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乱世出英雄。今天历史资料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三国演义》尊刘贬曹,对曹营诸将几乎都进行了贬低:徐晃许褚联手打不过关羽,张郃徐晃被赵云吓得不敢交战,尤其是徐晃徐公明,几乎成了曹营欺软怕硬忘恩负义的典型——延津口被文丑追得丧魂落魄,是关羽半路杀出救了他性命,可是他在襄樊之战中,却悬赏千金要买关羽的首级。
罗贯中把曹魏大将写得都很不堪,却偏偏对庞德庞令明情有独钟。小说中的庞德不但打败了魏延,还射伤了关羽,关羽在襄樊战役中失利,也跟庞德那一箭有关:如果关羽不是箭伤未愈“右臂少力”,就不会八十回合拿不下徐晃——如果关羽将徐晃斩于马下,那么三国历史就要改写了。
除了在襄樊之战中射伤关羽,庞德还在汉中战役中救了曹操:“魏延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闪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要不是庞德打败了魏延,三国在汉中之战后就结束了,历史走向也会像赵云说的那样:“先灭魏,则吴自服。”
勇救曹操、射伤关羽,庞德在汉中、襄樊两次战役中的出色表现,改写了三国历史,于是有人把庞德说成了比马超还厉害的名将,甚至还有人说关羽也打不过庞德,而且庞德打败关羽,也不是依仗年龄优势——庞德并不比关羽出道晚,所以年龄相差不是十分悬殊。
说庞德比马超勇悍,这倒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但要说庞德比关羽和魏延都厉害,那就是把演义小说当历史了——正史中庞德既不曾打败魏延,也没有射伤关羽。
庞德比马超厉害,可见于《三国志·卷十八》和《魏略》:当年在马腾军中,第一勇将是庞德而不是马超,庞德曾经跟马超一起受司隶校尉钟繇指挥,在征讨袁尚和高干的战役中,马超被敌人一箭射中脚面挂了彩,庞德却斩杀了敌方大将郭援——这个郭援居然是司隶校尉钟繇的外甥,不知为什么却跟袁绍的外甥高干混到了一起。
庞德每战争先,得到了“勇冠腾军”的评价,这个评价,足以证明马超的指挥能力够强,“有信布之勇”,就是说他有韩信和英布的能力,但单打独斗未必是超级高手。
说庞德比马超能打,并不算离谱,但要说庞德比关羽还能厉害,正史中只留下了一句话:“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
这句话是陈寿说的,而陈寿有时候说话是要尊曹贬刘的,关羽无论是在正史还是演义中都眼高于顶,让他怕庞德,那得等太阳从西边出来。
陈寿说庞德曾一箭射中关羽脑门,这就是为死人说好话而已。关羽当时是有实无名的“荆州牧”和荆州军统帅,才不会像当偏将军斩颜良时那样冲锋在前,万人敌的意思是能指挥千军万马攻必克战必胜,而不是一个人单挑一万。关羽处在大军指挥位置上,庞德冷箭狙击,即使射中关羽脑门,那一箭也射不穿头盔,所以关羽应该是毫发无伤,所以才有了后来的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
熟悉古代武器装备的读者诸君都知道,在汉末三国时期,高级将领已经装备了明光铠(曹丕曾赏赐孙权),有明光铠保护,即使近距离射击,也很难对大将造成伤害。
庞德之败,还真不是被于禁坑了。庞德当时独自带领一军,并直接受曹仁指挥,演义小说为了凸显庞德的勇悍,把于禁写成了一个贪生怕死嫉贤妒能的小人。但即使是十分会奉承的陈寿,也没写庞德被于禁扯了后腿。庞德根本就不是于禁的先锋官,甚至也不归于禁指挥:“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余日,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德与诸将避水上堤。”
大雨下了十几天,庞德没有采取任何应对措施,直到没有立脚之地,才想起来爬到堤岸上做困兽之斗。
于禁身上这口黑锅可以卸下了,而庞德跟关羽的交战,是以一败涂地告终的,至于庞德有没有在汉中之战救过曹操,这也是显而易见的事情:当时双方根本就没有发生激烈战斗,曹操更不会冒进到前线去挨魏延的冷箭:“建安二十四年春正月,夏侯渊与刘备战于阳平,为备所杀。三月,王(曹操此时已称魏王)自长安出斜谷,军遮要以临汉中,遂至阳平。备因险拒守。夏五月,引军还长安。”
《三国志·先主传》也证实了《武帝纪》的说法:“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
刘备是用消耗战拖垮了劳师远征的曹操,双方并没有打成一锅粥,庞德当然也就没了“舍身救主”杀退魏延的机会。
我们细看魏延和庞德的履历就会知道,拿庞德跟魏延相比,魏延肯定是不满意的,用李云龙和楚云飞的话来说,那就是“身份不对等”。
庞德在曹营之内,地位既不如诸曹夏侯,也不如五子良将,他就是一个杂号将军,而魏延在汉中之战前,就已经接了赵云的班,当了牙门将军,汉中之战后,又被刘备任命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牙门将军既需要对主公的绝对忠诚,又要文武双全,在当时属于刘备集团核心圈,常伴主公左右,参赞军谋(魏延后来当了前军师,也跟这段经历有关),主公亲自征伐时,牙门将军负责统领亲兵作战。
曹操和刘备都以知人善任著称,他们给庞德和魏延的待遇,就足以说明了一切:魏延是独当一面的将帅,而庞德只是一个冲锋陷阵的中级将官,他们也就是集团军司令与师长旅长的关系,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
如果让曹操和刘备评价,关羽毫无疑问是三国顶级名将,魏延也给曹魏制造了很大麻烦,他镇守汉中近十年,曹军不能越雷池一步,至于庞德,那不过是昙花一现,他最大的亮点,就是没有在战败后投降,博得了很多人的同情——全军覆没的败军之将,又没有于禁打压掣肘,庞德就是凭本事输给了关羽,还有啥可吹的?
