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为什么会将曹真视如己出?两人是什么关系?曹真的父亲与曹操是至交好友,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曹真的父亲有很多种说法,但是不变的是他与曹操是兄弟之交,情如手足。曹真父亲在战争中牺牲后,曹操就把曹真过继到自己宗族中,并让他与自己的儿子曹丕等人一同生活。曹真年少便英勇善战、力大无比,深得曹操赏识。自小,曹操便对曹真疼爱有加,因此他们之间有着一份浓厚的父子之情。
将臣之礼。
曹真有智有谋,聪慧过人。他长大后成为曹操麾下的一名勇士,位及大将军、大司马,为魏国的鼎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公元218年,刘备率领大军攻入汉中,曹操任命曹真为偏将军前往抵抗。曹真带领曹洪、曹休、张既等人一举击破刘军。曹操大悦,并在九月的亲征中,授予曹真中将军的职位。
忠心之义。
曹操去世后,曹真仍然忠心于曹氏家族,为其魏国的历代帝皇卖命。曹真曾经为曹丕,镇守河西,南下击败吴国。曹丕驾崩之后,曹真与陈群、曹休、司马懿等人辅政。后来,还为明帝大挫诸葛。
曹真在太和五年去世,魏明帝为追思曹真的功绩,还下诏书:“大司马一生忠孝节义,辅佐二祖,对内,不因自己是皇亲而邀宠;对外,也不鄙视贫寒之士,真可谓是守成业、忠职守、道德高尚的人啊!分封曹真的五个儿子羲、训、则、彦、皑为列侯。”
曹真伐蜀
曹真自小就骁勇善战,硬朗而有魄力。但是,他虽然有着赫赫的功绩,伐蜀之战却是他众多战役中较为不堪的一笔。
太和四年秋天,诸葛亮命令魏延、吴一发动阳溪谷之战。在此之前,诸葛亮已经连续两次北伐攻打曹魏。公元230年,曹真升为大司马。曹魏最先确定的战略是先吴后蜀,但在诸葛亮的屡屡进攻,让曹真无法再忍。曹真上表要求出兵攻打蜀汉,自动请战回击诸葛亮,魏明帝也认同他的想法,派大军支持曹真。但是,司空陈群认为斜谷进军不利,反对这个进攻计划。于是,曹真再次上书,提出了子午道的计划。但这还是遭到了陈群等人的反对,他们都认为这样大规模征战,花费甚大,劳民伤财。魏明帝把陈群等人的意见下诏给曹真。但曹真却以此为诏书带兵出发。
曹真从子午道南入,司马懿从汉水逆流而上,曹司两军在南郑会师。曹真还派了郭淮、费曜从斜谷道、武威协助。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曹真一出战就遇到了大雨,子午道的大雨让曹真裹足不前。而水陆并进的司马懿也被大雨淋得如同落汤鸡。大军无法前进,曹真、司马懿等人不得不在营帐等候时机。谁知,这一等就是一个月,大雨下来三十来天都没有停止。原本打仗的士气已经逐渐消退。
更加不幸的是,前线传来栈道断绝的消息。魏明帝也下了诏书要求曹真撤兵回洛阳。在不得已之下,曹真含恨奉诏撤兵而归。司马懿也只好班师回朝了。
曹真在大雨中一直染疾未愈,带病回到洛阳后,也一直郁郁不得安宁,最后病逝了。
曹真怎么死的
曹真是曹操家族中的一员。在《三国志》中记载,曹真的父亲名叫曹邵,是曹操手下的一名将士,曹操为讨伐董卓缺兵马,曹邵为曹操招兵买马,扩充曹操的军队。
后来,曹邵被杀害。曹操看见曹真很年幼,便认曹真为义子,带回家抚养长大。另一种说法是,曹真的父亲原名叫秦邵,和曹操是很好的朋友。一次,袁术和曹操在豫州开战,曹操为了侦查地形便外出考察,恰好遭遇到袁术部队的追杀。此时,曹真的父亲冒名顶替了曹操,袁术以为秦邵就是曹操,便将其杀害了。曹操被秦邵救了一命,很是感激他,于是便让秦邵的儿子改姓为曹。对于这两种说法,各有一方赞同者。
曹操收养曹真后,对曹真很好。曹真长大后,也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勇猛之士,在很多战役中,屡屡得胜,在军中树立了很大的威望。
后来,曹真到洛阳拜见皇帝,皇帝对曹真的功劳给予了高度的认可,并将他的官职升为大司马,允许曹真可以佩刀上朝。曹真看清楚形式后,便建议皇上讨伐四川一带,对于曹真的建议,皇帝曹睿给予了批准。八月份时,曹操带领大批人马从西安出发,曹真出发前和司马懿商量好,俩人在汉中南郑会面。曹真代带领行军队伍前行,路途崎岖而遥远。刚好,八月份正是梅雨季节,有的栈道被水冲断无法行走。曹真深思再三,下令撤返回。曹真在返途中就生病了,等他回到洛阳时,病情加重,过了不久便去世了。
