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历,清朝第六位皇帝,在位六十年,年号“乾隆”。今天历史资料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清朝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二月,康熙皇帝幸圆明园,时年十一岁的皇孙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受父命谒见康熙。
康熙见到乾隆后,异常喜爱,不但马上将其接进皇宫养育,还亲自为其授课,对他的态度更是:“朝夕训迪,过于诸皇孙”。
此后,乾隆在康熙人生的最后几个月里,一直“朝夕随侍”,受到康熙的精心培养。
这也是某些历史小说或历史电视剧里描述的,康熙皇帝因看重皇孙弘历,故而将皇位传给雍正皇帝的由来,
实际上,乾隆被康熙看重并培养时,距离康熙驾崩仅不到九个月,或许,康熙传位的遗诏早就写好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雍正父凭子贵,而是康熙在确定了皇位继承人后,刻意的帮助雍正培养下一代,还是子凭父贵。
当然,康熙遗诏到底是什么时候写的,谁也不知道,也有可能是临终前才写,那会才决定谁做继承人,也有可能确实是看三代而定。
不管怎么说,康熙皇帝在自己的一百多个孙子里面,对乾隆的特别欣赏及宠爱,确实对乾隆此后的政治经历,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就连雍正遗诏中都表示:“宝亲王皇四子弘历,秉性仁慈,居心孝友,圣祖皇考于诸孙之中,最为钟爱,抚养宫中,恩逾常格。”
也因此,雍正登基后没多久,于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八月,就秘密的册立乾隆为皇储。
虽然是秘密建储,但在当时,却是一种几近公开的秘密。
比如,雍正八年时,乾隆以皇子身份修纂完成《乐善堂全集》(书中很多观点跟雍正是相悖的),当时的宗室亲王、朝堂大学士、军机大臣们,纷纷主动为其作序。
这种公开巴结、亲近某个皇子的态度,在任何时候,都是被皇帝所忌惮的。
但雍正这个刻薄皇帝对此毫无干涉和批评,任由臣子们以对待太子的态度亲近乾隆,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乾隆身为皇子时,在政治地位上的不同,受康熙的影响和恩惠很大,他对待祖父康熙的心态,是绝对心存感激的。
加上康熙在位时的功绩突出,超过了至乾隆继位时,此前所有的清朝皇帝,乾隆对康熙除了感激之外,又多了一种崇拜之情。
并且,乾隆继位后,在政治态度上,治理国家的方式上,以及对待官僚、臣民的方法上,很多都是学习的康熙。
康熙讲宽仁治国、治吏、治民,乾隆也大致如此,表示:“治天下之道,当以仁为本”。
康熙讲人君应仁慈、包容,乾隆也表示人君要有博大之胸怀,使“众皆有所托命”。
康熙讲君臣相交当“君臣谊均一体”,乾隆虽然更强调尊卑,但也表示:“上下一心,君臣想得则治,反之则乱,合若符节,信如音响”。
虽然,乾隆皇帝在执政时,因国内形势的某些变化,如农民起义、官员贪腐等,经常会把执政态度由宽变严,但大体上,还是以康熙朝的执政理念为主。
乾隆对康熙的学习和模范,一直贯穿他的整个执政生涯,其尊敬祖父康熙,甚于尊敬父亲雍正。
乾隆甚至于连在位时间,都不敢超过康熙的六十一年,到六十年就赶紧退位。
不过,乾隆虽然喜欢学习康熙,但并非只学习和模仿康熙,自古以来的皇帝中,政绩特别突出的皇帝,都在他的学习之列。
其中,唐太宗李世民,是乾隆除祖父康熙之外,最推崇,且最愿意学习的皇帝。
这是因为,“贞观之治”时的某些宽仁为政的理念,以及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和绝大多数臣子们的和谐关系,都契合乾隆希望实现或遵从的执政理念。
另外,在康熙皇帝的《圣祖御制诗》中,第一集的第一首就是讲《贞观政要》,康熙都推崇的皇帝,乾隆自然也会重点研究。
乾隆还是皇子时,就在详读《贞观政要》后对李世民表示推崇:
余尝读此书,想其时,未尝不三复而叹曰:贞观之治盛矣......人君当上法尧舜,远接汤武,固不当以三代以下自画,然观尔日君臣之所以持盈保泰,行仁义,薄法术,太宗之虚己受言,诸臣之论思启沃,亦庶几乎都俞吁咈(意君臣和谐)之风矣。
继位后,乾隆也经常从《贞观政要》中寻找治国理政的方法,还专门为《贞观政要》写诗一首:
懿德嘉言在简编,忧勤想见廿三年。
烛情已自同悬镜,从谏端知胜转圜。
房杜有容能让直,魏王无事不绳愆。
高山景仰心何限,宇字香生翰墨筵。
乾隆执政时,搞出的所谓“十全武功”,除了想紧追祖父康熙的功勋外,未尝不是想重现“天可汗”李世民的辉煌。
故而,乾隆一生,对他影响最大的帝王,除祖父康熙外,还有唐太宗李世民。
