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对这个二战的一些事情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估计对这个战争比较感兴趣,但是其实一些战后的事情也是值得我们去分析揭秘的,比如说这个澳大利亚和日本的事情,话说当时这个澳大利亚在日本投降后,不接受日本的投降,还处死了17万日军,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真有这样的说法吗?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呢?下面我们继续来分析看看吧。
首先要说一下的是,澳大利亚处死17万日军这个说法是假的,是不对的,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所以那些对这件事情解释的头头是道的人真的不知道你们是从哪里看的资料来分析解析的,历史是有严谨性和科学性的,不是胡编乱造的。有人要问那我又怎么知道的,下面给大家来分析分析。
新几内亚战役期间,也就是1942年-1945年,日军的巅峰兵力是14万人左右,但是累计投入的兵力有35万人左右,三年内伤亡的人数是127600人还不包括括腊包尔地区。所以日军不管怎么死,在新几内亚也死不到17万这个数字。因为当时日军的总兵力也才14万,怎么能死到17万呢?
而且到了1945年8月1日后,澳大利亚在所罗门群岛、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婆罗洲等等地方接受了了日军的投降,当时日军的兵力只有10万-12万之间。其中新几内亚只收到了2万日军的投降。这2万日军由日本第12军1.3万人和第2军6-8千人组成。
最后新几内亚的日军其实在1944年之后早就处于苟延残喘的境地了,当时在岛上的5个师团都没剩下多少人了,都是一些参与力量。而且这5个师团加起来满编也才8万多人,更何况从来都没有满编过,途中也断断续续有送人来,但是有的还没登岛就被打沉,所以当时日军能有多少人?
当时澳大利亚接受最大日军规模的投降是腊包尔的第8方面军7万多人,提到日本的第8方面军大家或许有所耳闻,那就是他们话说成了日本国内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何这么说?其实第8方面军的领导人是今村均大将,从1944年开始今村均大将就带领了他的部下开始开荒种地,由于交通线被美国截断,所以只能自力更生,最后大部分都活到了投降,投降后这些人还在腊包尔继续待了几个月,其目的就是为了收获粮食,最后带着土特产和粮食回到日本,成了百万归国日军和饥饿的日本国内人眼中的风景线。
所以,澳大利亚真的要处死17万日军,腊包尔这7万日军能逃脱?还能种粮食带粮食回国?澳大利亚不接受日军的道歉还能让他们又多待了几个月等粮食成熟?
所以最后的真相想必大家也都清楚了吧,什么处死17万不是真的,不接受投降也不是真的。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作为西南割据政权,其兵力规模长期笼罩在历史迷雾中。从花蕊夫人“十四万人齐解甲”的悲叹,到《宋史》记载的“户53万,兵14万”,再到现代学者对“...
2025-08-12 晋楚城濮之战起因:霸权争夺下的战略博弈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楚两国为争夺中原霸权而爆发的首次战略决战。这场战争的爆发绝非偶然,而是晋、楚两国长期战略对抗的必然结果,其核心起因可归纳...
2025-08-12 元载真的喜欢王韫秀吗?——从历史褶皱中探寻真相在唐代政治与文学交织的舞台上,元载与王韫秀的故事始终充满争议。一个是出身寒微却权倾朝野的宰相,一个是将门之女却甘愿共患难的妻子,两人的婚姻究竟是权力联姻的产物,...
2025-08-12 吕洞宾活了多少岁?——历史迷雾中的寿命之谜在中国道教文化与民间传说中,吕洞宾作为“八仙”之一,始终笼罩着神秘的光环。关于他的寿命,民间流传着“长生不老”“百余岁高龄”等说法,甚至有传说称其活至四百岁。然...
2025-08-12 永贞革新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吗?——从历史时间线看唐代两次重大变革的先后关系在中国古代史中,安史之乱与永贞革新是唐代两次具有转折意义的政治事件。前者以武力颠覆了盛唐的繁荣,后者则以改革试图挽救中唐的颓势。二者虽相隔半个世纪,却因时间线的...
2025-08-12 苏美尔文明:为何被冠以“恐怖”之名?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苏美尔文明以其独特的神秘性与超前性,始终笼罩着一层令人敬畏的面纱。作为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文明,苏美尔人不仅创造了楔形文字、城市体系与法律制度,...
2025-08-12 富察氏的姓氏演变与后人分布:从满洲显贵到多元姓氏的传承作为满族八大姓之一,富察氏的姓氏演变史堪称一部微缩的民族融合史。从金代女真蒲察氏的辉煌,到清代沙济富察氏的鼎盛,再到民国后分散为数十个汉姓的变迁,这个姓氏的每一...
2025-08-12 郭侃:中国名将的争议与历史定位在中国浩如烟海的历史长河中,名将如繁星般璀璨,他们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和辉煌的战绩,为国家的统一与民族的尊严立下不朽功勋。然而,在众多将领中,郭侃的军事地位却始终笼...
2025-08-12 维新三杰为何未纳坂本龙马:历史定位与时代选择的双重考量在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长河中,"维新三杰"的称号始终与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三人紧密相连。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倒幕运...
2025-08-12 灭绝师太:刚烈表象下的偏执与人性困局金庸武侠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灭绝师太作为峨嵋派第三代掌门,以“灭绝”为名,以倚天剑为器,在江湖中掀起无数腥风血雨。这个角色之所以成为武侠文学中最具争议的经典形...
2025-08-12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