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和朱高炽为什么字辈不一样?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要说历史上最关照子孙后代的皇帝,我觉得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朱元璋因为自己从小就是孤苦无依,亲戚也是鞭长莫及,所以朱元璋十分渴望亲情,对自己的子孙后代更是安排得妥妥的,生怕他们过不好日子。
至于朱元璋是如何关照子孙后代的,主要就有两个大方面,一方面是将子孙后代进行分封,保证他们可以世世代代都拥有足够好的资源和生活条件,另外一方面就是连子孙后代应该怎么取名字,朱元璋都早已经安排好。
正是在朱元璋的安排之下,我们会发现朱允炆与朱高炽虽然是同一辈人,但是两人名字的第二个字却是完全不一样的,想要搞懂这一切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我需要仔细跟大家来分析一番。
朱元璋为子孙取名
朱元璋原名叫做朱重八,这个名字听起来就比较土气,还有朱元璋的父亲叫朱五四,也是按照数字取的名字,可以说在朱元璋没有飞黄腾达之前,他的家庭不仅条件差,还没有文化,所以才会用这么简单的数字来取名字。
在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就把自己哥哥弟弟们的名字都改了,让其听起来更加高大上一些,后来随着朱元璋开始不断学习,对名字的重视就更加明显,于是当朱元璋生下儿子之后,就打算为他们取一些比较有文化的名字。
在为儿子们取名字之后,朱元璋索性就把子孙后代的取名字规律和顺序都给制定出来,为了以后子孙取名字更加方便,朱元璋甚至制定出来子孙后代二十辈的名字制度,可以说朱元璋确实是操碎了心。
又因为皇家子孙后代颇多,可不像普通人家那么简单,所以朱元璋为了区分出来子孙后代属于自己哪一个儿子的宗室分支,就专门针对自己不同儿子,制定出来不同的子孙取名字制度,其中朱元璋的嫡长子朱标,也就是当时的太子,朱元璋制定如下: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按照这个规定来看,朱标的儿子名字第二个字就应该是允,比如后来的朱允炆就是代表之一,孙子就应该是文,只是可惜朱标一脉在朱允炆之后似乎就没有传承下去了。
大家都知道朱允炆被自己的叔叔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而抢走皇位,所以明朝从朱棣之后的皇帝,基本就是朱棣这一脉在传承下去了,按照朱元璋为朱棣一脉子孙后代取名字的制度来看,20代以内依次如下“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
比如朱棣的儿子就是以高为名字第二字的,朱高炽、朱高煦等人都是按照这个规律取的名字,朱棣的孙子就应该是以瞻为第二字的,比如朱瞻基就是如此,以此类推,第三代是祁(朱祁镇、朱祁钰),第四代是见(朱见深),第五代是佑(朱佑极),第六代是厚(朱厚照),第七代是载(朱载坖),第八代是翊(朱翊钧),第九代是常(朱常洛),第十代是由(朱由检),明朝最后就是在第十代就灭亡了,崇祯皇帝原名就是朱由检。
当然了,除了名字的第二个字被朱元璋规定了之外,名字的第三个字也是有规定的,朱元璋要求子孙后代的名字第三个字必须按照五行相生来取名,比如朱高炽的“炽”字带火,那么按照“金木水火土”中火生土的规律来看,朱高炽的儿子名字第三个字就必须包含土,这就是朱瞻基名字的由来。
继续往下是土生金,所以朱瞻基的儿子名叫朱祁镇,后来的子孙后代都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取名字的,随着朱元璋子孙后代越来越多,后来取名字就越来越难,没有办法只能发明一些特殊的字,这些字后来又被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命名选中,所以我们今天会发现明朝朱元璋子孙的名字恰似一个元素周期表一样复杂难读。
换言之,因为朱元璋制定的取名字规则,从某种程度上居然促进了汉字的发明,并且解决了元素周期表的命名,不得不说朱元璋确实还是比较高瞻远瞩之人啊。当然了,除了取名字之外,朱元璋还对子孙后代有着更好的待遇安排。
朱元璋给子孙后代的待遇安排
这个待遇安排主要就是指朱元璋对子孙后代的分封制度,按照朱元璋的规定来看,子孙后代是按照这样的规定来进行分封赏赐的:
郡王子授镇国将军;孙授辅国将军;曾孙授奉国将军;玄孙授镇国都尉;五世孙授辅国中尉;六世孙以下,世授奉国中尉。
意思也就是说郡王的儿子授予镇国将军,待遇自然也就是按照镇国将军待遇来安排了,其余的子孙后代爵位以此类推,最低就是奉国中尉,在当时的待遇还是相当不错。
正是因为有了朱元璋这种对子孙后代过分好的待遇安排,导致明朝皇室后人从最开始寥寥无几的数量,最后发展到二十多万,这种子孙后代肆无忌惮发展的情况,已经彻底对明朝各方面产生影响,这也许就是明朝皇帝一个不如一个的最本质原因吧。
结语
朱元璋对子孙有着较好的安排,原本是一件高瞻远瞩的事情,可是因为朱元璋的过分溺爱,导致子孙后代不学无术,从某种程度上而言,这也是害了子孙后代,所以结合朱元璋的经验教训,我们不得不说,子孙后代是否成器,关键还得靠自身本事啊!