乾隆学习也好,模仿也好,去劣存优也好,其执政理念,基本都是从康熙和李世民的经验中而来。
至于效果,就需要后人根据乾隆执政时的实际情况去分析判断了。
在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的硝烟中,靖南王耿精忠的家族命运如同飘零的落叶,被卷入历史洪流。作为清朝初期最血腥的皇权清洗事件之一,耿精忠子女及其后裔的遭遇,既折射出封建...
康熙的儿子们 耿精忠怎么死的 2025-04-30 乾隆与富察皇后之死: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究在清史研究中,"乾隆是否杀害富察皇后"的争议始终笼罩在野史臆测与正史缄默的矛盾中。作为中国历史上实际掌权最久的皇帝,乾隆帝与...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30 玄烨与康熙:一位帝王的名号密码与历史镜像在紫禁城金銮殿的龙纹穹顶下,"玄烨"与"康熙"这两个称谓犹如双生镜像,共同折射出中国历史...
康熙的儿子们 玄烨 2025-04-27 乾隆为何对雍正心存芥蒂:权力传承与治国理念的碰撞在中国历史上,清朝的乾隆皇帝与雍正皇帝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而微妙的情感关系。乾隆,这位清朝最长寿、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对他的父亲雍正却似乎并不那么亲近,甚至在某...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雍正如何继位的 2025-04-24 乾隆南巡:巡行天下的壮阔之旅乾隆南巡,作为清朝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事件,不仅展现了乾隆皇帝的治国理念与个人情怀,更串联起了一幅幅丰富多彩的地理与人文画卷。乾隆一生六次南巡,每一次都踏上了不同...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6 兆惠与傅恒:乾隆朝两位名将的功劳对比在乾隆朝,兆惠与傅恒无疑是两位备受瞩目的名将。他们各自在军事、政治等领域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清朝的稳定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那么,兆惠与傅恒究竟谁的功劳更大呢?一...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2025-04-14 定妃与密妃:宫廷地位差异背后的多重因素探析在清朝后宫的历史长河中,定妃与密妃都是康熙帝的嫔妃,然而她们在宫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却存在显著差异。一、入宫背景与家族支持定妃万琉哈氏,原为正黄旗包衣,后抬入正黄...
康熙的儿子们 定妃 2025-04-14 刘统勋官职品级探析:清朝重臣的仕途之路刘统勋,这位清朝时期的杰出政治家,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清廉的作风,在乾隆朝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的官职品级,不仅反映了其个人的仕途成就,也映射出清朝官制的特点与变迁。...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刘统勋 2025-04-11 卫琳琅的历史原型:康熙良妃觉禅氏在热门小说及影视作品《寂寞空庭春欲晚》中,卫琳琅这一角色给观众和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她身世坎坷、情感纠葛,与康熙皇帝、纳兰容若之间的爱恨情仇令人动容。而卫琳琅并...
康熙的儿子们 纳兰容若 2025-04-10 阮元: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官场传奇在清朝乾隆、嘉庆、道光三朝,有一位官员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于历史天空,他就是阮元。他一生历经诸多重要官职,在政治、学术、文化等领域均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尊为“三朝...
乾隆后的后面是谁继位 嘉庆怎么死的 2025-04-10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