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宋代: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译文
分别一次要多久呢?已经过了七个中秋节。去年的今天在东武之地,我望着明月,心中愁绪难以承受。想到在彭城山下,一起在古汴河上泛舟,忽然传来凉州曲调。有鼓吹助兴,惊起汀上的鸿雁。
宴席中的客人,有的穿着用翠鸟羽毛装饰的披风,有的穿着紫绮为面的裘皮衣服。无奈圆月无情,渐渐西沉不肯为人留下。今天晚上有酒待客,明晚又要独自宿在水路驿站,离愁依旧。就怕像王粲那样,不得返乡,只能登楼相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7年(宋神宗熙宁十年)。是年四月,苏轼离京赴徐州任徐州知州,作者与之偕行。到达后,苏辙在徐州停留了百余日,兄弟二人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中秋节时,二人一起泛舟赏月,终于得过一个团圆的佳节。然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道赴南都(今河南淮阳)留守签判任,于是在临别前写下此词。
赏析
欣赏苏辙的《水调歌头·徐州中秋》这首词,要从这首词创作的前一年说起。苏轼、苏辙兄弟情意甚笃,苏轼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与苏辙已有六年没见面了。时至中秋望月思弟,生出无穷悲欢之感,故有此作。全词以明月为线索,处处咏月,同时苏轼也处处在抒发人的主观情感,生发人生感慨,是对人生宇宙哲理的深深思考。
词中贯穿着情感与理智的矛盾,波澜起伏,跌宕有致。最后以旷达情怀收尾,是词人情怀的自然流露。境界壮美,融抒情、写景、说理于一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首词立意高远,构思新颖,以意境清新如画,情理具佳,颇耐人寻味。宋代胡仔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更是对此词的崇高评价。
正所谓“兄唱弟随”,在苏轼写了《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第二年,也就是宋神宗熙宁十年,苏辙也写了一首《水调歌头·徐州中秋》来回赠其兄。
这首主要写了作者与其胞兄久别重逢继而又要分别的难舍之情和诗人的内心世界,生动地表现出苏轼和苏辙兄弟的手足情深。
这首词的上片,写出值得珍惜的短暂手足之情的相聚。“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作者一开始就点出与兄长分别时间之久,并用传统的团圆佳节中秋来计算,其中包含着对兄弟聚少离多的深深怨艾和无奈。
“同泛清河古汴”本来是欢乐的,然“船上载凉州”却从听觉里显露出悲凉;“鼓吹助清赏”让人高兴不已,“鸿雁起汀洲”,又从视觉中引发了大雁南归的惆怅。唐人王翰、王之涣都写过著名的七绝《凉州词》,多为乐府歌词,悲凉曲调、慷慨决别的边塞曲:“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此处所用,意味深长。
下片则直接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前三句,只是从宴饮中主人、客人的穿戴里,聊表人们的欢愉心情,可下面却写出了急转之下诗人的内心感受。“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明月无情,不会为人而滞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直写情事,明日即将分别;即便明月当头,也是分明地倾泻出两地别愁,“依旧”二字非常好。
最后两句,用典却直抒胸臆,“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王粲滞留荆州十二年,不得施展才华,郁闷中他登楼远眺,北望家乡,胸中翻滚着无限乡思乡愁,写出了《登楼赋》。后以“王粲登楼”作为怀念故国乡土的典故。这里,词人以此句做结,倾诉出未来的日月:宦游茫茫,前途未卜;亲人相隔,幽幽愁绪的别样的深沉。本来是百日逍遥堂欢乐的手足相聚,到头来却是迎来生离别的无奈,也许这就是人生的必然。
北宋文坛的星空中,"三苏"如三颗交相辉映的星辰,以文学成就照亮了整个时代。这组由苏洵、苏轼、苏辙构成的文学世家,因王辟之《渑...
苏洵 苏辙 2025-07-09 苏轼和苏辙:情深意重的兄弟情谊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璀璨星河中,苏轼与苏辙这对兄弟犹如两颗耀眼的星辰,共同照亮了北宋文坛的天空。他们不仅以卓越的文学才华著称于世,更以深厚的兄弟情谊赢得了后人的无尽...
苏辙 苏轼 2025-01-18 宋朝姑娘真难嫁!苏辙也得卖地给女儿凑嫁妆在中国古代,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事,更是两个家庭乃至两个家族之间的联姻。尤其是在宋朝,由于社会风气和礼教的影响,女子出嫁往往需要丰厚的嫁妆作为陪嫁。然而,即便是名...
苏辙 2024-10-28 苏辙:北宋时期的杰出官员与文学巨匠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文人墨客。他们或才华横溢,或品德高尚,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北宋时期的苏辙便是其中一位备受瞩目的文学家和官员。...
苏辙 2024-10-05 苏洵:文学世家的奠基者,苏轼与苏辙之父的一生轨迹在中国文学史上,苏洵、苏轼和苏辙这三位文人的名字,如同璀璨的星辰,永远闪耀着光芒。作为这个文学世家的奠基者,苏洵不仅是苏轼与苏辙的父亲,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
苏洵 苏辙 2024-05-07 曾巩:唐宋八大家中的低调文人唐宋八大家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著名称谓,包括了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六位文学巨匠。在这星光熠熠的名单中,曾巩的名字似乎不如其他人那样家喻户...
苏洵 苏辙 2024-03-20 苏门四学士:文学巨匠的辉煌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苏门四学士是一个璀璨的名字。他们是苏轼、苏洵、苏辙和苏小妹,这四位文学巨匠在宋代文坛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辉煌的...
苏洵 苏辙 2024-03-15 宋仁宗的人文关怀:因苏辙生病推迟考试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皇帝以他们的智慧和仁慈赢得了人民的尊敬。其中,宋朝的仁宗皇帝赵祯就是其中之一。他的一生充满了仁爱和智慧,他的统治时期被誉为“仁宗之...
赵祯下一任皇帝 苏辙 2023-12-06 苏辙调侃苏小妹不嫁人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做?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有趣的人物和故事。其中,苏辙和他的妹妹苏小妹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苏辙是宋朝的一位著名文人,他的妹妹苏小妹也是一位才女。然而,苏辙经...
苏辙 2023-09-19 苏轼和弟弟苏辙之间关系如何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苏轼和苏澈,在古代都是非常有名的诗人。据了解,苏轼除了是文学家之外,还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官员。苏轼有个弟弟苏澈,他也是历史非常出名的学者。那么苏轼和...
苏辙 苏轼 2023-07-14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