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如果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下面历史资料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顺治是入关后第一个清朝皇帝,也是第一个正式启用太监的皇帝。
虽说满清一直在关外生活,但他们对明朝灭亡的原因却是心知肚明。
再加上清军入关后,许多太监为了取悦满清,不等他们攻打北京城,就迫不及待地为他们打开了城门。
这让顺治对这些卖主求荣的太监们非常鄙视,所以在进入紫禁城后,他解散了大批太监,对剩下不多的太监,也是多加防范。
顺治对太监的限制,做很多细致的要求和规范,他为了警示后人,还特意做了三块“太监不得干政”的铁牌,分别钉在交泰殿、慎刑司和内务府。并下令,干政的太监一律凌迟处死。
不过,顺治虽然对太监相当严厉,但第一个权监却正出在他在位的时期。
这个权监叫吴良辅,他本是前明太监,由于他勤勉谨慎,被留在宫中,随后成为顺治身边的贴身太监。
吴良辅善揣圣意,对顺治极为忠心,所以很快他便成为了顺治最宠幸的太监。
吴良辅对权力的欲望很强,当顺治亲政后,他花言巧语,竟让顺治仿效明朝,建立了十三衙门,他借此机会得到了权力。
由于吴良辅在军政事务上对顺治影响颇深,因此他在朝中专权擅政,结交党羽,非常跋扈。
一些朝臣和后宫嫔妃也深知吴良辅是顺治的心腹,所以都对他颇为巴结。
顺治十五年,吴良辅收受大学士陈之璘贿赂一案遭人告发。按顺治设立的制度,吴良辅本该被凌迟处死,但顺治为了保护吴良辅,并没有严惩他。
康熙即位后,立刻给吴良辅罗列了四大罪状“干预朝政、结党营私、勾结外官、祸乱朝纲”,并将他处死。
康熙在处死吴良辅后,撤销了十三衙门,并为管理太监专门设置了敬事房,他曾对人说:“太监最为下贱,虫蚁一般之人。”
到乾隆继位后,对于凡是入宫做太监的人,一律改为“赵、秦、高”三姓,以此警示后人和告诫太监。
当时的太监被管束得极为严厉,他们的本份就是做好奴才,侍奉好主子即是。当然,他们一旦犯错,哪怕只是一点小的过错,往往也可能会得到极为严苛的惩罚。
比如,乾隆年间,有个负责御批传递的太监叫高云从,他曾将乾隆的御批内容告诉过相关的官员,结果被人告发后,乾隆勃然大怒,以“泄露秘密,交通外廷”为由马上把他处以磔刑,并明令太监不得结交外臣。
不光如此,有一次乾隆看到一个太监和一个官员擦肩而过时,太监的手碰到了官员的手,而太监还像无事人一样走了。
乾隆非常生气,立刻把太监总管叫来,狠狠把他骂了一顿,说太监不过是些卑贱的奴才,见了官员居然不让路行礼,实在不成体统,若是再发生这样的事情,一律处斩。
尽管清朝历代皇帝一直遵守祖制,对太监的管理从未有松懈,但到了嘉庆年间,还是发生了一件大事。
嘉庆十八年,天理教教徒林清率领200个勇武教徒,密谋混进宫中,诛杀嘉庆帝,推翻清朝。
当时宫中太监刘德、刘金等太监亦是天理教教徒。
他们作为内应,入夜后,给林清等人打开了宫门,事情败露后,林清等人被诛杀,刘德和刘金等太监亦被凌迟处死。
自此后,清廷要求太监当差听值后,不得回私宅。太监杖毙的事情在这之后也时有发生。
此时太监在宫中的地位愈发低下,他们生活贫困、很容易因一点小错丢掉性命。
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是出现了风光无限的太监。
后来,有权力欲的安德海又和懿贵人(后来的慈禧)勾结在了一起,并帮助懿贵人得到了咸丰的宠爱。
咸丰在热河去世时,由于皇子载淳才6岁,所以他给载淳留下了以肃顺为首的8位顾命大臣,同时为了牵制这8位顾命大臣,又给载淳(由于载淳年幼,他的印章由生母懿贵妃代为管理)和慈安皇后两枚印章,表示所有圣旨必须加盖印章,才有效力。
载淳继位后,是为同治,而懿贵妃也被尊为慈禧太后。
慈禧想要夺权,安德海为她出谋划策,又施苦肉计,才成功地离开热河,并将慈禧的信顺利地带给留在京城和英法联军和谈的恭亲王,最终为慈禧发动政变立下了汗马功劳。
正因如此,垂帘听政后的慈禧,对安德海极为宠幸。
安德海也倨功自傲,在宫里飞扬跋扈。除了把慈禧当作主子,哪怕是慈安和同治,他都一概瞧不上眼,更不要说其他王公大臣了。
所以,当安德海以“为同治采买龙袍”为由,出宫四处收受贿赂,到处游玩时,被山东巡抚丁宝桢以“太监不得出宫”的罪名处死。
在安德海死后,李莲英又受到了慈禧的宠爱。
不过,尽管慈禧对李莲英和安德海非常宠爱,但她还是很好的遵守了清王朝“太监不得干政”的祖制,所以。这两人虽多有不法之事,但还是不具备成为权监的条件。
不过,清朝的灭亡,太监还是出了一把力的。
辛亥革命爆发后,身为总理大臣的袁世凯在得到革命军“谁使清廷退位,谁做大总统”的约定后,对清王朝实际掌权人隆裕太后软硬兼施,逼迫她发布退位诏书。
在这个过程中,隆裕太后身边的太监小德张被袁世凯收买,没少恫吓隆裕太后,最终促使隆裕太后答应了袁世凯的退位条件,并颁布了退位诏书。
可见,清王朝尽管一直对太监干政保持了高度警惕,但受时代变局的影响,延续了200多年的清王朝走向覆灭时,太监还是为这个王朝的灭亡,起到了一点作用。
公元1669年,康熙帝以“布库戏”为名诱捕鳌拜,这场突如其来的政变终结了鳌拜的权臣生涯。作为清朝三代元勋、满洲第一勇士,鳌拜在皇太极、顺治两朝立下赫赫战功,更在...