曹真碑
曹真是三国时期魏国的著名将领,多次对蜀汉和北方游牧民族作战,最高的官职是大司马,是当时的军事上的最高权利掌控者。曹真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曹真的丰功伟绩,为其立碑歌颂,此碑后来被人们称为曹真碑。现存放于故宫博物馆内,但只剩下中间部分,上下两边均遗失。
曹真碑出土于一八四三年的陕西西安,当被人挖出来来后,曹真碑上关于蜀汉和诸葛亮的相关字眼均被刨去,所以碑文并不完整。曹真碑的阳面共计二十行,字数从九到十七不等。根据古代立碑规矩碑阳是记录墓碑主人功绩的文字,当碑阳难以容纳时方可刻在碑的两侧,当两侧容纳不下时,才可以刻到碑的阴面。碑的阴面被称为碑阴,曹真碑的碑阴处就比较规整,因为碑阴处一般记载立碑的资助人员和钱的数目,也有碑的题名。曹真碑碑阴共计三列,每列三十行,字数从二到十二不等。
曹真碑文是隶书篆刻,苍劲有力,其拓本被清朝的陆增祥收录,被放在《八琼实金石补正》当中。现在这本书也被存放在故宫博物馆中。曹真碑具有极大的史学价值,不仅是对曹真生平资料的强有力的补充,其碑文书法也是记载了填补了三国时期书法变迁演化的空白。虽然曹真碑只是一块残碑,为史学参考留有遗憾,但是碑侧的龙纹石刻再次展示了古人成熟的石刻技术。
东汉末年,天下崩裂,群雄逐鹿。在这场持续数十年的权力博弈中,曹操以卓越的战略智慧与多维能力脱颖而出,最终奠定曹魏基业。其成功绝非偶然,而是军事、政治、人才、经济...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熬死劲敌却难圆统一梦:孙权为何未能终结三国乱世?公元252年,七十一岁的孙权病逝于建业,此时他的主要对手曹操、刘备、诸葛亮均已离世,曹魏三代君主更迭,蜀汉政权也步入暮年。然而,这位坐拥江东五十余年、熬死诸多强...
曹操怎么死的 孙权 2025-09-29 乱世棋局中的英雄相惜:曹操为何看重投靠的刘备建安三年(198年),徐州城破之际,刘备带着残部投奔曹操。这场看似不对等的投靠,实则是东汉末年最耐人寻味的政治博弈。曹操以“豫州牧”高位相待,甚至说出“天下英雄...
曹操怎么死的 刘备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荀霬:三国乱世中的权力纽带与命运浮沉在汉末三国群雄逐鹿的舞台上,荀霬以独特的身份成为历史长河中的特殊注脚。作为东汉尚书令荀彧之孙、魏武帝曹操之外孙、司马懿之婿,这位生于颍川颍阴的士族子弟,其人生轨...
曹操怎么死的 荀彧 2025-09-28 七女共嫁一人:曹操的权力棋局与人性博弈东汉末年,朝堂如棋局,诸侯如棋子。曹操以“挟天子以令诸侯”之策掌控中枢,却将七个如花似玉的女儿尽数嫁予傀儡皇帝汉献帝刘协。这一违背常理的决策,既是政治权谋的巅峰...
曹操怎么死的 刘协 2025-09-28 曹操处决吕布:先缢后斩背后的政治博弈与权力逻辑东汉末年,下邳城破之日,吕布被生擒后遭遇了史无前例的酷刑——先被缢杀,再遭枭首示众。这一流程远超常规斩首的刑罚规格,其背后既包含曹操对吕布的私人仇恨,更折射出汉...
曹操怎么死的 吕布 2025-09-28 许昌与洛阳:曹操定都抉择背后的战略密码东汉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关键节点,毅然放弃东汉旧都洛阳,将汉献帝迁至许昌。这一决策并非偶然,而是曹操基于政治、军事、经济与地理等多重...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8 马超归蜀后的郁郁之困:英雄末路的政治困局在三国乱世中,马超曾以西凉猛将之姿令曹操割须弃袍,却在归降刘备后陷入“常怀危惧”的困局。这位曾威震关中的“神威天将军”,最终在蜀汉政权中郁郁而终,其命运转折折射...
马超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2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