,并将想法和设想告知文臣额尔德尼和噶盖,要让他们具体实施。
于是,额尔德尼和噶盖对努尔哈赤说:“我等习蒙古字,始知蒙古语,若以我国语编创译书,我等实不能。”努尔哈赤说:“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亦皆知。
蒙古之人念蒙古字,学与不学者亦皆知。我国之言与蒙古之字,则不习蒙古语者不能知矣。何汝等以本国语言编字为难,以他国之言为易耶?”额尔德尼和噶盖回答说:“以我国之言编成文字最善。但因翻编成句,吾等不能,故难耳。”
努尔哈赤对二人说:“写阿字,下合一玛字,此非阿玛乎?额字,下合一默字,此非额默乎?吾意决矣,尔等试写也。”由此可见,在满文的创制过程中,努尔哈赤作为女真的杰出首领发挥了决策和指导作用。
额尔德尼和噶盖奉命创制满文后不久,噶盖“以事伏法”,而由额尔德尼单独承担完成了创制任务。满文的创制和颁行,完全适应了女真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有助于推动女真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政权的建立。
额尔德尼等所创制的满文,是在蒙古文字母基础上创制的,其字母基本上仿照蒙古文字母而成,没有圈点,称为“无圈点满文”(ᡨᠣᠩᡴᡳᡶᡠᡴᠠᠠᡴᡡᡥᡝᡵᡤᡝᠨ,tongki fuka akv hergen)或“老满文”。这种满文,因属初创,存在一定的缺点和不足。
正如《满文老档》内指出:“十二字头,原无圈点,上下无别,故塔、达,特、德,扎、哲,雅、叶等不分,均如一体。若寻常语言,按其音韵,尚可易于通晓。若人名、地名,则恐有误。”归纳起来讲,老满文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字头的书写形式不规范,同一个字头有几种书写形式,往往出现混淆,不便于使用;二是一字多音,即辅音和辅音的音位混乱,致使字头之间互相假借,较难识别。
三是音译汉语借词,如人名、官名、地名和物名等,明显感到已有的字头不够用。所以,随着女真社会的进一步发展,“老满文”所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无论是学习,还是使用,都益感不便,对其改进和完善,已成必然之事。
注意:满语使用满文。满文源于传统蒙古文,而传统蒙古文可追溯至古代回鹘文。满语的祖先女真语使用源于契丹文的女真文。契丹文则源于汉文。女真文与满文互相之间没有联系。
在“老满文”使用33年后,即1632年(后金天聪六年)初,努尔哈赤的继承者皇太极颁令,由达海承担完成了改进“老满文”的任务。据《国朝耆献类征·达海传》记载:皇太极“谕达海曰:‘国书十二字头,向无圈点,上下字雷同无别,幼学习之,遇书中寻常语言,视其文义,犹易通晓。若人名、地名,必致错误。
尔可酌加圈点,以分析之,则意义明晓,于学字更有裨益矣。’达海遵旨,寻译,酌加圈点。又以国书与汉字对音未全者,于十二字头正字外,添加外字。犹有不能尽协者,则以两字连写切成,其切音较汉字更为精当。
”达海对“老满文”的改革主要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在一些“老满文”字母旁边的添加圈点,使原先雷同的字母得以区别,做到一母一音;二是创制特定字母,以便于准确地拼写外来语借词;三是创制满文字母的连写切音形式,解决了音译人名、官名、地名和物名等词汇时容易出现差错的问题;四是规范字体,统一书写形式,消除了过去一字多体的混乱现象。
经达海改进的满文称为“有圈点满文”,或“新满文”。现在人们通常所说的满文,一般是指“新满文”。
在清朝初年的风云变幻中,皇太极与代善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儿子,他们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交织着兄弟情谊与政治博弈,对后金乃至清朝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兄弟并肩:早...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4-29 莽古济:清朝唯一被凌迟处死的公主在清朝波澜壮阔又充满血腥权谋的历史长河中,莽古济无疑是一个极具悲剧色彩且独特的人物。作为清太祖努尔哈赤的第三女,她本应享受着皇族的尊贵与荣耀,然而,命运却将她推...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莽古济 2025-04-16 朱棣与努尔哈赤:跨时空的军事较量想象在历史的长河中,朱棣和努尔哈赤皆是各自时代极具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位皇帝,开创了“永乐盛世”;努尔哈赤则是后金政权的创建者,为清朝的建立奠定了坚实...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4-08 早期的八旗战斗力多恐怖:从白山黑水到中原霸主1619年萨尔浒之战,明军20万精锐分四路围剿后金,努尔哈赤以6万八旗军“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5天之内全歼明军三路主力。这场战役不仅改写了明清战争的...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4-07 德因泽:努尔哈赤侧妃的悲情结局在清朝初期的历史长河中,德因泽这个名字或许并不为众人所熟知,但她的命运却与清朝的皇位继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努尔哈赤的侧妃,德因泽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她的...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德因泽 2025-04-03 努尔哈赤的卓越才能:奠定大清根基的关键努尔哈赤,作为满族的杰出领袖和后金政权的奠基者,以其卓越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成功统一了女真各部,为后来的清朝建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那么,努尔哈赤究竟有哪些...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3-13 和硕柔嘉公主:清朝的政治牺牲品与短暂人生和硕柔嘉公主,一个在历史长河中鲜为人知的名字,却是清朝初期一位命运多舛的公主。她生于顺治九年(1652年)五月,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曾孙女,饶余敏郡王阿巴泰之孙女...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2-25 皇太极与努尔哈赤:谁更厉害?谁的功劳更大?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建立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在这个王朝的开创过程中,两位杰出的领导者——皇太极和努尔哈赤,各自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各自有着非凡的才能和卓...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皇太极的皇后 2025-02-22 清太祖努尔哈赤逝世之谜:病逝还是炮击致死?清太祖努尔哈赤,作为清朝的奠基者,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然而,关于他的逝世原因,历史上却存在着诸多争议。一种说法是他因病去世,而另一种则称他是在宁远之战中被明将...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1-18 努尔哈赤:历史上杰出的领袖与军事天才努尔哈赤,作为满清王朝的奠基者,其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对中国乃至东北亚的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位卓越的军事统帅。一、统一女真,奠定...
努尔哈赤几个儿子 2025-01-13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