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春秋战国时代开始,宦官便逐渐成为活跃在政治舞台上的现实力量。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清代著名的学者赵翼在《二十四史札记唐代宦官之祸》中说过这么一句经典的话语:“汉唐明三代宦官为害最烈,汉明两代之宦官‘窃主权以肆虐天下’……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
汉、唐、明可以说是我国最为强盛的三个大一统汉族王朝,为何他们的宦官干政问题都如此的严重?
第一、汉代的宦官之祸
汉代的宦官干政是皇帝长期同外戚势力斗争的产物。在正常情况下,天下大事、朝廷政务都是由皇帝来作为最终的裁决,但如果一旦皇帝早死,而新皇帝又年幼,毫无理政能力的话,又应该怎么办呢?
在汉代,尤其是东汉时期,就接连出现了这种皇帝早死,新皇帝又年幼的情况。比如说:
东汉第四位皇帝汉和帝刘肇,即位年龄只有十岁,去世时年龄只有二十七岁;
东汉第五位皇帝汉殇帝刘隆,即位年龄只有一岁,去世时年龄只有二岁;
东汉第六位皇帝汉安帝刘祜,继位年龄只有十三岁,去世时年龄只有三十一岁;
东汉第七位皇帝前少帝刘懿,继位年龄只有不到一岁,去世年龄也只有一岁左右;
东汉第八位皇帝汉顺帝刘保,继位年龄只有十一岁,去世年龄只有三十岁;
东汉第九位皇帝汉冲帝刘炳,继位年龄只有两岁,去世年龄只有三岁;
东汉第十位皇帝汉质帝刘缵,继位年龄只有八岁,去世年龄只有九岁;
东汉第十一位皇帝汉桓帝刘志,继位年龄只有十五岁,去世年龄只有三十六岁;
东汉第十二位皇帝汉灵帝刘宏,继位年龄只有十二岁,去世年龄只有三十四岁。
综上所知,一整个东汉王朝,除了前期的三任皇帝,汉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章帝刘炟以外,其余的皇帝,继位年龄全部不满十五周岁,其中还不乏有尚在襁褓的婴儿,在位时长也普遍不足二十年,如此国君早逝,新君年幼的情况,一直苦恼着整个东汉朝廷。
新君年幼,太后就会临朝听政,由于自身是后宫之人,不便接触大臣,便只能依靠父母兄弟等外戚势力,这就为外戚专权制造了环境。
等到新君长大之后,不甘心被外戚挟持,为了夺回自己的权力,便只能依附身边的心腹宦官,来发动政变除掉外戚。而皇帝亲政以后,自然就会去重用这些夺权有功的宦官,进而造成了宦官专权的局面。
所以,整个东汉王朝完全就是外戚与宦官轮流专权,直至惹得天下民怨沸腾,黄巾一起,王朝大势已去。
第二、唐代的宦官之祸
唐代的宦官之祸完全就是皇帝与地方军阀斗争的产物。在唐朝后期,有三大不稳定因素在影响着政局,一是宦官之祸、二是藩镇割据、三是朋党之争。
其中宦官之祸从唐玄宗时期开始,在唐昭宗时期达到顶峰。
事实上,在唐朝初年,宦官的数量并不多,所管理的不过是侍奉皇帝,和一些杂事而已,但到了唐肃宗时期,宦官的人数便激增到了三千多人,不过好在安史之乱之前,宦官依旧是依附于皇权的存在。
可安史之乱一爆发,唐王朝内有朋党之争,外有藩镇割据,孤立无援的皇帝只能依赖于身边的宦官,派其去监军或出使,让其起到了对内牵制权臣,对外监督藩镇。
由此可得,唐代宦官得势,是与皇帝本身的扶植所分不开的。
第三、明代的宦官之祸
明朝的宦官是封建高度专制下和皇帝懒政怠政的产物。明朝在宦官数量方面,比前朝都要多出不少,到了永乐皇帝时期,就建立了以司礼监为首的宦官二十四衙门。
自太祖皇帝朱元璋废除丞相,集大权于一身之后,就面临着一个难题。那就是每日所需要处理的文件奏章实在是太多了,如果皇帝勤政,那还勉强可以维持,但如果不是的话,就给了其身旁宦官的可乘之机。
永乐皇帝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便建立了由一众文官学士所组成的内阁制度,给皇帝的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他们并没有宰相的权力,充其量只是皇帝的秘书处罢了。
到了仁宗、宣宗时期,内阁的地位得到了明显的提升,文官政治也正式形成,其职责由给皇帝提供建议,转变为票拟。
所谓的票拟,就是指由内阁代替皇帝草拟对臣下奏章的处理意见,然后交由皇帝用朱笔进行批改,也就是批红。