皇太极的皇后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10-10 顺治帝身世之谜:入关首帝的皇室血脉溯源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作为清朝定都北京后的首位皇帝,其身世始终是清史研究的焦点。通过梳理《清实录》《清史稿》等正史记载...
顺治为什么出家 福临 2025-10-09 崇祯十七年勤政路:明朝覆亡的制度性困局公元1627年,17岁的朱由检在紫禁城文华殿接过象征皇权的玉玺,面对的是祖父万历年间埋下的财政黑洞、父亲天启年间的阉党乱政,以及关外后金铁骑的步步紧逼。这位以&...
朱由检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吗 启 2025-10-09 西晋兴衰启示录:司马炎的统一遗产为何迅速崩塌?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建立西晋,280年灭吴实现全国统一,终结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的近百年分裂。然而这个以“太康之治”开启的王朝,仅存续51年便在316年亡于...
启 2025-10-09 废后静妃:被历史迷雾遮蔽的蒙古公主在中国古代帝王婚姻史中,顺治帝废后静妃的命运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政治悲剧之一。这位来自科尔沁草原的蒙古公主,从母仪天下的皇后沦为史书失载的失踪者,其人生轨迹折射出清...
顺治为什么出家 2025-09-30 汉景帝双子星:刘荣与刘德的命运浮沉在汉景帝刘启的十四位皇子中,长子刘荣与次子刘德的人生轨迹堪称最具戏剧性的注脚。他们同为栗姬所生,却因母亲的政治失策与自身选择,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结局。这场兄弟命运...
刘启 启 2025-09-30 张裔东吴流亡三年:权力博弈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东汉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益州郡首领雍闿的叛乱将时任益州太守的张裔推向了命运的转折点。这位以干练敏捷著称的蜀郡成都人,因被叛军押送至东吴孙权处,开启了长达...
孙权 启 2025-09-29 从许都到邺城:曹操权力布局的双重转向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战略,将汉献帝从洛阳迎至许都,开启了曹魏政权的基础。然而,公元204年攻破冀州后,曹操却将统治中心从许都迁至邺城,仅留汉献...
曹操怎么死的 启 2025-09-29 22岁太后佟佳氏早逝之谜:权力漩涡中的生命悲歌公元1661年,顺治帝驾崩,年仅7岁的皇三子玄烨继位,改元康熙。其生母佟佳氏以22岁之龄晋封圣母皇太后,与孝惠章皇后两宫并尊,成为清朝历史上最年轻的太后之一。然...
顺治为什么出家 康熙的儿子们 2025-09-25 顺治皇帝:病逝之谜与出家传说的历史考辨在中国封建王朝的帝王谱系中,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的结局始终笼罩着一层神秘面纱。民间流传他因挚爱董鄂妃去世而看破红尘,最终遁入空门;而正史则明确记载其因天花突发...
顺治为什么出家 董鄂妃与顺治的爱情 2025-09-25最近一段时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冲突占据了各个媒体的头版头条。其中有一张照片大家应该会有印象,巴勒斯坦向以色列发射上千枚飞弹,而以色列这边用“铁穹”系统进行拦截,这样的场景让人感到十分震撼,也为当地的平民捏一把汗。很多朋友并不了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究竟是有怎样的历史恩怨,那下面就做个简单的介绍,还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找些讲述犹太人历史的书籍看看。
◆918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抵抗 ◆中秋节的起源:中秋节在古代是祭月活动还是为了庆祝丰收? ◆著名的明初四大案有冤案吗?明初四大案主角是不是都犯罪了? ◆揭秘朱元璋为什么能战胜陈友谅?主要有以下五大原因 ◆错银戗金 飞扬华彩——刘贺的妆具到底有多考究 - 海昏探秘