朱元璋与沈万三的恩怨,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具戏剧性的君臣冲突之一。作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铁腕手段巩固政权,而江南首富沈万三的覆灭,则成为其打击豪强、重塑社会秩序...
朱元璋多少岁 巨商沈万三 2025-08-05 徐达正史死因考辨:历史迷雾中的真相与传说在中国古代开国功臣的群体画像中,徐达始终占据着特殊地位。这位出身淮西的将领,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助朱元璋完成统一大业,却在洪武十八年(1385年)突然离世,享年五十...
朱元璋多少岁 徐达 2025-07-30 达兰皇后:从陈友谅宠妃到朱元璋宫廷的悲剧终结者达兰,这位在历史长河中留下复杂印记的女子,其人生轨迹与陈友谅、朱元璋两位乱世枭雄紧密交织。她曾是陈友谅的宠妃,后成为朱元璋的达定妃,最终却因复仇执念与宫廷阴谋走...
朱元璋多少岁 陈友谅 2025-07-29 傅友德后代子孙的流散与传承:乱世中的家族史诗明初名将傅友德以“七战七捷”的军事传奇闻名史册,却在洪武二十七年因“谋反”罪名被朱元璋赐死,家族遭灭顶之灾。然而,这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并未绝后,其子孙在历史洪流中...
朱元璋多少岁 傅友德 2025-07-29 朱元璋:历史天平上的功过双面镜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是中国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帝王之一。他以赤贫之身推翻元朝统治,开创大明王朝,却在治国过程中展现出铁腕手段与严酷统治。这位“草根皇...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25 方国珍兵力考:元末割据势力的军事力量解析元末乱世,群雄并起,方国珍作为最早举旗反元的势力之一,凭借浙东三郡(庆元、台州、温州)的地理优势与强大的水军力量,在元廷与朱元璋之间周旋近二十年。然而,关于其兵...
朱元璋多少岁 方国珍 2025-07-23 朱棣生母之谜:正史记载与民间传说的千年博弈明成祖朱棣(1360-1424年)作为明朝最具争议的皇帝,其生母身份问题自明代中期便成为史学界悬案。官方史书《明史》《明实录》明确记载其为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孝...
朱元璋多少岁 朱棣后面的皇帝是谁 2025-07-17 刘伯温的最后一个预言:历史迷雾中的智慧回响1375年寒冬,浙江青田的刘府内,病榻上的刘伯温将长子刘琏唤至身前。这位辅佐朱元璋定鼎天下的谋臣,在弥留之际留下四句谶语:"蓝玉骄纵,必遭灭族...
朱元璋多少岁 蓝玉 2025-07-10 明朝都察院:皇权下的监察利剑与制度困局在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演进长河中,明朝都察院以其严密的体系、广泛的职权和深远的影响,成为封建专制时代监察体系的巅峰之作。作为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强化中央集权的重要...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9 朱元璋文字狱:历史迷雾中的真相探寻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长河中,文字狱犹如一道道阴霾,笼罩着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成为专制统治者钳制思想、维护权威的残酷工具。朱元璋,这位从草根崛起的大明开国皇帝,其...
朱元璋多少岁 2025-07-08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