内阁的票拟只有经过了批红之后,才具有了法律效力。
可是自宣宗之后的多位皇帝,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倦政怠政的现象,尤其是世宗、神宗时期长达二十多年不上朝。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皇帝便将批红的权力,给了身边的宦官去代为执行。由此激化了宦官集团同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
由此可得,明代的宦官之祸确实是由君主专制的高度集权和皇帝的普遍怠政所共同作用下的产物。
在中国清代文学史上,蒋士铨(1725—1785)以诗、文、曲兼擅的才华独树一帜。作为乾隆年间与袁枚、赵翼并称“乾隆三大家”的诗人,其诗学主张与创作实践既与性灵派...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5-07-14 袁枚与随园:随园老人之名的由来在中国清代文学史上,袁枚是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散文家,他的文学成就斐然,与赵翼、蒋士铨并称为“乾隆三大家”。而袁枚晚年的自号“随园老人”,更是与他的人生经历和文...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5-02-17 历史上宋朝会出现冗官现象严重的原因是什么?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960年后周禁军将领赵匡胤通过陈桥兵变夺取帝位,定都东京开封府,建立宋朝。接下来历史资料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中国历史上,宋朝的冗官现象是各...
赵匡胤怎么当上宋朝皇帝的 赵翼 2023-03-01 在政治、诗歌等方面,赵翼有哪些作为与成就?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2-10-11 有哪些与赵翼相关的轶事典故?后世是如何评价他的?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2-10-11 赵翼:清朝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赵翼(1727—1814年6月5日),是清代文学家、史学家、诗人。字云崧,一字耘崧,号瓯北,又号裘萼,晚号三半老人,汉族,江苏阳湖人。乾隆二十六年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赵翼 2022-10-11 唐朝杀皇帝,明朝乱其政 古代皇帝为什么还依赖太监对古代太监和皇帝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资料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唐朝太监杀皇帝,乱政甚于明朝,为何皇帝还如此依赖他们?太监乱政是历朝历代都会面临的一个问题,正如赵翼在《廿...
赵翼 2022-07-25 张居正一生功过是非闲翻青史几悲凉,功罪千秋少尺量。这是清代学者赵翼在自己的《廿二史札记》当中,因为对于历史人物难以评价而大发感慨。在文献记载与历史事实之间,本来就有无限曲折,尤其是对于历史人物的评价...
张居正 赵翼 2022-06-29 南宋末年文人为什么殉国历代殉国者,以宋朝为最赵翼在《陔余丛考》一书的《六朝忠臣无殉节者》中考证,宋以前诸朝,做臣子的有点类似公司雇员,你是老板,我忠诚于你,你不是老板,我就不必忠诚于你。也有个别的效忠者...
赵翼 2022-06-16 为什么说女娲补天是母系社会的映射“女娲补天”神话是以生殖、大量繁衍人口的方式拯救氏族灭亡的寓言。古代学者罗壁《识遗》、胡宏《五峰集》、罗泌《路史》、陈叔方《颖川小语》、赵翼《陔余丛考》、俞正燮《癸巳存稿》、田同之...
赵翼 2022-06-1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