当然,说庞德一无是处也不客观,在曹魏阵营,他能跟许褚典韦合为一传,说明他起码也是一员悍将,但是跟关羽魏延比起来,显然还是远远不及——这是笔者一家之言,最后的结论还是要由读者诸君来下:在演义小说中很厉害的庞德,真能跟关羽魏延相提并论吗?他跟马超相比,谁更胜一筹?
三国时期,赵云与许褚作为蜀汉与曹魏的标志性武将,其武力值与军事能力常被后世热议。若以正史记载与演义情节为基准,从个人战力、军事指挥、战略眼光三个维度综合对比,赵...
赵云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傲世群雄的武圣 为何独敬“三姓家奴”吕布?在三国武将的星空中,关羽始终是最耀眼的存在之一。他以“万人敌”的武勇威震华夏,却也因“善待士卒而轻士大夫”的傲慢性格饱受争议——无论是马超、黄忠等同僚,还是曹仁...
马超 关羽 2025-09-30 三国时期庞德与赵云实力对比:勇将与儒将的巅峰碰撞三国时期,名将辈出,庞德与赵云作为曹魏与蜀汉的代表性武将,其武力、战绩与军事才能常被后世比较。本文将从历史记载与演义演绎两个维度,结合真实史料与文学形象,系统分...
赵云 2025-09-30 同样是被曹操包围,赵云为何能脱困而吕布不能?——从战场抉择到命运转折的深层解析公元208年长坂坡与公元198年下邳城,两场被曹操大军包围的战役,将赵云与吕布的命运推向截然不同的方向。前者单骑冲阵七进七出,成就“常胜将军”威名;后者率千余骑...
赵云 曹操怎么死的 2025-09-30 吕蒙之死:历史真相与阴谋论的博弈公元219年,东吴名将吕蒙以白衣渡江之计奇袭荆州,斩杀关羽、定鼎南郡,成就三国史上经典战例。然而,这位功勋卓著的将领却在次年骤然离世,民间关于其死因的猜测与阴谋...
关羽 吕蒙 2025-09-29 三国风云:关羽轻视黄忠背后的权力逻辑与人性密码公元219年,刘备自立汉中王后封“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关羽得知黄忠位列后将军时勃然大怒,直言“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这场震动蜀汉朝野的争端,表面是武将间的地位之...
关羽 刘备 2025-09-29 爵位之辨:诸葛亮、张飞封乡侯与关羽封亭侯的深层逻辑在蜀汉政权中,诸葛亮封武乡侯、张飞封西乡侯,而关羽仅获汉寿亭侯的爵位,这一差异看似违背常理,实则暗含东汉末年爵位制度的严格规范与政治博弈的复杂性。从爵位等级、军...
关羽 诸葛亮 2025-09-29 街亭之失:诸葛亮未亲守的战略抉择与战场应对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发动首次北伐,以赵云出箕谷为疑兵,亲率主力出祁山直取陇右。此时,街亭作为连接关中与陇右的咽喉要道,成为决定战局的关键节点。然而,诸葛...
赵云 诸葛亮 2025-09-29 汉中王封爵之谜:赵云为何止步杂号将军?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夺取汉中后称王,对麾下将领进行大规模封赏。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人分别被授予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之职,而战功赫赫的赵云...
赵云 马超 2025-09-29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